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6055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诗歌中的美刺理论,是我国文艺理论遗产中富有光彩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讲的美,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歌颂;刺,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批评或批判。这一理论是由汉代的诗序和诗谱序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有它的先导,美刺理论也是这样。它的先导可以上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时候,人们并不都认为诗歌应具有美和刺两个方面的职能。比如孟子中所述及的那个高子(孟子的弟子),就因诗经中的小弁刺了当时的社会,便说它是“小人之诗也”。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先秦,一般还认为“乐者乐

2、也”,把乐看作只是喜悦的感情的表现,这也无异于排除了刺的职能。但当时的孔子是肯定诗歌刺的职能的。他说诗“可以怨”。可以怨当然也就可以刺了。不过孔子没有对此进行更多的阐述。其次是孟子,他为了捍卫诗歌刺的职能和高子展开论辩,并在这场论辩中提出了如下的论点:用诗歌批评亲长的严重过失是亲亲的表现,而亲亲就是仁。这样一来,就把诗歌中的怨纳入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之中了。显然,孟子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已比孔子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正面具体地阐述诗歌的这两个职能,则是诗序和诗谱序的事。诗序系由大序和小序构成。大序或称诗大序,指的是诗经第一篇关雎小序后面的一段文字較长;小序指许经中其他各篇的序文,很短。关于大序和小序

3、的作者,后来的学者意见纷纭。诗谱序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郑玄为他所著的毛诗谱所写的序。诗大序在论述“风”这样一种诗体的时候,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作为风诗的内涵提了出来。上以风化下,说的是统治阶级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去感化被统治者。下以风刺上,说的是被统治者可以用诗的形式去批评统治者。那么,这种批评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呢?小序做了具体补充。下面是一些诗的小序摘录:野有死麋“恶无礼也”,击鼓“怨州吁也”,终南“戒襄公也”,黄鸟“哀三良也”,东门之扮“疾乱也”,旄丘“责卫伯也”,简兮“刺不用贤也”。以上所引说明,小序作者认为对社会所存在的矛盾,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恶”“怨”“戒”“哀”“疾”“责”

4、“刺”等都是可以的。由于诗序的作者认为诗歌可以在这样广泛和深入的程度上执行批判的职能,那么随之而来必然有一个要求正确对待这一职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所以诗序又在“下以风刺上”之后提出了“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主张。在统治阶级的淫威无限扩大、毫无民主可言的封建时代,能够提出这样的主张,实在是很有见地和了不起的。 到了诗谱序,郑玄又对此做了新的发展,这就是把刺和美作为诗歌的两大职能而并列提出。他说:“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泛失,所以匡救其恶。”孝经对“将顺其美”一语的注释,是行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歌颂,是为了使生活中的美得到发扬;用诗歌的形式进行批判,是为了使生活中

5、的缺陷得到揭露、批评和纠正。二者相反而又相成。至此,诗歌应该兼具美和刺的两种职能,它们各自的功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者和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刺的职能等,都得到了基本的阐述,诗歌的美刺理论可以说大体形成了。由于诗经在封建社会中的经典地位,由它的序言所完成的这一美刺理论,也相应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些统治者尽管不喜欢它,却不敢公然地否定它。这是有利于现实主义诗歌及其理论的发展前进的。当然也无须喋喋不休地去说明,诗序或诗谱序的作者都是封建阶级的文人,他们所主张的美,主要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他们所主张的刺,也必然受封建道德的制约。诗大序所要求的“发乎情,止乎礼义”,显然就表现了它作为封建阶

6、级意识形态的阶级实质。(摘编自徐寿凯诗歌美刺理论的建立)材料二:将“美刺”的观念引入诗注之中,是汉人的一大贡献,也是诗学思想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美刺”说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儒继承了先秦儒家以民为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关注诗中所反映的民间疾苦,改善不良的政治举措,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而“美刺”说的目的就是引导君主了解诗的“美刺”之旨,进而了解引发“美刺”的民间疾苦,然后通过对引发民间疾苦的政治盛衰的了解来对照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以期君主加以改进。郑玄在为毛作箋注的过程中,总结并发扬了以请序和毛传

