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265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认为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认为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社会秩序礼崩乐坏B. 社会思想多元开放C. 士人阶层走向没落D. 儒法思想趋于一致2. 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由此可知当时( )A. 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B. 继承了为政以德的文化传统C. 选官走向法律化和制度化D. 官员有着官德

2、上的自我省察3. 如图为唐朝石椁屏壁线刻画。这反映了( ) 堕髻仕女持搔杖立于萱草旁 A. 异域文化B. 文人意趣C. 市井风情D. 大唐气象4. 明代前期,朝廷允许私商取得盐业特许销售权,他们须按照规定运送米粮至辽东、蓟州等北边九镇,以低价贩卖。这一规定基于( )A. 盐铁专卖废除B. 商业资本的驱动C. 军事战争的需要D. 抑商政策的松动5.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奏请设立警察署,获准后在长沙创设湖南保卫局,“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戊戌政变后该局撤并于保甲局。1902年改为湖南保甲团练总局。1905年改保甲团练总局为湖南警务总局。据此可知( )A. 清政府地方官员有变革精

3、神B. 变革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C. 长沙的地方治理趋向近代化D.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6. 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博物苑,“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对社会免费开放。张謇此举旨在( )A. 完成师夷长技B. 践行中体西用C. 推行实业救国D. 实现教育救国7. 1938年,山东根据地政府发行“山东币”,用市场必备物资取代金银直接与山东币挂钩。规定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其余50元进入市场流通。这一措施( )A.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稳定了山东币货币价值C. 打破了法币的垄断局面D. 抵制了日伪的

4、经济掠夺8. 如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该作品( )A. 记录了合作社生产互助的场景B. 表明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序展开C. 讴歌了农民建设工业化的热情D. 描绘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愿景9. 1954年10月,毛泽东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我们东方人有团结起来的感情,有保卫自己的感情。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这表明,中国( )A. 意图缓解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B. 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 奉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D. 大力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10. 瑙克拉提斯城曾是埃及第26王朝时期希腊据点,在这里出土了希腊式陶碗,碗的

5、边缘有斯芬克斯神的头像。这表明了( )A. 埃及文化与希腊本土文化的交融B. 古代希腊神话对埃及文化的影响C. 古代埃及通过战争征服了古希腊D. 希腊的制陶技艺传播到古代埃及11.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革命派报刊波士顿公报全文刊登了英国权利法案等法令。许多读者来信赞美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法美丽而强大的顶梁柱它肯定并维护人的自然权利,明确提出人与生俱来的任何权利都不应该受到侵犯,如自由、财产等原则”。这说明( )A. 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 北美意图照搬英国政治制度C. 英国殖民体系逐步走向瓦解D. 报刊成为独立战争主导力量12. 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

6、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马克思强调的是( )A. 康德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B. 康德哲学主张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C. 康德哲学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具有彻底性D. 康德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13. 1919年6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德国赔款问题发表评论说:“战后赔款本来应该是他们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议题,而他们把赔款作为一个神学问题、政治议题和选举手段来解决恰恰漏掉了他们所掌握的各国经济未来这一角度。”这表明凯恩斯( )A.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维持欧洲均势B. 认同外交应该优先考虑本民族利益C. 主张从全球化的视角考虑德国

7、问题D. 认为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相互依存14. 1922年2月,莫斯科消费合作社为了应对饥荒,决定从法国进口一批罐头,而商贸进出口部门不断推诿,经过两次调查,由政治局和人民贸易委员会的委员出面协调才得以解决。这表明当时( )A. 资本主义封锁导致经济发展困难B. 战时共产主义加剧官僚主义作风C. 新经济政策未能改变僵化的体制D. 政策需继续调整来应对困难局面15. 观察下列两幅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亚太地区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 西方国家在19至20世纪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C. 环太平洋贸易造就亚太地区持续繁荣D. 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6. 阅读

8、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治理 史料 出处诸内郡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罚而不废。宋濂等元史刑法志(元)或即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王圻续文献通考弘治八年(1495年),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张廷玉等明史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一百三十三隶武选(统于兵部)。毛奇龄蛮司志序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如湖北之施南,湖南之永顺,四川之宁远,广西之泗城,云南之东川,贵州之古州、威宁等府厅州县先后建置,渐成内地。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凡改土归流,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

