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581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使用者在城市的建筑空间和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是连续的,因而,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无论是在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空间上,都是相互依存和互为前提的,是一种耦合关系。以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审视城市建筑,建筑的城市价值不可小看。城市建筑要实现其城市价值,建筑的空间应该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接纳和承担城市职能,体现建筑与城市空间在空间领域和空间职能上的复合和重叠,建筑在实现自身的建筑功能的同时,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为市民提供活动、交往场所,

2、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这样以城市公共空间特质存在的建筑空间,能够弥补城市公共空间在数量上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通过开放建筑用地内的场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空间等获得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连接与转化的重要功能,可以促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形成过渡的,层次丰富的,内外渗透的连续空间。这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实现耦合的重要途径。而建筑正是通过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化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来实现自身的城市价值。建筑一方面作为物质实体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空间限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筑物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功能支持和视觉景观的作用。建筑在城市广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正如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所说:“广场是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在城市广场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的立面或者整个建筑实体成为广场边围要素,起到了围合空间的作用,对限定广场空间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从尺寸、形态、肌理、开口、功能上影响着广场空间的品质,也是广场活动重要的行为支撑,因为广场边界上的建筑物直接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比如一个纪念性广场(天安门广场)与商业广场(大拇指广场)的性格特征正是由其周边的建筑的功能决定的。又如:广场周边建筑形态特征也会对广场产生强烈的影响,多样化的建筑形态令广场空间具有动感、充满生动活跃的气氛,而对称性的建筑形态则产生权威感,强化广场的空间轴线和方向性。在

4、城市中,城市与建筑通过街道空间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街道上来回穿梭,街道空间既是步行交通空间也是交往空间,街道上充满了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但是,机动车成为街道主角的这一变化,改变了街道的尺度和亲切宜人的气氛,使得街道原有的交往功能逐渐弱化,城市与建筑的连续性也大大减弱。恢复街道空间本色,应该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设置步行优先的道路,或者至少让建筑对机动车道的人行道空间进行耦合作用,优化步行空间使之成为街道。与街道空间耦合的建筑,限定了街道空间,对街道空间的良好尺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街道获得界面的连续性和良好的空间尺度。同时,城市建筑也为街道空间的变化起到了节点的作用。建筑周围的空间、建筑的灰空间以及

5、建筑内部设置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使街道空间有适度延伸,使街道空间增加可以让人驻留的空间节点,成为街道交往空间的补充和发展。城市建筑除了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广场和街道具有重要意义外,对其他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需要通过建筑所创造的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和转换以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使得相邻的城市公共空间相互渗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现相邻空间之间的功能互动、空间流动的同时,也带来其职能的交叉和渗透。这种建筑中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带来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集聚效应,能创造更大的城市价值。城市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空间的限定者、空间的

6、创造者,离开建筑的参与,城市公共空间将失去色彩,将会减弱对公众城市生活的支持度。实现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正是让建筑回归其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中的角色定位。(摘编自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筑的城市价值,不仅在于实现自身的建筑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接纳和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B. 只要开放建筑用地内的场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空间,就能获得内外相互渗透的连续城市公共空间。C. 建筑作为城市广场的要素之一,不仅影响着广场空间的品质,还间接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D. 与街道空间耦合建筑,一方面限定了

7、街道空间,另一方面也为街道空间的变化起到了节点的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关系出发,提出建筑要实现其城市价值需起到城市公共空间作用这一观点。B. 文章第四段以天安门广场和大拇指广场为例,论证了不同形态的建筑决定了广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C. 文章在阐述建筑对街道空间的作用时,使用“大大”“至少”“一定”等词,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谨性。D. 文章从城市广场、街道空间和其他城市公共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的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城市公共空间特质存在的建筑空间,能够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

8、多样性。B. 以机动车为主的街道空间,会弱化其原有的交往功能,并减弱城市与建筑的连续性。C. 对建筑所创造的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和转换,能完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D. 相邻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功能互动、空间流动,可以创造更大的城市价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干旱是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大,致灾严重的灾害之一。一般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类。气象干旱在演变过程中会连步传递到其他部分,从而会影响水资源供给、农业生产、能源供应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受大气环流和陆气互馈等机制影响,高温和干旱之间存在相关性,经常出现同时

