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

上传人:lu****f 文档编号:24966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7.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十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近十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近十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近十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近十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江西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说明:1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85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如图所示,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_形成的。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天文学家使用铅垂线来确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2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_现象3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

2、的像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所示,卸下家用微型风扇的插头后,将再根导线分别与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用力转动风扇叶子,看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是_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能。5我国无人机技术世界领先,应用广泛。如图所示,送快递的无人机匀速下降时,它相对于地是_的,机械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我国的“复兴号”动车组具有高速、平稳等运行特点。如图4所示,某乘客将一枚硬币立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窗台上,由于硬币具有_,它能与动车一起继续向前运动:“纹丝不动”的硬币受到的重力与窗台对它的支持力

3、是一对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7别标有“ ”和“ ”字样的小灯泡同时接入同一电路中,两灯均正常发光,两灯是_联,这是因为两灯的_。8某校组织学生去赣州福寿沟博物馆研学,参观了世界上先进的古代排水系统。如图所示,是福寿沟的工作原理简化示意图,其中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水窗”。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城内水通过福寿沟将水窗冲开流入江中,该水窗类似于_(填写简单机械名称);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位置时,随着水位的上升,水窗受到江水的压强_,水窗处于关闭状态,阻止江水倒灌。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

4、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9“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测试过程中,某同学对自己及身边一些事物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 )A跑的速度约为B跑完后人体体温约为C考试用跳绳的长度约为D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10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11下列科技成果与

5、其工作时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C919客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核聚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电磁波传递信息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示数变大,的示数不变B 的示数变大,的示数变大C的示数与的示数之和不变D的示数与的示数之比变小13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B酒精蒸发需要吸热C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D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14下列

6、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光路图B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C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D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17小题各8分,共22分)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标有“”字样,灯标有“”字样,闭合开关S两灯均正常发光。求:(1)灯的电阻;(2)电流表的示数;(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16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将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进车厢省力多了,某同学用的力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箱子,已知箱子质量为,斜面长,斜面高,。求:(1)箱子受到的重力;(2)箱子受到的摩擦力;(3)斜面的机械效率;(4

7、)使用斜面推箱子时有哪些更省力的方法。17如图所示,劳动课上,某同学用电磁炉烧水。水壶中装满初温为的水,水壶和电磁炉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当时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求:水壶电磁炉烧水档净重:额定电压:容量:额定功率:(1)壶中水的质量;(2)烧水时壶底的受力面积为,壶对电磁炉的压强;(3)当水刚好烧开时,水吸收的热量;(4)电磁炉正常工作,若加热效率为84%,水刚好烧开所需的时间。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8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以下基本仪器吗?(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出黑板报时所用常见直尺的一部分,请你推断出它的分度值是_(2)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的成

8、绩,该同学的成绩是_s物理试题卷第3页(共5页)(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放在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他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再将_侧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_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此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19【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若干。【实验原理】_【实验步骤】(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他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后,正准备闭合开关,同组的另一同学及时提醒他,这样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处是_(2)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

9、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在C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仍无示数,则故障是_(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拓展】该同学实验兴致正浓,他又分别测出了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然后用这三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他的这种做法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20【探究名称】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问题】某同学探究完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还想知道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

10、的形状有关。于是,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证据】该同学用一块橡皮泥(不吸水)、一个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如图15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的重力为_N;如图15b所示,将橡皮泥捏成实心长方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5c所示,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圆柱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5d所示,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球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解释】(1)图15b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2)由以上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_【交流】(1)本实验在其它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物体的形状来进行探究。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

11、法称为_(2)在第步实验中,将橡皮泥从图15d位置向下移放到图15e位置时,深度增加,橡皮泥所受浮力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与_无关。(3)若用刻度尺和弹性较好的橡皮筋来替代弹簧测力计,能否完成本实验的探究?_21【探究名称】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有些同学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装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瓶内装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同学们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_有关【证据】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甲组方案:利用五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在同一天进行实验(1)上午8:00将不同体

12、积初温为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2)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分五天进行实验(1)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2)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上述两套方案,都能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_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水的初温:98保温瓶编号水的体积(L)1.61.71.81.92.0水的末温()79.081.583.085.584.5水降低的温度()19.016.5

