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种物质中,不含N元素的是( )A. 核酸B. 核酸内切酶C. 核糖D. 脱氧核苷2. 可持续发展与我们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关注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活 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 垃圾分类投放,能显著降低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C. 大规模围湖造田,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措施D. 实施“定期休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3.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
2、B. 试管婴儿属于生殖性克隆,不可随便应用C. 治疗性克隆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应全面禁止D.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会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4.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由遗传物质的选择性丢失所造成B. 细胞癌变是由遗传物质选择性发挥作用造成C. 细胞衰老过程中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减少D.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再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5. 某细胞的两种细胞器模式图如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结构上都附着有核糖体B. 甲、乙均可通过形成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 甲、乙结构相似,均由膜囊和管状的腔组成D. 甲、乙均可形成溶酶体6. 俗话
3、说得好“务农不误时”,冬小麦是在头一年秋季播种萌发,以营养体(长出根、茎、叶的植物体)过冬,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春天播下去的冬小麦虽然麦苗高度很快能赶上 秋天播种的小麦,但不能开花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冬小麦开花时间取决于其播种萌发的时间B. 经低温作用的冬小麦体内可能产生了影响开花的物质C. 越冬期小麦与春天拔节期相比,体内脱落酸浓度更高D. 低温影响冬小麦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7.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调查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对生物食性的调查,可确定各物种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地位B. 通过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不同群落中土壤
4、动物物种数目的多寡C. “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中,每次取黄豆前要放回上次取出的黄豆D. 在调查水体污染问题时,可用塞氏盘(一种黑白相间的圆铁盘)测定水质透明度8. 影响发酵工程的因素很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酵工程需考虑培养基的来源和转化效率B.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C. 发酵生产中,需要随时监控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D. 选育获得优良菌种后,可以长期传代并用于大规模发酵生产中9.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克隆培养法获得的有限细胞株具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B. 动物成熟体细胞一般需要通过核移植才能克隆繁殖C. 制备单
5、克隆抗体时,主要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 胡萝卜根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全能性表达能力会增大10. 金鱼草花色由一对基因C、c控制。红花品种(CC)与白花品种(cc)杂交所得F1均呈粉红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B. F1呈现双亲的中间类型,该现象属于共显性C. 金鱼草花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以直接反应基因型11. 金鱼是从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观赏鱼类,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鲫鱼驯化成金鱼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 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 人工选
6、择使野生鲫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多种变异类型D. 金鱼的存活率通常比野生鲫鱼要高12. 某小组在进行DNA模型搭建时,依次取用代表碱基A、C、T、G的纸片17、17、13、14个,其他材料足量。已知lbp=l碱基对,该小组搭建的双链DNA模型最长为( )A. 26bpB. 27bpC. 30bpD. 34bp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高强度的森林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该林地及其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 火烧迹地干燥,导致喜阳杂草丛生。右图是发 生高强度火灾后的某地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优 势种高度、物种丰富度随时间
7、的变化曲线。13. 下列关于植物甲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030年中,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30年后,种群密度减少是不适应环境所致C. 060年中,增长速率均大于0D. 30年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14.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C. 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D. 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该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越来越大15. 某男性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该部位染色体直径明显细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FMR-1基因突变,突变FMR-1基因非翻译
8、区(不编码氨基酸)中存在异常多的CGG重复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学显微镜检测此种变异毫无意义B. 该男性的女儿都会携带突变FMR-1基因C. 该突变最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D. 该男性的X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明显增加16. 虫媒花植物的花具有蜜腺和鲜艳的花瓣,还能释放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以此吸引蜜蜂 前来采蜜。蜜蜂中的侦察蜂发现蜜源后,会借助“圆形舞”等舞蹈动作告知同伴蜜源的方 向和距离。蜜蜂在采花蜜的过程中,为虫媒花植物进行了传粉,使其授粉概率增大, 繁殖率也得到了提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虫媒花植物释放的信息属于化学和物理信息B. 侦查蜂释放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C. 侦察
