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5810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初中结业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评价九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分)1历史文化纪录片稷下学宫,通过孟子、韩非、李斯、荀子等思想家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气度和胸襟。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出现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唐朝2下图反映的是汉朝初期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对此汉武帝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推行郡国制C实行盐铁专卖D独尊儒术3史料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史料反映了北宋时期()A手工业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海外贸易发达D都市文

2、化昌盛4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中,最适合归类为历史评价的是()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戚继光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ABCD5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契据。这一文物直接反映了清政府()清代开荒执照A扩大耕地面积B鼓励发展商业C重视兴修水利D推广种植甘薯6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决定其“旧式”的本质是()A阶级属性B革命纲领C组织方式D产品分配73月30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武昌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右手握拳,模仿孙中山的粤语口音高喊“_、五

3、权宪法”,空白处的口号最有可能是()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8下图中的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物共同佐证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长征的转折D西安事变的发生9这次会议之后,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古田会议D中共七大10邓小平回忆说:“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我们,说陕北甚是困难。当时我们立即表示,半个月后行动,跃进敌后,直出大别山。”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D基本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4、11下面是两则电影的宣传海报,电影反映的时代精神是()A红船精神B长征精神C抗美援朝精神D艰苦创业精神12“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首先倡导,超越了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藩篱,恰恰符合了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它的内容,不仅被联合国诸多宣言所采纳,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家关系和国际法基本法则”,引文中的“它”是指()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万隆会议十项原则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3下边是“江苏省对外开放大事记”,从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1984年把南通、连云港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0年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

5、经济带的总体规划A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B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C由沿海向沿江逐步扩展D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沿14中国人民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该理论体系解读正确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15下图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示意图,它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各民族共同富裕B改善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交通C

6、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D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6通用希腊语因某帝国在政治上统一了各希腊城邦,融合了该地区多种方言发展而成,其后又随着帝国对外武力征服,向埃及、西亚等地区扩散、传播。这一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B阿拉伯帝国C波斯帝国D蒙古帝国17下表罗列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史实,对其共性分析正确的是()名称时间人物地点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地区基督教1世纪传说中的耶稣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阿拉伯地区A发源于亚洲B真实人物创立C传播于同一民族D形成于同一时期18“在日本政坛曾出现过双重政权体制并存的局面:在仍然保存天皇政权的同时,出现了另一个平行的武士政权

7、,它利用天皇精神权威号令天下。”这一局面出现于()A大化改新时期B幕府统治时期C明治维新时期D对外扩张时期1914世纪初开始,欧洲出现了收集古代希腊、罗马抄本的热潮,学者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进行校勘:富商和权贵也资助学者和艺术家创作,展现新的文化品味,这一复古活动的本质是()A复兴希腊罗马文化B宣扬天主教文化C弘扬拜占庭文化D宣传资产阶级文化20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这一“历史”是()A封建制度出现危机B资本主义弊端显现C社会主义成为现实D国家干预经济盛行21这一条约“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

8、,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里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以下内容属于“克里孟梭成分”的是()A战后建立国联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B维护各国在中国“机会均等”的原则C彻底削弱德国实力防止其东山再起D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并实行分区占领22下图反映了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推动D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232023年2月,普京在纪念某战役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说:“80年前,可恶、残忍的敌人被不可逆转地挡在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土地上”。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9、()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C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241966年末,北京举办了一场“亚非人民反帝漫画展”,透过这些漫画作品,可以一窥当时的国际形势,与漫画展中这张漫画的主题相吻合的是()帝国主义从非洲滚出去(坦桑尼亚)A亚非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拉美人民维护主权摆脱美国控制25俄乌冲突升级和美欧大规模对俄制裁,破坏了原有的国际分工模式,打碎了已有的全球生产链、供应链,对全球贸易投资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反映出当今世界()A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B冷战之下地区冲突仍然存在C多极化趋势不断加深

10、D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合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材料二: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

11、兴起。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的旗帜。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斗争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特点。(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激发“空前的民族觉醒”的因素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五四精神和抗日精神所体现的共同内涵。27阅读下列史事年表,按要求回答问题。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4年1月,宪法起草工作正式开始,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的主要文件包括:苏联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等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等。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将宪法初稿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

12、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执行,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并在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站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1949-197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

13、点及其意义。(2)一届全国人大在法制建设和制度设计方面有何重大突破?结合材料概括宪法制定过程所体现的特点。(3)结合材料概括指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领导人民赢得国家独立后,拒绝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要求,坚持将国家建成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在他主持下,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他拒绝再次连任,为以后历届总统做出了榜样。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史读本材料二:他颁布的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参照的蓝本,他领导的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他的帝国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

