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邂*** 文档编号:24753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C. 用紫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D.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来灭菌2.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B重20N,当B匀速下降40cm时,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和A移动的距离分别是()A. 20N,40cmB. 10N,20cmC. 10N,80cmD. 20N,20cm3. 智能手机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频繁,当手机“电量”所剩无几时,我们可以采用“省电模式”来延长使用

2、时间,这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A. 减小电功率B. 增加电池电压C. 降低散热能力D. 给电池充电4. 我们唱卡拉OK时,要用到话筒。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A.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 电磁感应现象C. 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D.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5.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B.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 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D. 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3、6. 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简易密度计,现将它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A. 简易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F乙B. 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C. 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甲bcC.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D. 等质量的a、c物质均匀混合后的密度大小等于b物质的密度大小(忽略混合后体积变化)12. 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甲: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

4、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3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8:9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3.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紫外线可用作夜视仪进行夜间侦查B.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D. 红外线发出红光,紫外线发出紫光14.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

5、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的结论正确的是()A. 0t1,v-=v12B. t1t2,v-=v1+v22C. t1t2,v-v1+v22D. t1t2,v-v1+v2215.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的南方B.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做定向移动时,周围一定会产生磁场C.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D.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6. 定值电阻R1标有“102A”,R2标有“201.5A”的字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将两

6、只电阻串联使用,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2AB. 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是45VC.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则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3AD.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是60W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7. 当气温突然变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_(选填”快”或”慢”),因此花香就特别郁,这是一种_现象。18. 如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水的温度是_。19. 如图所示,两只气球自由地悬挂在空中。为了使两只气球靠拢,你所采用的方法是_,其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

7、。20.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已知R1=2R2,闭合开关S,则通过R1与通过R2的电流之比I1:I2=_;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P1:P2=_。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如图1所示,在图2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图对应的电路图。22. 小明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3-1111111234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3.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如图所示用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使它在三

8、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运动到水平表面时的_相同。(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阻力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3)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水平轨道没有阻力,小车将_。(4)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结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_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24. 小乐想用两块电流表和阻值己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小乐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A1和A2,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你帮助小乐完成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2)电流表A1的示数用I1表示,电流表A2的示数用I2

9、表示,请用I1、I2和R0表示Rx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5. 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求水量为2-3升,一生饮水可达170200吨。人体处于水分平衡状态,即从体外吸收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等,这样,人才能健康成长。有关资料证明,当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要影响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吸收的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1%-2%(0.51L)时,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22.5L)时,就会皮肤皱褶、神志不清;当减少14%15%(7-8L)时,就会死亡。小华找到一个容积为270dm3的水缸并盛满了水,在密度表上查出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水缸中:(1)水结冰时温度

10、如何变化。(2)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3)水全部结成的冰后,冰的体积为多少?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颗。航天器着陆的“平安之花”2022年4月16日上午,一朵“红白伞花”缓缓降落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安全回家。从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气层安全着陆,需要经历四次刹车。第一次刹车是发动机点火反推,让飞船脱离运行轨道,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飞船以无动力状态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第二次刹车是在距离地面100km的时候,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强烈压缩其前面的空气,因此产生大量的热,造成温度急剧

11、升高,温度可达2000左右。第三次刹车则是在距离地面10km的时候,开始用降落伞减速。科学家为开伞设计了一套程序,先是打开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s,返回舱的下降速度可由180m/s减至80m/s,然后由引导伞拉出一具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渐由80m/s减至6m/s。第四次刹车是快到地面时,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瞬间点火,最终把最后的一点速度也抵消掉,返回舱安全着陆。(1)从“神舟十三号”返回情况来看,需要经历四次刹车,其中仅需要依靠地球引力作用自由下落是第_次刹车。(2)在第二次刹车时,返回舱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了

12、其内能;第三次刹车时,返回舱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能。(3)假如让你为后面的神舟飞船返回舱制作主伞,你制作的主伞应具备哪些特点?_(写出1条即可)。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B、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小石头”(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医院里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故C错误;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线来灭菌,故D错误。故选:B。(1)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2)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3)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