7、为代表的汉代解请传统,即注重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又在先秦“以意逆志”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加成熟的“美刺”说。郑玄以“美刺”解诗是汉代经学的产物,更是汉末的时代产物,虽然它具有和汉代其他经注同样的将其政治教化功能唯一化、绝对化的弊端;但是这种站在现实的立场,针对现实的情况来说诗的方法不可否认的具有一种积极的现实精神,汉代重“美刺”的解诗方法的意义和局限都在于此。(摘编自沈薇薇试论(毛诗传笺)以“美刺”笺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美刺理论的先导起源于孔、孟,孔子肯定诗歌美刺的职能,孟子则进一步指出诗歌可用于批评亲长过失。B.孔子认为诗“可以怨”,孟子将诗

8、歌中的怨纳入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但二者都未正面闸述诗歌的美刺职能。C郑玄的谱序在序的基础上将刺和美作为歌的两大取能并列提出歌的美刺理论大体形成。D.郑玄为毛诗作笺注,既注重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又继承先秦“以意逆志”的思想诗歌的美刺理论更加成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时代,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诗歌具有美和刺的职能,甚至有人反对讽刺现实的诗歌,将之视为“小人之诗”。 B许序)作者认为歌应执行批判的耿能并引出正确对待这一取能以及保护作者的问题,因此提出“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主张。C.诗序对社会的批评广泛,有厌恶无礼的、告诫统治者的、痛恨混乱的等涉及社会和生活的问题

9、。D.哪个时代都有道德的信条和理性的光辉,汉代也不例外,因此,汉儒以“经”解诗,自然引申出一些合于“经”的原则。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诗歌的职能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南朝梁刘勰B.“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乎政。”唐皮日休C.“诗人自不讳刺,而诗之本教,盖在于是矣。”清程廷祚D.“夫诗生于情情生于境,境有安危亨困之殊,情有喜怒哀乐之异,岂刺时刺君之外,遂无可言之情乎?”清崔述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篇概述了诗歌美刺理论的重要地位、概念内涵与理论源

10、流,思路清晰。B.材料一语言褒贬分明,如“富有光彩”“淫威”等;语言严谨准确,如“一定”“必然”。C.材料一说一些统治者不喜欢诗歌的美刺,相反,材料二却指出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阐述观点时,除了正面肯定,也指出其局限性,体现了辩证思维。5.诗序言:“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种评价恰当吗?请结合诗经静女一诗,联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出征沙汀欢送义勇壮丁出征的前一日。时候是夜间,王童子的破更锣早已响过了。夜在深沉下去。倘是往常,除开瘾哥们和偷儿们,全城的人都已睡觉了,为了节省灯油,以及

11、支持次一日平凡生活的精力的储蓄。然而今晚也并没有例外。所不同的,是他们大都睡不落觉,全都醒着。便是袁开泽也都这样,因为这些人的睡眠经常说来就来,真和做戏一般容易。他们大都在关心着明天的出征。按照各人不同的处境,有的担心着那些将出发的亲友,有的沉浸在由此而来的战争恐怖里,爱钱如命的人则都叹息着,因为保长日间吩咐下来,谁不燃放花炮欢送,谁便是汉奸了。壮丁们自己的兴奋更不必讲。此外老兵王汤元也异样地兴奋着;这汉子本已向后援会报了名,但因为老父的阻拦,却又自己取消了:而这正是一个中国男儿的羞耻。 他不安地辗转着,每翻一次身便要轻击一下床铺。他自觉他的退缩是不应该的。他,一个老兵,一个有着一长串冒险经历

12、的壮年。十五岁时,他便从父亲的烧腊摊边偷跑了。那引诱他的是一个防军头目,有着孩子脾气,常领了年青人在操场边学筋斗,讲述孙悟空反天宫的故事。他的逃跑多半是为了这些愉快,但不到一年,因为当时流行一种对号兵不利的谣言,他把号筒一攒,扛起枪来了。他忽然发觉放枪比吹号痛快。他常为五块钱当敢死队,一气冲锋上龙泉驿的山顶。虽然多少次奖金并不兑现,兑现倒是打击和伤害。一九二一年的淮州大战,几乎弄得他半死。但他也并不永远老实,反省和风气逐渐把狡诈传给了他。他慢慢知道了怎样保护自己,不再当敢死队,却常在枪声里藏在坟凸后打纸牌,利用伤兵掩护自己退却。因为督战官的机关枪是不好向着伤兵放的。一九三四年发生过兵变的事。他

