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设计+反思)2023-2024学年 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035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设计+反思)2023-2024学年 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设计+反思)2023-2024学年 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设计+反思)2023-2024学年 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设计+反思)2023-2024学年 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设计+反思)2023-2024学年 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大单元教学设计第 五 单 元一、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以“多彩生活”为主题,包含麻雀爬天都峰两篇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个板块、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一篇习作训练“生活万花筒”。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本单元所选取的两篇文章屠格涅夫的麻雀和黄亦波的爬天都峰,都具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其中,麻雀讲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儿的故事,爬天都峰讲述了一老一小互相鼓励爬上天都峰的故事。习作“生活万花筒”主要是练习写一件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互相修改习作。学习这单元的课文,不仅要求学生了

2、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还要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力争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会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麻雀2文章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1. 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23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的事情抒发感情的方法。爬天都峰2通过讲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

3、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写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1. 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2. 把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3. 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一件事。习作例文习作2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和“生活万花筒”1. 能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事情叙述清楚的。2. 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3. 能够自己修改习作。第五单元备课教案16麻雀教学目标1.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

4、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3.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4.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2.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

5、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掩护”等词语。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麻雀的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哪些与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呢?课件出示:预设: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出示猎狗的图片)那么关于狗的成语或俗语大家又知道哪些?课件出示:预设:鸡飞狗跳、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画虎不成反类犬。3.对比麻雀与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预设:麻雀小而弱,猎狗大而强。4.那么当这两者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6、的麻雀。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整体感知猎狗与麻雀的差别,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2.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认”中的生字。课件出示:嗅 奈 拯 嘶 哑 庞注意“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3.出示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导记忆、书写。课件出示:嗅 呆 奈 巢 齿 躯 掩 护 幼 搏 庞 量 愣(1)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2)区分形近字:“躯”与“驱”,“搏”与“博”。可以从偏旁入手,“躯”与身体相关,所以是身字旁,“搏”是用手搏斗,所以是提手

7、旁。(3)指导书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教师着重指导:“嗅”,注意右部下面有一点;“齿”上宽下窄;“幼”字的偏旁不是“纟”,而是“幺”。4.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庞大:(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多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根据课件提示,概括课文内容。(先出示填空,学生完成填空后再出示答案)课件出示: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三、划分段落,归纳段意1.

8、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描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预设: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第4、5自然段描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2.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出各部分的大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纳。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分清主次内容的方法进行归纳。)第二部分(45自然段):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第三部分(67自然段):小麻雀得救了,“我”带走了猎狗。(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设计意图:教师适时归纳分段

9、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划分段落层次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分段的段意理解段中的关键词句,明确文章中心。四、总结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情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感吗?(母爱)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这个故事写清楚的。五、作业设计1.书写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

10、习导入1.教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2.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防止学习断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温故而知新。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弄清这一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始。2.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书中画出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课件出示:我顺着树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

11、巢里掉下来的。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预设:“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无可奈何”说明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从小麻雀的动作、外形中,可以看出小麻雀从鸟巢掉落到地上时的孤独和无助。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反复咀嚼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适时给予指引,使得学生读起来有明确的方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习的结果更重要。3.小结第一部分的学习,过渡到第二部分。猎狗发现了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那接下来会发生什

12、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部分。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文中画出来。预设: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2.(课件出示句子)从猎狗的动作中,你觉得这只“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怎样的敌人?课件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预设: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的动作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凶狠、比自身强大百倍的敌人。设计意图:将猎狗的凶神恶煞与上文中小麻雀的孤独无助进行对比,为下文写老麻雀奋不顾身保

13、护幼儿做铺垫。3.品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话。(1)教师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话,并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它是怎样出现的?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预设: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课文中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来得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2)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中的第2、3句话。(课件出示这两句话)课件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3)提问: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为什么说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地?预设: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了一块石头。因

14、为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己的孩子,所以落下得很利落,很干脆。(4)提问:“绝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子的?在这里说明了什么?预设:“绝望”的意思是没有希望,老麻雀觉得没有什么胜算可以救小麻雀。“挓挲”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临战时的紧张状态,“绝望地尖叫”突出了老麻雀虽然惊恐、害怕,但仍然勇于面对强敌的形象。这里说明了老麻雀拼尽全力,不顾自己的安危,只想着救小麻雀。4.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1)课件出示问题一:课件出示:“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老麻雀为什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预设: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