13、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4)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本题考查超声波、次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的应用,以及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2.【答案】C【解析】解:(1)有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每段绳子的拉力为:F=12G=1220N=10N;又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根据二力平衡可知: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f=F=10N。(2)重物和动滑轮有n段绳子承担,当物体升高h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nh;s=240cm=80cm;故A移动的距离为80cm。故选:C。(1)先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省力,来求得

14、每段绳子所受的拉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和动滑轮有n段绳子承担,当物体升高h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nh。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要掌握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3.【答案】A【解析】解:当手机“电量”所剩无几时,即W一定,由P=Wt可得,W=Pt,要延长使用时间t,则减小总功率P,因此手机的“省电模式”来是通过减小总功率的方式来延长使用时间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省电模式是切断个人电脑部件供电以实现省电的功能,根据P=Wt分

15、析。此题通过智能手机的“省电模式”来考查学生对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此题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4.【答案】B【解析】解: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或唱歌时,产生的声音引起膜片振动,线圈和膜片是连在一起的,连在膜片上的线圈就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里的振动,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故选:B。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本题应记住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知道动圈式话筒能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是关键。

16、5.【答案】D【解析】解: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C、击打出的冰球在水平地面减速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冰球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球的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D、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3)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4)任何物体都

17、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大小变化分析、运动状态的判断、惯性的理解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6.【答案】C【解析】解:(1)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此时F浮=G,两个完全相同的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C正确,AB错误;(2)由(1)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由图可知,两液体体积相同,由=mV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则甲液体的重力小于乙液体的重力,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液体、密度计

18、的总重力,所以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甲F乙.故D错误。故选:C。(1)两个完全相同的重力相同,放入乙、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由图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液体的密度关系。(2)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液体、密度计的总重力。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利用好物体漂浮条件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白汽”不是气体,而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故选B首先我们要知道“白汽”是什么状态的,然后

19、看它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从而得出结论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8.【答案】A【解析】解:A.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I=UR的变形式R=UI可知,可求电路的总电阻,但无法比较两电阻的阻值大小,故A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R=UI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较大的其阻值大,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S2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1,则R1=UI1,开关S1闭

20、合、S2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2,则电路的总电阻R=UI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2=R-R1=UI2-UI1=(I1-I2)UI1I2,比较1I1和I1-I2I1I2的大小,即可比较两电阻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U,电压表V2测R1两端的电压U1,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R2两端的电压U2=U-U1,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R=UI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较大的其阻值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

21、求电路的总电阻,但无法得出两电阻的关系;(2)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比较两电阻的阻值关系;(3)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S2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两电阻的阻值关系;(4)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比较两电阻的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电阻大小的比较,涉及到

22、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9.【答案】D【解析】解:A、水里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放入水中的汤勺被“折断”,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造成的,故C正确;D、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小孔在树荫下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故D错误。故选:D。(1)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

23、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10.【答案】A【解析】解: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阻R3消耗的功率最小,如图1所示;当开关S1、S2都

24、闭合时,三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R1和R2支路的电流之和,如图2所示; (1)图2中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由图1中: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图1中的电流:I=UR1+R2+R3,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R1=30 U1U=IR1I(R1+R2+R3)=R1R1+R2+R3=38,解得:R2+R3=50- P=I2R和P=U2R,且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4,P2P2=I2R2U2R2=(UR1+R2+R3)2R2U2R2=14,解得:R2=R1+R3=30+R3- 联立两式可得:R2=40,R3=10,故D不正确;图1中:电阻R3消耗的最小功

25、率:P3=I2R3=(UR1+R2+R3)2R3=(U30+40+10)210=0.9W,解得:U=24V,故C不正确;(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2R1+U2R2+U2R3=(24V)230+(24V)240+(24V)210=91.2W,故A正确;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UR1+UR2=24V30+24V40=1.4A,故B不正确。故选:A。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阻R3消耗的功率最小;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三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R1和R2支路的电流之和。(1)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