13、便是叛兵中的一个,但他既没有拖上龙背当土匪,也没有投奔去,在迟疑了一阵之后,却把串带一紧,溜回来了。和目前的季节一样,他到家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鸭子早登市了。于是两三年来,虽然在气闷的时候,他常常神往于那些轰轰烈烈的往事,喜欢打磨枪支和吹谈战争,但他一直替代着父亲的职务。午后顶了掌盘出去,直到响更再又顶了回来。这也许是烧腊本身把他吸引住了。因为烤鸭也近似一种艺术,在经过多少繁难手续之后,把盐渍好的鸭子取来,逢胸用根短棍撑开,摊在炕灶上,刷上油和红米,于是便成为一种金黄透亮的出色佳品了。那炕灶恰在室外的天井里面,做法很简陋,隔开七八尺远近垒两块土砖,上面是两根木料和一块篾笆,炕内则燃着谷壳。谷灰

14、还没有灭尽;冒着蒙蒙的轻烟,从月光中望去,好像隆冬夜深时的雾气一样。有慌鸡上的鸣叫,更远些,还听得见狗吠,以及别种加强静夜的声响。叹息了一声,他从床上坐起来了。他伏身向矮柜上摸索火柴,但他老找不着。因为忽然习惯地顾虑到炕里的灰烬,怕再燃起来,随后便又走向窗子边去。等他回上床时,他的头脑忽地冷静了。那些在他脑筋里闪现着的,已经不是战争,而是关于生意的打算。他随即自言自语道:“好,不要发疯,还是做啥干啥吧!”于是长长地伸个懒腰,缩进被盖去了。他不久便被疲劳拖进浓睡里去。再也想不到壮丁的事,以及好事者的打趣了。那极恶辣的打趣者是田狗熊,这个矮而肥壮的老人,一发现他便要做出滑稽相,长声嚷道:“哼!不晓

15、得给人丢那么多底子做什么啊”随即又故意做出恰才看见他的神气,正色道:“怎么,你认真要上前线去么还是烤你的鸭子好些!于是接着便是一长串的哗笑。但现在,这通通给睡眠淹没了。次一日,他也没有再记起它;但他却避免着参加欢送会,虽然他惯常爱看热闹,便是狗打架也不放过。 然而这是本城多年未有的壮大场面,题目又新鲜,从一个好动的人讲,要像产妇一样蹬在家里是颇不容易的。所以魁星楼的大钟一响,他终于出街了。他的最后决心,是那些雄壮的歌声和爆竹声帮他打定的。这时候,大队的游行已经终结了。从外南的城门边起,直到那街道尽头的广大河沿,欢送的行列停止下来。这里包含着城内外的各色人等,他们排成火巷子,手持纸旗,每隔几人便

16、有一串鞍炮。义勇壮丁昂然地通过着,于是歌声更嘹亮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这古老的边城里,人们都从平凡生活的麻木里醒转来了,便是老年也不再是老年,变年青了。他们尽情地欢呼着,破天荒地欢迎着战争。那个靠着六颗骰子吃饭的王五,那出名的老家伙,忽然在一家铺门边的长凳上出现了,他俯身向一个壮丁嚷道:“小胖子!个老子多杀几个日本人转来呀!”于是列子里雄壮地反响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些壮丁多半是退伍军人,因破产而在市井流荡的青年,庄稼汉和店员。他们得意扬扬地行进着,枪刺在阳光里闪着美丽的反光,这是十分壮丽的,便是一个胆怯的人也可能立刻为它成为一个勇士。可是王汤元却已手脚冰冷了。他,一个老兵,一

