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象版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知识点总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567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大象版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知识点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大象版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知识点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大象版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知识点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大象版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知识点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大象版五年级下科学期末知识点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知识点总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1、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凹陷程度相同越大越小相同越小越大越大相同越大越小相同越小2、用控制变量法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1、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有太阳、雷电、极光等,人造光源有电灯、激光等。2、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3、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

2、的阴影。4、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就发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5、小孔成像实验:墨子发现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典型的小孔成像:夏季繁茂的大树下,一个个光斑是太阳的像。6、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7、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如:电影院的幕布。8、眼睛是感觉光的器官。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我们能看见物体,一定有光线进入我

3、们眼睛;黑云密布的阴雨天气,我们仍然能看见物体,所以反射现象仍然存在。9、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使用潜望镜时物体反射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才进入人的视野。两面镜片相对平行,成45角。10、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多种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的光。11、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能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样就形成了彩虹。12、我们平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只反射或透射了某些颜色的光。如红领巾是红色的。第二单元能量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2、由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电线圈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3、电可以让用电器工作,

4、说明电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作电能。电磁铁通电后产生了磁性,把电能转化为了磁能,就能够把铁质物体吸起来了。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电磁铁的导电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导电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导电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磁性强弱相同越大越强相同越小越弱越多相同越强越少相同越弱5、改变导电线圈的缠绕方向并不能增加电磁铁的磁性。6、导电线圈通电后有了磁性,并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转动起来,从而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动能。7、在电路中使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叫用电器。用电器在工作时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5、。例如,电炉把电能转化为热能;手电筒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等等。8、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表现形式。除了电能和磁能,还有声能、光能、热能、动能等。电能是最方便使用的能量形式之一。9、发电机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10、常见的发电方式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核能发电等。核电站核能电能火力发电厂化学能水力发电站水能风力发电场风能光伏发电站光能11、能量无处不在。伴随着物体的运动、生物的活动、物质的变化、机器的运转,能量也在不断地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即使是自然界中的电能:闪电、电鳗,也是由其它能量转化而来。电

6、鳗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三单元转动的地球1、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刚好是一天。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位于东边的地方总能先看到日出。3、地球围绕着地轴(假想轴,没有真实存在)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其他星体(如太阳等)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4、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引起了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也引起了气温的变化。上午,阳光照射角度逐渐变大,影长逐渐变短,气温逐渐上升。一般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气温达到最高。之后随着阳光照射角度持续变小,影长逐渐变长,气温开始降低。夜里没有阳光照射,气温继续降低。阳光照射角度影长气温上午

7、逐渐变大逐渐变短逐渐上升正午最大最短继续上升午后两小时左右逐渐减小逐渐变长达到最高下午逐渐减小逐渐变长开始降低5、某一地点每天阳光照射角度最大(太阳位于正南方)的时刻是该地地方时的正午。根据地理位置和日期的不同,北京时间中午12点整不一定是该地地方时的正午。6、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天正午时阳光的照射角度和每天的日照时间也在不断变化。冬季,正午时阳光的照射角度小,每天总的日照时间短,因此气温低;夏季,正午时阳光的照射角度大,每天总的日照时间长,因此气温高。夏至日(6月)冬至日(12月)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最小正午日影长度最短最长日照时长最长最短7、早上和傍晚阳光照射角度较小,同样的光被分散到更大的范

8、围,所以物体的温度较低。中午时阳光照射角度大,阳光接近直射,光线集中,所以同样的面积接收到的热能更多,物体的温度也就高了。8、地球的公转,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一圈是一年。9、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也在不停地自转。不过,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的,而是有着约24的倾斜角。10、地球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地轴倾斜,在地球公转一圈的过程中,每天正午时地面上的物体影长会不断变化(也就是阳光照射角度在不断变化),气温也随着不断变化。冬季物体影长长,气温低,夏季物体影长短,气温高,春秋两季气温适中,从而形成四季交替的现象。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四季交替第四单元食物与能量1、碳水化合物、脂

9、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其中前三项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热量,又称产热营养素。均衡膳食首先要满足人体对热量的需要,三大产热营养素在总热量中的百分比应当是: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2、每天三餐按3:4:3的比例摄入热量较为合理。3、人的生存和活动需要能量。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总和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摄取热量总和大于所需热量总和而且缺乏运动时,人体就会变胖,也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均衡饮食特别重要。4、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类型的食物来获取所需要的能量。根据获取食物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10、和杂食性动物。5、绿色叶片中有很多小小的“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加工厂”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淀粉)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这样,植物就把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6、植物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等养分,所以农民常常为作物补充含氮、磷、钾等元素的养料来帮助作物更好地生长。7、英格豪斯实验:绿色植物利用小白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阳光的作用下,能够合成淀粉和氧气;氧气又能供小白鼠呼吸,二者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8、萨克斯实验:发现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够产生淀粉。萨克斯实验步骤及作用:暗处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叶片部分遮光

11、后再光照形成对比:有无光照把叶片放入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去除叶片中的叶绿素清水漂洗洗去酒精滴碘液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9、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像链条一样,把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条关系就是食物链。食物链代表了能量的传递路线。10、食物链通常都是从植物开始,以动物结束的。能量从植物转移到动物身上。11、植物自己可以制造“食物”,是食物链的源头,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各种动物都要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它们是各级“消费者”。生物界还生活着专门吃动植物遗体的“腐食性动物”(蚯蚓、屎壳郎、秃鹫),以及霉菌、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植物所需要

12、的养料,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吃剩了,不吃了,很嫌弃了,分解者去吃)12、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也很复杂。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13、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如果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叫作生态平衡。生物的物种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15、在鱼塘生态瓶里:水草通过阳光可

13、以进行光合作用,又为小鱼制造了氧气和食物。微生物可以分解小鱼的粪便给水草提供肥料,所以说生态瓶里的能量是可以流动的。生态瓶里的生物有完整的食物链,它们都能找到自己的食物。动物是消费者这句话是错误的!消费者也不仅仅是动物,比如猪笼草是食虫植物!第五单元大自然里的老师1、苍耳广泛分布于中国多个省区。其种子苍耳子带有钩状的、有弹性的硬刺,经常沾在家畜皮毛和人的衣服、毛发上,因此容易传播。2、仿生学是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并根据其中的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技术的学科。3、利用塑料袋模仿小鸭的脚蹼制作游泳的手蹼膜;模仿叶子上的锯齿制作锯子。4、飞机飞行的原理是:飞机的上

14、升力绝大部分由机翼产生,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气流,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机翼上表面凸起,空气流动速度较快,压强小;下表面较平,空气流动速度较慢,压强大。这二者之间的压力差,产生了能使飞机向上的托举力,飞机就飞起来了。上凸空气流动速度较快压强小压强差向上的托举力下平空气流动速度较小压强大5、上凸下平的结构在气流中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6、仿生学不仅以生物的形状、功能和结构等特征为模仿对象,还需要研究它们的原理,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更有价值的设计思想。7、科学家们往往并不能直接从大自然中找到可以仿效的解决方案,他们首先需要观察,找到自己需要的生物原型,接着研究这种动物或者植物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8、在户外对空投包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时应采取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冲撞;实验时不可相互打闹;不可在没有防护栏杆或者防护栏杆不够牢固的地方进行实验。9、蒲公英蒲公英有宽大的翅膀,可以减慢下落的速度,飞得更远。减缓下落速度猫爪肉垫猫有厚厚的肉垫,可以增加着地时的缓冲效果。增加缓冲效果椰子椰子有坚硬的外壳,可以增强保护作用。增强保护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大象版 > 五年级下册(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