26、表示出图1中的电流,图2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两电表的示数关系,再根据P=I2R和P=U2R表示出R2消耗的功率之比,联立两式即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再根据P=I2R表示出R3消耗的最小功率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压;(2)根据P=U2R表示出图2三电阻的电功率,三者之和即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图2中电流表的示数。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辨别和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电路中电流的判断。11.【答案】A【解析】解:AB、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cm3

27、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1g,mb=2g,mc=4g,则a、b、c的密度分别为:a=maVa=1g2cm3=0.5g/cm3=0.5103kg/m3,b=mbVb=2g2cm3=1g/cm3=1103kg/m3,c=mcVc=4g2cm3=2g/cm3=2103kg/m3,可见,abc,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a=0.25c,故A正确、B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C错误;D、相同质量为m的a、c物质的体积:Va=ma=m0.5103kg/m3,Vc=mc=m2103kg/m3,混合均匀后:V=Va+Vc=m0.5103kg/m3+m2103kg/m3=5m2103k

28、g/m3,混合后的密度:ac=m总V=2m5m2103kg/m3=0.8103kg/m3,不等于b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A。(1)从图象中分别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根据密度公式=mV求出a、b、c物质的密度;据此判断AB选项的正误;(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据此确定C选项的正误;(3)等质量的a、c物质均匀混合,求出总质量和总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混合后的密度,据此确定D选项的正误。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分析图象的能力,这类题在试题中经常出现,一定要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注意图象中的单位。12.【答案】D【解

29、析】解:A、由p=FS可得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p甲S甲p乙S乙=6558=34,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F=G=mg可得,甲、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G甲gG乙g=G甲G乙=F甲F乙=34,故A错误;B、由=mV可得甲、乙的体积之比:V甲V乙=m甲甲m乙乙=m甲m乙乙甲=3454=1516,故B错误;C、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gh比较,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甲gh,p乙=乙gh,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甲:乙=4:5,则:甲乙,所以,p甲p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p-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

30、相等;故C错误;D、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FS=GS=mgS=VgS,切去相同体积时,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甲VgS甲,p乙=乙VgS乙,则:甲gVS甲乙gVS乙=甲乙S乙S甲=4585=32:25,所以,p甲p乙,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即:p甲p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p-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D。(1)知道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和底面积之比,根据F=pS求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求出甲、乙的质量之比;(2)知道甲、乙的质量之比和密

31、度之比,根据=mV求出两者的体积之比;(3)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gh比较,则根据p=gh比较得出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物体对地面的减小的压强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原来的压强大小关系即可判断;(4)由于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FS、G=mg和=mV比较得出切去相同的体积后,物体对地面的减小的压强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原来的压强大小关系即可判断。本题考查压强的比较,关键是公式的应用,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13.【答案】BC【解析】解:A、夜视仪又叫红外线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A错误;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光的三

32、基色:红、绿、蓝三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故C正确;D、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紫外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所以说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BC。(1)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应用来作答。(2)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折射发生色散形成的。(3)红、绿、蓝是光的三基色。(4)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本题考查了红外线、紫外线、光的三基色和光的色散,是一道基础题;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一道好题。14.【答案】AD【解析】解: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路程s=1

33、2v1t1,故平均速度v-=v12,故A正确;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不能用了,所以再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的结果v-=v1+v22就不对了,根据图形的面积表示路程的大小可知,向下弯曲的曲线,路程要比直线运动时的小,所以平均速度也要比较小,即v-v1+v22,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t2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运动路程来分析讨论。本题关键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运动路程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进

34、行分析计算。15.【答案】BD【解析】解:A、磁铁都具有指向性,小磁针也是磁体,所以在地面上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总是指向地理北方,故A错误;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做定向移动时,会产生电流;电流的周围一定会产生磁场,故B正确;C、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在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BD(1)磁体的指向性是指在地面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3)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

