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62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钟山记》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钟山记》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钟山记》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石钟山记一、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二、课程标准解读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三、教材分析选择性必修学习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四、 单元解读“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心雕龙原道)古人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事理思考、情感体验等诉诸笔墨,留

2、下了许多佳作名篇。诵读这些作品,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本单元选取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集中在一个单元研习,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散文。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要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把握文意;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还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会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五、 学习提示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

3、由、见闻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黄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古代散文中,有的格局谨严而不乏情采,有的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石钟山记可谓后一类文章的典范。阅读时对这一点要多加关注,反复诵读,细心体会。六、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基础薄弱,要让学生

4、提前预习,上课时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带学生从字、词开始,让学生注意重点字词并勾画,随后逐段翻译,教师带领总结段意并及时提问,让学生在掌握文意的同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七、教学目标让学生以“古代诗文阅读五看”为主线,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风格。对照注释翻译全文,知晓文章大意,品析文章语言。反复诵读,鉴赏文章的表达艺术,感知作者情感。八、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内容,鉴赏表达艺术,感知作者情感。九、学法指导讲授式指导法、渗透式指导法十、教学过程(一)导入全才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河南团练副使使,顺便送长子苏迈到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

5、有无”是不可取的,这句话成为后人严谨办事的准则,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游记名篇石钟山记。(二) 讲授新课学生学习主线:古代诗文阅读“五看”一看整体,知体裁二看题目,知题材三看作者,知背景四看注释,知大意五看内容,知情感1.看整体,知体裁学生活动1:让学生泛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体裁。教师总结:此篇文章体裁为散文(游记)。2.看题目,知题材学生活动2:让学生分析课文题目,思考文章题材。 教师总结:文章的题目是石钟山记,由此可知,此文为游览抒怀而作。3.看作者,知背景学生活动3: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知晓课文的写作背景。教师总结: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

6、,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惠崇春江晚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浣溪沙等多

7、首。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4.看注释,知大意学生活动4:让学生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翻译原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总结:1.彭蠡(l):鄱阳湖的又一名称。2.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

8、“形”。3.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4.鼓:振动。5.搏:击,拍。6.洪钟:大钟。7.是说:这个说法。是,代词,这。8.磬(qn):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13.桴(f)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16.尤:更加。17.铿然:敲击金石所

9、发出的响亮的声音。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21.齐安:在今湖北黄州。22.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24.湖口:今江西湖口。25.硿硿(kn)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26.莫夜:晚上。莫,通“暮”。27.森然:形容繁密直立。28.搏人:捉人,打人。29.栖鹘(h):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30.磔磔:(zh zh)鸟鸣声。31.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32.心动:心惊。33.噌(chn)吰(hn):这里形容钟声洪亮。34.舟人:船夫。35.罅(

10、xi):裂缝。36.为此:形成这种声音。37.中流:水流的中心。38.空中:中间是空的。39.窍:窟窿。40.窾(kun)坎镗(tn)鞳(t):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41.汝识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42.周景王之无射(y):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铸成“无射”钟。43.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44.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45.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46.殆:大概。47.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11、48.终:终究。49.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51.陋者:浅陋的人。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实:指事情的真相。53.实:指事情的真相。5.品内容,知情感学生活动5:阅读诗句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回答:翻译每段段意,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是说也,人常疑

12、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

13、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总结:本段开始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并不轻信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懂字词的前提下,学会概括每一段的内容。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

14、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

15、,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

16、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教师总结:本段写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值得肯定。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懂字词的前提下,学会概括每一段的内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教师总结:本句为文章的中心句,也是常考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

17、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笑李渤的浅陋。教师总结:体现苏轼父子的质疑、求实精神。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懂字词的前提下,学会概括每一段的内容。学生讨论回答: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总结: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黄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课堂

18、小结: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理解性默写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接下来说明石钟山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三个原因: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2.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 3.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十一、板书设计石钟山记出游之由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出游见闻 出游感想 十二、作业布置逐字逐句翻译全文(标出重点字词意思)十三、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