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年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7210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年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年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年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年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1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榜单中,隋文帝入围,且排82位。他能入围的主要依据是( )A开通大运河B编订户籍C厉行节俭D统一南北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辛勤耕作B经商致富C科举考试D作战立功3从有关资料来看唐代妇女的服饰曾发生过从“全身障蔽”到“靓妆露面”的演变。据此可知,唐朝( )A尚武风气盛行B社会风气开放C女性地位提高D民族交融频繁4唐朝

2、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唐朝时期( )A政治制度的创新B商品经济的发展C中外交流的频繁D文学艺术的繁荣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6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意在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该书是( )A旧唐书B资治通鉴C梦溪笔谈D史记7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 )A唐朝清明政治局面B元朝发达的对外贸易C宋代百姓

3、艰辛的劳作D宋代丰富的市民生活8“骏马凌风,拓土开疆成一统。弯弓挽月,擎天立柱启蒙元。”此对联评价的( )A成吉思汗B阿骨打C元昊D阿保机9我们今天所看到北京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以下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B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C明长城的布局更为合理,技术更先进D明长城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10某同学在整理一位历史人物的笔记时,提炼出三个关键词:“倭患”“鸳鸯阵”“九战九捷”。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人物是( )A郑成功B岳飞C李自成D戚继光11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两旁

4、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中心。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管理混乱无序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12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其中,“骄兵悍将的世界”指的是( )A隋唐B宋元C五代十国D明清13澶渊之盟后的百年间,北宋每年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人户安居,商旅不绝”。这说明( )A岁币支出负担沉重B辽宋政权不再对立C北宋边防压力解除D和议带来双赢局面14历史地图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带有

5、强烈经济目的B旨在彰显明朝国威C增进中欧友好往来D大力开拓海外市场15历史学者高福美认为:“明、清迁都北京,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治稳定和国家统一。”从材料看,明清将北京作为都城的原因是( )A维护政权稳定和国家的统一B威慑边疆少数民族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同步发展D学习外国先进文化16下表为明清时期科技和文艺领域的一些代表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朝代类别成就明代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戏曲牡丹亭清代小说红楼梦戏曲昆曲、京剧A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B君主专制的削弱C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D社会经济的发展17许倬云在大国霸业兴衰中指出,清朝是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

6、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以下设立的机构最能佐证作者说法的是( )A军机处B南书房C内阁D议政王大臣会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以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林英男唐宋时代

7、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导致宋代“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的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制度

8、的特点,并概括其具体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节选)项目宋辽金元明清统计年代(公元)110016001800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7.210.512.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928581粮食亩产量(市斤)140180255270300330总产量(亿市斤)1749.452385.882340.97全国人口(万人)约12000约20000约30000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1457.871192.94780据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二:到乾隆中叶以后,人口激增与耕地

9、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和时减少,这就势必造成地价上涨和粮食供应紧张。康雍时期的统治者,只是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暹罗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由于技术设备没有根本改进,而增加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增大了农业成本。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缓解人口

10、压力的措施。并概括清朝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三、盛唐气象四、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五、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据材料,将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A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唐朝两个治世局面的开创者。(2)结合明朝或清朝的相关史实,参照材料,编写一个章节的目录(最少列出2个子目,目录横着写在答题卡上即可),并说明理由。(要求:时代特征鲜明,史实正确,理由充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

11、,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1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励精图治,国力日强,他派遣军队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局,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D项正确;隋炀帝时期下令开通大运河,排除A项;编订户籍、厉行节俭虽然符合隋文帝的活动或举措,但不是其主要功绩,排除BC项。故选D项。2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实行了考试选官的科举制,所以读书人要实现做官的理想,最佳途径是科举考试,而非辛勤耕作、经商致富和作战立功,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3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唐

12、代妇女的服饰曾发生过从“全身障蔽”到“靓妆露面”的演变”,服饰的变化反映出人们衣着思想上的开放,这与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有关,B项正确;妇女穿着的变化与尚武风气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的是妇女服饰的变化,不能证明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唐朝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4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而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促进了新罗、日本与唐朝之间的交往,因此共同主题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频繁,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情况,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

13、创新或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文学艺术的繁荣,排除ABD项。故选C项。5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火药在唐朝时被发明,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宋朝民间更有放火药制成的鞭炮的习俗,B项正确;造纸术在西汉时被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A项;隋唐时期人们使用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C项。指南针在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对世界远洋航行作出重大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6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

14、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B项正确;旧唐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排除A项;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科技著作,并非史学著作,排除C项;史记是西汉司马迁主持编写的纪传体通史好著作,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B项。7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题干中的“东京”指的是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瓦”指的是北宋城市中的娱乐兼营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肆”,“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反映了“瓦肆”中娱乐、服务行业等繁荣,由此体现出宋代丰富的市民生活,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宋

