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13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2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 下图是西周著名的青铜器“大盂鼎”,它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那么,“大盂鼎”的史料类型是A. 文献史料B. 文物史料C. 碑刻史料D. 口述史料2. 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 )A. 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 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D. 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3.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

2、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 从血缘政治向官镣政治转变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4.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A. 减轻徭役和刑罚B. 恩泽贵族C. 削弱诸侯王势力D. 增加税收5. 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A 认同汉族文化B. 注重学以致用C. 锐意改革旧俗D. 潜心文学创作6. _所造成的

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被_打破,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横线上应分别填入( )A. 察举制科举制B.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 科举制察举制D. 科举制九品中正制7. 唐朝一种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在所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征税标准不再按丁,而是按资产征税。这一制度是A. 租调制B. 租庸调制C. 两税法D. 摊丁入亩8. 北宋设立州一级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 通判制约

4、知州B. 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C. 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 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9. 判断以下图中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A. 辽、西夏、金B. 西夏、北宋、辽C. 金、辽、北宋D. 金、西夏、南宋10. 辽代统治者为应对国内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居民,又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政治上实行A. 定期迁徙行营B. 猛安谋克制C. 南北面官制D. 四等人制11. 下列主张体现北宋时期程朱理学思想的是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D.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5、”12. 下图为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的局部。从中可以反映出A. 长安成为东亚贸易中心B. 东京成为国际性大都会C. 唐都长安市场井然有序D. 宋朝东京城市商业状况13. 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 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B. 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 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14.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A. 安史之乱的危害B. 文学体裁的演变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赋税制度的沿革15.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

6、,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赞誉( )A. 郑和实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B. 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C.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巨大推动作用16. 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可知( )A. 内阁大学士负责监察百官B. 明朝中期恢复了丞相制度C. “票拟”权使内阁大学士拥有了决策权D

7、. 内阁制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17. 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创立的某机构,使他实现了乾纲独断,加强了君主专制。这一机构是A. 奴儿干都司B. 内阁C. 军机处D. 理藩院18. 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 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D. 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19. 下列历史事件和现象反映的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人口增长资源紧缺出现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实行海禁闭

8、关政策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危机初步显现 孕育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A. B. C. D. 20. 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 )A. 倡导为政以德B. 主张天下共主C. 提倡工商皆本D. 反对君主专制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2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门下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

9、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的主要职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3

10、)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交易。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

11、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

1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北京市东城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 下图是西周著名的青铜器“大盂鼎”,它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那么,“大盂鼎”的史料类型是A. 文献史料B. 文物史料C. 碑刻史料D. 口述史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青铜器“大盂鼎”作为实物,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史料,属于文物史料,B项正确;“大盂鼎”不是经过整理的文献史料,A项错误;碑刻史料不是“大盂鼎”的史料属性,C项错误;“大盂鼎”不属于口述史料,D项错误。2. 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

13、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 )A. 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 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D. 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发展,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B正确;材料无关体现实现统一的信息,排除A;民族矛盾不可能完全消除,C表述错误,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3.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

14、义主要在( )A. 从血缘政治向官镣政治转变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是官僚政治取代血缘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A项正确;文治政治主要是在宋朝比较突出,排除B项;C、D项并未建立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排除C、D项。故选A项。4.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A. 减轻徭役和刑罚B. 恩泽贵族C. 削弱诸侯王势力D. 增加税

15、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故选C;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增加税收的信息,排除D。【点睛】5. 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A. 认同汉族文化B. 注重学以致用C. 锐意改革旧俗D. 潜心文学创作【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说明孝文帝精

16、通、认同汉族文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孝文帝学以致用,故B错误;材料和锐意改革旧俗、潜心文学创作无关,故CD错误。6. _所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被_打破,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横线上应分别填入( )A. 察举制科举制B.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 科举制察举制D. 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知,材料反映依据门第出身进行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而依据考试成绩进行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打破门第界限,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

17、会,B项正确;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依据考试成绩进行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打破门第界限,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依据考试成绩进行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打破门第界限,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依据门第出身进行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前后颠倒,排除D项。故选B项。7. 唐朝的一种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在所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征税标准不再按丁,而是按资产征税。这一制度

18、是A. 租调制B. 租庸调制C. 两税法D. 摊丁入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指的是唐代中期的两税法,故C正确;租调制是北魏赋税制度,租庸调制是唐前期赋税制度,摊丁入亩是清代赋税制度,故ABD错误。8. 北宋设立的州一级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 通判制约知州B. 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C 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 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中的“与守臣通签书试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地方官在执行军

