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09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按古人的认识,“中国”的政治地缘的构成,是由夏、商、周“王畿”即其政治、文化中心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这反映了先民 ()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C.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D.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2.尚书保存了西周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D.“天人合一”学说3.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2、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4.两汉之际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C.贡献中国智慧方案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5.隋唐之前的儒学,以两汉经学为代表,强调的是形而下的宗法礼仪。儒家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导致了儒学在佛老的弥漫下显得无所适从。在反抗佛老思想

3、的过程中,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 ()A.孔子的儒学创始人地位被颠覆B.宋代儒者更加重视内心修养C.汉唐的统治者仍企图恢复周礼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被抛弃6.宋明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这说明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佛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合流C.佛教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7.下表为明末部分著作及内容介绍,这说明 ()汤若望著远镜图说介绍望远镜的

4、制法及其原理邓玉函、王征合译奇器图说和王征诸器图说论述多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机械原理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方农田水利,讲述水利知识及水利器械的构造与原理A.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出现B.士人普遍形成开放观念C.四大发明影响西方近代科学D.西方科技知识进入中国8.1866年,清朝发生“同文馆之争”。奕奏请在京师同文馆中添设“天文算学馆”,拟在科举制名下的秀才、举人中招生,这引发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倭仁强调“西学”可以由外省的俗人去讲,京城的士大夫、官宦和皇帝千万不能讲。这场争论 ()A.冲击了清朝统治B.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C.促使西学深入人心D.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9.19世

5、纪末20世纪初,部分具有进步觉悟的知识分子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介绍进程。下图为19011912年翻译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刊发数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B.中国开始从日本摄取新学C.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起伏性10.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A.是宗法制的产物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11.在

6、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都不断变化: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其他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换,发展了自己,也影响了其他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论述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A.起源与发展的本土性B.博采众长的包容性C.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D.共同特质的凝聚性12.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

7、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13.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晚上,政府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燃放礼花活动。这反映出()A.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B.城市化冲击了传统风俗C.中越两国节日文化的双向交融D.越南对中华文化的扬弃14.以下是某同学的资料卡片,下列史实,反映了 ()35世纪,儒学开始在东亚等地区流行6世纪以后,儒学在

8、日本皇宫贵族阶层之间传播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制定了受儒学影响的十七条宪法13世纪时,日本僧人从中国带回理学,在民众中得到传播和发展A.古代日本没有形成本土文化B.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影响深远C.日本对中国文化全方位吸收D.儒学对日本上层社会影响广泛1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

9、共55分。)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孟子倡导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的“仁政”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仁政”思想还带有民本主义倾向。因为“政在得民”,所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特别强调礼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各人都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各尽职责,共同构筑出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集权和统一是荀子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他认为君主治国重在礼义教化,应当“

10、平政爱民”,但法治、刑罚也是治国的必要手段。他还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 依据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7分)(2) 结合所学,简述孟子和荀子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8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但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

11、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上述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用史实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14分)中国文化悠久灿烂,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唐朝经济稳步发展,文化高度繁荣

12、,国力强盛,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愿意到唐朝、到长安来求学、贸易。当时与唐朝有交往的国家超过70个,外国贵族多派子弟到长安的太学学习中国文化。摘编自倪哲唐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二东亚文化圈示意图(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高度繁荣的表现。(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东亚文化圈”作出合理解释。(10分)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征合著奇器图说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等编订崇祯历书水利技术

13、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历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

14、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与解析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C2.C3.B4.B5.B6.B7.D8.B9.D10.D11.B12.A13.D14.B15.A1.C材料体现了先民对以夏、商、周“王畿”为核心的政治地缘的认识,反映了先民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C项正确;A项只涉及血缘关系,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归属意识”和“文化生活交流”,排除B、D两项。2.C尚书中关于西周的记载就有了注重百姓言论和保民的民本思想,说明民本思想的历史悠久,C项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A项错误;重视民意和保民思想与神权无关,B项错误;以民为本与“天

15、人合一”学说不符,D项错误。3.B根据材料“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苛政猛于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轻用民死”可知,这些思想家们都认识到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表明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这些思想家们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强调思想融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4.B根据材料可知,中外文明的不断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B项正确;A、C两项只是体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D项体现外来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均与材料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5.B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以来佛老思想对儒学的冲击。结合所学

16、可知,在佛道思想的冲击下,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隋唐之前的儒学存在“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理学跟传统儒学相比,强调寻求“天理”,更加重视人的自身修养,重视思辨,故B项正确。孔子的地位未被颠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理学出现的背景,与汉唐统治者无关,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宋代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要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来探求其中的“理”,故D项错误。6.B综合材料分析可知,宋明理学家们在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时,难以摆脱佛教的影响,最终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可见儒佛思想存在互补合流的趋势,故B项正

17、确。7.D望远镜的制法及其原理、多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原理、西方的农田水利相关技术都说明当时西方科技知识进入中国,故选D项;材料主要是介绍西方科技的相关著作,而不是中国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排除A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四大发明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影响,排除C项。8.B“同文馆之争”实质上是朝廷内部的新旧“话语权”之争。它牵连出深层次的科举制“合法性”之争,而外在表现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利益”之争,反映了顽固派对新思想传播的阻碍,但在客观上也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B项正确;“同文馆之争”并不能冲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当时西学并未深入人心,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

18、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9.D根据材料可知,数据的起伏比较大,意味着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一定的起伏性,D项正确;这一时期翻译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书籍整体较少,无法体现“广泛传播”,排除A项;“开始”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10.D钱穆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追溯到五经,由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历史传承和教育的重视,故选D;宗法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宗法制的产物和受宗族观念影响,排除A、C;材料无法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排除B。11.B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在

19、不断的交融中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的包容性,B项正确。12.A从材料“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故A项正确。13.D据材料可知,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改为政府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燃放礼花活动,这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辩证否定,是对中华文化的扬弃,D项正确。14.B根据资料卡片内容可知,从公元6世纪到13世纪,儒学在日本广泛传播,说明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的影响,没有体现“古代日本没有形成本土文化”,故A项错误;“全方位吸收”说

20、法错误,材料仅涉及儒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儒学不仅对日本上层社会有影响,而且在民众中也得到传播和发展,故D项错误。15.A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大发明的外传,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这些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16.答案(1)异:孟子强调“仁政”,荀子强调礼治;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强调君主的重要性;孟子很少谈及天道观,荀子有明确的天道观主张。(4分)同:孟子和荀子都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都体现了民本思想;他们都希望建

21、立一个统一的社会。(3分)(2)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贵君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民本思想后来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8分)17.答案示例一:赞同。(1分)理由:坚持中庸之道而缺乏变通就相当于偏执,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判“过”与“不过”的标准也是在变化的,时代变化了而标准不变,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明中后期思想家李贽“不以孔子

22、之是非为是非”;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而宣告失败;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学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则修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等等。(10分)因此,不能把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分)示例二:反对。(1分)理由: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是一种客观,是一种合理和谐,更是一种境界。汉朝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出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双交双减”政策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周恩来汲取中庸之道精髓,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

23、异”的外交思想,将中庸之道的和合精神创造性地应用到外交实践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现在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等等。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10分)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分)18.答案(1)表现:佛学繁荣,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4分)(2)东亚文化圈是以中国为中心、儒家学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文化圈。中华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在文字、思想、社会制度、律令、历法等方面,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

24、也培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10分)19.答案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2分)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广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12分)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2分)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