15、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捍卫自身和幼鸟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地愤怒,表示出绝不畏缩的态度,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2)课件出示问题二:课件出示:“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预设:在猎狗面前,老麻雀没有只顾自身的安危而丢下自己的孩子不顾,而是毅然猛扑下去,为拯救自己的孩子准备与猎狗进行殊死的搏斗。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这对学生平时的习作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16、。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提出问题: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预设: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被老麻雀奋不顾身救小麻雀的行为所震动。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预设: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怜爱之心的驱使,所以“我”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五、总结全文,揭示主题1.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吓退了猎狗;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屠格涅夫。2

17、.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3.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我相信,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那种浓浓的爱而健康成长。(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也是沐浴着父母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谁来说说你的爱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2)学生自由畅谈故事。(3)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此刻的你们肯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你们的父母说,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行

18、动来表达你们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吧。设计意图:引用“原文”资料补充课内,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更加明确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爱,维系着生命,使生命充满活力。引出父母之爱的话题,既使文中的爱得到了升华,同时又将这种爱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勾起学生回想父母对他们的点点滴滴的爱,使他们明白要对父母的爱怀着感恩之心。六、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2.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17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会认“级、链”等5个生字,会写“级、链”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相”。能正确读写“假日、抬头、云彩”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3.把握课文的

19、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难点1.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级、链”等5个生字,会写“级、链”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相”。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有没有同学去过黄山?有这么一句话叫“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

20、感受到黄山美丽的景色。老师这里有一些黄山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2.黄山风景很美,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可见想要领略这美丽风光也不是一番易事。这不,这里有一个小伙伴就要去爬黄山天都峰。(课件出示课本插图)3.她能爬上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设计意图:学生受地理、交通、年龄等方面的制约,对一些风景名胜区缺少生活实践和亲身体验,展示天都峰优美风光的图片,可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大自然风景的优美,拓宽学生的视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圈出本课的生字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的含义。2.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认”中的生字,

21、注意“相”是多音字,它的两个读音分别是:课件出示:xin:相关 互相 相对xin:相声 相片 照相3.出示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教师指导记忆、书写。课件出示: 级 链 颤 攀 猴 鲫 念 辫 呵(1)学生观察生字,找到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2)教师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辫”“辩”“辨”和“瓣”。(3)指导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教师着重指导“攀”字,这个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注意字的布局。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5.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预设:本文主要讲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最终

22、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因为课文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接着写了爬上天都峰的过程,最后写了爬上天都峰之后。设计意图: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教学过程一、深入议读,领悟课文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

23、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可以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 (2)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和感叹句,以及“啊”“哩”等语气词,在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学习中来。本部分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上理念,通过学生自由的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24、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基础。3自由读文,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预设: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讨论句意: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其中有“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的含义,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都

25、是对对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指导朗读: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预设:应该用不可置信、敬慕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我”是受老爷爷的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课件出示: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自由读第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并加以体会。课件出示: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些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

26、么?预设: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阅读第7自然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山的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困难一起爬上峰顶的不易及喜悦。指导朗读:要读出对爬天都峰的不容易的感慨以及爬上天都峰后欣喜、高兴的情绪。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3)阅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课件出示: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预设:因为“我”和老爷爷

27、都从对方身上获得了勇气,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让学生在思考、行动、探究、争论的过程中,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二、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练习朗读,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营

28、造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享受交流的快乐。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课件出示: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预设:“汲取”是吸取的意思,“我”和老爷爷都看到对方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决心,不甘落后,所以才能爬上天都峰。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预设:我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有了决心,有了勇气,坚持做一件事情,就会获得成功。设计意图:在朗读

29、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联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四、拓展活动想象一下“我们”下山时的情景: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学习了爬天都峰后的感受分享给大家。预设: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佩服文中的这一老一小,天都峰的险与高,让一个年轻人都望而生畏,更别说小孩与老人了。这一老一小善于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从而爬上天都峰,这是令人佩服的。我在以后与同学的相处中,也要与同学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跨越课本局限领域,走

30、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本环节的练说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五、课堂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时,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从而到达成功的峰顶。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写法,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能根据图片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交代清楚。3.能通过观察他人做某件事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清楚,学会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重点能通过交流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写法,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难点能把他人做某件事的过程写清楚,学会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教学课时1课时

