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09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秦始皇陵西侧的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朝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2.下图是在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汉朝金球,它的特色是中空,在空心的黄金球上面,焊接上了一颗颗黄金做的小圆点,这

2、是古代地中海地区的焊接技术,在西方史籍中也有记载。据此可知,汉代 ()A.与欧洲开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B.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融C.丝绸之路的重心发生了转移D.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3.宋代瓷器造型简洁,色调优雅,充满温文尔雅的韵味;元代青花瓷则以蓝白两色为主,纹饰极其繁复,器型硕大,带有明显的阿拉伯文化色彩。这种变化说明元代 ()A.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制瓷业B.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C.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D.民众审美观念发生变化4.下面为元朝对外贸易交往情况表。这最能说明当时 ()城市物品商人北方大都外国输入:珠玉、药材、珍禽异兽、食品。中国输出:丝绸和瓷器中国、阿拉伯和欧洲商人南方泉州、广

3、州、庆元A.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C.对外交流海陆交通比较发达D.阿拉伯失去东西方交流中转作用5.明代海上贸易,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中外私人海上贸易萌芽、成长、成熟和最终合法化。白银需求促使明后期海外政策与海外贸易模式转变,进而推动了传统丝绸之路的极大扩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晚明海上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出B.全球化源于明朝白银货币化C.明代海上贸易走向世界缘于内部驱动力D.明王朝主导了世界海上贸易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

4、贸易边缘地区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7.1492年之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融合。因此,意大利有了番茄,美国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可可,泰国有了红辣椒。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A.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B.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C.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D.促进了种族的交流与重新分布8.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站在他们的理解角度,世界贸易 ()A.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B.促进了世界

5、经济文化交流C.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D.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9.茶叶是世界古代长途贸易的“大宗”之一。16世纪以前,从中国出口的茶叶主要销往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只有少量茶叶通过上述地区被转销到欧洲和东非地区;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欧、北美、西非等地区逐渐成为消费中国茶叶的主力军,欧洲国家开始寻求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这一对比 ()A.折射出世界市场的发展B.反映了中国朝贡贸易的变化C.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诱因D.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10.“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至俄国莫斯科等城市,俄国人称其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

6、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A.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发生转变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11.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于是更多的荷兰人成为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到18世纪,由于咖啡、茶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进一步扩展。这主要反映了()A.资本主义扩张手段发生变化B.荷兰经济转型得以完成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扩大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12.下表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时间英国工业产值出口额174

7、0年2 420万英镑630万英镑1770年3 690万英镑1 120万英镑1800年6 820万英镑2 350万英镑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13.19世纪50年代还只是少数富人当作奢侈品的钟表,在19世纪70年代已成为一般市民中流行的时尚品。在这一时期上海中等以上的烟馆、酒楼等场所均挂有钟表,同时还流行佩戴怀表。这种现象说明 ()A.上海是中国的外贸中心B.制表业成为优势民族工业C.崇洋媚外成为普遍现象D.社会生活出现近代化趋势14.19481994年,关贸总协定共进行了八轮谈判。前七轮谈判(1

8、9481979年)主要围绕关税减让进行。19861994年的第八轮谈判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谈判内容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谈判议题不断增加。这一现象表明 ()A.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B.全球化对世界贸易体制影响日益深远C.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加剧D.国际经济秩序的民主化趋势显著加强15.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出口量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90年占比为25%,1991年占比为29%,1992年占比为30%,1993年占比为32%。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总额年递增率达到8.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这

9、表明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B.发展中国家冲击既往的经济格局C.全球化缩小了国家间的经济差距D.全球化增加了世界经济失控风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16.(12分)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1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魏襄王墓,记载了约3 000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与西王母互以诗歌赠答的记录史料2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砖瓦窑址,发现了百余具遗骨。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遗骨样本中,有一个是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史料3左图为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

10、前5世纪)材料二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另一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1) 指出材料一中三个史料的史料类型。(2分)(2) 你同意材料二中哪种观点?请结合以上史料和所学说明。(10分)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将大量丝绸、工艺品赏赐给西域小国,罗马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丝绸质地轻,经得起冷热气候变化,适合艰苦条件下的长途陆地贩运,更重要的是产生的高价足以抵偿昂贵的运费。丝绸之路大规模畅通的时间少,民间零星、局部畅通的时间多。唐朝时期阿拉伯人开辟和掌握的海运一