9、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大清会典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治理的“变与不变”。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中国出版的部分图书 时间(年)作者(译者)国家作品1899飞天道人(译者)中国支那保全策有贺长雄【日】1908白鸟库吉日本满洲历史地理朝鲜历史地理1913酒卷贞一郎日本支那分割论1915白鸟库吉日本满蒙研究汇报1917申悦庐中国中华民族特性论材料二 “五四”之前的那几年,在中国的报刊上,反复出现这些惊心扎眼的消息,更刺激着中国知识人的神经,如“日人之蒙古视察”(1913)“日人热心研究满蒙”(1913)“日人之我国经营

10、蒙古观”(1915)“日本拟设置满蒙领事馆”(1916)“日人谋我满蒙之感言”(1916)“日本拓殖满蒙之新计划”(1916)。以上材料摘编自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领土”“五四”之前有关“主权”问题的日本刺激与中国反应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是在与西方列强入侵对抗中出现的,与世界观念、主权意识的产生和华夏中心观的破灭联系在一起。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关于“计划”和“市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摘自刘洪森“计划”和“市场”: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与话语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11、“探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 为了研究蒸汽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历史,某同学读了瓦特传一工业革命的旗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录。这些摘录,会告诉我们什么呢?摘编自【美】安德鲁卡内基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请你阐述从上述摘录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要求:结论明确,结构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认为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认为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

12、一毛”。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社会秩序礼崩乐坏B. 社会思想多元开放C. 士人阶层走向没落D. 儒法思想趋于一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认为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认为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可知,杨朱认为,每一个人只要尽力做好自己,既不做有利于天下的事,也不做有害于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会变得很好;而孟子认为,仅仅是拔掉自己的一根毛发,就可以利于天下,但

13、即使这样也不愿意去做,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也太自私了;韩非子认为,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杨朱、孟子和韩非子都对同一事物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说明当时的社会思想多元开放,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秩序礼崩乐坏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士人阶层是否走向没落,排除C项;“趋于一致”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 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由此可知当时( )A. 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B. 继承了为政以

14、德的文化传统C. 选官走向法律化和制度化D. 官员有着官德上的自我省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可知,秦朝法令要求官吏必须宽厚仁爱、亲民行善,这表明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A项正确;秦朝主张严刑峻法,B项不符合秦朝统治策略,排除B项;材料强调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未涉及选官,排除C项;材料表明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未体现官员在官德上的自我省察,排除D项。故选A项。3. 如图为唐

15、朝石椁屏壁线刻画。这反映了( ) 堕髻仕女持搔杖立于萱草旁 A. 异域文化B. 文人意趣C. 市井风情D. 大唐气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石椁屏壁线刻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物形体均标美韵致,持物姿态具象生动,不仅自然地表现了当时女性健硕外拓的生活状态,而且反映了上层宅邸中仕女的精神意象,也是对时代风貌和艺术境界的回应,D项正确;石椁屏壁线刻画体现的是唐朝的时代特色,不能得出文化的交流,也无法得出文人意趣,排除A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上层宅邸仕女的刻画,并不是市井风情,排除C项。故选D项。4. 明代前期,朝廷允许私商取得盐

16、业特许销售权,他们须按照规定运送米粮至辽东、蓟州等北边九镇,以低价贩卖。这一规定基于( )A. 盐铁专卖的废除B. 商业资本的驱动C. 军事战争的需要D. 抑商政策的松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私商获得盐业特许销售权的前提是将米粮运到边境低价贩卖,这样可以满足边境军事战争的需要,C项正确;盐铁专卖没有被废除,排除A项;这一规定基于军事战争的需要,而不是商业资本的驱动,排除B项;这一规定基于军事战争的需要,但不能说明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D项。故选C项。5. 1898年,湖

