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诗文山水(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015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1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诗文山水(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诗文山水(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诗文山水(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诗文山水(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诗文山水(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 酸了今生的眷 恋 第三单元:诗文山水诗文山水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二二)第二课段:品山水,赏风月第二课段:品山水,赏风月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4 4课时)课时)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细读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全文,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精彩词句,分析诗文的观察角度、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2.了解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本中融情于景的山水情怀。第七课时 山川之美我来谈 自学:细读答谢中书书三峡与朱元思书三篇课文文本,从修

2、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精彩词句,分析其观察角度、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互学: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互学交流,借助小组力量解决个人疑问。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落实评学与改学)写作手法 例句(分析可详细写于书上)正面侧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视觉听觉描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动静结合“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三峡 修辞手法 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葕交横”记承天寺夜游;“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对偶:“树树

3、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精彩词句,分析诗文的观察角度、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任务 课后延学课后延学 梳理本单元写作手法及技巧,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巧妙呈现自然之美 第八课时 网红景点我来设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结合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精彩词句,设置网红景点,并撰写景点解说词。2.了解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本中融情于景的山水情怀。结合文本,为旅途设置打卡纪念的网红景点,并写出简要的景点介绍词。景点名称 景点介绍 重岩叠嶂 例:这是青山的世界,两岸高峰连绵不绝,巍峨险峻,因为有了这

4、山,才有了秀美的三峡。彩壁翠竹 例:五彩的石壁、青翠的竹木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的景色令您大开眼界。秋色落晖 大漠孤烟 课后延学课后延学 修改自己设置的网红景点,以小导游的身份向父母作景点介绍。(写出导游词)爸爸妈妈:欢迎来到XXX,X代的著名诗人写过一篇XXXX,因诗句当中的“XXXXXX”几句而闻名天下,你看这里有。第九课时 穿越时空我来演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1.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文章写作背景改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2.了解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本中融情于景的山水情怀。穿越时空我来演穿越时空我来演 互学:小组合作,任选一篇诗文,联系

5、作者生平经历及文章写作背景改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并与同学进行交流。示例: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承天寺)苏轼(敲门):怀民兄,就寝了吗?张怀民(开门):“苏兄,这么晚了还没睡?”苏轼(抚须微笑):“恰逢皓月当空,见月如见友,睡意完全消解了,我们出去走走?”张怀民(颔首):“正合我意。”苏轼(指空中皓月):“怀民兄,你快看月光树影交横的姿态”(对话中要分析:1、月下庭中景2、“月”的意象3、“闲人”探讨4、复杂心境)展学: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展学,并注意落实评学与改学。课后延学课后延学 排练小组的课本剧成果,拍成小视频。第三

6、课段:吟山水,咏风月第三课段:吟山水,咏风月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3 3课时)课时)课段学习任务课段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文描绘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美,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2.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方法技巧,关注文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相对完整的结构,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3.在写作中尝试描写出景物特点,融情入景,传达自己的情思和审美。结合视觉媒介,通过朗读或表演,展示自己的作品。根据关键词朗诵名句(如根据“徙倚”背诵

7、“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活动一活动一:山水风月变变变山水风月变变变 自学:结合前面两个课段的学习,从写山水的词句中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个或几个词语,组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看哪一组同学想象力最丰富、表达最生动、画面最美。互学: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交流,进行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评选最佳作品,指定推荐人。评价讨论时可按以下的问题思考发言:(1)文章精彩的段落和句子有哪些?(2)为什么会精彩?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哪些词语特别准确具体?(3)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有不足?还可以做怎样的修改?(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落实评学与改学)示

8、例 所选词语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画面描述 江水随着山势奔流,湍急的水波飞溅起点点白色的浪花,腾空、落下,水面回旋着道道波纹;低洼处,水流汇聚成深潭,碧波荡漾,草木疏朗繁茂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我选择 我描述 活动二活动二:妙笔生花写校园妙笔生花写校园 课堂小练笔: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提示: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2.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

9、、由高到低等。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观察。从定点观察,到移步换景;从静心观察景物的细微变化,到投入情感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去感受,组织学生分组一边观察一边交流,“平处见奇、常处见险”,让学生在司空见惯的校园里有新的发现。指导学生按照下列问题观察、记录、交流、整理:1.漫步校园,哪一处景色最让你难忘?2.观察此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3.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又是动态的?高处、远处有哪些景物?低处、近处又有什么?4.身在景中,你心中涌现了怎样的情感?(情景交融)自学: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完成校园一景的写作,自行修改完善。互学:小组长组织

10、组员在小组内交流,进行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及丌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评选最佳作品,指定推荐人。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展学,交流各组的优秀作品。(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落实评学不改学)活动三活动三:分享交流评佳作分享交流评佳作 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展学,交流各组的优秀作品。教师可随机抽学生进行点评,也可自己适时点评,并迁移到已学课文的经典片段。所有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如用准确的词语细致描绘景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形象写生动,从多个角度着笔把景物写丰满,在风、雨、阳光等丌同的情境中写出景物的细微变化,调动多种感官把景物写鲜活,运用联想想

11、象把景物写传神等等。布置学生根据课上学习的写景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定稿、誊抄。延学:评选优秀的作品,在班级的展示栏内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借鉴 第四课段:画山水,绘风月第四课段:画山水,绘风月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2课时)课时)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1.诵读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根据任务安排,结合自己的理解,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设计画面板块及色彩搭配,绘制成图画,并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解说。2.能够对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梳理和分类,培养和提高对比、归纳、想象的思维能力。3.通过本单元绘制山水风月入画中长卷的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认知,感受人与自