17、个经过大串冒险生活的壮汉!田狗熊滑稽地在人丛外拦住他,且打趣道:“息点气好么,息点气好么?”“去你的!”王汤元嚷骂着,把头昂开去了。但他忽然瞥见了他的父亲。老人站在市民的行列中,手提鞭炮,显出惊惶悲哀的面色。可是他已经把一切包括在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里:“替国家都在拼命咧!”大步跨向壮丁队里去了。歌声正在沸腾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选自沙汀小说集,原载于1937年12月5日成都战旗旬刊创刊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第一至五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安谧沉寂的氛围,点明人们的不同心理,欲扬先抑,设置悬念。B.老兵王汤元十五岁时曾受一个防

18、军头目的引诱而偷跑去当了号兵,后来发现放枪比吹号痛快,就扛起枪来。C.王汤元当过敢死队员,冲锋在前,在大战中差点丧命,却从未受奖赏;因此他幡然悔悟不再参加敢死队。D.文中用了不少文字介绍烧腊,解说了烤鸭制作材料、方法、工具等,从中透露出王汤元对烧腊手艺的喜爱。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是对王汤元就寝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他报名出征遭老父阻拦而取消后的自愧自惭。B.句子描写月光下天井里炕灶中谷灰燃烧冒出的轻烟这一环境,烘托了王汤元内心逐渐趋于平静的心境。C.句子中“不要发疯”意指不要出征,“做啥干啥”意指做烧腊生意,这表明王汤元在出征前的复杂心

19、理。D.句子以沸腾的歌声作结,照应上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歌词反复出现,揭示了小说主题。8.小说中叙写了田狗熊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同是抗战题材小说,沙汀的出征与孙犁的荷花淀在选材、结构、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有怎样的不同?请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

20、秋公羊。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若公私有储、虽遇饥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材料二:魏高宗起太华殿。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高允谏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营立,必因农隙。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望;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帝纳之。允好切谏,朝廷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常屏左右以待之。或自

21、朝至暮,或连日不出,群臣莫知其所言。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时有上事为激讦者,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如高允者,乃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 允所与同征者皆至大官,封侯,部下吏至刺史、二千石者亦数十百人,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帝谓群臣曰:“汝等虽执弓刀在朕左右,唯伺朕喜悦之际,祈官乞爵,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小,不过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书令。(选自资治通鉴宋纪第一百二十八卷,有删改)10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一夫不耕A或受B之C饥D况E四万F人之劳C费H可胜道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担笈负书”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B.春秋公羊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左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C.“帝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省”字含义相同。D.二千石,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十斗为一石)称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3、3分)A.高允少时气度非凡,崔玄伯见到他后很惊异,认为他将来必成一代人杰。B.魏高宗想要大起宫室,高允认为不可,并以太祖为例进行劝谏,皇帝采纳了高允的建议。C.朝廷中有人上疏激烈地批评高允,魏高宗以父子关系类比君臣关系,肯定了高允是忠臣。D.人仕多年,与高允同时期被征召的人大多身处高位;而高允却多年没有升迁,担任郎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公私有储,虽遇饥年,复何忧哉?(4分)(2)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4分)14.简要概括高允形象的一个主要特点,并说明材料是如何刻画这一特点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24、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南乡子集句注苏轼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注集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篇,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形式。苏轼的这首词大概作于谪黄州时期。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以作诗讽刺新法、“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第二句.“渐老”一悲;“逢春”一喜;“能几回”又一悲,且将逢春之喜

25、也一并化而为悲。一句之中一咏三叹,笔致淡宕而苍老。B.谪居黄州,正是楚城。“花满楚城愁远别”虽是他人语,却已贯人词人受迫害遭贬谪的政治背景这一深层意蕴,也体现了集句古为今用之妙。C.“景物登临闲始见”,重一“闲”字,既叙述了自己无官一身轻的悠闲自在,也写出了春日景物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的情状,笔意清新。D.此词落墨于酒筵,中间写望乡,归结于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反思,呈现出一个从向外观照而反观内心的心路历程,也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更立体的词人形象。16.“伤怀”“徘徊”是词中词人仅用的两个自己创作的词语,却在全词中有重要关联。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

