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7691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业质量测试卷(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暴怒(bo) 侍弄(c)憔悴(cu)喜出忘外(wng)B高洁(ji) 徘徊(hu) 捶打(chu) 翻来复去(f)C诀别(ju) 遮蔽(b) 匿笑(n) 各得其所(su)D取决(ju) 分岐(q) 一霎(ch) 波光粼粼(l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棵树的今天和昨天是不一样的。世间所有的生灵都在_,对一棵树来说,我们看到最明显的是一些叶子_,一些叶子新生,它每天都在更新自己,今天的树已经

2、不是昨天的那一棵。_没有落叶,树也在不断地新生。就像现在,柳条上的新芽越来越多一棵树的渐变过程,不就是光阴_的过程吗?A喜新厌旧毁灭即使流逝 B新陈代谢毁灭因为流动C. 新陈代谢 凋落 即使 流逝 D喜新厌旧 凋落 因为 流动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佳作。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这首词所描绘的美景被誉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情有独钟,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流畅、脍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

3、下、微风中斜着身子掠过天空的景象,是春天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A“角色”是名词,“一样”“刻画”都是动词。B“这首词所描绘的美景被誉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这句话的语病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C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即便歇脚在电线上,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这句话应放在句后。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他的代表作有散文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小说我与地坛合欢树等。B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咏雪分别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和言语篇,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C朝花夕拾虽然写的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

4、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等。D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请人帮忙用“拜托”,请人做事或让路用“劳驾”。(2)学校以“在阅读中成长”为主题开展读书节活动。请你结合阅读经历,完成下面的任务。(3分)经典人物的成长之路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这些山代表了他经历过的苦难,也象征着他一次次的成长和突破。请运用句式:“我最喜欢山,在这里发生了事(写主要情节),我懂得了”说说你的感受。5古诗文默写。(6分)(1)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2)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

5、故园)(3)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回忆古代优秀诗歌,品味蕴藏在其中的思乡怀人之情。马致远“_,_”(天净沙秋思)用特定时间来揭示羁旅漂泊之情。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阴雨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注释】岚雾:二者实一物,在江曰雾,在山曰岚。此地:指忠州。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

6、算是贬官后一次仕途的升迁。峡气:指雾气。望阙:眷念朝廷。阙,宫门楼观,代指朝廷。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此句化用此事。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诗的颔联,前一句体现了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景象,写得恢宏阔大。后一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通过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B【乙】诗的前两联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此时此地的景象:山岚雾霭浓重,江山辽阔,自己却身处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C【甲】【乙】两诗都体现了诗人的思乡愁绪和希望得到朝廷赏识而不得的无可奈何。D【甲】

7、诗尾联借“雁足传书”的故事来寄托乡思愁绪。【乙】诗则是化用“陶渊明置无弦琴”的故事来排解心中的孤独。(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

8、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释】镒(y):古代重量单位,一说二十两为一镒。馆:这里指家。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B期日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C孝子之事亲也 下车引之D不入于馆 尊君在不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为 人 臣 不 忠 是 为 人 子 不 孝 也 子 其 去 之10文中的“友

9、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研学旅行,又名研学游,是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是一种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数据源自:艾媒数据中心)材料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扬了游学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思想,它也是素质教育和旅游行业的全新内容。全新的内容也拥有全新的特性,经过研究,可以归纳总结出研学旅行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四大特点:主体自主性强。研学旅行的活动

10、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动,它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而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学生参加之前不需要强制做知识储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能够胜任,都能正常参加。内容开放性高。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主要固定为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活动这四大类。这四大类活动的内容并不进行限制,学校可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学段开发更贴近当地学生生活、学习的个性活动。而传统游学活动则多是以课堂体验、入住交流、学校观光等普通旅游形式为主。方法探究性强。研学旅行重点在于“学”,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研学旅行的方式也花样百出。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都可以被用在研学旅行中,

11、这也是传统旅游活动所不能实现的。取向实践性强。通过对教育部建议的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活动的总结可以发现,我国所倡导的研学旅行完全立足于社会实践调查,区别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学习形式,每一个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动手、动脑、发言、讲话。在高年级的学生活动中,学生甚至需要参加对抗性的逃生演练,这种实地性的模拟活动也因此与传统型的旅游教育活动完全区别开来了。材料三:“研学游”已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但在“研学热”下,重旅行、轻研学的现象仍广泛存在。研学“热”了,但背后的“冷”思考不可少。研学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何让学生在领略到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也