12、然相融共存的和谐关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欣赏诗文成画的优秀范例,导入新课。活动一活动一:披文入情探生披文入情探生 宗白华说,魏晋南北朝是“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你认为本单元诗文中的景物有没有“生命色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示例:1.“生命色彩”指的是景物有生机,有生命力。答谢中书书中“入”“见”赋予了山和水动态感,化静为动;“五色交辉”在视觉上给人以色彩变换交融的动感;将歇、乱鸣、欲颓、竞跃,给人一种动态感。与朱元思书中“见”“直视”字仿佛可以联想到有人在俯视水底的画面,有动态感;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的动态感,写水中鱼儿游来游去体现水的平静和清澈,

13、体现动静相映的灵动;湍急的水流汹涌奔流的动态感,在吴均的笔下,富春江水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作者描写山时,山本来是静止的,吴均用了“负势竞上”“轩邈”“争高直指”这些动词,化静为动,将山写的灵动鲜活;泉水击打石头,鸟儿互相应和,蝉转猿叫,“击石”“相鸣”是动景,一系列的声音也给人动态的感觉,这里以声衬静,凸显出环境的清幽;横斜稀疏的树枝互相掩映,阳光随着风的吹动或是太阳的移动,从缝隙中撒下,时有时无,化静为动,将静止的景物写出了一种动态感。2.“生命色彩”还指的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景物身上,使它们充满了“生命色彩”。答谢中书书中作者看到石壁上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愉悦。整

14、个画面和谐优美,生机盎然,可见他内心的平静旷达中又有一丝愉悦。与朱元思书中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十分幽静可见作者内心的平静,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但这种生机勃勃之中又有一丝清冷,如“寒树”“泉水激石”等景致给人一种清幽、冷清之感,可见作者内心的孤独,落寞。一切景语皆情语,同学们感觉很敏锐,我们发现从作者笔下这富有生机的景物之中感受到了他们沉醉于山水的愉悦、平静,同时还能感受到吴均比陶弘景内心多了一份孤独、落寞。同学们,这是绘画的更高的境界,除了画出客观对象,还要画活它们,让观画的人感受到你的情感表达。)活动二活动二:因文成画寄情思因文成画寄情思 小组合作选择一篇诗文(或片段),确定

15、好重点景物意象,结合文本分析其特点,设计画面板块及色彩搭配,绘制成图画。示例:1.答谢中书书的图画要有山、水、树、竹、晓雾、猿鸟、夕阳、鱼;与朱元思书的图画要有水、山、石头、鸟儿、蝉、猿猴、树木。2.答谢中书书中,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石壁色彩斑斓,树木、竹子清翠欲滴,晓雾消散殆尽,猿鸟相互鸣叫,日暮西沉,潜鱼竞相跳跃;与朱元思书中,水有时平静清澈,有时汹涌湍急;山绵延不绝,直插云霄;鸟鸣婉转动听,蝉鸣猿啼音久不绝,树木稀疏错落、翠绿斑驳。任务三:隽永题字彰主旨任务三:隽永题字彰主旨 古人习惯在绘画作品上题字,来表明画作的意旨。请在画作上题上一段话,以彰显画面主旨。可以从课本内容中选取,也可

16、小组自拟。示例(以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为例):1.第一幅题: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是对山中美景的感叹和赞美,将景和情相融,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沉醉和享受之情。2.第二幅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有对极力追求功名的人的批判,有劝友人放弃功名之意,也有自己仕途不顺的不甘和落寞。小结:两篇文章在主旨情感上都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之意。第一首多了一层和先贤比肩的快乐,第二首多了一层因仕途不顺的不甘和落寞。我们会发现这两篇文章有很多的相同点,写景都是总分的结构,句式都是骈句为主,骈散相间;写景都是动静相映,富有生机情趣;情感都是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不同的是陶弘景将透

17、露出和先贤谢灵运比肩的自得和自豪,而吴均则是劝友人放弃功名,有自己对仕途不顺的落寞不甘之意。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展学,交流各组的优秀作品。教师可随机抽学生进行点评,也可自己适时点评。作品欣赏:展示同学们的绘画作品,鉴赏他们是否画出了两位作者笔下的美景,色彩、板块设计是否合理,题字是否能够传达情感彰显主旨(见下页)。画作评价量表 维度 标准 按所得等级用红笔涂色(5个维度各1星)意象选择 全面、准确,与所选内容一致 板块设计 均匀、和谐 色彩搭配 柔和、美观 画面题字 准确、深刻 想象创新 合理、新颖 课后延学课后延学 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后定稿,将小组作品组合成一幅长卷(可扫描作品打印,也可

18、采用粘贴的方式)在班级展示栏内进行展示。单元整理与拓展单元整理与拓展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1课时)课时)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1.根据自己本单元学习过程,梳理学习所得,并用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2.对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梳理和分类,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和提高整理、对比、归纳、想象的思维能力。3.通过本单元绘制山水风月入画中长卷的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认知,感受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谐关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本单元课段中的优秀作品(短视频、美术画、作文等)展示 活动一:单元整理活动一:单元整理 从基础知识、读写方法、文章体裁结构等方面整理本单元学习所得,绘制单元思维

19、导图。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读写方法读写方法 文章体裁文章体裁 结构类型结构类型 活动二:拓展延伸 吴均的诗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颇受文学评论家们的喜爱,被称为“吴均体”,请你阅读“吴均三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归纳总结吴均写景文章的共同点。活动三:单元进阶(选做)1.录制单元美文配乐朗诵短视频。2.用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一篇课文内容。课后延学课后延学 1.对比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谈谈他们笔下的苏东坡形象有何异同,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2.课外阅读推荐:名著经典常谈红星照耀中国 3.综艺推荐: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 酸了今生的眷 恋 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