9、或者相继发生的现象,这种极端事件一般称为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研究表明,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对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等部门的影响可能比单一事件更大,威胁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及能源安全。长江流域是我国第一大流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地。近年来,长江流域干旱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选取2006年、2011年以及2022年的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统计其发生日数、持续时间以及覆盖面积,如表1所示。表1长江流域典型复合气象/农业干旱高温事件特征复合事件类型特征值7月8月2006年2011年2022年2006年2011年2022年气象日数/d3.923567.136.023.9615.4最大持续时间/

10、d2202.164.413.842.4711.8覆盖面积百分比/%42.351.766.770.351.677.8农业日数/d4.833.598.386.714.6518.0最大持续时间/d2.692.135.184.333.0113.6覆盖面积百分比/%51.850.679076.559.892.5(摘编姜雨彤等长江流域2022年高温干旱演变过程评估)材料二: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综合强度较强,是此轮区域性高温天气的特点。专家解析,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最直接的原因。从监测上看,2022年的西太平洋制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

11、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别响下,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教不出,因此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从大气环流的特征来看。2022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西伸,同时其南北边界均外扩,范围非常大。2022年的高温天气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的时间偏早,持续时间较长,预计结束的时间会偏晚。这些特征和气候变化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摘编自李红梅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和气象干旱橙色预警为科学抗旱提供气象保障)材料三:每当发生造成农田枯焦、赤地千里的旱灾时,很多人就会质问:都干旱得这么重了,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其实,降雨是需要

12、一定的天气条件的。人工增雨就是根据云的情况(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利用飞机、高炮、火箭等装备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云中迅速汽化,形成大量的冰晶核,使云滴在人工冰晶核上迅速凝华,并由于云中上升气流的托送作用,使冰晶在云中几经上下,就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就成了我们所说的雨而下降到地面。这就是人工增雨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云是降雨的首要条件。人工增雨,并不能凭空产生降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万里无云的晴空肯定是无法增雨的。其次还要有降水形成的天气条件,如要想达到理想的增雨效果,还需要云的厚度大于2千米,云的高度小于2千米。云外向云中输送的水汽充足,云中

13、过冷水含量超过每千克0.01克等条件。所以说,人工增雨不是“无中生有”,它并不能凭空“造雨”,而只是空中云水的“搬运工”。(摘编自王海波人工影响天气的秘密)材料四:既然气候变化有周期,农业有丰歉,就要提前预备救灾物资。丰年储粮,荒年粜粮,救饥、平抑粮价,是历代政府实施的重要政治措施。管子提出十年储备三年粮食,建立平准,平抑粮价。隋开皇五年建立义仓制度,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清乾隆十三年确定各省常平仓定额,除赈济、平抑粮价、出借于民外,还供应军需。平籴法、常平仓制度,是古人对世界救荒的贡献。由唐至清,报灾、检灾、赈济等都有细化规定。唐武德二年确定灾害等级、减免赋税分

14、数,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分以上课役俱免等,受损程度和减免租税数量,都有量化规定。历朝历代严格规定报灾、验灾时间和程序,如全部调查完毕,需要多月。救灾之弊在迟缓,缓不救急。救济为要,奏报为次。乾隆帝说“拯灾恤困乃国家第一要务”。(摘编自王培华古人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智慧)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较于2006年和2011年,长江流域在2022年发生的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的各特征值均为最大。B. 人工增雨并非凭空造雨,而是在有降水条件时,通过人为手段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C.