26、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陈情表中,“ ,”两句以尽忠时间长和尽孝时间短进行对比,表达作者希望留下来尽孝的心愿。(2)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和“”一句运用叠词,分别形容宫殿里面音乐和舞蹈的效果。(3)古诗词常常出现“美人”或“佳人”这个意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我曾经在陈忠实先生我的秦腔记忆中,读到过对秦腔饶有兴致、情感浓烈的描写,进而对秦腔有了一点最初的印象;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听到过某歌星与一帮白褂子红围巾的关中爷们,慷慨激昂地高唱华阴老腔,还以为那就是秦腔;更早以前,看过西影厂拍摄的

27、戏曲片卷席筒,结果 ,闹了笑话,人家那是河南曲剧,并不是秦腔。直到我听了秦腔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秦腔的魅力。那是多年前一个深秋的晚上,我和满场观众静坐在台下, 完完整整地观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全本大幕剧周仁回府。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当那一阵阵高亢激越的唱腔回荡在舞台上空,我心里也止不住一阵阵热流涌动,波滚浪翻。没有想到,秦腔这种艺术形式竟是这般的 、这样的触动情怀。印象最深的,当是秦腔独有的极其暴烈的吼唱。戏中很多唱段真是吼得地动山摇、撕心裂肺,吼得酣畅淋漓、苍凉悲壮,吼得粗犷豪放、荡气回肠。那声嘶力竭中,满是丰富的韵味和魅力,真个是“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

28、,太阳托出了个金盘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那声嘶力竭中,满是丰富的韵味和魅力”,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近年来,“以高为美”的标准让家长对孩子的身高焦虑不断蔓延,传说中的“增高利器”生长激素也成了不少家长追捧的香饽饽,医院生长发育门诊更是人满为患。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打了生长激素,。“增高针”在临床上并没有那么神奇的疗效,身材矮小并不只与生长激素有关,且身材矮小也不仅仅是“我家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那么简单。2021年国家药监局

29、官网刊发文章明确指出,临床上身材矮小的儿童,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非常少,绝大多数的孩子只需要均衡饮食、科学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就能长高,。人们常说的“增高针”指的是重组人生长激素,是通过基因种族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重组而来,其氨基酸含量、空间构象及序列与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相同,具有等同作用。,常见副作用有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等。(A禁止骨骺已完全闭合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儿、颅脑损伤者忌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生长治疗。B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生长发育问题,摒弃身高焦虑,切不可揠苗助长。C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占70,此外还与环境、营养摄入、睡眠质量等有关。20

3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香饽饽”源自美味食物“饽饽”。与此类似的有新疆谚语“勤劳的人吃羊腿,懒惰的人喝凉水”。请简述“吃羊腿”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3分) 22.文中括号内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字母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首歌叫存在,歌词有云:“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份“愤怒”?又该如何保持“愤怒”呢?请结合

31、当下的背景以及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此谈谈你的理解。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A(“诗歌美刺理论的先导起源于孔、孟,孔子肯定诗歌美刺的职能”这一理解不准确,曲解原文语意。从材料一所述看,“它的先导可以上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时候”,“上溯”并非“起源于”;另外,材料中说“但当时的孔子是肯定诗歌刺的职能的”,并未述及孔子肯定诗歌“美”的职能)2.D(D项属于强加因果关系)3.B(A项着重阐述“风雅”产生的动机,指出为情而造文的道理,偏重“讽”;C项强调诗的本教在于“刺”;D项阐述“诗”“情”“境”的关系,对诗的

32、“刺”的单一职能提出疑问。这三项与材料一中阐述的美刺职能的关联欠紧密;而B项论及诗的“美”“刺”两种职能,相较前三者,它最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一关于诗歌的职能的观点的论据)4.C(“相反,材料二却指出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错,材料二没有信息表明统治者喜欢诗歌的美刺)5.静女一诗表现的是古代男女之间纯真浪漫的爱情,是一首清新的爱情诗,与政治、卫君并无什么关联,谈不上“刺时”、劝君。(3分)这种理解体现了诗序对诗歌“美刺”职能的推崇,它片面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忽略诗歌作为文学美的特点。此类解诗往往因为机械套用美刺理论,而导致对诗歌文本原意的曲解或误读。(3分)6.D(A项中“渲染安谧沉寂的氛围”