13、15.012.513.5【解释】(1)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_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量少于时,水量越多,其保温效果越_;水量在时,水量越少,其保温效果越好。【交流】(1)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量在范围内的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原因是_(2)实验过程中,水温下降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3)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转换法的是_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D探究物体动能大小时,用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直线传

14、播 竖直向下 2空气 扩散 3虚像 不变 4电磁感应 电 5运动 减小6惯性 平衡力 7串 额定电压不相等,额定电流相等 8杠杆 增大二、选择题9-12BDCD 13AB 14AC三、计算题15(1) (2) (3)16(1) (2) (3)80% (4)高度一定,增加斜面长17(1) (2) (3) (4)四、实验题18 1 22 零刻度线处 右 右 指针19滑动变阻器未移动到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断路 0.269.6 错误 灯丝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平均值无意义204 2 无关 控制变量法 不变 深度 能21水的体积 室温 水降低的温度 好 未多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热传递 D20

15、22年江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 明代学者宋应星(江西人)著有天工开物,如图所示,是书中描绘古代劳动人民用桔槔汲水的场景,桔槔属于_(选填“杠杆”“滑轮”或“轮轴”),使用时,机械效率_1(选填“”“”或“=”)。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3.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比塞场景。运动员在钢架雪车上,沿冰道从山坡上快速滑降,_转化为动能;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_是运动的。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科技节上展示的作品结构图。该作品的工作原理是通电

16、线圈在_中受力转动,它就是一个自制的_机模型图。5. “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如图所示,航天员在空间站演示摆球实验:拨动摆球后,摆球绕固定点持续转动,其运动状态_(选填“不变”或“改变”)。在此过程中,摆球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6. 劳动课上,同学们开展了“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活动。如图所示,测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被检测的插孔与_相连,此时,测电笔与人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联。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_,电流表的示数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 太阳能属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已被广泛使用。

17、如平板式集热器可吸收太阳辐射,将集热器内的水加热,这是利用_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 如图所示,是物理实验室常用的1号干电池。以下与该电池相关的物理量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 高度约10mmB. 重力约5NC. 电压约1.5VD. 密度约1g/cm310. 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 糖汁成型“

18、糖画”熔化放热B 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C. 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D. 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11. 如图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向杯子中加盐B. 向杯子中加水C. 倒出少量的水D. 轻轻摇晃杯子1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磁锁原理图。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移动,使静止在水平桌面的条形磁体滑动,打开门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电后电磁铁a端为S极B. 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C. 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D. 条形磁体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变小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测量时选用精密

19、的工具可以减小误差B.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成正比C. 水的比热容较大,供暖效果好,但冷却效果差D. 连通器内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相平14.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情景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 条形磁体的磁感线B. 水平仪上重锤受到的重力GC. 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 动力F的力臂l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1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陪奶奶去超市买的一桶食用油,奶奶说这桶里的油有10斤。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1L=1dm3。(1)请通过计算判断奶奶说的话是否正确;(1千克等于2斤);(2)该同学提着这桶油在水

20、平路面上走了10m,求此过程中拉力对油做的功;(3)该同学提油时感觉到很勒手,请你提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并简述其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16.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8V,小灯泡上标有“6V 3W”。(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2)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求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17.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燃气灶烧水给餐具消毒。已知密闭锅内水的质量为5kg,水的初温为22,当水刚好烧开时,共消耗了0.06m3的天然气,该燃气灶烧水的热效率为7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求:(1)0.0

21、6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2)以上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3)密闭的锅内水烧开时的温度。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18. 晨检测温是学校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所示,测温枪测得某同学的体温为_,其体温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19. 某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_工作台面上,将_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所示,是测量过程中的某一场景,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10g砝码,_,直至天平平衡,读出物体的质量。20. 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N;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_N。21. 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

22、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测焦距: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它的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组装实验装置: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对三者进行调节、如图所示,是他们分别调节完的实验装置,其中调节正确的是_装置(填写字母序号),理由是_,使像清晰地星现在光屏的中央;A、 B、C、 D、(3)设计实验表格:请将表格中和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_;物距u跟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大小【分析与论证】略【拓展】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