15、 我国古代政府采取的丰年储粮、荒年粜粮、平抑粮价等措施,可用于应对农业丰歉的问题。D. 历朝历代对报灾、检灾、赈济等都有严格规定,比如在救灾前,必须先奏报再救济。6. 在应对极端干旱天气方面,上述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l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十二本书 宁肯“有旧鞋换洋火”像早先一样,吆喝反复出现,但不是同一个人。秋良竖着耳朵不用分辨,一下跑出去。这人穿得破烂,黑脸,缺着黄板牙笑。“我有好东西,可我不想换洋火,除非换别的。”“什么?”“闹钟,我有个小闹钟。你有小人书吗?你要有,我就拿它跟你换。”“闹钟坏了?”黑脸人明知故问很烦人。“没

16、坏,就是不走了。”“不走了不就是坏了?”黑脸人说话怪怪的,秋良几次想转身离去。“修修就能走,是好闹钟,”秋良咕哝。忽然打起精神,“你有小人书吗?你要有。我就拿它跟你换。”秋良有三本小人书,像听祖奶老掉牙的故事一样不知看过多少遍了,三本小人书原都不是秋良的,是全院的小孩集中到秋良这里的。三本小人书没头没尾,更不用说封面。其中一本简直不能称作一本了,因为只有三页,秋良粘了一个书脊勉强保住了这本书。“有旧鞋换洋火”早晨下起了雪。黑脸人忽然站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小人书。“你的闹钟呢?”黑脸人晃着小人书,“我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一本,你可别拿不出闹钟来。”黑脸人晃着小人书,小人书包了褐色牛皮纸书皮,一看就

17、不是新包的,因为牛皮纸都很旧了。黑脸人打开小人书翻到扉页,是一本古装小书双枪将陆文龙。秋良跑回屋,拉出太师椅站上去爬上八仙桌子,从最里边的玻璃框拿出红色小闹钟,二话不说往外跑。祖奶追到大门洞,金红色小闹钟已落入黑脸人之手。黑脸人正左看右看,转来转去,嘎嘎柠发条。祖奶眼见生米做成熟饭,再者过去答应过秋良可以用小闹钟换小人书,便没好气地说:“甭看!看什么看!”祖奶百岁的声音像干木头,“这是好闹钟,修修就能走,能换你十本小人书,你亏心不亏呀,没看他有病!”秋良的雪白一望而知。秋良充耳不闻,低头翻书,走走停停,祖奶想把秋良数落一顿,却没有,她知道说什么也没用,秋良一对什么入迷耳朵就聋了,说了白说。“有

18、旧鞋换洋火”又一天,黑脸人站在阳光中,手里的小人书没包书皮,彩色封面一目了然,金光闪闪。不过封面一看就是陈年旧书,有许多很细的裂纹。封面人物高头瘦马,金盘银甲,拿着很大的盾牌。旁边还有一头驴,一个小人儿。秋良见所未见,很陌生。“我没东西跟你换了。”“借你的,你可以拿回家去看,下次还我就行。”黑脸人给秋良的小人书叫堂吉诃德,秋良看不懂也不喜欢。雪白的眉头一直皱着,一看就很是较劲。要说也不是完全不懂,字面都懂,画面也懂,只是不理解。“有旧鞋换洋火”一听就是黑脸人,声音不太大,秋良一耳朵使听出。“喜欢堂吉诃德吗?”秋良不知说什么。读不懂能说什么?他把小人书还给他。黑脸人从破棉袄兜里摸出一本新小人书让

19、秋良拿着。“我没东西了。”“傻瓜,你怎么回事,还看不出来?”秋良还是不太相信。“是我欠你的,你奶说得对。”黑脸人看着秋良的眼睛,继续问那本小人书。“至少喜欢桑丘潘沙,对吧?”“喜欢!”秋良说,眼睛亮晶晶的,“桑丘像猪八戒,我喜欢他。”其实也没那么喜欢,但是这两本小人书都是他的了,太高兴了。“桑丘很好玩!”“你要不说,我还真没想到猪八我,还真有点像,你很聪明,能想到猪八我真不错。”他们聊起来,有点像朋友了。“什么时候你要是觉得堂吉诃德也好玩就好了。现在我已把你的小闹钟完全修好了,你拿回去。春天快来了,你就可以上学了。现在你连下雪都不怕了,病好多了。拿着,听话,必须拿着。不然我们都再换回来?你把小