12、有所收获,这就需要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也只有这样的研学才有意义。业内人士提醒,为了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家长和学生应做好功课,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宜跟风追热门,可以从组织方的资质准入、安全保障能力、价格合理性、体验收获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入手,根据个人成长需求、兴趣爱好、家庭经济能力、市场口碑等综合情况,筛选最适宜的研学项目。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协同管理,多方发力画好研学“同心圆”,使研学能够真正起到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让孩子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能感受行万里路的快乐和意义。(摘编自研学旅行不要盲目跟风,避免“游而不研”)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通过调

13、查可知,有85.87%的受访者有让子女参加研学游项目的意愿,还有 2.78%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B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不需要强制学生做知识储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有一方面胜任,就能正常参加活动。C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固定为四大类,也就是说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被限制了。D我国所倡导的研学旅行完全立足于社会实践调查,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要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动手、动脑、发言、讲话。12教育部将遴选确定部分地区为全国研学旅行实验区,向家长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作用。阅读材料二,请简要说说研学旅行有哪几个不同于其他旅游形

14、式的地方。(4分)13社会上一些旅行社组织的研学变成了旅游,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请结合材料三补全下面的对话。(2分)李明:小华,听说你寒假到哈尔滨研学了,效果怎么样?小华:别提了,我参加的旅行社根本没有研学的经验,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哈尔滨之行就在冰雪大世界排队了,根本没有“研”和“学”啊!李明:哦? 那对于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小华:吃一堑,长一智。我觉得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应做好以下两点:(1)_(2)_ _(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

15、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

16、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17、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4根据故事情节,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人物故事情节脾气或心理“我”年纪轻轻,双腿瘫痪_母亲_喜出望外母亲母亲去世,留下遗言/_北海看花,怀念母亲_15.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3分)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16

18、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中你能体会到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17这篇文章多次提到了“看花”,有什么用意呢?(3分)18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1题。(11分)那时桃花吴昌勇天气转暖,春风拂过村庄,一夜之间,枝头就有了春的气色。人们的脸上也多了些许春色,是暖的,甜的,是春日下的欣欣然。庄稼也舒展、明朗起来,黄土地带着被阳光照耀的温热感。山野花从低处开到高处,从近处开到远处,各色花朵将蜜蜂和蝴蝶请上枝头。在黄土地的案头,春风的画笔让水彩流淌,大片大片的桃

19、红柳绿,让春之河流丰盈起来。生于乡间的我,是在春风的襁褓里长大的,每座山,每条河,乃至每棵树,都是我亲密无间的伙伴。每年春天花开时节,留存在我记忆枝头的那三两株桃花,总会在我眼前倏然闪现。是的,就是桃花,爷爷屋外不多的几树桃花。打我记事起,它们年年盛开,和其他村庄和山野的桃花相比,它们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我却更愿意一次次走近。爷爷曾笑着打趣,这孩子和花亲哩。我笑着握紧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追问道:“这桃树是谁种下的?有多少个年头了?”爷爷的回答从未改变:“是我在你这般年岁种下的,没过几年,我就娶了你奶奶。”坐在屋外院场做针线的奶奶不言不语,只是一个劲地笑。茶杯口粗的桃树,散落在一片竹林边,和周

20、边高大的杏树、桦树、梨树相比,它们的枝条并不繁茂。但是,当桃花次第盛开时,我总是莫名地感动,像是遇到一位眉眼和善的亲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就让人感到踏实、温暖。桃花颜色纯正,一朵或者一簇,在春风里恬淡安然。对于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孩子而言,花花草草,是最寻常不过的自然景象。而我,唯独对桃花心存眷恋,固执地认为,只有桃花盛开,鸟语花香的春天才是完美的。一次次,我呆呆地望着桃花。在我身旁,是咯咯叫着啄食的鸡群,是摇着尾巴跟在我身后的大黄狗,是三两只从头顶飞过的麻雀,再远处,就是弯着腰身在田里锄草的老农。恍惚间,一片片花瓣如群山合围,春天似乎被无限放大桃花的花期并不长,也就一个多星期。当桃粉落下,我并不感