19、事、经济、法律等方面政令时,都需要受到通判的制衡,以此达到限制地方主官的政治权力,将权力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知州是管理地方民政的官员,排除B项;知县是地方行政层级最低的行政官员,主要管理地方政务,排除C项;宰相是中央官制的官员,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管理地方,排除D项。故选A项。9. 判断以下图中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A. 辽、西夏、金B. 西夏、北宋、辽C. 金、辽、北宋D. 金、西夏、南宋【答案】B【解析】【详解】是兴庆,是西夏都城,是东京,是北宋都城,是中京,是辽的都城,故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西夏、北宋、辽,故B正确;是兴庆,是西夏都城,故ACD错误。10. 辽代统治者

20、为应对国内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居民,又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政治上实行A. 定期迁徙行营B. 猛安谋克制C. 南北面官制D. 四等人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居民”“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辽朝在政治上推行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C项正确;材料内容未体现辽朝统治者定期迁徙行营的制度,主要体现了辽朝南北面官制,A项错误;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元朝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并且材料未体

21、现四等人制,D项错误。11. 下列主张体现北宋时期程朱理学思想的是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D.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意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三纲五常是天理,这符合程朱理学思想,故选C;A是道家思想,B是莫家思想,D是明清之际顾炎武的思想,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12. 下图为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的局部。从中可以反映出A. 长安成为东亚贸易中心B. 东京成为国际性大都会C. 唐都长安市场井

22、然有序D. 宋朝东京城市商业状况【答案】D【解析】【详解】清明上河图的描绘的是宋代都城东京的场景,D项正确,排除AC;材料不能体现东京是国际性都市,排除B。13. 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 南宋与金政权对峙B. 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 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实行行省制度”都与蒙古族有关,反映的是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故B正确;材料与南宋、金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排除C;材

23、料也不能看出宋文化发展情况,排除D。14.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A. 安史之乱的危害B. 文学体裁的演变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赋税制度的沿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江南居十九”“军国费用,取资江淮”“苏湖熟,天下足”等信息可以看出,江南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因此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安史之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学体裁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5.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

24、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赞誉( )A. 郑和实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B. 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C.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巨大推动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可得出,习近平主席赞誉郑和下西洋的和平方式,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故C项正确;“郑和实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高超”、“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巨大推动作用”都不是材料主旨,故ABD项排除

25、。16. 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可知( )A. 内阁大学士负责监察百官B. 明朝中期恢复了丞相制度C. “票拟”权使内阁大学士拥有了决策权D. 内阁制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职权的大小与地位的升降取决于皇帝旨意,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以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负责监察百官,所以A错误;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此后再未恢复,所以B错

26、误;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没有决策权,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所以C错误。17. 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创立的某机构,使他实现了乾纲独断,加强了君主专制。这一机构是A. 奴儿干都司B. 内阁C. 军机处D. 理藩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雍正皇帝”“加强了君主专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雍正皇帝时期建立军机处,其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军机处,而不是奴儿干都司,A项错误;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建立,而不是雍正皇帝时建立,B项错误;理藩院是清朝时期管理少数

27、民族事务的机构,不能使皇帝乾纲独断,D项错误。18. 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 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D. 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

28、手工业行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B项正确;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时间不符,排除A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9. 下列历史事件和现象反映的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人口增长资源紧缺出现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危机初步显现 孕育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A. B. C.

29、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明清时期科技水平领先世界,错误;依据材料“人口增长资源紧缺”、“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明清时期存在内外危机,正确;依据材料“出现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黄宗羲坪击封建君主专制”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西方先进文化传入中国,出现了早期民主思想,这体现了明清时期孕育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正确;依据材料“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可知,反映了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0. 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

30、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 )A. 倡导为政以德B. 主张天下共主C. 提倡工商皆本D. 反对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D项正确;ABC项与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这的主旨不符合,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2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门下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

31、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的主要职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3)根

3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1)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 (2)积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职能:承旨出政。时代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解析】【小问1详解】职能:根据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

33、、门下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制,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小问2详解】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还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小问3详解】职能:根据材料三“后名军机处

34、,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可得出,承旨出政。时代特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两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如: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

35、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交易。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

36、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答案】(1)表现: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商业突破时空限制限制(打破了坊市界限);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草市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海外贸易发达。 (2)表现: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或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新

37、兴商业城市和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根据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商业突破时空限制限制(打破了坊市界限);根据材料一“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交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根据材料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草市出现

38、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还有: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海外贸易发达等。【小问2详解】表现:根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或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根据材料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根据材料二“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新兴商业城市和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