20、人书都还给我?”“不换!”那段时间,我们都到秋良家看小人书。小人书承载着世界,闻所未闻的世界。秋良也会把从黑验人那儿听到的自己也还似慢非懂的东西讲给大家。大家都爱听,放下小人书听。像后羿射日、海底两万里、加加林、计算机计算的机器,可不是算盘子儿,秋良竭尽全力描绘,一秒钟能算多少秋良说不出,似乎脸都憋红了。秋良不再是秋良。每次,黑脸人送来一本新的小人书都像一股春潮,大家奔走相告。秋良死后,“有旧鞋换洋火”的吆喝再也没有响起过黑脸人再也没来过,他知道秋良没了吗?从初秋到隆冬,直到快春天的残冬,黑脸人一共给了秋良九本书,加上原来没头没尾的三本,总共十二本书。秋良的十二本书后来分散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21、,流出了我们院,流到社会上,像漂流瓶一样,一直在流传。我们院最后只剩下那本只有三页的小人书,书脊一直都还在,书脊在就仍是一本书。(摘编自十月2020年第4期,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生活化场景,波澜不惊。人物轻,故事轻,叙事的语调也轻,体现了作者独有的创作特点。B. 小说以“闹钟”为线索,连缀多个与小人书有关的场景,架构小说“换书”“送书”“传书”的主体结构,脉络清晰。C. “旧鞋换洋火”这种以货易货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匮乏,为故事展开提供了特定的时代背景。D. 文中画线句以“春潮”为喻,写出大家对小人书的欢迎,也表现了黑

22、脸人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欢乐。8. 本篇小说在情节方面出现了多次“反转”,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 小说前面部分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叙事,而最后一部分转换为第一人称视角。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

23、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 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

24、,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节选自晋书葛洪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B. 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C. 太安中/石冰作乱

25、/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D. 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积年意思是多年。“积”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积”含义相同。B. 不辍意思是不停止。“辍”与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的“辍”字含义相同。C. 克期意思是在约定的时间内。“期”与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含义不同。D. 得疏意思是收到书信。“疏”与膝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的“疏”含义不同。12. 下列对文本

26、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葛洪勤学博间。他从小就喜欢学习,虽然家境贫寒,但仍坚持学习。其后向郑隐、鲍玄学习,儒道兼修。B. 葛洪不慕功名,身处乱世,曾到南方躲避。后来回到家乡,不管是哪里的礼请征召,他一概不接受,C. 葛洪醉心学问。石冰之乱平息后,葛洪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异书秘籍,并且宣传推广自己的学问。D. 葛洪潜心著述。他的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思想深邃,能精辟入微地分析论辩玄妙的道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2)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

27、(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诗人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诗。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巧用比喻修辞,以“世味薄似纱”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其刚直气节。B. 绵绵春雨,由诗

28、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明艳生动的春光,在卖花声里透出,形象而有深致。C. 颈联写诗人在临安听候召见时,“闲作”草书,晴窗下品茗,意在表现其闲适恬静的心境。D. 从全诗来看,“客京华”“听春雨”“晴窗”“清明”等词都紧扣了诗题“临安春雨初霁”。15.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表达自己在北固亭登高望远时,没有寻觅到英雄遗迹,从而产生了物是人非的伤感。(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向晋武帝表达自己将全力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恩德的忠贞之心。(3)庄子在逍

29、遥游中,用“_,_”,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者沮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舞剧张骞亮相“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以其 的情节、激情飞扬的表演、绚丽多彩的舞美让观众们 。舞剧中,“授节”一幕以双人舞表达张骞拜别母亲时的 之情,再现了张骞在去与留、忠与孝、家与国之间的选择。“守节”一幕融合双人舞、独舞和群舞,以参差变化的舞蹈样式凸显情感张力。在层层推进的叙事中,一个心怀家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舞剧张骞导演邢时苗介绍说,“行走”贯穿了全剧始终,张骞在茫茫大

30、漠、高山峻岭中苦苦跋涉,历经十余年的沧桑岁月,终于走出了一条沟通之路、交流之路。“张骞持节走西域,凿空之旅非绝唱。”丝路精神传承千年, ,在新时代里焕发出强大感召力、蓬勃生命力与独特吸引力。新时代,千年丝绸之路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沟通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等待着文艺创作者呈现和发现。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与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