14、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摘编自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两个历史人物,并据材料写出判断的依据(各写出两点)。(2)两则材料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何不同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位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共同作用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人类科技革命发展过程中,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之间交织互动,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数次变迁。在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中,首先是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革命,然后推动了增强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大,进而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二战结束初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科

15、学发明和技术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苏两极对抗的背景下逐步展开,为了占据优势打败对方,美苏均采取了各种方式,科学家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发动力成为美苏竞相争夺的主要对象。从国家层面看,美国为赢得冷战的胜利在战时“大政府”运作模式上催生了巨大的军工复合体。从国际层面看,美苏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对国际秩序的构建和维持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主要取决于各自综合实力的发展。摘编自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关系变迁的逻辑探析(1)据材料指出,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影响。(2)据材料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背景及美苏利用此次科技革命提高综合国力的方式。(3)据材料概括指出,科技革命与国际秩

16、序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孟子、韩非、李斯、荀子等思想家的故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是“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C项正确;西周时期未出现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排除A项;孟子、韩非、李斯、荀子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排除BD项。故选C项。2A【详解】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可以看出封国人口和辖郡都超过中央,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A项正确;推行郡国制是西汉初年,排除B项;实行盐铁专卖指的是经济方面,排除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的是思想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

17、。3B【详解】根据“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可知,当时北宋都城开封商业活动规模巨大,说明商业贸易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开封商业贸易繁荣,不是海外贸易发达、手工业的发达和文化的昌盛,排除ACD项。故选B项。4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叙述是对过去的事件或人物的客观事实的记录或表述,历史评价是从某个角度对历史上的人或者事情进行评价,必须有鲜明的立场,具有相当的主观性。“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是对“戚继光的抗倭战争”进行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D项正确;而是对戚继光的抗倭战争的表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5A【详解】题目给出的图片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朝开荒执照”。

18、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清政府施行垦荒政策,扩大耕地面积。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农业方面与商业无关,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开垦荒地,不涉及开发水利工程,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开荒种植什么,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颁布的重要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色彩,难以实现,所以决定其“旧式”的本质是阶级属性,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符合国情的革命纲领是其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排除B项;组织方式、产品分配不是决定其“旧式”本质的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7C【详解】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师夷长技指的是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与洋务运动有关,排除A项;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参加者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

20、产党的诞生。因此,图中所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能够相互佐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1915年,提出民主与科学,排除A项;长征的转折是遵义会议,排除C项;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起的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的兵变,排除D项。故选B项。9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

21、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D项。故选B项。10C【详解】根据材料“当时我们立即表示,半个月后行动,跃进敌后,直出大别山”联系所学可知,材料所述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项正确;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是在1947年2月,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8

22、月,排除A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是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斗争,排除B项;基本消灭国民党的主力是三大战役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战斗,黄继光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中,所以材料主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C项正确;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与中共一大的召开有关,排除A项;材料讲述的是抗美援朝而不是红军长征,排除B项;艰苦创业精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B项正确;1985年6月,邓小平全面

23、阐述了独立自主的含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关系,此后这一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比题目时间出现晚,排除A项;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与题目不符,排除C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战略,是改革开放之后提出,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1984年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秦皇岛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0年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现已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

24、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而表格内容反映的江苏省的对外开放特点则是由沿海向沿江逐步扩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C项正确;改革开放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分布在广东省和福建省,没有江苏省,排除A项;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其他省份对外开放的情况,没有比较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人思想的解放,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这是中共能够不断开拓”新理论”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A项是推动新理论出现的外在因素而非内在或主要原因,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由数量到质量的变

25、化,排除B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当时国情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这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D项正确;题干重在强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与各民族共同富裕无关

26、,排除A项;青藏铁路的通车改善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交通,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6A【详解】根据题干中“通用希腊语因某帝国在政治上统一了各希腊城邦,融合了该地区多种方言发展而成,其后又随着帝国对外武力征服,向埃及、西亚等地区扩散、传播。”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A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的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排除B项;波斯帝国的语言是波斯语,排除C项;蒙古帝国不使用希腊语,排

27、除D项。故选A项。17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亚洲。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A项正确;基督教是传说中的耶稣所创立的,排除B项;三大宗教并非传播于同一民族,排除C项;三大宗教产生于不同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18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