17、南按察使黄遵宪奏请设立警察署,获准后在长沙创设湖南保卫局,“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戊戌政变后该局撤并于保甲局。1902年改为湖南保甲团练总局。1905年改保甲团练总局为湖南警务总局。据此可知( )A. 清政府地方官员有变革精神B. 变革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C. 长沙的地方治理趋向近代化D.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1905年(中国)。根据材料“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奏请设立警察署,获准后在长沙创设湖南保卫局,.戊戌政变后该局撤并于保甲局。1902年改为

18、湖南保甲团练总局。1905年改保甲团练总局为湖南警务总局。”可知,维新运动时期,湖南设立保卫局,之后不断演变,在新政期间演变为湖南警务总局,这是受西方地方治理思想的影响,湖南地方治理趋向于近代化,C项正确;支持变法的官员上奏设立警察署,无法判定是否所有地方官员有变法精神,选项以偏概全,排除A项;材料中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已经超出中体西用范畴,排除B项;维新运动以及清末新政都属于统治阶级的自救活动,而非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6. 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博物苑,“设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对社会免费开放。张謇此举旨在( )A. 完成师夷长技B. 践行

19、中体西用C. 推行实业救国D. 实现教育救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张謇主张发展教育事业,认为它关系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D项正确;“师夷长技”的意思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中体西用属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博物苑不属于“实业救国”,排除C项。故选D项。7. 1938年,山东根据地政府发行“山东币”,用市场必备物资取代金银直接与山东币挂钩。规定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

20、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其余50元进入市场流通。这一措施( )A.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稳定了山东币货币价值C. 打破了法币的垄断局面D. 抵制了日伪的经济掠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根据材料“1938年,山东根据地政府发行山东币,用市场必备物资取代金银直接与山东币挂钩。规定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其余50元进入市场流通。”可知,“山东币”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

21、,使得山东币与这些物资进行挂钩,如果物价上涨,说明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少了,货币多了,就卖出这些商品,回收一些货币,相反就买进商品作为库存,这样操作之下,根据地的物价以及山东币的币值十分稳定,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根据地加强币值改革的信息,没有体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信息,排除A项;打破了法币的垄断局面,“打破了”说法过于绝对,而且当时法币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市场上没有达到垄断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日伪的经济掠夺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8. 如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该作品( )A. 记录了合作社生产互助的场景B. 表明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序展开C. 讴歌了农民建设工业化的热情D.

22、描绘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愿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中国)。根据材料“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机器来耕地,一人抵千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新中国处于巩固政权阶段,工业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材料中宣传画“机器来耕地,一人抵千人”所描绘的是人们渴望农业实现机械化的场景,是对未来的愿景期望,D项正确;在材料中没有描述合作社生产互助信息,排除A项;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是在1952年之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农村农业的场景,而非建设工业化,排除C项。故选D项。9. 1954年10月,毛泽东

23、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我们东方人有团结起来的感情,有保卫自己的感情。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这表明,中国( )A. 意图缓解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B. 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 奉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D. 大力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根据材料“我们东方人有团结起来的感情,有保卫自己的感情。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要对付帝国主义。”可知,毛

24、泽东认为,中印虽然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都要对付帝国主义,这些思想体现了我国奉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C项正确;材料中信息没有描述关于缓解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放弃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61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 瑙克拉提斯城曾是埃及第26王朝时期的希腊据点,在这里出土了希腊式陶碗,碗的边缘有斯芬克斯神的头像。这表明了( )A. 埃及文化与希腊本土文化的交融B. 古代希腊神话对埃及文化的影响C. 古代埃及通过战争征服了古希腊D. 希腊的制陶技

25、艺传播到古代埃及【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在古埃及的领域内出现了希腊据点和具有希腊文化特征的物品,体现了埃及文化与希腊本土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材料表明埃及文化与希腊本土文化的交融,不能说明古代希腊神话对埃及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古代埃及没有通过战争征服古希腊,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埃及文化与希腊本土文化的交融,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1.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革命派报刊波士顿公报全文刊登了英国权利法案等法令。许多读者来信赞美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法美丽而强大的顶梁