31、人念书写字B. 他唱起了歌:“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歌声飘荡在湿润的空气中,催人入眠。C. 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D. 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太空生命保障系统分为携带式和再生式两大类。 ,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全部通过地面携带满足供给,同时对人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收集储存,而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随时从空气中被分离净化。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指对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在原位进行部分或

32、者全部循环再生。对人类生存来说,氧气和水是最重要的。 ,是保障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前提。环控生保系统就是航天员的“保护伞”。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团队日夜奋战,攻克15项关键技术和11个技术难点。2020年3月底,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正式开机并稳定运行,成功实现了由“补给式”向“再生式”的重大跨越。天上运行一天,地面就保障一天。环控生保团队 ,即使航天员休息时,地面团队也要随时关注舱内氧气、水等情况,从而保障航天员的健康。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21.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羽

33、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 林教头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威廉布莱克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想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

34、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使用者在城市的建筑空间和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是连续的,因而,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无论是在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空间上,都是相互依存和互为前提的,是一种耦合关系。以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审视城市建筑,建筑的城市价值不可小看。城市建筑要实现其城市价值,建筑的空间应该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接纳和承担城市职能,体现建筑与城市空间在空间领域和空间职能上的复合和重叠,建筑在实现自身的建筑功能的同时,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为市民提供活动、交往场所,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这样以

35、城市公共空间特质存在的建筑空间,能够弥补城市公共空间在数量上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通过开放建筑用地内的场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空间等获得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连接与转化的重要功能,可以促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形成过渡的,层次丰富的,内外渗透的连续空间。这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实现耦合的重要途径。而建筑正是通过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化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来实现自身的城市价值。建筑一方面作为物质实体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空间限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筑物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功能支持和视觉景观的作用。建筑在城市广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所说:“广场是城

36、市中由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在城市广场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的立面或者整个建筑实体成为广场边围要素,起到了围合空间的作用,对限定广场空间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从尺寸、形态、肌理、开口、功能上影响着广场空间的品质,也是广场活动重要的行为支撑,因为广场边界上的建筑物直接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比如一个纪念性广场(天安门广场)与商业广场(大拇指广场)的性格特征正是由其周边的建筑的功能决定的。又如:广场周边建筑形态特征也会对广场产生强烈的影响,多样化的建筑形态令广场空间具有动感、充满生动活跃的气氛,而对称性的建筑形态则产生权威感,强化广场的空间轴线和方向性。在城市中,城市与建筑通过街道空间联系在一起,

37、人们在街道上来回穿梭,街道空间既是步行交通空间也是交往空间,街道上充满了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但是,机动车成为街道主角的这一变化,改变了街道的尺度和亲切宜人的气氛,使得街道原有的交往功能逐渐弱化,城市与建筑的连续性也大大减弱。恢复街道空间本色,应该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设置步行优先的道路,或者至少让建筑对机动车道的人行道空间进行耦合作用,优化步行空间使之成为街道。与街道空间耦合的建筑,限定了街道空间,对街道空间的良好尺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街道获得界面的连续性和良好的空间尺度。同时,城市建筑也为街道空间的变化起到了节点的作用。建筑周围的空间、建筑的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设置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使街道空间

38、有适度延伸,使街道空间增加可以让人驻留的空间节点,成为街道交往空间的补充和发展。城市建筑除了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广场和街道具有重要意义外,对其他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需要通过建筑所创造的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和转换以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使得相邻的城市公共空间相互渗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现相邻空间之间的功能互动、空间流动的同时,也带来其职能的交叉和渗透。这种建筑中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带来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集聚效应,能创造更大的城市价值。城市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空间的限定者、空间的创造者,离开建筑的参与,城市公共空间将失去

39、色彩,将会减弱对公众城市生活的支持度。实现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正是让建筑回归其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中的角色定位。(摘编自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筑的城市价值,不仅在于实现自身的建筑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接纳和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B. 只要开放建筑用地内的场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空间,就能获得内外相互渗透的连续城市公共空间。C. 建筑作为城市广场的要素之一,不仅影响着广场空间的品质,还间接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D. 与街道空间耦合的建筑,一方面限定了街道空间,另一方面也为街道空间的变化起到