3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谁来说一下本单元学过的两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篇课文?2.小组间互相交流,尝试画出思维导图。二、交流平台课件出示思维导图:1.由思维导图你可以想到哪些细节?2.这两篇课文的作者把生活中的小事写得那么清楚明白,我们身边也常常发生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作者的写法来写一写呢?三、初试身手1.出示课本中第一题的图片。(1)图画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如学校运动会的图片,可以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都有哪些人,这些人都做了哪些事,如何准备的,结果如何。(3)先在小组间交流,再选派小组代表与老师互动交流。教师要在交流中适时点拨,让学生把话说

32、清楚、说明白。师:我们也举行过运动会,那举行运动会时是怎样的场景?你还记得吗?当天的环境是怎么样的?生:那一天,校园里彩旗飘扬,运动员进行曲让我们感觉充满了活力。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大声地喊着我们班的口号:“二班、二班,非同一般!顽强拼搏,展现自我!”其他班的同学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口号。开幕式结束后,让人紧张的各项比赛开始了。师:那么图片中又是怎么样的场景呢?生:正在举行的可能是短跑比赛。运动员们身着运动服,显得特别精神。“啪!”发令枪响了。参赛的同学“嗖”的一声,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他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奋勇向前。2号和3号运动员速度不相上下,他们都

33、咬紧牙,鼓足劲,拼命往前跑。眼看就要到终点了,大家都在为他们鼓劲,使劲地高声喊着:“加油!加油!”另一名运动员略微落后,但他也拼命地往前跑,旁边也有人为他加油。师:“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奋勇向前”这三个词语用得不错。2.你有没有观察过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根据以下提示,回忆一下你看到过的家人炒菜的过程。课件出示:1.炒的是什么菜?炒菜前做了哪些准备?2.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先做了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提示:恰当运用表示动作的词,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接下来、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根据提示写一写。师生交流修改。设计意图:通过片段的练习,掌握描写事情时

34、要注意描写的顺序,用上合适的词语,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习作例文习作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3.学写习作提纲。4.学会互相修改习作。5.留心身边生活,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难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学会互相修改习作。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例文的叙述方法。2.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并把身边的事物变成习作素材。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清楚什么是习作提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

35、平台”的学习,知道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清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两篇习作例文来学学怎样把事情写清楚。二、习作例文(一)我家的杏熟了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每年、这一年、今年)(2)在这些时间里,杏儿熟了的时候,作者各写了什么事?预设: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金黄的杏;这一年,杏又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摘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我”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而奶奶却打下杏儿分给小淘淘和他的小伙伴;从那以后,每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都会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2.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课件出示:1.从哪儿可以看出“

36、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多又好?2.邻居小淘淘“偷”摘杏儿摔下来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的?3.找出文中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你认为哪句话说得最好?为什么?4.文中两次出现“香甜”这个词,把它们所在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1)学生读文,讨论交流问题。(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纠正。问题一:围绕树上结果、路过的人说、“我”数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二:“我”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心里非常生气,奶奶扶起了淘淘,并给孩子们分杏。问题三:“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这句话说得最好,因为分享最快乐。(3)课件出示问题四的相关句子。思考:“香甜”这个词在每个句子

37、中各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2.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预设:第一句中的“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第二句中的“香甜”一语双关,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3.讨论“我”前后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文章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中去。(二)小木船1.相信同学们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你都做过哪些手工?2.如果你辛辛苦苦做好的手工作品被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会怎样?指名回答。3.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习作例文小木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注意批注。4.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预设:课文通

38、过记叙围绕小木船发生的一件事,说明朋友之间不应当为了小事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进行自我反省。这样,才能增进友谊。5.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什么道理?2.朋友之间相处,每天都会发生些小事,作者选择了哪件事来写?这件事与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有什么关系?3.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4.如果不写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这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预设:(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朋友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进行自我反省,这样才能增进友谊。(2)作者选择了“小木船”这件事来写。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件小事,但却

39、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3)作者首先写“我”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围绕小木船在“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4)不写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也是完整的,开头一段点题,引起读者兴趣为什么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结尾一段既承接上文,告诉读者陈明确实随家迁到外地了,又呼应了开头一段。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体会作文提纲的作用。师:刚才同学们围绕这篇课文所进行的讨论学习,正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所思考的,考虑成熟后,一一列出,就是作文提纲。设计意图:以小木船为例,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例文的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

40、了解写作提纲的写法,为下次习作提供借鉴。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生活就像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听说的。我们这次作文的主题就是“生活万花筒”。2.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让你感动不已?哪些事让你捧腹大笑?哪些事让你羞愧难当?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哪些事给了你很深的印象?指名两名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二、写习作提纲1.刚才同学们已经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师平时收集的一些班级内的活动照片)2.比如写拔河比赛,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部分所占的篇幅都一样吗?(

