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8332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重点难点】重点: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难点:1.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2.禅让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一个黄陵县。据传,黄陵县因华夏族始祖黄帝的陵墓坐落于此而得名。黄帝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崇敬和祭奠。每逢清明时节,全国各地

2、的群众和海外赤子以及当代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纷纷前往祭奠和敬拜,表达自己对黄帝的景仰。孙中山先生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毛泽东在1937年祭黄帝文中赞叹这位中华民族的祖先:“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的贡献?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来探讨上述问题吧!新课探究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史料研读】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其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而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或阶层的存在,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阶级、阶层或等级之类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

3、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系统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摘编自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问题探究】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答案提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1.良渚古城【史料研读】材料一良渚水利设施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也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其控制范围达到了大约100平方千米。早在20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发现了良渚水利系统的第一条水坝塘山遗址,位于良渚遗址群西北部,长约6千米,它从西到东分成三段,坝体保持同步转折。水利专家觉得非常惊讶, 5000年之前的设计已经超出了

4、他们的想象。材料二【问题探究】良渚古城的上述发现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答案提示:良渚古城复杂的水利系统说明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和祭祀用的玉琮,说明当时阶级分化相当明显,表明约5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已经出现早期国家。2.陶寺都城【史料研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从考古发现中辨识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些关键特征,其中包括:手工业技术取得显著进步,部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专业化,并被权贵阶层掌控;社会贫富、贵贱分化日益严重,形成了掌握社会财富和权力的贵族阶层等。陶寺都城遗址位于黄河中游,距今约43004000年,主要考古发现有与制陶等手

5、工业密切相关的遗址,陶器有盆、盘、罐等,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复合范铸造铜器。城中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手工业区、王陵区、也有简陋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屋等。在王墓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礼乐器,有陶鼓、石磬、陶埙、铜铃等。整理自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等【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判断陶寺都城是否进入文明社会,并说明理由。答案提示:已进入文明社会;陶寺都城出现了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手工业区、王陵区等,在王墓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礼乐器,有陶鼓、石磬、陶埙、铜铃等,说明陶寺都城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3.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对比【史料研读】模式共同点墓葬祭祀特点陶寺模式(中原地区)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有明显的差别与

6、等级分化、乱葬岗有专门的祭祀区,出现礼器王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良渚模式(长江流域)小型墓葬也多有随葬品多数都是玉璧、玉琮神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红山模式(辽河上游)冢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以祭坛为中心以“神权”为中心“王权”简单且相对弱势【问题探究】结合上表,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何特点。答案提示: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三、远古的传说1.炎黄联盟(1)主要部落分布【图片阅读】【问题探究】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有哪些较大的部落?答案提示:主要有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2)炎黄联盟【材料研读】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y)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

7、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问题探究一】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轩辕”参加过哪两次战役?其交战双方分别是谁?答案提示:黄帝。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涿鹿之战:炎帝、黄帝与蚩尤。【问题探究二】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华夏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2、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禹的人品美德【史料研读】材料一尧的生活非常俭朴,他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冬

8、天穿着鹿皮做的袄,夏天穿麻布衣裳,用的器皿都是些陶碗陶盆。但尧对老百姓却非常仁爱。材料二据史记记载,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气;他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做事、精益求精,他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他。材料三古书里还记载,禹治理洪水时,亲自拿着畚箕铲子,顶风冒雨,走在前面。他在外待了整整13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能回去看一看。他的手上脚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指甲被磨光了。【问题探究一】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尧、舜、禹各有何美德?答案提示: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公而忘私,与群众同甘共苦。【问题探究

9、二】大禹治水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提示:说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我们应该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大禹治水还使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应具有奉献精神。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2)禅让制传位示意图【问题探究】什么是“禅让”?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答案提示:禅让是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没有特权,德才兼备,以身作则,生活俭朴,宽厚待人等。课堂小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板书设计】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统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