40、了节点的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关系出发,提出建筑要实现其城市价值需起到城市公共空间作用这一观点。B. 文章第四段以天安门广场和大拇指广场为例,论证了不同形态的建筑决定了广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C. 文章在阐述建筑对街道空间的作用时,使用“大大”“至少”“一定”等词,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谨性。D. 文章从城市广场、街道空间和其他城市公共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的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城市公共空间特质存在的建筑空间,能够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B. 以机动车为主的街道空间,会

41、弱化其原有的交往功能,并减弱城市与建筑的连续性。C. 对建筑所创造的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和转换,能完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D. 相邻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功能互动、空间流动,可以创造更大的城市价值。【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更重要的是能接纳和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错。由原文“城市建筑要实现其城市价值,建筑的空间应该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接纳和承担城市职能,体现建筑与城市空间在空间领域和空间职能上的复合和重叠,建筑在实现自身的建筑功能的同时,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为市民提供活动、交往场所,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城市公共空间的

42、作用”可知,文中并未强调“能接纳和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比“实现自身的建筑功能”更重要。B“只要就能”表述绝对化。原文是“通过开放建筑用地内的场地空间以及建筑内部空间等获得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连接与转化的重要功能,可以促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形成过渡的,层次丰富的,内外渗透的连续空间”。C“还间接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错。原文是“广场边界上的建筑物直接决定了广场上人的活动方式”。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论证了不同形态的建筑决定了广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错。由原文“纪念性广场(天安门广场)与商业广场(大拇指广场)的性格特征正是由其周

43、边的建筑的功能决定的”可知,应是周边的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广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能完全实现”错。由原文“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需要通过建筑所创造的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和转换以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可知,应是“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干旱是自然灾害中影响范围大,致灾严重的灾害之一。一般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类。气象干旱在演变过程中会连步传递到其他部分,从而会影响水资源供给、农业生产、能源供应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受大气环流和

44、陆气互馈等机制影响,高温和干旱之间存在相关性,经常出现同时或者相继发生的现象,这种极端事件一般称为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研究表明,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对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等部门的影响可能比单一事件更大,威胁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及能源安全。长江流域是我国第一大流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地。近年来,长江流域干旱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选取2006年、2011年以及2022年的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统计其发生日数、持续时间以及覆盖面积,如表1所示。表1长江流域典型复合气象/农业干旱高温事件特征复合事件类型特征值7月8月2006年2011年2022年2006年2011年2022年气象日数/d3

45、.923.567.136.023.9615.4最大持续时间/d2.202.164.413.842.4711.8覆盖面积百分比/%42.351.766.770.351.677.8农业日数/d4.833.598.386.714.6518.0最大持续时间/d2.692.135.184.333.0113.6覆盖面积百分比/%51.850.679.076.559.892.5(摘编姜雨彤等长江流域2022年高温干旱演变过程评估)材料二: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综合强度较强,是此轮区域性高温天气的特点。专家解析,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最直接的原因。从监测上

46、看,2022年的西太平洋制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别响下,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教不出,因此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从大气环流的特征来看。2022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西伸,同时其南北边界均外扩,范围非常大。2022年的高温天气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的时间偏早,持续时间较长,预计结束的时间会偏晚。这些特征和气候变化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摘编自李红梅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和气象干旱橙色预警为科学抗旱提供气象保障)材料三:每当发生造成农田枯焦、赤地千里的旱灾时,很多人就会质问:都干旱得这么重了,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其实,降雨是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的。人工增雨就是根据云的情况(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利用飞机、高炮、火箭等装备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云中迅速汽化,形成大量的冰晶核,使云滴在人工冰晶核上迅速凝华,并由于云中上升气流的托送作用,使冰晶在云中几经上下,就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就成了我们所说的雨而下降到地面。这就是人工增雨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云是降雨的首要条件。人工增雨,并不能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