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8334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百家争鸣是第二单元第7课,是历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引发了广泛的思想和文化变革,形成了后世所称的“百家争鸣”局面。诸子百家中,以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最为著名,他们的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知道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史料实证)2.知道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任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认识社会变革与思想发展的关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教学难点: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班级优化大师;视频、导学案(二)教学方法利用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和帮助者。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组长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思路,。情境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利用课本导言的老子见孔子画像石拓片导入利用课本导言,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课题。新课讲述一、老子和道德经任务一: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

3、。任务二:研读老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老子的哪些主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哲学思想:道为核心,顺应自然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任务一: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2.孔子的思想主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论语颜渊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1)核心思想:仁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材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其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2)政治主张: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2.教育主张孔子学生出身子贡、冉有商人孟懿子、司马耕、南宫敬叔贵族子路、伯牛、颜回平民颜涿聚大盗 孔子创办私学(3)教育理念: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

5、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师过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材料: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1988年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联合宣言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意义: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三、战国时期的

6、百家争鸣知识拓展:战国时期学术思想进一步活跃发展,形成不同的学派诸子百家:“诸子”的“子”,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尊称。到春秋末“子”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到战国时期,“子”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政治: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阶层崛起;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思想:私学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学术思想活跃。2.主要学派及思想主张: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任务:3.研读材料,阅读教材,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材料: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

7、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制作老子人物小卡片,学会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研读老子名言,感悟理解其中蕴含的主张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

8、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研读史料,阅读教材,总结孔子的教育主张,理解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随堂练习 1.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

9、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C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2.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某校要求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特征,这一举措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主张相似的是( C )A.“仁者爱人” B.创办私学 C.“有教无类”,提出要因材施教 D.以德治国3.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B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4.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B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课堂限时练,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材料题分析与知识运用能力。板书设计通过思维导图,再次熟悉基础知识,加强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统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