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940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的:1、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象我们进行倒

2、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3、体验1秒钟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

3、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4、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5、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

4、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四、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做练习十四:1补充: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5、( )。2、跑步比赛: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教学目的: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

6、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复习:钟面指针 1时、1分、1秒 1时=60分 1分=60秒3、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4、 引出课题:时间的计算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教学例1:2时=( )分(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 反馈:a、 60+60=120分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 教师小结。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 )秒

7、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 3、教学例2:(1) 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 4530=15,是15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全班计算三、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完成 “做一做”中的第2题,集体订正时,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8、)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3、竞赛: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教学目的:1、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 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

9、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2.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二、补充题目。1、 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 )秒 150秒 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

10、,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 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填一填 说一说教学目的:1、 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3、仿照课

11、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二、反馈交流,合作探究1、 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

12、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3、 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三、训练拓展,实践探究练习十四第8、9、10题。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

13、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口算35+324+945+3028+787-536-872-5093-6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2.学生提问题。(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师根据生答板书:“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

14、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32+39(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学生自主探索。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四.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15、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同学们,你们不是很想去春游吗?上一节课,大家已经同心协力扫除了一个个障碍,今天如果再能扫除一个障碍,去鸟岛的船就可以起航了。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出示第93页情景图后,说一说已经掌握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2学生提问题。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二(1)班

16、和二(2)班上船后,还能上几人?(2)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选择的板书)(二)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四、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2、练习十九1、2、4(剩下的减法题目)。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的收获七、布置作业。练习十九第五、六题。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3

17、、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相同数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教学重点 相同数位加满十要像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像前一位借一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一个数的百位是5,十位是8,个位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2、5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个数里有多少个十?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学习例3。1、察第96页收集矿泉水瓶情景图,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0+3403、学生自主探索180+340

18、的计算方法。4、小组讨论交流180+340的计算方法。5、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选择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6、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7、尝试练习:第97页“做一做”1、2题有关加法。(一)学习例4。1、通过提问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个得出:340-1802、学生思考怎样计算340-180。3、小组交流、讨论340-180的方法。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5、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用哪种?6、尝试练习:第97“做一做”1、2有关减法。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训练拓展,实践探究练习二十1、3、4、5题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9、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2、9题。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说说下面的各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5983124058192.口算。400+500300+400600+200100+800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让学生观察第98页学生收集矿泉水瓶情况表,发现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2.让学生讨论小精灵提问题的意思从而引出估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估算。3.谁能解决小精灵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索解

20、答方法,然后再进行交流。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尽量让学生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现出来。5.通过对各种估算的对比,学会合理估算。6根据第98页图表,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7.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第98页做一做。四.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6题。2同桌同学讨论完成练习二十第7、8两题。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预测第二天进货情况。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的收获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10、11。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21、2通过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以及估算的策略的灵活性。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第102页第1题。2.指名算得对又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二.反馈交流,合作探究1问: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2.同桌同学互答。3.教师综合归纳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方法。4学生完成第102页第2题。(要求计算要认真)三.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猜一猜,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老师说数,学生猜。2.估算。792+186587+412629-348436-247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第102页第3题。1.口算练

22、习。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在相同时间内说得又多又对的老师发给奖品。2.笔算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数写在黑板上。180360450340(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用以上的两个数来出加减法题目,另一人计算,每做完一题后,两人互换角色。(2)自己想一些数做做看。3估算练习。(1)学生讨论,怎样估算?(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2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3使学生初

23、步了解到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教具准备磅秤、盘秤、天平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要想知道物体的重量,怎么办?2重量单位有哪些?一.估一估物件的重量。1一颗小纽扣、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分别有多重?2先让学生估一估,再用天平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三个同学为一组,拿出自己的书包,先分别掂一掂,估一估到底哪个书包重?2用盘秤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看磅秤。2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再进行活动。(1)一组同学秤体重。(学会看秤)(2)一组同学做体重的原始记录。(通过记录称体重的

24、结果方式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3)一组同学用背一背同学来体验各种不同的体重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概念。(4)以上各项各小组轮流进行。(5)学生讨论、交流,从你们的记录表中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统计出什么?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本节课的收获第三单元 测 量 (7节)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用具: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估测数

25、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 计测 量数 学 书 的 长数 学 书 的 宽数 学 书 的 厚师:你是怎么想的?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3、认识直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师: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四、训练拓展,

26、实践探究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用具: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

27、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训练拓展,实践探究 1、练习一的第3题。(先估测,然

28、后再测量)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 30厘米 = ( )分米 40毫米=( )厘米 2米 = (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五、评价总结,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分 米 的 认 识1分米=10厘米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

29、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 师: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

30、、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三、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二第2题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千 米 的 认 识1千米=1000米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难点: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用具: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

31、、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 ( )米 1米=( )厘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请说一说你走了100米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3、体验1千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三、评价总结,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

32、设计:千 米 的 认 识体验1千米有多远100米走了( )步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

33、分米、4毫米、50厘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反馈交流,合作探究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8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

34、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总结评价,反思提升说说你游数学王国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米 与 千 米 之 间 的 换 算教学反思:第六课时: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

35、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1页,看

36、第11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和第2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三中的第3题和第4题。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吨 的 认 识1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第七课时:生活中的

37、数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牢记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及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 (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

38、第14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三、反馈交流,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生 活 中 的 数 学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生活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没问题。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

39、位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口算: 2、笔算:求与的和。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教学例1。 a.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

40、问: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b.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列竖式计算。c.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d.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训练拓展,实践探究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四、评价总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认为

41、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两 位 数 连 续 进 位 加 9 8+ 1 51 2 3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

42、吗? 2、口算: 600+800= 900+100= 1000+100= 3、估算: 599+800 900+101 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究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 两栖类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2、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多还是比少呢?为什么? 3、笔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英语 > 人教版(PEP) > 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