15、代城市中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与唐朝、元朝无关,也不是反映百姓艰辛的劳作,排除ABC项。故选D项。8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骏马凌风,拓土开疆成一统。弯弓挽月,擎天立柱启蒙元。”和所学知识可知,评价的是成吉思汗或铁木真,南宋后期,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并积极开疆拓土,为其子孙忽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建立金政权,排除B项;元昊是党项族首领,建立西夏政权,排除C项;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首领,建立辽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9C【解析】【详解】“明长城的布局更为合理,技术更先进”是对明长城布局的评价

16、,属于史论,C项正确;AB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10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鸳鸯阵是我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戚继光依靠“鸳鸯阵”,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使浙江的倭患得到平息,由此可知题干信息反映的人物是戚继光,D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排除A项;岳飞主要功绩在于抗金,金宋属于我国的民族矛盾,不属于倭患,排除B项;李自成领导农民战争,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1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

17、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中心”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城市道路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满足交通需要,而宋代城市道路便利了商业的发展,这种变化说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项正确;宋代政府仍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不能说“放弃”,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并没有反映城市管理混乱,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城市商业的发展,而非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12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骄兵悍将的世界”体现出武将专权,符合五代十国的特征,五代十国时期开国君主一般都是武将,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文治的时代”体现出文官政治的特征,符合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

18、,“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体现了元朝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四等人制,因此材料中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五代十国、宋代、元朝,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3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人户安居,商旅不绝”,可知说明澶渊之盟后辽宋政权维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贸易往来和边境的安定,因此和议带来双赢局面,D项正确;题干没有强调岁币支出造成北宋沉重的财政负担,排除A项;辽宋之间虽然保持长期和平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政权并立,北宋边防压力并没有完全解除,排除BC项。故选D项。14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郑和航海路线”,可

19、知该事件应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旨在显示明朝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地区的友好往来,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旨在显示明朝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并没有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15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明、清迁都北京,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治稳定和国家统一。”可知,明清将北京作为都城的原因是能够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治稳定和国家统一,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威慑边疆少数民族,排除B项;材料内容表述的是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不是促进南

20、北经济文化同步发展,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16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科技和文艺领域取得了一些代表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明清时期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文学艺术领域小说的繁荣,而经济的发展也为科技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D项正确;明清时期对外逐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交流,不能体现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排除A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排除B项;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不是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7A【解析】【详解】依据“清朝是中国最专制的一

21、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可知作者认为清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结合所学知识,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主要负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因此最能佐证作者的说法,A项正确;清朝康熙年间设立南书房有利于加强皇权,但不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排除B项;内阁设立是在明朝时期,排除C项;清朝初年设立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与作者说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1)不同之处: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具体措施:在军事上把主要将

22、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财政上设转运使掌控地方赋税,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监察:路级设“四监司,州级设通判,制约知州。 (2)特点: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有利于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具体表现:行省制度主要针对地方管理问题,它代表中央长期管理地方,而权力又听从中央;元朝的行省制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有效地管理了地方,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3)认识: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兼顾,促进国家

23、与社会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可知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由“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可知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因此唐、宋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之处,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宋代“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的具体措施,宋朝在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财政上设转运使

24、掌控地方赋税,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监察:路级设“四监司,州级设通判,制约知州。【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由“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可知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有利于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因此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有利于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

25、。具体表现:由“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知行省制度主要针对地方管理问题,它代表中央长期管理地方,而权力又听从中央。元朝的行省制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有效地管理了地方,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方面,使我们认识到,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兼顾,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19(1)信息:从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粮食总产量、全国人口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粮食作物

26、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原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改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政治统一,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大幅增长等 (2)措施: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推广高产作物;鼓励从国外进口粮食。问题:人地关系紧张,地价上涨,粮食供应紧张;降低了农业生产率;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解析】【小问1详解】信息: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可知从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全国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粮食总产量、全国人口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原因:分析造成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的原因,

27、依据材料一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土地大量开垦,加上全国人口显著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产自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在明清时期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等。【小问2详解】措施:据材料二“康雍时期的统治者,只是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暹罗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可得出措施:康雍时期鼓励人民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乾隆时期推广高产作物,鼓励从国外进口粮食。问题:据材料二“到乾隆中叶以后,人口激增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

28、益尖锐”“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和时减少,这就势必造成地价上涨和粮食供应紧张”“由于技术设备没有根本改进,而增加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增大了农业成本”“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得出人地关系紧张;地价上涨,粮食供应紧张;降低了农业生产率;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 20(1)繁荣与开放。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2)目录: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子目: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的中外关系。理由:清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如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清朝时期中外关系

29、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清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解析】【小问1详解】时代特征:依据题干目录和所学知识,隋唐时期一方面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另一方面统治者奉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如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等,因此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开创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小问2详解】目录以及理由:结合清朝的相关史实,清朝前期清政府通过斗争和妥善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可列出目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再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角度列出子目,如政治方面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对外关系方面清朝的中外关系,结合所学分析理由,政治方面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对外关系方面清朝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清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