9、蜂释放的信息与蜜蜂的生存有密切关系D. 上述事实说明信息传递只能发生于同一种群内17. 常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选择作用,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B. 尿素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中只有少数肉眼可见的菌体C. 脲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学活性D. 本实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法,涂布不均匀会致实验结果偏小18. 下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X表示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胚胎具有不同核遗传物质B. 需移植到发情的母牛子宫内发育C. 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
10、段D. b过程需要一种成分复杂且稳定的培养液19. 如图示燕麦幼苗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及两侧细胞形态,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 向光弯曲生长与苗尖端应毫无关系B. 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细胞的生长C. 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而促进了细胞分裂D. 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而促进了细胞的生长20. 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在适宜pH和温度等条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Na+和S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的可变因素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和淀粉溶液浓
11、度B. 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与P点条件下相等C. 实验说明无酶条件下淀粉也能较快水解D. 实验说明通过提高淀粉溶液浓度能抵消Cu2+对酶活性的影响21.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干扰素均由白细胞产生,可以对抗并攻击肿瘤B. 白细胞介素1由吞噬细胞分泌,可以刺激辅助性T细胞增殖和分化C. 白细胞介素2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可以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发挥信号作用D.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两臂可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22. 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代表四种体液。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12、 )A. a中CO2含量一定低于dB.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只有bC. c在全身血管中不断流动D. d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糖原、尿素和胰岛素等23. DNA提取与PCR扩增等操作是基因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目标生物中提取DNA时,利用了 DNA与其他物质在NaC1溶液和酒精中溶解度的差异B. PCR扩增中会经30多次变性、退火、延伸的循环,单次循环的DNA产生量没有变化C. PCR扩增说明一些酶可以在细胞外高于60条件下发挥作用D.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PCR产物条带位置与DNA片段的长度密切相关24.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
13、放入浓度(单位为g/mL) 相同的等量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 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 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且细胞保持活力。据此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组的溶质分子数目比乙组明显少B. 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C. 实验结束后,糖溶液的浓度甲组低于乙组D. 实验结束后,叶肉细胞的吸水能力甲组低于乙组25. 某二倍体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
14、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一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8个B. 该细胞含32P核DNA分子有3个或4个C.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移位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基因组成正常的占50%二、非选择题26.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在_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对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分析时,可依据牡蛎的_
15、把牡蛎归属于M营养级。(2)从有机物生产角度分析,海参属于_生产者。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一般不用标志重捕法而同样方法,推测原因_。(3)在该生态系统中,M的净次级生产量为_ KJ/(m2a)。能量由生产者到M,再由M到N时是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产者和M的能量_。(4)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会造成牡蛎减产,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5)海水立体养殖模式提高了群落的_复杂性,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空间、食物和阳光等资源。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_等因素,从而确定各种生物合适的养殖数量及比例。27. 增施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大豆植株
16、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处理天数15天22天29天36天43天净光合速率(umol.m-2.sT)常温1118202224高温81514129常温+CO21422251715高温+CO21624272818淀粉含量(%)常温2.20.90.61.11.1高温1.50.50.30.50.8常温+CO23.01.41.62.22.5高温+CO21.90.60.41.31.5(1)CO2以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在_中发生碳反应。碳反应主要发生了五碳糖固定CO2、_和 _等变化,又被称为_循环。除了生成糖以外,碳反应还为光反应提供了_。(2)由表可知,常温+CO2组在处
17、理超过29天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原因可能是由于_积累所致,适当提高_可以改变这一状况。(3)若要探究增施CO2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的影响,通常先用 _ 提取光合色素,然后根据两类色素对不同 _的光吸收率的差异进行实验与分析。28.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同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如图1为某运动员体内生理变化以及感染某种病毒后发病原理。图2表示运动员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可知,激素B是_,甲状腺细胞能成为其靶细胞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_。过程对过程具有_作用。(2)图中的细胞甲是_,该细胞在二次
18、免疫中可由_增殖、分化而来。(3)从免疫学角度看,该运动员出现甲亢症状属于_。与健康人相比,该病患者激素B的分泌量_(填“增多”减少或“无法确定”)。(4)图2中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_和糖皮质激素明显增加,促进了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运动结束后,血糖浓度降低是通过_(填调节方式)实现的。29.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基本过程是先获取患者的T淋巴细胞,通过基因转导使T细胞表达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体外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进而识别并攻击自身的肿瘤细胞(如下图所示)(1)一般来说,自身T淋巴细胞与其他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
