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案(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20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案(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案(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案(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案(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案(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1.视觉【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等过程,能说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通过探究实验,理解眼睛对刺激的反应,能说出常见的眼病及预防方法。3.体会眼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关系,学会保护眼睛。【教学过程】一、情境聚焦小游戏:蒙眼走路游戏规则:(1)带上蒙眼布走路(2)只能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表演。提出问题:他们走上来和走过去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发现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那么,这其中有谁的功劳使得他们能够很轻易地走上来呢。没错,就是眼睛。眼睛啊,它主要是由眼球所组成的,那眼球,它有怎样的结构能够帮助我们看见物体呢,那今天我们就一起

2、来学习一下视觉。教师板书:视觉二、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分发了一个眼球的模型,大家结合着老师呈现在大屏幕上的示意图,自己由外到内去看一看眼球,它都有哪些结构组成呢?那一会儿老师要找一个小组代表,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眼球,各结构的名称,去贴到在板上的挂图上,那么现在,现在开始吧!出示幻灯片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贴一下呢?师: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眼球结构的平面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立体的眼球结构。师:这两位同学都找得准确无误。这些结构又有什么功能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4-1下面这一自然段文字,找出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的功能,并用最简洁的(重音)语言进行概括。(二)进阶活

3、动 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个小动画,动画里播放的是视觉的形成过程,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一看物体在发生远进的变化的时候,我们眼球的哪一部分结构起到了主要的一个变化作用呢,那现在开始吧!师:你知道哪些关于眼睛的疾病?生交流师:那同学们想想我们该如何去预防?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四、拓展应用1.你知道哪些常见眼病的预防方法?【教学后记】2.预防近视【教学目标】1.知道近视是一种疾病;了解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导致近视的行为;知道预防近视的方法。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获取近视形成的原因;能够自我监测视力。3.用所学的预防近视的方法指导生活,保护视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

4、师出示课题预防近视,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近视吗?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哪些不便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患有近视的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近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预防近视二、探究活动(一)小试牛刀,测测自己的视力1.学生交流视力检测的经历教师提问:在以往的体检活动中,你们是如何进行视力检测的?检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2.教师出示教科书方法指导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视力检测的方法。3.教师出示教科书资料卡信息、拓展学生对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认识,学习自我检测视力的方法。(二)交流探讨,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教师提问: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5、是我们的视觉器官,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可是,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近视,影响我们的视力。你们知道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呢?学生交流不良用眼行为教师纠正、补充、总结学生的交流内容,并呈现几种常见的容易导致近视的行为。(三)近视的危害和预防。I.梳理总结,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教师出示教科书情景图,情景图显示“近视是一种疾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与课前谈话内容相衔接,使学生明确近视的害处及给生活带来的不便。2.模拟实验,分析近视的成因。教师提问:为什么患了近视,看远处的东西会模糊呢?学生猜想、交流。模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点燃的蜡烛、凸度不同的透镜、光屏进行模拟实验,通过

6、改变变量来探究看不清远处物体的原因。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出示教科书资料卡上的信息,让学生对近视后观察远处物体模糊的原因有进一的了解。3.引导交流,预防近视从我做起。教师提问:近视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不便,我们怎样预防近视呢?学生交流:做眼保健操;多到户外运动;不在强光或昏暗灯光下看书教师依据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进行纠正、补充和总结,倡导学生保护视力,积极预防,践行科学健康的用眼习惯。三、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人、访问医生等方式,了解近视矫正的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近视,积极预防。【教学后记】3.听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

7、功能,以及听力的形成过程2、知道导致中耳炎及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耳的结构”的挂图或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了解耳的重要性,形成自觉保护听觉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教学难点】听觉的形成【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的挂图、模型或课件;“听觉的形成过程”的挂图或课件;制作“耳的结构”的拼图(保证每小组一套);分好小组,选出小组长及人员分工。【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是乐曲碟片还是歌曲碟片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听到)我们生活的世

8、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是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耳朵)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探讨的话题耳与听觉(二)新课学习耳的结构出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投影片提问:耳分为哪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什么构成,三个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外耳:耳廓、外耳道 (同时让学生用手去感受)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人的肉眼都能看到,耳廓暴露在外,长耳廓有何用呢?(收集声波),外耳道是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皮肤上有细毛,皮脂腺,这些分泌物与脱落表皮混合在一起,形成耳垢。中耳是由鼓膜、鼓室、听小骨组成的。那么“鼓膜”是怎样一种结构呢?声

