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23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目 录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1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7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3第一章综合测试18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8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8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32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36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39第二章综合测试43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53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53第二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56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58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62第三章综合测试66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75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75第二
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79第三节国际合作84第四章综合测试89期未综合测试(一)99期未综合测试(二)109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由于其具有多种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B.湿地被称为“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D.湿地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大量排放废弃物2.湿地的调节服务功能主要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吸纳一切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答案:1.A
3、2.A3.2018202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红树林总面积处于增加态势,且以人工种植为主要增加类型。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阻挡海浪侵蚀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用材林A.B.C.D.答案:B解析:红树林可以护堤固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1月,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被誉为柬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竣工发电。该项目大坝全长6 500米,是亚洲第一长坝。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的需求,减小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据此完成第45题。4.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
4、的是()作为过河通道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深截水捕鱼A.B.C.D.5.修建鱼道体现了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答案:4.B5.D解析:第4题,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需求而修建的,不是人类的过河通道,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利于鱼类洄游,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作用,增加水深,正确;修建鱼道不是为了截水捕鱼,错误。第5题,修建鱼道可满足鱼类洄游需求,有利于鱼类繁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因此体现的是对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重视。陕西省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的汉江上游山区,林地覆盖率93.6%。20世纪7080年代,当地大力发展采矿、木
5、材加工等,不但没能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反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11年以来,留坝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绿色产业发展战略。2017年9月,被评为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据此完成第68题。6.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主要是利用了自然环境的()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支撑服务D.文化服务7.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发展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A.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B.没有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C.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D.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较弱8.“绿水青山就
6、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我们在地区发展中应()A.侧重利用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B.侧重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C.保护生态环境,只利用其文化服务功能D.进行综合权衡,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答案:6.A7.C8.D9.漫画寻找活路反映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哪种服务功能来缓解?()A.支撑服务B.调节服务C.供给服务D.文化服务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缓解。10.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为,人工林区为。(填字母)(2
7、)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3)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何影响?答案:(1)AC(2)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3)对径流量的影响: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小。解析: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我国森林的分布区,然后针对林业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南方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南方林区为人工林区。能力提升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国家大
8、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产量提高生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A.B.C.D.2.下列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侵袭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答案:1.D2.C解析:第1题,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面积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第2题,属于“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侵袭的作用。自然环境的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
9、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和消费区域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模型依次对应的自然环境服务是()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4.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要()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答案:3.B4.D解析:第3题,结合选项分析,甲模型中,供给区域和消费区域在同一区域,应是自给农业;乙模型的供给区域在中央,消费区域在
10、四周,可能为固碳服务;丙模型中,资源绕过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模型中,供给区域位于消费区域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第4题,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因此要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完成第56题。5.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A.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B.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6.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A.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B.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C.进