19、体DNA所含的遗传信息_(填相同或不同),该疗法选用患者自身T淋巴细胞的优点是 _ 。(2)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无菌、无毒的条件,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常含有血清等成分,常采用_法除去微生物,还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_来抑制细菌和真菌。将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T淋巴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时_(需要/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3)步骤中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_,步骤是为了_。(4)利用特定的酶获取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基因,然后将_后的产物连接到某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上,然后利用该逆转录病毒去侵染T淋巴细胞以实现转化。可运用_杂交技术检验目的基因是否在T细胞内成功表达,以筛选出成功改造好的T淋巴细胞(CAR-T细胞)
20、进行扩增。30. 海兔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研究者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相关结构如图所示。欲研究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原因,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可用微电极和显示屏记录电位变化,具体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标本用任氏液浸润,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与结果:连续电刺激喷水管皮肤,通过微电极记录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电位变化和缩鳃肌的收缩状况。结果显示感觉神经元持续产生动作电位,运动神经元电位逐渐减弱, 缩鳃肌的收缩_。可推测习惯化与感觉
21、神经末梢的敏感性_(填“无关”、“有关”)。在习惯化形成后,电刺激_,结果为_。说明习惯化与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发生变化有关,而与运动神经元电信号的产生及传 导、缩鳃肌的反应能力等无关。(2)分析与讨论:由图可知,参与缩鳃肌反射的突触至少有_个,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_。据实验结果分析,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突触发生变化的原因:若从突触前膜考虑,可能是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量_;若从突触后膜考虑,其原因可能是_。连续电刺激(间隔时间刺激强度适宜)离体的缩鳃肌,肌肉收缩一段时间后也逐渐减弱甚至停止,滴加适量某种溶液后,电刺激下肌肉收缩基本恢复。上
22、述肌肉停止 收缩的原因可能是_。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种物质中,不含N元素的是( )A. 核酸B. 核酸内切酶C. 核糖D. 脱氧核苷【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含N元素的化合物有磷脂、叶绿素、核酸、ATP、NADPH等。【详解】A、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A不符合题意;B、核酸内切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等,B不符合题意;C、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N元素,C符合题意;D、脱氧核苷是由脱氧核糖及含氮的碱基组成,含有C、H、O、N,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可持续发展与我们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有密
23、切关系,关注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活 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 垃圾分类投放,能显著降低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C. 大规模围湖造田,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措施D. 实施“定期休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答案】C【解析】【分析】1、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3、垃圾分类处理,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有利于实现可持
24、续发展。【详解】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B、实施垃圾分类,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实现物质再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B正确;C、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措施,C错误;D、定期休渔,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故选C。3.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世界范围内应全面
25、禁止生物武器B. 试管婴儿属于生殖性克隆,不可随便应用C. 治疗性克隆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应全面禁止D.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会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即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目的是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与此相对的是研究性克隆或医学性克隆,指的是产生研究所用的克隆细胞,不产生可独立生存的个体。【详解】A、生物武器是利用生物战剂杀伤人员、牲畜、毁坏植物的武器,生物武器又是生物制剂、载体和分散手段的综合利用,生物武器自诞生以来,给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A正确;B、试管婴儿属于治疗性克隆
26、,B错误;C、生殖性克隆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应全面禁止,C错误;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同种植物基因可以进行交流,不存在生殖隔离,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错误。故选A。4.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由遗传物质的选择性丢失所造成B. 细胞癌变是由遗传物质选择性发挥作用造成C. 细胞衰老过程中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减少D.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再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2、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
27、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3、细胞凋亡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详解】A、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丢失,A错误;B、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B错误;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的代谢会减慢,所以细胞衰老过程中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减少,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决定细胞凋亡的基因会表达,因此细胞凋亡过程中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故选C。5. 某细胞的两种细胞器模式图如甲、乙所
