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21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 默写古诗文。(卷面共12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感时花溅泪,。,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马作的卢飞快,。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乙亥杂诗)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论语)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们读到了忠贞爱国、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读李白行路难(其一)的“,”,我们读到了即使面

2、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也一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乐观情怀。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r chn( )。 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kng ki j ng( )地来到天安门前。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nng yn( )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你不见那chn din din( )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英雄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革命精神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B.6月23日,半导体材料学家梁骏吾逝世,在他的科学生涯中,

3、他用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践行着“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止”的誓言。C.智能技术对于年轻人来说驾轻就熟,却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不少老年人面前。D.黄河流域自然风光千姿百态,雪山、湿地、草原、瀑布等多种地形地貌与文化遗迹交相辉映,前来参观的大庭广众纷纷拍照留念。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因其靠近闽江的原因,自古航运发达,渐成货运码头,贸易繁荣,是福州市文化地标之一。(删掉“之一”)B.央视2022年中秋晚会播出,为全球奉献了一台彰显中华历史之美、河山之美、文化之美以及新时代中国的生活之美的文化。(在句末加上“盛宴”) C.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

4、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D.2022年广东当代漆艺展开幕,旨在对漆艺在广东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当下发展进行概要性呈现与梳理。(将“呈现”与“梳理”互换位置)5.“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读励志新闻】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标题: 8月5日,广东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公路)项目比赛在清远开赛,来自深圳市的刘伟以19分57秒的成绩摘得男子H4级15公里个人计时赛金牌。这是本届残运会自行车比赛项目诞生的首枚金牌,

5、也是本届省残运会残奥项目首枚金牌。据悉,本届省残运会,深圳市共派出由137位运动员和56位工作人员组成的代表队参赛。除此前已结束的项目之外,深圳代表队还将参加游泳、羽毛球、足球等10个小项,唐楷峰、萧彦红、何忆义等深圳市体育名将也将悉数登场。【访优秀人物】你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采访刘伟,请拟写两个采访问题。(2分)【悟自强内涵】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适合作为“自强不息”的正面典型吗?请结合原著的情节简述理由。(3分)【谈理想信念】“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选中的二个主要意象,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意象,结合你对这一个意象的理解,谈谈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3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6、成 6-10 题。(15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躬耕于南阳(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

7、现代汉语。(4 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乙】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魏征薨。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节选自资治通鉴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链接材料】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选自魏武帝集)【注释】笃行:行为敦厚。庸:难道。废:抛弃。魏武帝:即曹操。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

8、思。(2分)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9.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10. 结合【甲】【乙】两文及【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在用人上,诸葛亮、魏征、曹操有什么不同的主张?(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10分) 培厚创新的土壤魏 寅如果把科技创新的过程比作“发现之旅”,那么对于颠覆性创新而言,探寻的就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与渐进式、累积性创新不同,颠覆性创新需要彻底的突破,往往体现为突破常规思维的异想天开、跳出传统模式的另辟蹊径、超越既有领域的开疆拓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西方近

9、代的蒸汽机技术和电气技术,都可谓“从0到1”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不仅改变了生产生活模式,甚至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其意义和影响都是颠覆性的。然而,颠覆性创新的“非常规”特性,使其在刚刚出现时难以被理解和认可。新事物从“遭冷遇”到“受热捧”,往往存在一定延迟,而颠覆性创新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创新很多时候九死一生,颠覆性创新作为“创新的顶峰”,成功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既面临外界的压力,又存在失败的风险,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挑战之大、困难之大,不难想见。进而言之,要想推动颠覆性创新,就必须 。鼓励创新,才有活力涌流。近年来,我国频频向创新高地发起冲锋。“天河”创造超算纪录,“墨子”领跑量子科技,“北斗

10、”完成全球组网,5G赋能百业千行我们已在一些前沿领域领先发展,无法再靠追随获取进步、谋求突破。惟有以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指向,着力培厚科技创新“金种子”的成长土壤,方能收获更多“硬核产品”,从而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一项颠覆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往往不被看好。但恰是此类项目,最需要政策的帮扶,最渴望得到“第一桶金”的支持。否则,非凡的创意就可能被磨去棱角,甚至干涸枯竭。这就要求破除观念藩篱和制度障碍,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资助机制,让有志于颠覆性创新的研究者获得足够的“风险投资”,不用为缺少支持而发愁、不用为暂时出不了成果而焦虑。提供环境、搭建平台

11、、呵护创造,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潜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宽容失败,才有从容探索。钱学森曾说:“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对“探索性失败”的每一次宽容,都可能孕育着下一次创新的成功。不久前,科技部等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明确“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重视试错的价值,树立容错的导向,探索“为失败买单”的合理办法,为勇于创新者解除后顾之忧,“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箴言就能照进现实,凝聚起更多的创新力量。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影响力,增强了民族