35、线的运动时,在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4)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而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它们的能量转化分别是:机械能转化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本题考查电磁现象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此类知识16.【答案】BCD【解析】解:A、定值电阻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不损坏定值电阻,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故A错误;B、由A解析知,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根据I=UR可得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为:U大=I大R总=1.5A(10+20)=45V,故B正确;C、由I=UR

36、可知,允许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分别为:U1=I1R1=2A10=20V,U2=I2R2=1.5A20=30V,根据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为20V,则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为2A,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为:I2=U1R2=20V20=1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为:I并大=2A+1A=3A,故C正确;D、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为:P大=U1I并大=20V3A=60W,故D正确。故选:BCD。(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结合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

37、只电阻串联使用时允许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允许加载的最大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只电阻并联使用时干路允许通过电流的最大值;(4)根据P=UI求出两只电阻并联使用时电路允许总电功率的最大值。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解答本类题型的关键所在。17.【答案】快 扩散【解析】解: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当气温突然变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因此花香就特别郁,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答案为:快;扩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

38、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越快,人们闻到的花香味越浓烈。本题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8.【答案】-24 58【解析】解:(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冰的温度不可能高于0,所以显示温度在零下的是冰的温度,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冰的温度为-24;(2)显示温度在零上的是水的温度,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水的温度为58。故答案为:-24;58。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时,首先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过程中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

39、开被测物体;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要弄清楚其分度值和量程,再就是弄清楚液柱在零上还是零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答案】用吸管向两气球中间吹气(或将一个气球用丝绸摩擦后去靠近另一气球)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或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解析】解:方法一:用吸管向两气球中间吹气。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时,两气球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气球外侧的大气压使两只气球靠拢。方法二:将一个气球用丝绸摩擦后去靠近另一气球。这是因为用丝绸摩擦过的气球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两只气球在引力的作用下相

40、互靠拢。故答案为:用吸管向两气球中间吹气(或将一个气球用丝绸摩擦后去靠近另一气球);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或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物体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此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物体带电现象,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20.【答案】1:2 1:2【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2R2,所以,通过R1与通过R2的电流之比:I1I2=UR1UR2=R2R1=R22R2=12,由P=UI可得,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P1P2=UI1UI2=

41、I1I2=12。故答案为:1:2;1:2。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与通过R2的电流之比,根据P=UI求出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21.【答案】解:由图1知,电流由电源的正极出来,经开关S,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经灯L1,一条支路经灯L2,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解析】分析实物图,确定两灯的连接方式、开关的位置,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画法,分析实物图、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位置是关键。22.【答案】解:根据描点法可得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42、故答案为:。【解析】明确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对照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点描线。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画点描线方法的掌握,同时,还要理解通过分析图象得出相应信息。23.【答案】初速度 越小 做匀速直线运动 没有受到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1)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这样小车到达底面的初速度才会相同;(2)由图可知,毛巾、棉布、木板依次越来越光滑,阻力也越来越小,从小车前进的距离来看,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3)由实验现象推理可得出:如果水平轨道没有阻力,即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总结了伽

43、利略等人的研究结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答案为:(1)初速度;(2)越小;(3)做匀速直线运动;(4)没有受到;静止;匀速直线运动。(1)小车从斜面上会自由下滑,在不同的高度,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就不相同,根据这个关系则可得出每次应该让小车在什么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滑;(2)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摩擦力越小,则小车运动得越远。(3)当小车滑下时是运动的,小车如果不受摩擦力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总结归纳出来的,结合定律内容可直接作答。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外,还有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表面的绝对光滑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在现实中达到,只能是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加上科学推理来得出结论。24.【答案】解:(1)先将Rx所电流表A1串联,再将A2与R0串联的部分并联在Rx两端即可,答案如图: (2)R0两端的电压U=I2R0 Rx两端的电压与R0两端电压相等,通过Rx的电流为I1,故由欧姆定律可得:Rx=UI1=I2R0I1 答:Rx的阻值为I2R0I1【解析】(1)要测出Rx的阻值应测得Rx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