28、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结构上都附着有核糖体B. 甲、乙均可通过形成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 甲、乙结构相似,均由膜囊和管状的腔组成D. 甲、乙均可形成溶酶体【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只有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A错误;B、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两者均可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B正确;C、内质网是由一系列片状的膜囊和管状的腔组成的,高尔基体不是,C错误;D、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D错误。故选B。6. 俗话说得好“务农不误时”,冬小麦是在头一年秋季播种萌发,以营养体(
29、长出根、茎、叶的植物体)过冬,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春天播下去的冬小麦虽然麦苗高度很快能赶上 秋天播种的小麦,但不能开花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冬小麦开花时间取决于其播种萌发的时间B. 经低温作用的冬小麦体内可能产生了影响开花的物质C. 越冬期小麦与春天拔节期相比,体内脱落酸浓度更高D. 低温影响冬小麦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并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
30、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冬小麦开花时间取决于其播种萌发的温度,A错误;B、春天播下去的冬小麦虽然麦苗高度很快能赶上 秋天播种的小麦,但不能开花结实,因此经低温作用的冬小麦体内可能产生了影响开花的物质,B正确;C、脱落酸有助于植物度过逆境,越冬期小麦与春天拔节期相比,体内脱落酸浓度更高,C正确;D、春天播下去冬小麦不能开花结实,因此留下的是能开花结实的,低温影响冬小麦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A。7.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调查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对生物食性的调查,可确定各物种在食物链
31、和食物网中的地位B. 通过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物种数目的多寡C. “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中,每次取黄豆前要放回上次取出的黄豆D. 在调查水体污染问题时,可用塞氏盘(一种黑白相间的圆铁盘)测定水质透明度【答案】C【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详解】A、通过对生物食性的调查,可确定各物种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地位,食物链体现的是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A正确;B、通过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不同群
32、落中土壤动物物种数目的多寡,B正确;C、“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中,第二次取黄豆前才要放回上次取出的黄豆,C错误;D、在调查水体污染问题时,可用塞氏盘(一种黑白相间的圆铁盘)测定水质透明度,D正确。故选C。8. 影响发酵工程的因素很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酵工程需考虑培养基的来源和转化效率B.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C. 发酵生产中,需要随时监控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D. 选育获得优良菌种后,可以长期传代并用于大规模发酵生产中【答案】D【解析】【分析】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
33、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 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详解】A、发酵工程需考虑培养基的来源和转化效率,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大的产物,A正确;B、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合适时微生物才能生长良好,营养物质浓度过低时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浓度过高时则可能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B正确;C、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环境不断变化,需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控制,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C正确;D、选育获得优良菌种后,并不能长期传代使用,因为可能会发生变异
34、,D错误。故选D。9.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克隆培养法获得的有限细胞株具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B. 动物成熟体细胞一般需要通过核移植才能克隆繁殖C.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主要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 胡萝卜根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全能性表达能力会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
35、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克隆培养法为无性繁殖,获得的有限细胞株具有相同的基因型,A错误;B、动物成熟体细胞没有全能性,一般需要通过核移植才能克隆繁殖,B正确;C、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主要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培养技术,C正确;D、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胡萝卜根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全能性表达能力会增大,D正确。故选A。10. 金鱼草花色由一对基因C、c控制。红花品种(CC)与白花品种(cc)杂交所得F1均呈粉红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B. F1呈现双亲的中间类型,该现象属于共显性C. 金鱼草花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
36、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以直接反应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红花CC与白花cc杂交所得F1均呈粉红花Cc,则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1,A错误;B、F1呈现双亲的中间类型,该现象属于不完全显性,B错误;C、金鱼草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D、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以直接反应基因型,D正确。故选D。11. 金鱼是从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观赏鱼类,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
37、可育后代。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鲫鱼驯化成金鱼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 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 人工选择使野生鲫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多种变异类型D. 金鱼的存活率通常比野生鲫鱼要高【答案】A【解析】【分析】 进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降低。【详解】A、鲫鱼驯化成金鱼的过程中,进行了人为的选择,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A正确;B、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错误;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选择是定向的,