33、“欲扬先抑”这些理解不正确,从开头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内容来看,这氛围并非“安谧沉寂”;从开头部分与下文的关联来看,也并非“欲扬先抑”。B项中“后来发现放枪比吹号痛快,就打起枪来”这一理解歪曲原文语意,原文是说“因为当时流行一种对号兵不利的谣言”,他才扛起枪来。C项中“因此他幡然悔悟,不再参加敢死队”这一理解不正确,原文是说“反省和风气逐渐把狡诈传给了他”)7.B(B项中“烘托了王汤元内心逐渐趋于平静的心境”这一理解不完全正确,从小说文本的整体语境看,应是烘托王汤元辗转反侧难以人眠的心境)8.小说叙写田狗熊其人的打趣言行和对王汤元的劝阻,以及王汤元的回应。(1分)这样写,更加充分、具体地揭示王汤

34、元是否要上前线的激烈的心理斗争过程,(2分)烘托王汤元不甘受奴役、参加抗战的坚定决心,使得主人公形象更丰满、真实。(2分)(如学生作答:田狗熊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他的言行揭示王汤元的心理斗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以酌情给分)9.选材:出征选取抗战初期国统区义勇壮丁响应号召出征前线的故事,荷花淀选取抗战相持阶段白洋淀地区军民协作抗击日寇的故事。结构:出征以主人公王汤元出征前夜是否上前线抗敌的心理态度变化为线索来叙事;荷花淀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来组织情节,依次叙述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歼敌的过程。人物塑造:出征以老兵王汤元为主人公,主要展现其出征前线、抗击日寇的思想斗争与觉悟过程,表现其不甘受

35、奴役、奋勇抗争的坚定斗志;荷花淀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勇敢自信、积极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0.ADH(原文标点: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11.C(含义不同,前一个“省”意为“了解、知道”,后一个“省”意为“检查、反省”) 12.B(“魏高宗想要大起宫室”错误,根据原文“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应该是郭善明劝说魏高宗大起宫室)13.(1)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饥荒年成,又有什么可担忧呢?(关键点“公私”“虽”和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大意1分)(2)高允说话有

36、时太激烈恳切,皇帝(魏高宗)听不下去,就命令身边侍从把他扶出皇宫,但是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关键点“痛切”“不忍闻”“遇”各1分,大意1分;“痛切”译为“言辞激烈、切中要害”可给分)14.形象特点:忠直敢谏。(1分)形象刻画:正面通过语言描写突出这一特点;(1分)侧面通过皇帝对他的认可衬托其形象特点。(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高允十几岁时,护送祖父灵柩回到本郡。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

37、千里之外拜师求学,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魏世祖的心意。于是魏世祖问高允:“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项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饥荒年成,又有什么可担忧呢?”魏世祖认为他说得好。材料二:魏高宗建筑太华殿。(当时,)给事中郭善明,生性机巧,游说魏高宗大肆建造宫殿。中书侍郎高允劝谏说:“太祖开始建立都城时,所有营建,一定是利用农事的

38、闲暇。何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已足够供朝会之用,西堂、温室已足够供游乐休息之用,紫楼已足够供远望之用;纵然要扩大建设工程,也应该慢慢来,不可急促。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饥饿,更何况四万人的花费,怎么可数得了呢!这是陛下所应当注意的事。”魏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高允喜爱直言进谏,朝廷事务有不好的,高允就要求见魏高宗,魏高宗常屏去左右单独接待他。有时从早上到黄昏,有时一连几天不出皇宫,群臣都不知道他们的谈话。高允说话有时太激烈恳切,皇帝(魏高宗)听不下去,就命令身边侍从把他扶出宫,但是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当时有人上书激烈批评高允,魏高宗知道后,向群臣说:“君主和父亲是一样的。父亲有过错,儿子为什么不把