11、行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D.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答案:5.A6.C解析:第5题,读图比较,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从图中可以看到,大坝下游水位下降,沙洲变成了沙堤;修建大坝,河流支流数量不会增加,流域面积也不会增大;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故A项正确。第6题,大坝拦截泥沙,但不能减少山区水土流失;水库调节径流,不能影响上游水量,可以有效防治下游洪涝灾害;建水库,进行水能开发,可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可以提供灌溉用水,但是不能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20世纪80年代,为摘掉“贫
12、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面对困境,安吉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据此完成第7题。7.推测安吉县实现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主要途径是()A.大力开发森林,重点发展林业B.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C.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D.吸引人才落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C解析:据材料推测,安吉县充分利用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8.(研究性学习)地下水库是利用天
13、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调查发现,华北地区是我国地下水库建设和研究方面比较成熟的地区,建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库。如建成于1995年的山东龙口黄水河地下水库(示意图如下),是国内第一个设计功能较为完整的地下水库,每年可增加地下水约1 000万立方米。但近年来,华北地区有些地下水库功能减退,如不及时防治,将难以维持下去。探究说明黄水河地下水库的功能,为防止其功能减退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功能:蓄积地下径流,保障水资源供给;提高地下水位,缓解地面沉降;地下水坝能防止海水入侵。措施:合理开采地下水
14、,节约用水;及时利用地表水回灌;加强监测监管,防治水体污染。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地下水库属于贮水工程,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黄水河地下水库的建设,提高了地下水位,缓解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问题;另一方面,可阻挡海水入侵,保证了地下水的水质。地下水库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生活用水量剧增和水污染等,导致陆地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库的储水量减少、水质恶化。因此,应从节约用水、补充地下水、防治水污染等角度采取措施。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台风到来时挟带的巨大能量B.汽油和柴油C.野生带鱼和小黄鱼D.小麦和玉米答案:
15、C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据此完成第23题。2.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方面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组是()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华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C.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3.华北地区在发展经济和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工程,防御旱涝灾害改良盐碱地、涝洼地、沼泽、沙荒地、红黄壤,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A.B.C.D.答案:2.B3.B解析
16、:第2题,塔里木盆地与江南丘陵不适合通过大规模整治土地提高单产;长江三角洲耕地质量高;华北平原中低产田面积比例大,应整治土地,提高耕地质量;鄂尔多斯高原应退耕还牧,以维持生态平衡。故选B项。第3题,根据华北平原低湿、洪涝、盐碱、多风沙的实际情况,不可行。读20122019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图,完成第45题。我国能源生产情况我国能源消费情况4.读我国能源生产情况图,可知()A.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持续增长B.2012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持续增长C.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D.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持续减少5.201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
17、我国()A.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B.能源运输量减少,能源消费价格降低C.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抑制全球温室效应D.能源进口量减少,保障能源消费安全答案:4.C5.A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没有持续增长,2016年与2015年相比,能源产量有所减少;2014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逐年下降;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并没有持续减少。第5题,读我国能源消费情况图可知,20122019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材料中信息无法反映出能源运输量和能源进口量的情况;图中煤炭资源所占比重虽略有下降
18、,但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依然会产生温室气体,且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只能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抑制全球温室效应。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完成第68题。6.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7.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8.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
19、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答案:6.B7.A8.D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魁北克省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北濒哈得孙湾,东临拉布拉多地区和圣劳伦斯湾,是加拿大面积第一大省,以山地为主,拥有特别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但分布极不均匀,所以建设了不少跨流域调水工程,拉格兰德河调水工程是其典型代表之一。拉格兰德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形成众多水库,各水库在河流封冻后才开始蓄水,蓄水期间要下泄一部分相当于最低流量的径流。美国研究人员曾提议,美国纽约州和新英格兰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与魁北克省的水电之间进行错时双向贸易,以便平衡美国东北部各州在多个时间尺度上可再生能源的不
20、稳定性,加速脱碳进程。(1)简析魁北克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拉格兰德河流域水库封冻后蓄水和蓄水期间下泄一部分相当于最低流量的径流的生态意义。(3)指出拉格兰德河调水工程对拉格兰德河水能开发的有利影响及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且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区,地势落差大;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比较湿润,降水量较大,河流径流量大;河湖众多。(2)水库蓄水期为枯水期,河流封冻后才开始蓄水,河冰作为天然障碍可有效防止海水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蓄水期间下泄最低流量的径流,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态用水需求。(3)有利影响:增加拉格兰德河的径流量,进而增加水电发电量。不利影响:流量骤增,使河
21、道过水断面加大,造成冲积和塌岸,或在冲积层下切河床;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快速改变沿河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解析:第(1)题,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与降水量大、河湖众多、地势落差大有关。第(2)题,设问强调的是生态意义。水库蓄水期为当地的枯水期,河流封冻,河水结冰,河冰作为天然障碍,可有效防止海水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蓄水期间下泄最低流量的径流,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态用水需求,减轻生态恶化。第(3)题,调水工程,增加大量的水资源,有利有弊。有利影响:增加拉格兰德河的径流量,进而增加水电发电量,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从河流水文特征、沿河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能力提升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