9、音来自振动。是什么结构将空气的振动传递到耳的深处?(鼓膜)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一层界膜,是椭圆形的,灰白色的薄膜,是接受声波振动的结构,随着声波强弱产生不等的振动。那鼓膜里面还有什么结构?(听小骨)中耳除了鼓膜,还包括了鼓室和听小鼓。鼓室是在鼓膜内的小室,内有三块听小骨,三块骨由关节相连,鼓膜产生的振动由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振动力量加大30倍), 正是由于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所以当口张开时,空气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等,可避免鼓膜被太强的声波震破。声波的振动经鼓膜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象个蜗牛壳,其内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即对声音敏感的听觉细胞,和视觉细胞一样,这些细胞受到振动

10、后可以把声音的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最后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三)新课学习听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外耳、中耳收集、传导声波;内耳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听党中枢兴奋,形成听觉。(四) 新课学习耳的卫生保健提问:想一想,耳的那些结构受到损伤可能引发耳聋?一种是传导性耳聋, 另一种耳聋称为神经性耳聋,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耳,做好耳的卫生保健? 第一,要保护好外耳道和鼓膜。第二,如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这样可以使咽鼓管的口开放,空气由咽部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第三,鼻咽部

11、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五) 探究活动: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 建立假设(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目的、如何做、怎么做?控制变量)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先小组交流,然后大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学后记】4.嗅觉和味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味蕾的结构,味觉性质2.了解嗅觉感受器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身的体会,了解味觉与嗅觉的性质2.能通过实验体会味觉与嗅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深刻体会味觉和嗅觉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2.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味觉和嗅觉,学会保护我们的味觉和嗅觉【教学重点】1.了解味觉和嗅觉2.知道我们是怎样尝到食物的味道,嗅到气味【教学难点】1.认识味觉和嗅觉

12、的重要性2.意识到保护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苹果甜还是橘子甜?用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香水香还是清水香?用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舌头 味觉 鼻子 嗅觉讲授新课视频:味觉一、味觉1.味觉感受器(1)结构:味觉感受器又称为味蕾,每一个味蕾由外面的一层支持细胞和里面一些细长的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由味蕾表面的味孔伸出。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2)分布: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舌黏膜上,还有一些分布于口腔和咽部黏膜上。一般成年人的舌头表面大约有1万个细小的味蕾。儿童的味蕾比成年人的多,因此,儿童的味觉比成年人灵敏得多。老年人的味蕾逐渐萎缩

13、,所以味觉也逐渐减退。2.味觉的产生任何食物都有味道,进食时,食物中的有味物质溶解在唾液中,这些物质又称为味觉刺激物,味觉刺激物与味觉细胞接触,作用于味觉细胞的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经分析综合而产生味觉。拓展感觉不同味道的味蕾在舌的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舌尖部对甜味最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最敏感。拓展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3.基本味觉根据味觉生理学分类,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咸、酸、苦。众多不同的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味觉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形成的。4.味觉的敏感度受食物温度的影响味觉

14、的敏感度和食物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在2030时,味觉的敏感度最高。因此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吃温热的食物比吃冷的食物味道要好得多。5.味觉与机体对营养物摄取的调节有关味觉的功能不仅是辨别不同的味道,而且与机体对营养物摄取的调节也有关系。例如,体液中的氯化钠显著减少的人,喜食咸味食物。动物实验也表明,正常大鼠的味觉能辨别出1:2000的氯化钠溶液,而切除肾上腺皮质致使血液中Na+浓度降低的大鼠,则可辨别出1:33000的氯化钠溶液,主动选择含盐多的饮料。阅读:保护舌头的味觉二、嗅觉视频:嗅觉视频:嗅觉感受器1.嗅觉感受器(1)分布: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两侧总面积约5cm