26、柱它肯定并维护人的自然权利,明确提出人与生俱来的任何权利都不应该受到侵犯,如自由、财产等原则”。这说明( )A. 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 北美意图照搬英国政治制度C. 英国殖民体系逐步走向瓦解D. 报刊成为独立战争主导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根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革命派报刊波士顿公报全文刊登了英国权利法案,得到广泛的反响和关注,这说明此时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北美人民赞美的是英国宪法维护人的权利及其制定原则,而非照搬英国政治制度,排除B项

27、;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殖民体系逐步走向瓦解的信息,排除C项;报刊成为独立战争主导力量,与史实不符,过于夸大报刊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2. 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马克思强调的是( )A. 康德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B. 康德哲学主张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C. 康德哲学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具有彻底性D. 康德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欧洲

28、。根据材料“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可知,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是一次思想革命,其主体思想认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只有在适合于“普遍的立法原理”,即成为对任何有理性和意志的人都有效时,才具有普遍有效性,说明康德哲学主张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B项正确;康德哲学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而非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排除A项;康德哲学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具有彻底性,“一样具有彻底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康德哲学的主张,没有描述康德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3. 1919年6月,英

29、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德国赔款问题发表评论说:“战后赔款本来应该是他们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议题,而他们把赔款作为一个神学问题、政治议题和选举手段来解决恰恰漏掉了他们所掌握的各国经济未来这一角度。”这表明凯恩斯( )A.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维持欧洲均势B. 认同外交应该优先考虑本民族利益C. 主张从全球化的视角考虑德国问题D. 认为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相互依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的世界。根据材料“战后赔款本来应该是他们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议题,而他们把赔款作为一个神学问题、政治议题和选举手段来解决恰恰漏

30、掉了他们所掌握的各国经济未来这一角度。”可知,凯恩斯就德国赔款问题认为,英法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没有从全局的、根本角度考虑,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政治问题上,即制裁和削弱德国,这使得英法失去一次掌握世界经济未来的机会,说明凯恩斯主张从全球化的视角考虑德国问题,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处理德国问题,没有描述维持欧洲均势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优先考虑本民族利益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相互依存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4. 1922年2月,莫斯科消费合作社为了应对饥荒,决定从法国进口一批罐头,而商贸进出口部门不断推诿,经过两次调查,由政治局和人民贸易委员会的委员出面协调才

31、得以解决。这表明当时( )A. 资本主义封锁导致经济发展困难B. 战时共产主义加剧官僚主义作风C. 新经济政策未能改变僵化的体制D. 政策需继续调整来应对困难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苏俄)。根据材料“1922年2月,莫斯科消费合作社为了应对饥荒,决定从法国进口一批罐头,而商贸进出口部门不断推诿,经过两次调查,由政治局和人民贸易委员会的委员出面协调才得以解决。”可知,苏俄在新经济政策期间,从法国进口一批罐头,被商贸出口部分推诿,最后政治局和人民贸易委员会的委员出面才得以解决,说明新政策仍

32、然需要不断调整来应对当时的困难局面,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封锁的信息,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此时已经结束,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未能改变僵化的体制,“未能改变”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5. 观察下列两幅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亚太地区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B. 西方国家在19至20世纪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C. 环太平洋贸易造就亚太地区持续繁荣D. 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20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和亚洲历年占世界

33、GDP的份额与西方国家和亚洲历年占世界总出口量的份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左右,西方国家GDP所占份额开始超过亚洲,亚洲的出口量的也在减少,说明西方国家在19至20世纪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B项正确;根据材料描述的信息,无法判定亚太地区将在二十一世纪能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亚洲占世界GDP的份额和占世界总出口量的份额,无法确实是否是环太平洋贸易的影响,排除C项;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一直”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治理 史料 出处诸内郡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罚

34、而不废。宋濂等元史刑法志(元)或即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王圻续文献通考弘治八年(1495年),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张廷玉等明史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一百三十三隶武选(统于兵部)。毛奇龄蛮司志序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如湖北之施南,湖南之永顺,四川之宁远,广西之泗城,云南之东川,贵州之古州、威宁等府厅州县先后建置,渐成内地。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凡改土归流,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大清会典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治理的“变