12、自豪感。展望未来,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科技改革步伐,给颠覆性创新一片成长沃土,我们必将打造更多支撑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国重器”,早日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20年08月13日04版,有删改)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第段将科技创新的过程比作“发现之旅”,引出了“颠覆性创新”这个论题。B.文章告诉我们,为了早日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就要给颠覆性创新一片成长沃土。C.一项颠覆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在刚刚问世的时候最需要政策的帮扶,否则就会干涸枯竭。 D.选文第段画线句引用钱学森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宽容失败,才有从

13、容探索”的观点。12. 根据文意,将文章第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10字以内)(3分)13. 如果要把下列这则材料加入到文中,你认为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请说说理由。(4分)未满 23 岁的曹原被自然杂志称为“石墨烯的驾驭者”,他发现了使石墨烯能够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导电的方法,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 107 年的世界难题。可以说,这一发现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该方法将会使能源的使用和运输更为有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15分) 秘 密范春叶最近,我总是思念过世多年的父亲。思念是从一位自称是父亲老战友的人联系上我时开始的。他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妥帖地向后梳着,一副眼

14、镜架在鼻梁上,腰板挺拔、硬朗。陪同他来的人称呼他为“郭老”。郭老先说出了我父亲的名字,然后问我是不是他的家人。我踌躇着,不好回答。因为我连父亲是否真的当过兵都不十分清楚。即便我的母亲,如今已是银发闪耀荣升为姥姥的人了,提起父亲当年,她张嘴就埋怨道:“你父亲他就是个骗子!上门提亲的时候,说他哈尔滨军工学院毕业,毕业后当过几年兵,退役前还荣立了二等功。可等我嫁他后,翻开他那二等功授奖证书一看,主要事迹一栏空着,问他怎么回事。你父亲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嗳,谁知那几年他混哪儿去了?骗了我一辈子,末了也没跟我讲句实话。”我嚅动了几下嘴唇,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对郭老说:“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您有

15、什么事情?”郭老一怔,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哀叹一声:“来晚啦。”说着一行浊泪滚了出来。我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看着他,长时间沉默。片刻过后,郭老问起我的母亲。我说:“我母亲倒还健在,只是腿脚不方便,走路需要拐杖。”郭老又是沉默,随后,他说:“如果方便的话,希望能带我到你父亲的墓地看一看。”郭老的声音悲切,我犹豫片刻,说:“好吧。”时值三月,北方的山林尚未睡醒,灰晦的枯木间隔着肃穆的松柏,死呆呆地杵着。郭老在父亲的墓前待了好长时间,春风飒飒刮过,他的白发、他的身体在风中颤动。陪同他来的人将他搀起,他拭了把眼泪,戴上眼镜。走过青黄交接的草坪,安坐于墓园的长条椅上,问起我父亲的生平过往。我说:“打我记

16、事起,父亲就一直在造船厂上班。前些年退下来后,就四处奔忙去当最美志愿者。其实作为小辈儿,我宁愿父亲像别的退休老人那样遛鸟逛公园。母亲也劝他人老啦,不能由着性子来。父亲不听劝,总说自我奉献让他感觉快乐。后来,在一次志愿服务回家的路上,他突发脑溢血,就这么过世了。”郭老叹息一声,远望着肃穆的墓地、悠远的天空,像是想什么事情。好半天,他说:“我觉着我还是应该见见你的母亲。”我沉默。心里盘算,该不该让郭老跟母亲见面呢?我想,母亲见到郭老,想起父亲又会伤感的。不让郭老见我的母亲也许会避免许多的麻烦。我说:“您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会转述给我母亲的。”郭老严肃地说:“我来,本是想告诉你父亲一个特大喜

17、讯:我们当年军队的秘密已经在年前解密了!”我愕然。什么秘密?前些日子我刚在电视上看到民族资产解冻大骗局。现在联想到一块儿,我的脑海里一片混乱。只听郭老缓缓地说:“1966年10月27日,我国首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成功,导弹从甘肃双子城基地发射,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预定的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了核爆炸!我们中国从此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而你的父亲,作为这次试验的加注技师之一,荣立二等功。但由于核试验上不可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保密要求”我的泪水喷涌而出,我说:“郭老,请让我带您去见见我的母亲,她一辈子都不知道我父亲藏着这样的一份荣耀在身!”(摘自小说林)14. 小说从

18、“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效果?请从情节方面简要分析。(4分)15.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的标题“秘密”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我”因为怕麻烦,所以一开始就拒绝了郭老想要见“我”母亲的请求。C.“我”得知父亲的秘密后泪水喷涌而出,表现了“我”的自责。D.本文以平淡的语言叙事,但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挚感人的情感。16. 按要求品味下面词句。(5分)郭老一怔,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哀叹一声:“来晚啦。”说着一行浊泪滚了出来。(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时值三月,北方的山林尚未睡醒,灰晦的枯木间隔着肃穆的松柏,死呆呆地杵着。(从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17. 文中的父亲虽然没有直接出场,但他的形象却牢牢地刻在我们心中。张爱萍将军这样评价“两弹”功勋人物邓稼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以此来评价小说中的“父亲”也是恰如其分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三、作文(50分)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太吵了需要静一点;太动了需要静一点;太烦了需要静一点。请以“静一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无限;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 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