22、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B.水资源C.石油D.太阳辐射2.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有()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出现断流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意义不大A.B.C.D.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
23、,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A.B.C.D.答案:1.C2.D3.D解析:第1题,非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第2题,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地下水减少,山中的泉水会减少;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可能会出现断流;淡水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没有必然的联系;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重大意义。第3题,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受地带性因素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特征。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水力资源受流量和地势的影响,不具有地带性特征;煤炭
24、资源和铁矿资源受成矿条件的影响,不具有地带性特征;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特征。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它们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故其分布有规律可循。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一直以来,我国紧跟世界前沿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成果颇丰。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场上,我国成功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式亮相。据此完成第45题。4.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能够()A.提升海水淡化技术B.导致核电站余热浪费C.降低核能发电成本D.为核电机组提供冷却水5.大力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的最主要目的
25、是()A.提供大量廉价能源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答案:4.D5.D解析:第4题,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是对核电站余热的利用,不能提升海水淡化技术;利用核电站余热不能降低核能发电成本。利用核电站余热进行海水淡化,产生了淡水,可以为核电机组提供冷却水。第5题,核能适合在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使用,尤其是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力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的最主要目的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广,品种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
26、,而且美国、日本拥有利用稀土的核心高精尖技术。图1示意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图2示意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第68题。6.关于我国稀土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1980年我国稀土储量比2000年大B.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幅度逐渐加快C.1980年我国稀土年消费量比2000年大D.我国稀土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7.美国、日本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是()A.稀土资源消费量小B.稀土资源储量少C.保护环境和资源D.稀土资源进口多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增加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C.
27、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答案:6.D7.C8.C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稀土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读图可知我国稀土储量在世界的占比,不能判断出稀土储量的多少;随着我国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幅度不会逐渐加快,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18年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幅度减慢;1980年我国稀土年消费量为1 024吨,2000年为19 270吨。第7题,稀土矿是非可再生资源,美国、日本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第8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坚持保护性开采;增加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大力开
28、采以及扩大出口份额都会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9.(研究性学习)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在数量上是不足的。我国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材料一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材料二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水土协调度图。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分析材料一,说明该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2)分析材料二所示省级行政区中,水土协
29、调度最高的是。请简要分析其成因。(3)水土协调度小的主要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小于1.00的省级行政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答案:(1)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2)福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山地、丘陵比例大,耕地比例小。(3)主要影响农业生产。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解析: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可以正确解答。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错误的是()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
30、排放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答案:1.C2.A解析:第1题,a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表示资源开发;b为人类将获取的资源用于经济活动,属于生产活动;c表示资源对人类的影响;d为人类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反作用,表示废弃物排放。第2题,不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易造成地面沉降,是资源开发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故A项正确。据专家预测,因全球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0.40.5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海平面上升0.40.5米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滩涂面
31、积减少淹没部分耕地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B.C.D.4.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臭氧层破坏森林被大量砍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B.C.D.答案:3.A4.B解析:第3题,海平面若升高0.40.5米,农田地下水位会上升,加上海水盐度高,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减少。从图上看,海平面上升0.40.5米不会淹没农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利。第4题,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二氧化碳增多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能燃料,燃烧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5.