23、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_(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22.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怎样的关系呢?【猜想与假设】依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而_;【设计实验】如图所示,是该实验的电路图。请判断虚线框内的电表,它们的符号分别是:甲_乙_;【进行实验】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A。保持电阻R5不变,移动滑片,测得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12345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0.10.20.30.40.5【分析与论证】请在下图的坐标轴上制定标

24、度:把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出图像_;【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23.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某同学在妈妈的协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晾衣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细线、水、剪刀等。【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1)将小卡片两侧各系一根细线,再把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晾衣架;(2)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绑在细线两端,请妈妈用两手各提起一个晾农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卡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进行实验】(1)如图1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不等的矿泉水瓶;(2)如图2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相等的矿泉水瓶,再将

25、其中一只手逐渐放低,使小卡片倾斜至如图3所示;(3)用剪刀把图3中的小卡片从中间剪断;(4)更换小卡片,重新组装,如图4所示,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实验步骤小卡片所受二力情况小卡片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方向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是不等相反是是(2)是相等相反是否(3)否是(4)是相等相反是请将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_;【结论】上述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_,方向相反,并作用在_上;【交流与评估】(1)本实验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变拉力的_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_;(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它受到的_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

26、物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题答案】【答案】 . 杠杆 . 水,g 用符号表示。求:(1) 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2) 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3) 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4) 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并说明理由。图1316. 小明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发现一个电学元件,是由一个标有“2 V 2 W”的小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R0 连接而成。小明同学将该元件接入如图1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总在0.2A1A 的范围内变化(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且电路元件始终完好)。求:(1)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

27、(2) 定值电阻R0 与小灯泡的连接方式;P电学元件RA(3) 定值电阻R0 的阻值;R0-(4)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17. 如表一所示是小红同学家的燃气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显示的部分参数。已知水的初温为20,c 水=4.2103J(/ kg )。求:(1) 燃气热水器正常工作10 min 流出的热水的质量;(2) 燃气热水器正常工作10 min 流出的热水所吸收的热量;图14(3) 小红同学观察到学校用的是即热式电热水器,铭牌如表二所示。若要得到(2)问中热水所吸收的热量,即热式电热水器需正常工作16min40s,则该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多少;(4) 请写出使用电能的两个优点。表一

28、表二燃气热水器设定温度50气量1.0m3/h水量5.0L/min 即热式电热水器额定功率7000W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 分,每小题7 分)18. 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15 所示是一个测量 大小的仪表,它的分度值是 。(2) 如图16 甲所示,小红同学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准确)来测量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她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 ,测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 。(3)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观察到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在虚线范 围内摆动(如图16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图15(4)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29、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图16 丙所示是一种新型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可知,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是 。甲1020030-1040-20格物致知50乙丙图1619.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电阻约10)、电压为6V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 0.5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 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阻值最大);(2) 电路连接时开关应 。小明同学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发现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C PDAAB-V+VLR0Pbc RSa均有较小的示数,接下来他应该

30、甲 ;图17乙(3) 小明同学进行实验得到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V 时,小灯泡的亮度 (选填“正常”、“较暗”或“较亮”)。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小灯泡亮度电功率P/W12.50.3021.50.2233.00.32【拓展】好学的小明同学又向老师要了一个R0=20的定值电阻,用来替换电路中的电流表。替换后电路如图17 乙所示,并设计下列方案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改接到c 接点上,测定值电阻R0 两端的

31、电压U0;(3) 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仔细分析发现此方案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原因是: ; 。20. 【探究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 如图18 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 如图18 乙所示,小明同学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OAOBAOB(3) 改变钩码的 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甲乙丙图18实验次数动力F1/NOB 间距离/cm阻力F2

32、/NOA 间距离/cm小明11.050.51021.5101.01531.0102.05小红和小明40.8151.01051.4151.010【分析与论证】根据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 (选填“一”、“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而小红同学则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 进行实验。于是,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图18 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 。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 的距离。21. 【探究名称】冰块熔化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隔热材料包裹的厚度有关。为了探究猜想一,现备有器材: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报纸、羊毛布料、相同的冰块若干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1) 在三只相同的塑料杯中装入相同的冰块,分别标上A、B、C;(2) 如图19 甲所示,用 的隔热材料将A 杯和B 杯包裹 的厚度(均选填“相同”或“不同”),C 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3) 如图19 乙所示,当C 杯中冰块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