11、通,就更没必要走陆地的崇山峻岭了。中国官方关注的是朝贡,对外赏赐无度,造成财富流失,国库空虚,而且不主动经营外贸,主要利益为外方所得,对民间贸易却一贯限制甚至禁止,或课以重税,以致民间非走私不能获利。材料二西班牙侵占菲岛的初期,有大量的中国商船从漳州月港涌向马尼拉。据估计,自1571年漳州与马尼拉贸易开始后的30年里,约有630艘中国帆船从漳州港驶往马尼拉。进口到马尼拉的中国商品不胜枚举,令人难以“想象房间里哪一样精致的东西不是来自中国的”。随之而来的,马尼拉人口从西班牙占领前的2 000人猛增到1591年的3.4万人。城市规模扩大、居民点增多,建筑物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马尼拉成为“东方的威尼

12、斯”。马尼拉主教贝纳维得斯于1603年7月5日写道:国王陛下准许菲岛从美洲载回的价值50万西元的船货中,真正属于马尼拉市民的不超过15万西元,其余的都是秘鲁或墨西哥商人的。摘编自李德霞1617世纪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8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8分)1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世纪,茶叶在英国出现,但英国人将茶叶作为一种药材在本国使用。直到1662年,皇室对饮茶开始推崇,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宫廷礼仪。尤其是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之后,新女王正式

13、将茶叶带入到英国。皇室人员开始推崇饮茶活动,相应的贵族们开始纷纷效仿,家庭式的茶会逐渐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社交礼仪,同时,茶会也是地位的象征。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期,英国本土的咖啡室开始贩卖茶饮料,“汤姆式咖啡屋”的成立,更是进一步推动饮茶活动的普及。在18世纪初,茶叶逐渐取代咖啡的位置,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在19世纪,英国饮茶活动开始转变,单纯的家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商业性的饮茶场所茶室开始出现。茶室经常播放着轻音乐,有时人们甚至还会跳一些舞。到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曾一度改变了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习惯,尤其是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茶叶配给制度,对这种传统的传承更是

14、一种打击。摘编自王翠英英国茶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影响研究(1) 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英国茶室内的人物对话场景。(10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清晰)(2) 结合英国茶文化的变化,说明英国茶文化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6分)19.(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内容是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时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70年24.5129.161913年1581113材料二下图内容是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的变化(单位:10亿法郎)。材料三下图内容是18701910年

15、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材料四下表内容是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时间185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913年指数9204159100(1)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3分)(2)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3) 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答案与解析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B2.B3.A4.C5.C6.D7.A8.B9.A10.C11.C12.A13.D14.B15.B1.B双峰驼主要产于中亚地区,在秦始皇陵中出土此类器物,体现出中原地区与中亚地区的来

16、往交流,故能够印证汉朝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原地区已经有了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往来,故选B项;“最重要的实物史料”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出土的金骆驼能证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交往,但是“最早交往”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只能证明在秦时期存在中西方交往的现象,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排除D项。2.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文物是汉代贵族的陪葬品,但其却体现出古代地中海地区的焊接技术,表明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现象,这与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密切相关,B项正确;仅凭该文物不能证明中欧“开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排除A项;汉代丝绸之路的重心尚在陆路,直到宋代才转

17、为以海路为主,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的文物不能得出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3.A元代海外贸易发展,大量青花瓷出口到阿拉伯地区,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故对外贸易影响制瓷业发展,A正确。青花瓷成熟于元代,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元代比宋代制瓷技术更先进,故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民众审美观念发生变化,故排除C、D。4.CA、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光从物品种类来看,不能说明中国处于入超地位,故排除B。从表中对外交往的城市有北方的“大都”和南方的“泉州、广州、庆元”可知,大都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对外贸易,而泉州、广州、庆元属沿海地区,主要通过海运方式进行对外贸易,这

18、说明元朝时对外交往陆路、海路交通比较发达,故C正确。5.C由材料可知,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发展的合法化源自明代对白银的需求,这一需求也推动了传统丝绸之路的扩展,因此明代海上贸易走向世界是缘于内部的驱动力,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晚明时期的海上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排除A项;明朝白银货币化是贸易全球化的结果,排除B项;“主导”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6.D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是商业革命的体现,而不是受价格革命的影响,故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融入世界市场,成为贸易边缘地区,而不是“沦为”,故排除B项;英国、荷兰、法国位于西北欧地区,属于贸易中心区,故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逐