32、读下面漫画,下列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B.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D.全球变暖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答案:C读我国某地毁林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第67题。6.图中显示,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土地资源B.保护生态环境C.提高粮食总产量D.提高粮食单产7.我国西北干旱区盲目扩大耕地的直接后果是()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全球变暖答案:6.C7.C读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状况关系图,完成第89题。8.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应
33、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量大的企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9.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取决于()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调整答案:8.D9.A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为改变渔民“下水无鱼、上岸无地”的生计困境,农业农村部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实行“十年禁渔”,让长江休养生息。(1)简析造成渔业
34、资源接近枯竭的原因。(2)试为当地退捕渔民的就业安置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难以更新;围湖造田和引水工程,使水域面积减小;沿岸生产、生活排污量大,水质恶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阻断鱼类洄游通道。(2)鼓励渔民发挥技术专长,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发展淡水养殖业、休闲渔业;创建珍稀鱼类孵化基地;加大对点帮扶和培训力度,帮助渔民就业。能力提升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下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种植水稻煤炭燃烧铜矿冶炼饲养家禽A.B.C.D.2.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饮用泉水食用蔬菜食用
35、家禽呼吸空气A.B.C.D.答案:1.B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化石燃料燃烧和有色金属矿产冶炼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物,故煤炭燃烧和铜矿冶炼是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正确。第2题,重金属主要通过空气(呼吸)、水、食物和直接接触体表等途径进入人体,均正确。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第35题。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
36、、海域污染问题4.下列污染物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扬尘5.图中沙漠化土地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答案:3.B4.D5.C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和亚洲的内陆地区,是沙漠化问题;在西欧分布最广,很可能是酸雨问题;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主要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一带,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土
37、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6.(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筐内,在左侧种上苔藓和杂草,右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筐架起来使之呈斜坡状,在木筐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水盆,再把带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上,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瓶中的水全部淋到木筐内。材料二实验过程示意图。(1)从实验现象上看,流淌到左右两个水盆里的水有何不同?(2)该实验验证的地理现象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地理原理。(3)该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主要适用于我国的哪些地区?答案:(1)右侧水盆里的水多,水
38、位变化快且沙土多;左侧水盆里的水少,水位变化慢且沙土少。(2)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或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坡地植被增加了流水的下渗,减小了地表径流,径流中含沙量减少。(3)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如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等。解析:第(1)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水土流失地理实验的全景。图中塑料瓶向下滴水表示大气降水,且左右两侧区域的降水强度相同。接下来,学生应观察两个水盆,由于受植被的影响,左边水盆接的水较少,滴水的速度慢水位变化慢,水质比较清澈含沙量低。由于缺乏植被的保护,右边水盆接的水较多,滴水的速度快水位变化快,水质比较浑浊含沙量高。第(2)题,该实验说明了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第(3)题
39、,我国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等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第一章综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下图为某一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梯田村寨森林”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维持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2.图中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是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是为了观赏梯田美景答案:1.B2.C
40、解析:第1题,森林是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第2题,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避免农业生产对饮用水的污染。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有作为林产品的经济价值,还有各种生态和文化价值,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读图,完成第34题。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4.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
41、,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弱当地的水循环答案:3.B4.A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其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西藏的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角,面积为1 000多公顷,为典型的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完成第56题。5.拉鲁湿地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拉萨市提供氧气补给增加拉萨市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有强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降低拉萨市周边的山洪威胁A
42、.B.C.D.6.为了持续利用拉鲁湿地的服务功能,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适当发展水产养殖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答案:5.C6.D解析:第5题,拉鲁湿地植被丰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氧气,因此拉鲁湿地可为拉萨市提供氧气补给,正确。拉鲁湿地可以增加拉萨市的空气湿度,调节拉萨市的气温变化幅度,错误。拉鲁湿地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正确。拉鲁湿地面积大,蓄洪能力强,可有效降低拉萨市周边的山洪威胁,正
43、确。第6题,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增加产草量,合理发展畜牧业,是可取的发展方向。在不影响湿地生态的情况下,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适当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可取的发展方向。利用其独特的高原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且对湿地的破坏程度小,是可取的发展方向。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必然要占用湿地,使湿地面积减小,不利于发挥湿地的服务功能,是不可取的。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第78题。7.图示虚线箭头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图中上部的虚线箭头主要是()A.资
44、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8.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答案:7.A8.C解析:第7题,虚线箭头展示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破坏与短缺。第8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地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人口素质较低,导致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下图分别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第911题。9.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
45、.煤炭B.水能C.铁矿D.焦炭10.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A.水资源B.煤炭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11.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C.水资源D.铁矿资源答案:9.B10.B11.D解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按其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它们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具有地质成矿规律。氢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的一种物质,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氢燃烧的产物是水,氢能是清洁能源。科学家们认为氢能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