41、不一样)哪个部分应该写得详细一些?(经过应该写得详细一些)3.那么咱们就以拔河比赛为例,写一写习作提纲。(右边一列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显示)事情拔河比赛起因学校组织,增强班级凝聚力经过十分激烈结果赢得了比赛4.习作提纲写好了,那么开头应该怎么写?用什么样的方式写比较好?生: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几个开头,大家看一下哪个开头比较好。课件出示:开头一:星期五,我们班在操场上举行了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开头二:前天上午,我们四年级举行了拔河比赛,第一场就在我们班和六班之间进行。想到以前我们之间进行了七次比赛,我们班只赢过一次,我便紧张了起来,担心这次比赛会输。开头三:今天上

42、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连午饭都没吃好,感觉这个中午似乎比以往漫长了许多预设:更喜欢片段二,因为片段二不仅用到了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还设置了悬念,读完片段二我就很想知道比赛结果是怎样的。(只要言之有理,喜欢哪一个片段都可以)5.开头我们已经找到了方法,那么接下来该写什么了?(事情的经过)(1)我们刚刚说“经过”部分应当详写,应该让读者看到当时的激烈情形,那么应该怎么写呢?这里有一个思维导图,也许会给你们不一样的想法。(2)在描写拔河这个过程中加入细节描写,也就是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可以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当时现场的氛围。(3)下面我们来看

43、一个片段,看看这个片段是如何写的过程。课件出示:比赛开始了,只听哨声一响,同学们就奋力地往后拉。大家一个个都死死地攥紧绳子,双脚恨不得深深地钉进地里,眼睛瞪得滚圆,脸憋得通红。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绳中间的红绸只在中线左右摆动,过了一会儿,红绸慢慢向对面移动,那边的喊声越来越高。这可把我们急坏了,真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他们拉过来,可是绳子却不听使唤。突然,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四一班,加油!四一班,加油!”这呐喊声仿佛给我班同学充了电,一个个都充满了力量,屏住呼吸拼命地拉。然而,对方也不甘示弱,双方仍然难分胜负。这时,我班的拉拉队喊起了节奏:“四一,加油!四一,加油!”随着这个节奏声,我们

44、齐心协力地拉,终于把对方拉了过来。场下立即响起一片欢呼声,我班赢得了这次比赛!(4)谁来说一说这个片段的细节描写?预设:动作描写:攥紧绳子 拼命地拉神态描写:眼睛瞪得滚圆 脸憋得通红语言描写: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四一班,加油!四一班,加油!”“四一,加油!四一,加油!”心理描写:这可把我们急坏了,真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他们拉过来。(5)这几处细节描写写得真好,还有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吗?预设:夸张句的运用。如“双脚恨不得深深地钉进地里”。(6)说得很好。所以,当我们在描写一个事情的经过的时候,要避免平铺直叙,并且适当地运用一些细节描写。这样会使得我们的内容更加地丰富,情节更加的精彩。6.中

45、间的内容我们也会写了,那么结尾呢?结尾可以用什么手法来写呢?预设:总结全文、结尾点题、首尾呼应、表达愿望等。(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片段:课件出示:通过这次比赛,我懂得了: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这次比赛我们虽然输了,但我们并不灰心。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失败了一次就灰心了,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暂时的失败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失败才会发现自己所犯的不足,第一次没有成功,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一定会成功的。(2)你更喜欢哪个片段?预设:更喜欢第二个片段,因为第二个片段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用到了俗语。7.开头结尾都有了,经过也有了,那我们还缺一个题目。我们先看看课本上的题目。

46、课件出示:捉蚊趣事 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 爷爷戒烟了照片里的温暖 家庭风波教室里的掌声 信不信由你这样的题目让人看了就想了解文中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课本中的题目,也可以另选题目。8.自定主题,记得一定用上刚刚写习作提纲的方法,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你的作文才会成为一篇佳作。设计意图: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事,学生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如果大范围的笼统的选择事件的话,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所以本环节选择了拔河比赛这件事情,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也比较好找例子。这次习作还选取了许多的范文,用范文引路,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够很好地进行仿写。三、试写初稿,自行修改根据自己的习作提纲,完成习作。提示:不要忘记人物的细节描写(神态、动作、语言等)。四、小组评议,再改评赏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注意对事情的叙述顺序、细节描写进行评价。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3.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四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