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024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备课研讨记录 课题小熊购物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题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

2、学信息?指名学生说一说。问题2:如果可以买两种食品(数量不限),你能算算要多少钱吗?学生自由发言。二、 探索新知1、我们一起来解决胖胖的问题: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学生先独立解答再交流讨论。2、指名学生解答并说说理由生1:1个蛋糕6元,1个面包3元,那么三个面包是34=12(元),所以一共是6+12=18(元)。生2:先算3个面包的价钱34=12(元),再加1个蛋糕6元,所以一共是6+12=18(元)。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

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三、巩固练

4、习课本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 复习回顾1、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组织学生讨论: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提问: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二、 探索新知1、说一说出示课本出题图,观察数学信息。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说说。生:饼干每包4元,买3包就是34=12(元),壮壮有20元,应该找回20-12=8(元)师:你能用一个含乘

5、法和减法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生:20-34同桌互相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 20-34 =20-12 =8(元) 答:买3包饼干应找回8元。2、试一试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0-27 53+4 46-20先指名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再独立算一算。三、 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2、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练一练第3题,应对学生看图思考,再指名回答。3、练一练第5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4、练一练第6题学生交流讨论,集体订正。四、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板书设计:小 熊 购 物脱式计算的格式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

6、2+6 =6+12=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20-34 =20-12 =8(元)答:买3包饼干应找回8元。教学反思: 备课研讨记录 课题买文具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

7、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1.口算(开火车)408 287 366 248 819 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二、 探索新知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3.帮助笑笑算算她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需要多少钱?生:3本作文本是18元,那么1本作文本就是183=6(元)1本英文本是4元,所以一共是6+4=10(元)生:还可以列式:183+4 师:说说183+4 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式计算:183+4 =6+4 =1

8、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尝试解决问题每本算术本现在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学生自由讨论并尝试解答。生:算术本现价5本10元,那么1本就是105=2(元),原价3元,便宜3-2=1(元)讨论3-105 表示的意思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 即3-105 =3-2 =1(元)答:每本算术本比原来便宜1元。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P5哪种做法对?说一说学生

9、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 复习回顾1、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脱式计算25-205= 4+287= 注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二、 探索新知1、说一说出示课本P6出题图,观察数学信息。提问: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说说。生:淘气上次买2支钢笔16元,那么1支钢笔就是162=8(元),现在文具店的钢笔是每支6元,贵8-6=2元)师:用一个含除法和减法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生:162-6同桌互相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 162-6 =8-6 =2(元) 答:

10、贵了2元。2、结合课本情景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37+12 5-124先指名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再独立算一算。三、 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2、练一练第2、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练一练第4题学生交流讨论,指名板演。4、练一练第3、6题,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再指名回答。四、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板书设计: 买 文 具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20-33-105 =3-2=1(元)答:每本算术本比原来便宜1元教学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备课研讨记录课题过河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课时

11、2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观察课本P8主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二、 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8页第一个

12、问题: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1)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2)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算式?分组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指名回答生:先算男生和女生一共有29+25=54(人),再算需要多少条船,549=6(条)师:讨论综合算式29+259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算式里,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应该怎么办? 引出小括号: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请出一个帮手小括号“()”,算式里用小括号括上的部分就要先算。正确列式:(29+25)9组织学生进行脱式计算,体会运算顺序。板书:(29+25)9 =549 =6(条)小结: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混合

13、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课件出示问题: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小括号的用法。三、巩固练习独立完成P9第二题,指名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我们想改变这样的运算顺序,应该请谁来帮忙?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还要请小括号来帮我们解决问题二、探索新知1、自学教材9页“试一试”的第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及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示算

14、式(7046)8,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解决? 引导学生观察P9情境图,指名学生说说。如:妈妈有70元,买一桶豆油花去46元,剩下的钱买了8袋精盐,每袋精盐多少元?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3、5题学生先思考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练一练第4题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板书设计: 过 河(29+25)9 (7046)8 =549 =248=6(条) =3(辆)答:需要6条船。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教学反思: 备课研讨记录 课题练习一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一单元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教学

15、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 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2

16、、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二、 指导练习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解法一: 126=2(元) 32 解法二: 36=18(元) 1812 解法三:123=4(瓶) 64 答

17、: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3-2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板书设计:练 习 一解法一: 126=2(元) 32 解法二: 36=18(元) 1812 解法三:123=4(瓶) 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教学反思:备课研讨记录课题看一看(一) 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二单元课时1课时主

18、备教师使用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教学目标: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3.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

19、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索新知(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4.学生交流。(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1.师生活动示范。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三、 学习检测:课

20、件出示。(教师自编图完成下面各题)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图形有( )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填图号。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四、教师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习检测情况进行精讲。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六、课堂练习:教材第

21、15页的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2.完成p14页“练一练”4道题目。板书设计:看一看(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教学反思:备课研讨记录课题看一看(二) 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二单元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教学目标: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

2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二、出示自学目标: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三、叫人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四、出示自学自导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3.教师

23、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4.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五、反馈交流: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六、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拓展延伸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九、作业布置:练一练1234题。板书设计:看一看(二)正面侧面上面教学反思: 备课研讨记录 课题捐书活动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参备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三位数连加运算)教