39、它写在纸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劝谏?而偏偏私下在隐蔽之处劝谏,这难道不是不想让他父亲的罪恶昭彰在外,让天下人都知道吗?至于侍奉国君,何尝不是这样!如高允,就是忠臣。我有过失,他未尝不当面直言,甚至有时有些话,我已经难以接受,但高允并不回避。我(由此)知道自己有过失,而天下人不知道,(这)难道不叫忠吗?”和高允同时被征用的人都做到大官,被封候,他部下官吏一直到刺史、二千石官的也有数十百人,而高允任郎官,二十七年中从来没有升官。魏高宗向大臣们说:“你们拿着弓刀站在我的左右,只等我高兴的时候,请求官爵,高允执笔辅佐我国家有数十年,贡献不小,不过郎官,你们不觉得惭愧吗?”于是魏高宗任用高允为中书令。

40、15.C(“也写出了春日景物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的情状,笔意清新”错,应为“表面叙述了自己无官一身轻的悠闲自在,实际深深流露了遭受贬逐、无法作为的巨大痛苦,意蕴深沉”)16.“伤怀”二字,总括前三句,概括了临老、逢春、远别之种种痛苦,同时又开起下一句“何况”的递进意蕴,使整个上片浑然一体。“徘徊”二字,不仪紧承上文万里思归不得、还遭迁谪闲置的无奈与痛苦,同时还暗示着词人此时心态由外向内的一种过渡。辗转徘徊,反思内心,正是种种相思,样样寒灰,令人哀感无穷。词中各句虽然都取自唐人诗句,但无一不切合词人当下凄伤处境与悲苦心绪,再经这两个词的概括与衔接,更是如出己手,浑然天成。(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41、17.(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2)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3)示例一: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示例二: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示例三: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第(3)小题,符合情境的即可给分18.张冠李戴从头到尾(从头至尾、由始至终)震撼人心(每处填人的成语恰当且书写无误得1分,不恰当或书写有误该空不得分;如有其他成语,符合语境亦可得分)19.原文采用想象、夸张、排比的手法,更生动形象表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原文的画面性语言与语境更协调,表达更符合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原文的内容更加丰富,意思更加完整,情感更加强烈。

42、(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20.孩子就一定能长高并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补充生长激素有副作用(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21.含义:羊腿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1分)得名的缘由:源自新疆人的饮食习惯,鲜美的烤羊肉是新疆人美味的食物,久而久之抽象为美好富足生活的代名词。(2分)22.A句修改为:骨骺已完全闭合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儿、颅脑损伤者忌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生长治疗(禁止骨骺已完全闭合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儿、颅脑损伤者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生长治疗)。C句修改为: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儿童的身高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对一处得2

43、分)23.【写作提示】此题结合当下的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去思考艺术背后的生活哲思与理性。歌词对“愤怒”的理解有一个语境:在面对“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的背景下,出现了“找个借口继续苟活”与“展翅高飞保持愤怒”两种态度,而“愤怒”与“苟活”相对,其情感指向就非常明白了。这“愤怒”有别于儒家要求我们的温良恭俭让与道家做事崇尚的不争、尚柔。这“愤怒”是“怒发冲冠,凭栏处”的热血喷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凛然;是对真善美的誓死捍卫;是对理想自我的坚定维护。现在有太多左右逢源的人,他们圆滑世故,精致利己,不愤怒,更无从谈起“保持愤怒”。学生结合当下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愤怒

44、”的积极面立意即可。可以谈自己对“愤怒”的理解,或谈“保持愤怒”的积极意义,还可以谈“保持愤怒”的具体做法。 参考立意:愤怒的勇气;保持愤怒,维护正道;敢怒还要敢当;等等。【题意评分解说】题意评分等级文章特征符合题意一类文5460分A.立意准确、集中、鲜明:能扣紧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鲜明,主旨集中、明确。B.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C.能严格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所选文体特征鲜明。二类文4853分A.立意准确、集中:能结合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明确。B.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思路基本清楚。C.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意题要

45、求。D.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三类文4247分A.立意基本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B内容具体,结构大致完整,思路基本清楚。C.基本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基本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四类文3641分A.立意不够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局部观点游离材料的主要思想内涵。B.内容大致具体,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如残符合缺、思路混乱。C.未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不符合所选题意文体的特征要求。偏离题意五类文35分及以下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不符合文体要求,仅选取材料、要求或背景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补充说明】(一)错别字等扣分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二)字数等扣分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6.完全空白的,评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