38、人工选择不可以使野生鲫鱼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由题干无法判断金鱼的存活率比野生鲫鱼要高,如果在野外环境,金鱼作为驯养品种存活率可能比野生鲫鱼要低,D错误。故选A。12. 某小组在进行DNA模型搭建时,依次取用代表碱基A、C、T、G的纸片17、17、13、14个,其他材料足量。已知lbp=l碱基对,该小组搭建的双链DNA模型最长为( )A. 26bpB. 27bpC. 30bpD. 34bp【答案】B【解析】【分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详解】代表碱基A、C、T、
39、G的纸片分别为17、17、13、14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组成A-T碱基对13个,C-G碱基对14个,则搭建的双链DNA模型最长为13+14=27个碱基对。ACD错误,B正确。故选B。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高强度的森林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该林地及其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 火烧迹地干燥,导致喜阳杂草丛生。右图是发 生高强度火灾后的某地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优 势种高度、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3. 下列关于植物甲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030年中,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30年后,种群密度
40、减少是不适应环境所致C. 060年中,增长速率均大于0D. 30年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14.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C. 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D. 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该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越来越大【答案】13. C 14. D【解析】【分析】1、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2、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
41、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13题详解】A、据图可知,030年中,甲种群的种群密度增加,故年龄结构是增长型,A正确;B、结合题意,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 火烧迹地干燥,导致喜阳杂草丛生,故据图推测,30年后,种群甲密度减少是不适应环境所致,B正确;C、据图可知,060年中,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故增长速率先大于0后小于0,C错误;D、30年之前,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30年之后,种群密度减少,出生率死亡率,故30年时,出生
42、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正确。故选C。【14题详解】A、由于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故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能提供一定的营养条件,故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B正确;C、随着优势物种高度增加,该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明显,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C正确;D、净初级生产量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总量中扣除呼吸消耗部分后的剩余量,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总生产量逐渐增加,净生产量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增加,随后逐渐降低,D错误。故选D。15. 某男性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该部位染色体直径明显细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FMR-1基
43、因突变,突变FMR-1基因非翻译区(不编码氨基酸)中存在异常多的CGG重复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学显微镜检测此种变异毫无意义B. 该男性的女儿都会携带突变FMR-1基因C. 该突变最可能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D. 该男性的X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明显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2、突变若发生在非编码区,不编码蛋白质,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3、根据题干分析:“男性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FMR-1基因突变”,“存在异常多的CGG重复序列”,使得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详解】A
44、、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智力低下疾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是由X染色体上F基因CGG过度重复扩增导致突变,虽然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但在X染色体上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该部位染色体直径明显细小),所以可通过显微镜观察X长臂末端的细丝部位来判断是否带有致病基因,A错误;B、女儿获得父亲X染色体,儿子获得父亲的Y染色体,这种变异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所以突变的基因会随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即该男性的女儿都会携带突变FMR-1基因,B正确;C、题干表示,是由“存在异常多的CGG重复序列”,使得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即是由碱基对增添引起的基因突变,C错误
45、;D、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的变化,改变了基因的种类,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原有的基因结构,但基因数量和位置不改变,D错误;故选B。16. 虫媒花植物的花具有蜜腺和鲜艳的花瓣,还能释放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以此吸引蜜蜂 前来采蜜。蜜蜂中的侦察蜂发现蜜源后,会借助“圆形舞”等舞蹈动作告知同伴蜜源的方 向和距离。蜜蜂在采花蜜的过程中,为虫媒花植物进行了传粉,使其授粉概率增大, 繁殖率也得到了提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虫媒花植物释放的信息属于化学和物理信息B. 侦查蜂释放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C. 侦察蜂释放的信息与蜜蜂的生存有密切关系D. 上述事实说明信息传递只能发生于同一种群内【答案】D【解析】【分
46、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虫媒花植物鲜艳的花瓣,属于物理信息,释放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B、侦查蜂跳“圆形舞”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侦察蜂释放的信息可将蜜蜂吸引到蜜源方向采蜜,获得食物,故侦察蜂释放的信息与蜜蜂的生存有密切关系,C正确;D、花能通过物理和化学信息吸引蜜蜂采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