24、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难点:运用连加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有很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他们却买不起书。你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呢?生:想!师:大家真有爱心!阳光小学三、四年级的

25、同学们就和大家一样,他们举办了一场捐书活动来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由于捐的书太多,他们也不知道捐了多少本,同学们愿意帮他们算一算吗?生:愿意!师:真棒!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次捐书活动的难题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出示主题图1收集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从表格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数学问题。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解决问题。(1)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然后汇报:(2)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分别算出每个年级捐的本数再比较就更准确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

26、列式吗?首先求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学生独立列式,交流后汇报。三年级:11810495。4探索新知。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引出课题并板书:三位数连加)(1)计算11810495。a估算。b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c四人小组交流。d全班汇报。5小组交流。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计算过程,再全班汇报。(1)估算:(2)精确计算(同样有四种可能的算法,重点讨论方法三和方法四)。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三位数连加可以怎么算?需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捐书活动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95 22295 317(本)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四

27、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3+109+98=212+98=310答:四年级一共捐书310本。 教学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备课研讨记录课题运白菜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参备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三位数连减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

28、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并探索其解题方法。难点:体会减法的性质并能在计算时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方法计算。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看,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高兴极了。(出示课件情境图)看这遍地的白菜,数都数不过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哪些数学问题呢?(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发现并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还剩多少棵白菜,怎么算呢?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1)估一估,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尝

29、试算出得数。(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种算法。(4)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师生交流分析并板书。方法一:竖式: 0 - 2 5 6 5 9 4 5 9 4 - 2 8 0 3 1 4方法二:竖式: 2 5 6 + 21 8 0 5 3 6 8 5 0 - 5 3 6 3 1 4答:运走辆车白菜后还剩314棵白菜。师:这些方法分成了两类,我为什么这么分?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一辆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辆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指名说一说)第二种方法: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求还剩下多少棵。(指名说一说)师:像这种类型的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连减”。(板书)师:观察两种方法的

30、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两种算式,算法不同,结果相同。3师:(出示情境图中两个错误计算)下面竖式计算的错误,大家能帮他们改过来吗?(ppt展示)(1)小组讨论:说说两个算式分别错在哪?如何才能避免错误?(2)集体反馈成果。(左边的错误是把850256抄成了850265;右边的错误是算退位减法时,个位向十位借“1”后,十位没有减去退位数“1”。)三、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20页练一练第15题。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三位数连减有什么要注意的?板书设计:运白菜方法一:方法二:答:运走两车后还剩314棵白菜。教学反思:课题节余多少钱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三单元课时2课时主备

31、教师参备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许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师:随着城填化的推进,每年都有大批进城务工

32、人员。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老师提议为辛勤劳动的进城务工人员鼓掌,谢谢他们为我们做的一切。 亮亮的爸爸妈妈都是进城务工人员,而家里只有亮亮和奶奶一起生活,为了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他们省吃俭用,每个月都为家里节余下来很多钱。今天我们就来帮助亮亮算一算他们节余了多少钱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问题一:八月节余了多少元?1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节余了多少元?”)4探究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钱。学生

3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并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二)问题二: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1独立思考:求两个月一共节余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哪个信息已知?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个信息能求出?2结合书中条形直观图尝试理解,小组交流。师:认真读题,借助画条形直观图理清数量关系,尝试解决,每组选取1个同学进行展示汇报。 3组织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强调“260”为什么需要用两次?4师小结:借助画条形直观图可以理清数量关系,更准确地解决问题。十月节余 + 九月节余 = 一共节余方法一、

34、260-30+260 =230+260 =490(元)方法二、260+(260-30) =260+230 =490(元)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三、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14题。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节余多少钱1、八月节余了多少元?、800185745985745240(元)、 80074518555185240(元)答:八月份节余了240元。 教学反思: 备课研讨记录 课题里程表(一)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参备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火车里

35、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运用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教材中的火车里程表、路线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坐过火车吗?看到过火车里程表和路线图吗?生:坐过火车,没看过路线图。师:这是全国火车里程表和路线图,你们看得懂吗?(出示图片)

36、二、探究新知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图片:火车里程表、路线图。(1)师:这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和路线图,阅读里程表和路线图, 你都知道了什么?师:大家看得很仔细,从图表中我们知道了北京到各站的距离,从图上看出火车沿途经过的城市。(2)师: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对应的是哪一段呢?找一找,在图上用小弧线标出来。 请一名同学在白板上画弧线,将对应的数据拖拽过来。 学生操作。 (3)通过读数据,标出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书:起点相同。解释:这些数据都是从北京出发到沿途各站的里程。 2提出问题,借助画图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师:表格中给的都是北京到各站的里程,你想知道哪两个城市之

37、间的里程呢? (1)出示问题1: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请一名同学读问题。 师提出任务要求:(2)尝试独立画图理解数量关系。 277千米北京 保定 石家庄 146千米 ?千米3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已经行驶了约300千米,你能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吗?学生在图中标一标。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板书设计:里程表 (一)1、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277146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2、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教学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8、 备课研讨记录 课题里程表(二)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参备教师初备教案研讨记录及修正教案(解决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2再次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看懂汽车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题意。难点:能理解汽车里程表中的信息的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出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教学过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 北师大版 > 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