28、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据“在日本政坛出现了双重政权体制并存的局面:在仍然保存天皇政权的同时,出现了另一个平行的武士政权,利用天皇精神权威号令天下。”可知,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幕府统治的确立,这一局面出现于幕府统治时期,B项正确;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明治天皇领导推翻了日本的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结束了双重政权体制并存的局面,排除C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29、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向外侵略扩张,而题意旨在强调幕府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19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4世纪”“收集古代希腊、罗马抄本”“展现新的文化品味”等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只是形式,本质还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排除A项;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文化,排除B项;拜占庭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但文艺复兴没有弘扬拜占庭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20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马克思

30、、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这一“历史”是资本主义弊端显现,B项正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是世界的潮流,排除A项;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反映的是十月革命,排除C项;国家干预经济盛行应与罗斯福新政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C【详解】据“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

31、可知,这反映的是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削弱德国的实力,以防止其东山再起,C项正确;一战后为了防止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欧美国家决定建立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这不属于凡尔赛条约的内容,排除A项;九国公约维护各国在中国“机会均等”的原则,排除B项;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并实行分区占领指的是雅尔塔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22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知,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6%,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3.7%,出现这种变法主要是因为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

32、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在1918年1921年期间,为赢得胜利、保障新生政权,列宁和苏俄政府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缓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3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80年前,可恶、残忍的敌人被不可逆转地挡在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土地上”结合所学可知,普京纪年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反抗。次年2月,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

33、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B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排除D项。故选C项。24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1960年继续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席卷非洲大陆,一年之内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到1990年3月,非洲最后一个由白人统治的殖民地宣告独立,B项正确;亚非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是在195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

34、性事件是纳米比亚独立,纳米比亚独立是在1990年,排除C项;坦桑尼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位于非洲东部,排除D项。故选B项。25A【详解】根据题中“俄乌冲突升级和美欧大规模对俄制裁,破坏了原有的国际分工模式,打碎了已有的全球生产链、供应链,对全球贸易投资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A项正确;冷战已经结束,排除B项;题中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影响,而非政治格局,不能说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深,排除C项;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排除D项。故选A项。26(1)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特点:革命性、进步性、广泛参与性。(2)中日民族

35、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内迁难民、内迁文化的影响。(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等。【详解】(1)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板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的变化是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

36、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板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可知,五四运动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广泛参与性的特点。(2)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可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据材料“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可知,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根据材料“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可知,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的旗帜”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结合所学可知,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内迁难民、内迁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觉醒。(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

37、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时代体现,主要内涵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因此,五四精神和抗日精神所体现的共同内涵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等。27(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突破: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3)相互依存,互相统一。【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

38、发电站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联系所学可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意义:根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突破:根据所学可知,一届全国人大在法制建设和制度设计方面的重大突破是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根据材料“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将宪法初稿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可知,宪

39、法制定过程所体现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3)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相统一。民主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完善。28(1)材料一是华盛顿,依据:领导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开创了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材料二是拿破仑,依据: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发动了政府欧洲的拿破仑战争。(2)材料一强调华盛顿个人的作用;材料二强调拿破仑所做的事迹。如何评价:论从史出,要以历史事实作为评价的依据;辩证的观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等。(3)共同作用

40、: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传播了启蒙思想。时代特点: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详解】(1)根据材料“领导人民赢得国家独立后”、“拒绝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要求”可判断为华盛顿,依据:结合所学独立战争和美国1787年宪法相关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开创了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根据材料“颁布的法典”、“法国大革命”可判断为拿破仑,依据:结合法国大革命相关知识可知,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发动了政府欧洲的拿破仑战争。(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中“在他的支持下”、“他拒绝再次连任”可知,材料一强调华盛顿个人的作用;根据材料“颁

41、布的法典”、“领导的战争”可知,材料二强调拿破仑所做的事迹。如何评价:结合唯物史观和历史人物评价可知,论从史出,要以历史事实作为评价的依据;辩证的观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等。(3)共同作用:根据华盛顿和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可知,两位历史人物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传播了启蒙思想。时代特点:结合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可知,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9(1)影响:引发了技术革命;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2)背景:美苏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美苏竞相争夺科学家,

42、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3)关系: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之间交织互动,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数次变迁。【详解】(1)根据材料“在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中,首先是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革命,然后推动了增强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大,进而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可知,第一、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影响有:引发了技术革命;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2)背景:根据材料“二战结束初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科学发明和技术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苏两极对抗的背景下逐步展开。”得出美苏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根据材料“科学家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发动力成为美苏竞相争夺的主要对象”可得出美苏竞相争夺科学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3)根据材料“在人类科技革命发展过程中,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之间交织互动,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数次变迁。”可知,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之间交织互动,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数次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历史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