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 单元提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上册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0501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 单元提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 单元提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 单元提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单元自转与公转 单元提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自转与公转一、填空题1月球绕地球( )公转,公转周期为( )。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 )。2地球绕着太阳( )公转。3地轴始终指向( )附近,地球绕地轴( )转动叫自转,自转周期是( )。4地球绕地轴( ) 转动,自转一周是( )小时;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这称为地球的( )。5在北半球,( )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 )变( );( )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 )变( )。二、判断题1春季和夏季的正午,圭上的表影对应的刻度相同。( )2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运动是不会在一条直线上的。( )3同一地点,一年四李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 )4昼夜交替现

2、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5地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三、选择题1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是()。A冬至B夏至C春分D秋分2四季更替的原因是(),昼夜更替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C地球的公转月球的公转3下列关于月球、地球、太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可以用三球仪来模拟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B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C这三个天体大致在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日食或月食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月球公转C地球公转5下列说法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自转B太阳不

3、动,地球绕太阳转,地球不自转C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四、实验题1研究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灯泡、地球仪、桌子。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椭圆,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公转轨道”上选取A、B、C、D四个点。2)在A、B、C、D四个点上,分别放上4个相同的地球仪,并使地轴指向同一个方向。3)把灯泡放在圆内,并与地球仪保持同一高度,模拟太阳。观察“太阳”直射四个“地球”的位置。4)在四个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做一个标记,观察“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实验现象:A、B、C、D四个点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 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 ,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4、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导致 有差别,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2昼夜现象成因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大头针(插在某个位置做标杆)、手电筒。手电筒代表( )把地球仪照亮。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地球仪( )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 )的现象。五、简答题1分析比较一年中正午旗杆影长的数据,说一说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我们学校正午旗杆影长时间杆长影长春分20米14.57米夏至20米4.48米秋分20米14.57米冬至20米33.96米2简单介绍一下圭表。六、综合题1一年四季的变化。1)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填

5、入图中相应的括号内。2)图中两幅照片是小明家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第( )(填“”或“”)幅是夏天拍的。3)我国城市高楼林立,高楼与高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使底层住户在全年的正午都能照到阳光,设计师设计两幢楼之间的距离应按()的楼影长来计算。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自西向东 一个月 一年解析: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公转运动的同时也在自转运动。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地球最近的邻居。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农历一个月。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2自西向东解析: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6、,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公转运动是围绕太阳旋转,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3 北极星 自西向东 一天解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地球公转运动周期是一年,大约365天。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的结果。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导致一年有四季变化。4 自西向东 24 一年 公转周期解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即2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

7、期。5 夏至 短 长 冬至 长 短解析:北半球的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北半球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北半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低角介于夏至和冬至之间,正午物体的影子长度介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二、判断题1解析: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根据表影一年的长度变化,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一年中,表影最长的时候,

8、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春季和夏季的正午,日影长度不同,因此圭上的表影对应的刻度不同。2解析:地球都在自西向东不停自转。同时,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于是就发生了日食,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所以太阳、月球三者的运动有时会在一条直线上的。3解析:四季变化是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造成的,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太阳高度大,日影长度短。从夏季到秋季,日影长度逐渐变长,到冬至日最长,然后由长变短,到夏至日最短。所以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4解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

9、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5解析: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是个椭圆轨道,而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点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地轴总是倾斜指向北极星。地轴是人们便于,研究地球而假想的一种辅助工具。其实是不存在的。三、选择题1B解析:影子的变化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可见B符合题意。2B解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

10、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3B解析:选项A地球都在自西向东不停自转。同时,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可以用三球仪来模拟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A的说法正确。选项B地球直径约是12742千米。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月亮的平均直径约3476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太阳比月球大得多。B的说法错误。选项C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

11、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这三个天体大致在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日食或月食。C的说法正确。4C解析: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不同的季节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公转。5B解析: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自转,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符合题意;B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地球不自转,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符合题意;C地球不动,太

12、阳绕地球转,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符合题意。四、实验题1 不同 地轴 保持不变 不完全相同 冷热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利用灯泡、地球仪等模拟四季更替现象,灯泡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在桌子上画一个椭圆,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公转轨道”上选取A、B、C、D四个点。在A、B、C、D四个点上,分别放上4个相同的地球仪,并使地轴指向同一个方向。把灯泡放在圆内,并与地球仪保持同一高度,模拟太阳。观察“太阳”直射四个“地球”的位置。在四个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做一个标记,观察“阳光”

13、照射角度的变化。我们会发现A、B、C、D四个点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2 太阳 白昼 黑夜 围绕地轴 昼夜交替解析:地球是一个不透光的球体,太阳光对于地球来说是平行光,地球朝向太阳的一侧是昼半球。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手电筒代表太阳把地球仪照亮,手电筒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地球仪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五、简答题1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

14、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解析: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2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 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解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

15、来制作计时工具。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是用来判定季节的。圭表分为“圭”和“表”两部分,圭是有刻度的平面,置于南北方向;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垂直立于圭的南端,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六、综合题11) 2) 3)D解析:四季变化是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造成的,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太阳高度大,日影长度短。从夏季到秋季,日影长度逐渐变长,到冬至日最长,然后由长变短,到夏至日最短。1)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是夏季,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然后根据季节变化判断春分和秋分。夏天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靠左边的时间是夏至;右边北极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右边出现的时间是冬至;上下则分别为春分和秋分;2)图2两幅照片是小明家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第幅是夏天拍的。因为同一时间,夏季日影长度短。3)我国城市高楼林立,高楼与高楼之间间隔有距离。为了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能照到阳光,设计师设计两幢楼之间的距离应按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这一天日影长度最长,如果冬至日能照到阳光,就能保证全年正午都能照到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青岛版(六三制) > 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