21、到惘怅,因为米粒大小的果实已挂满枝头,在即将到来的夏季,鸡蛋大小的桃子将再次露出桃粉的脸颊。从枝头摘下大大小小的桃子,握在手里,像一杯香甜的蜜酿。每到这时,奶奶站在不远处,扬起拐杖指着桃树,笑盈盈地提醒我,你看,你看,叶子底下藏着那么大个桃子呢。但她并不知道,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春天,我曾和她一样站在院场边,望着在花间旋旋绕绕的蜜蜂,用同样的口气在心里念叨,轻点,轻点,别碰落了桃粉的花朵。多少年之后,牵手走过一个甲子的爷爷和奶奶相继离世。每个春天花开时节,我依然如少年时静静地望着朵朵桃花(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9选文开头说“一夜之间,枝头就有了春的气色”,请结合第段,具体分析“春的气色”体现在哪

22、些方面。(4分)20第段中“各色花朵将蜜蜂和蝴蝶请上枝头”,与朱自清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修辞角度赏析。(3分)21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本文最后一段写道:“每个春天花开时节,我依然如少年时静静地望着朵朵桃花”同样写“看花”,这两段文字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四、写作(50分)22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1)桃之夭夭是春的魅力,橙黄橘绿是秋的魅力,清词丽句

23、是诗歌的魅力,无私无畏是英雄的魅力,宽容善良是人格的魅力,责任担当是中国的魅力魅力无处不在,它引领我们走在追求美好人生的旅途中。请将_的魅力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套用、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万里长空中飞翔的鹰,必是经历了无数次摔下悬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肉无数次的蠕动以及风浪无数次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之后重新站起来,才更加顶天立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

24、勇敢面对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勇往直前,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你自己。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套用、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一、1. C点拨:A.“侍”应读作sh,“忘”应写作“望”;B.“徊”应读作hui,“复”应写作“覆”;D.“岐”应写作“歧”,“霎”应读作sh。2. C点拨:第一空:“喜新厌旧”的意思是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新陈代谢”泛指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此处表述的对象是“所有的生灵”,因此这里应填“新陈代谢”。第二空:“毁灭”指

25、摧毁消灭。“凋落”指(草木花叶)脱落。此处表述的对象是“叶子”,因此这里应填“凋落”。第三空:“没有落叶”与“树也在不断地新生”二者为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应填“即使”。第四空:“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流动”指(液体或气体)移动。此处表述的对象是“光阴”,因此这里应填写“流逝”。故选C。3. B点拨:A.“一样”是形容词。C.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即便歇脚在电线上,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这句话应放在句后。故选B。4. (1)A点拨:史铁生的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2)示例:我最喜欢火焰山,在这里发生了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事,我懂

26、得了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5. (1)百草丰茂(2)遥怜故园菊(3)我寄愁心与明月(4)一夜征人尽望乡(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一)6. C点拨:【乙】诗体现了诗人的思乡愁绪和希望得到朝廷赏识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甲】诗抒发诗人的羁旅之愁和思乡情怀,并未表达“希望得到朝廷赏识而不得的无可奈何”。故选C。(二)7. A点拨:A.连词,和/连词,和;B.太阳/天;C.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指元方;D.不能/同“否”。8. (1)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像这个样子做官,不是我所希望的。9. 为人臣不忠

27、/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10. 共同之处:知错就改。【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乙参考译文】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做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退朝后请求君王让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

28、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三、(一)11. D12. 主体自主性强。内容开放性高。方法探究性强。取向实践性强。(每点1分)13. 示例:(1)家长和学生应做好功课,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宜跟风追热门。可以多方面考虑,筛选最适宜的研学项目。(1分)(2)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管理,使研学发挥其真正作用。(1分)(二)14. 暴怒无常答应母亲北海看花“我”和妹妹好好儿活(每空1分)15. “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1分)表现出作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2分)16.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2分)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可见母亲是怎样

29、的痛心焦急,她想立刻阻止儿子自暴自弃。(1分)母亲“忍住哭声”说话,可见她以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努力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1分)17.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1分)“看花”是母爱的集中表现;(1分)“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1分)18.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3分)(三)19. 人们的脸上“欣欣然”;庄稼“舒展、明朗”;黄土地有“温热感”;山野花漫山遍野等。(每点1分)20.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色花朵拟人化,(1分)突出了花朵艳丽、芬芳、繁盛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1分)21. 秋天的怀念借看菊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表示作者懂得了母亲生前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坚强地活下去,活出生命的个性与美丽。(2分)本文表达了“我”对爷爷、奶奶的怀念,对少年欢乐时光的留恋之情。(2分)四、22. 略。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