35、与不变”。【答案】“变”的是中央对西南边疆土司的管理不断加强。土司在设立之初,自治权很大,缺少监督节制,后来逐渐受制于中央机构,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成为朝廷的官员。中央王朝国力增强;边疆地区对内地交流的增强;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治理,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变”的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治理理念。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社会习俗,设立土司制度;抓住时机,进行改土归流的同时,又允许部分流官世袭。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因

36、素,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理理念。这种理念蕴含中华民族解决统一多民族国家有效治理的政治智慧,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解析】【详解】这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 变:首先根据材料宋元时期“土官有罪,罚而不废”,“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再到明清时期“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等可以得出随着宋元明清朝代的更替,中央对西南边疆土司的管理不断加强。土司在设立之初,自治权很大,缺少监督节

37、制,后来逐渐受制于中央机构,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成为朝廷的官员。然后结合所学阐述“加强管理”的原因和作用,从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等方面展开作答即可。不变:根据材料“凡改土归流,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不变”的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治理理念。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社会习俗,设立土司制度;抓住时机,进行改土归流的同时,又允许部分流官世袭。然后结合所学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因素,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方面阐述中央政府采取“因俗而治”政策的原因。最后可以从经济

38、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边疆开发、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阐述“因俗而治”的作用。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中国出版的部分图书 时间(年)作者(译者)国家作品1899飞天道人(译者)中国支那保全策有贺长雄【日】1908白鸟库吉日本满洲历史地理朝鲜历史地理1913酒卷贞一郎日本支那分割论1915白鸟库吉日本满蒙研究汇报1917申悦庐中国中华民族特性论材料二 “五四”之前的那几年,在中国的报刊上,反复出现这些惊心扎眼的消息,更刺激着中国知识人的神经,如“日人之蒙古视察”(1913)“日人热心研究满蒙”(1913)“日人之我国经营蒙古观”(1915

39、)“日本拟设置满蒙领事馆”(1916)“日人谋我满蒙之感言”(1916)“日本拓殖满蒙之新计划”(1916)。以上材料摘编自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领土”“五四”之前有关“主权”问题的日本刺激与中国反应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是在与西方列强入侵对抗中出现的,与世界观念、主权意识的产生和华夏中心观的破灭联系在一起。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答案】示例观点:在不断反抗列强入侵中国的斗争中,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萌发,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

40、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由潜隐状态跃升到激烈状态,似火山熔浆般喷发出来,民族精神“在侵略者之

41、前突然奋涨起来,成为一道新的、近代的中国长城”。综上所述,在不断反抗列强入侵中国的斗争中,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将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时期(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首先,根据设问要求提炼观点,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是在与西方列强入侵对抗中出现的,与世界观念、主权意识的产生和华夏中心观的破灭联系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提炼观点为:在不断反抗列强入侵中国的斗争中,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在不断反抗列强入侵中国的斗争中,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结合所学知识,

42、对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如: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萌发,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

43、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由潜隐状态跃升到激烈状态,似火山熔浆般喷发出来,民族精神“在侵略者之前突然奋涨起来,成为一道新的、近代的中国长城”。最后,对观点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观点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在不断反抗列强入侵中国的斗争中,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将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关于“计划”和“市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摘自刘洪森“计划”和“市场”: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与话语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探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

44、,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题目:在“计划”与“市场”中不断探索出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党和政府通过剿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等措施稳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之后,开展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为使工业化目标顺利实施,党和政府开始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在中国推行计划经济,以集中国家优势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改进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这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进行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适应了当时新中国的具体实际。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政府进行了二次探索,提

45、出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为补充,这次探索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步伐,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了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和政府的又一次探索。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总之,党和政府在不断的探索中

46、,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不断前行。【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要求立论正确,表述成文,条理清晰。首先,确定短文的主题,根据材料“关于计划和市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计划”与“市场”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最终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即:在“计划”与“市场”中不断探索出发展之路。其次,根据提炼的主题:在“计划”与“市场”中不断探索出发展之路。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内容、意义等角度进行详细的描述,如: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党和政府通过剿

47、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等措施稳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之后,开展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为使工业化目标顺利实施,党和政府开始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在中国推行计划经济,以集中国家优势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改进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这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进行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适应了当时新中国的具体实际。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政府进行了二次探索,提出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为补充,这次探索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步伐,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了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