15、2。(2)结构:嗅上皮中有嗅觉感受细胞,其顶端有几条短纤毛,称为嗅纤毛或嗅毛,插在嗅上皮表面的薄层黏液中。2.嗅觉的形成当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或挥发性物质到达嗅上皮时,首先溶解于覆盖在嗅上皮表面的黏液中,再作用于嗅纤毛而刺激嗅细胞,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发放,传至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产生嗅觉,即闻到不同的气味。由于嗅上皮位于鼻腔的上端,平静呼吸时气流不易达到,所以在嗅一些不太明显的气味时,要用力吸气,使气流向上到达嗅上皮。3.基本气味有人分析了数百种有气味物质和它们的化学结构,提出至少有7种基本气味: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其他众多的气味可能是由这些基本气味的

16、组合所引起的。4.嗅觉的重要性人的嗅觉远不如某些动物(如狗)的灵敏,但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嗅觉的帮助,譬如,嗅觉可以使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而增进食欲;嗅觉与味觉配合,可以增强对佳肴美味的感受,并促进消化系统的活动;嗅觉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出已发酸或发臭变质的食物,避免食物中毒;闻到焦味可引起对火灾的警觉,及时发现和扑灭火苗。5.嗅觉的适应性嗅觉的适应现象很明显。如果一个人持续闻到同样性质、同样强度的气味,过一段时间后,对这种气味的感受就会明显减弱,甚至接近于消失。“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对嗅觉适应的生动写照。嗅觉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人的嗅觉会随

17、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活动:捏住鼻子喝咖啡奶茶,味道怎样?生活中感冒了为何食欲不振,味道也不佳了?阅读:为什么狗的嗅觉那么灵敏?课堂练习1.能感受空气中有气味的分子或微粒的感受器是( C )A.味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C.嗅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说明嗅觉有( C )A.选择性 B.整体性C.适应性 D.理解性3.人的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多种食物的刺激。舌对下列物质的刺激比较不敏感的是( C )A.可乐 B.盐水 C.干馒头 D.豆浆4.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大蒜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治病。医生

18、告诉我们,嚼大蒜能消灭口腔中的病菌。吃过大蒜,旁人会闻到一股“臭”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这是因为( B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得信息无法传到大脑5.某人不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D )A.嗅觉神经末梢受到损伤B.传入大脑的神经受到损伤C.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受到损伤D.以上都有可能6.小明感冒时,感觉吃饭不香,对气味没有健康时敏感,这是因为( D )A.产生了嗅觉疲劳B.嗅觉细胞收集到得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C.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知功能D.感冒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感觉【教学后记】5.触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

19、技能:能说出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及嗅觉、味觉感受器。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和归纳方法探究各种感觉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失去某种感觉的体验,学会积极关心他人,并能体谅别人的高尚的品质。通过活动、游戏、实验,体验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体验感觉。2.各种感觉的特点及体验。【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成语故事:瞎子摸象。听完故事后思考:你认为这些人的说法对吗?他们分别是通过什么感觉器官感到的?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的触觉和痛觉。(1)实验一: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双

20、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玻璃球、金属块、木块、橡皮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等一些物品的特点。思考一:实验时,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由此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2)实验二: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触碰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交流合作:请同学们将两个实验的现象,加以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什么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结论: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手指的指

21、尖触觉较敏感。图片欣赏:“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并观看盲人如何使用钱币的图片。钱币左下角的位置有盲文标记。思考:你现在观察这幅图靠的是哪一个感觉器官,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此图告诉了你人的皮肤具有什么功能?你知道他为什么用手指去触摸盲文吗? 2.皮肤的冷觉和热觉。今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蔓延,最显著的特征为体温持续升高,数日不降,那么我们如何去测定人的体温,假如没有体温计,那么我们如何粗略地估测一个人是否发烧?学生若讲不出来,可引导用手背去探测额头,因为手背上对冷觉特别敏感。实验三:让一位学生上来,手伸入一杯冷水和另一杯热水中,有什么感觉。体验人的皮肤有冷觉和热觉的功能。3.皮肤具有这些感觉的原因。师:为什么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和痛觉呢?我们首先要从皮肤的结构说起。回顾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哪几层? 生: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并指出右图中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及痛觉神经末梢等的位置。在本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树立人身体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这个生物学的基本理念。回忆皮肤上哪些是反应热感的热敏小体,哪些是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和哪些是反应痛感的神经末梢。讨论:(1)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她)的生活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2)当皮肤中这些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神经兴奋传到哪儿?在哪儿形成这些感觉的呢?【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青岛版(六三制) > 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