19、渐崛起,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国际贸易区域的划分成为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故D项正确。7.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联系加强,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A项正确。8.B根据材料中的“不仅扩大了财富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可知,这些欧洲观察家认为世界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故选B项。9.A材料反映了16世纪以前中国茶叶主要销往周边国家,而16世纪后,欧美、西非逐渐成为中国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至19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贸易不断发展,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发生变化,故选A

20、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茶叶主要消费地区的变化,没有涉及朝贡贸易,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而非诱因,排除C项;16世纪正值中国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走向衰落,排除D项。10.C从材料反映的“万里茶道”的开通和所涉及的区域来看,说明在1719世纪,中外陆路贸易得到了发展,故C项正确。11.C据材料可知,荷兰从亚非拉等地进口原料,后来大宗商品的出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这些都是世界市场扩大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扩张手段发生变化,排除A项;17、18世纪的荷兰重视贸易,材料没有体现荷兰经济转型,排除B项;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确立,排除D项

21、。12.A从表格中不难看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都呈现增长趋势,联系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产值的增长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出口额的增长体现了英国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故A正确。B、D所述大体出现在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故排除B、D。表格只是体现了英国出口额的增长,未反映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故排除C。13.D据材料可知,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钟表逐渐融入中国人的生活,说明社会生活出现了近代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充分说明上海是中国的外贸中心,排除A项;制表业不是中国优势民族工业,排除B项;“崇洋媚外”“普遍”在材料中

22、无从体现,排除C项。14.B材料体现的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关贸总协定涉及的谈判领域也越来越大,这说明全球化对世界贸易体制影响日益深远,故B项正确。15.B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量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不断增加,贸易总额增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表明发展中国家冲击既往的经济格局,故选B项;当今世界贸易的主体依然是发达国家,排除A项;仅凭发展中国家贸易总额的提高,不能说明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在缩小,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16.答案(1)史料1是文献史料;史料2和史料3是实物史料。(2分)(2)同意第一种观点。(2分)张骞出使西域前的

23、中西往来是零星的、不稳定的,主要是民间往来;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成为稳定的商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往来更加频繁,官方和民间交往同时进行。因此,张骞出使西域,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8分)同意第二种观点。(2分)材料一中的史料时间上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且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考古成果)可以相互印证。因此,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8分)17.答案(1)有利:中国手工业发达,手工制品有广阔市场;民间商人勇于开拓,敢于冒险。(4分)不利:丝绸之路交通不便,路途艰险;政府政策对商业和外贸的打压。(4分)(2)促进了马尼拉的发展;拉丁美洲的经济贸易得到拓展;促进了中国商品

24、经济的繁荣,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8分)18.答案(1)示例主题:1825年9月27日,改进后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2分)对话内容甲:斯蒂芬森建造的这辆蒸汽机车太震撼了,据说机车不仅拖着12节煤车,另外还有20节车厢,车厢里还乘着约450名旅客。乙:不但运输能力强大,听说速度还很快呢。甲:嗯,国家那么多的工厂,正好用得上。铁路运输事业肯定会大有前景。乙:斯蒂芬森真是厉害,听说他只是一名熟练的机械修理工。甲:是的,听说大多数的发明创造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完成的。乙:咱们国家还成立过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鼓励发明创造呢。甲:这些措施的实行,更有利我们工业的发展

25、了。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8分)(2)从茶文化的变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联系和交流加强,茶叶出现在英国,饮茶活动由英国贵族阶层逐渐变成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6分)或者从茶文化的变化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英国饮茶活动开始转变,单纯的家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商业性的饮茶场所茶室开始出现;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更打击了茶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密切

26、相关。(6分)解析(1)“对话场景”可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但不代表不照顾对话的逻辑性。首先要确定一个对话主题,审题时注意时间要求和范围要求。然后,围绕主题并结合时代背景编写出对话的内容,对话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语言要简洁,要点要清晰。(2)结合英国茶文化的变化,阐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说明茶文化的变化与经济的联系,从而反映出茶文化的发展是一部“经济史”。19.答案(1)基本特点:英、法比重下降;美、德比重增大;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3分)(2)主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新型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4分)(3)启示:科技进步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应当及时更新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