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15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石蜡熔化C. 酒精挥发D. 水的电解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 铁丝B. 木炭C. 红磷D. 硫粉3.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生铁B. 羊毛C. 塑料D. 棉花4. 制作景泰蓝的轴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子数是27B. 元素符号是CoC. 属于金属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5.

2、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测稀硫酸的pHC. 倾倒稀硫酸D. 滴加稀硫酸6. 将下列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会变红的是A. NH3B. O2C. NO2D. SO2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A. Ne表示氖气B. C60表示60个碳原子C. Fe3+表示亚铁离子D. 2N表示2个氮分子8.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蜡烛降低石蜡的着火点B.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C. 木柴架空增大空气中氧气浓度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 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

3、剂C.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D. 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10. 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受热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D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不能混用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A. AB. BC. CD. D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 CO2气体(HCl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B. CuO固体(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

4、,过滤D.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12. 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转化是氧化反应B. 甲、乙、丁属于氧化物C. 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 转化中,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1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条件探究燃烧条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硝酸铵溶解吸热A. AB. BC. CD. D14.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pH传感器分别插入三只盛有相同体积蒸馏水的烧杯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同时采集数据,再向三只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适量的柠檬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实验数

5、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表示氢氧化钠溶于水,说明OH-浓度越大pH越大B. 表示氯化钠溶于水,pH=7说明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离子C. 表示柠檬酸溶于水,说明H+浓度越大pH越小D. 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能发生中和反应15.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炽热的焦炭;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与反应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气体中一定含N2,还含有CO2和O2中一种或两种B. 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C. c点气体中CO2和N2的分子数

6、目比为2:1D.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 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填字母)。A B C D(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请设计实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17.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_。(2)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

7、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 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B. 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C. 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 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海洋吸收: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碳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工业上用氢氧化钙实现“碳捕捉”

8、,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3.7g,要使该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沉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8. 某实验室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三种溶质,为减少水污染并节约成本,回收硫酸锌、金属铁和铜,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1)步骤14的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2)固体a的成分是_。(3)Y_(写名称)。(4)步骤1和步骤3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1)生理盐水的溶剂是_。(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 溶液一定是

9、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D.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是_(填“甲”或“乙”),烧杯B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t3时甲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加水_mL(水的密度为1g/cm3)。完成稀释的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_、混匀。现有t2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30gB分别升温至t

10、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分别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乙的质量D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0. 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为单质,B、C为氧化物,组成D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H可用作干燥剂,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D_。(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F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2

11、分)21. 硫酸铜及硫酸锅晶体(CuSO45H2O俗称胆矾,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结构与类别(1)构成硫酸铜的微观粒子是_(填符号)。(2)硫酸铜属于_(填字母)。A. 化合物B. 氧化物C. 酸D. 碱E. 盐、性质(3)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其中两种主要成分_(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判断依据_。(4)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将25.0g胆矾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简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图中X的值是_。650时,CuSO4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

12、另一种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剩余7.2g固体中铜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应用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某气体的成分,该气体中含水蒸气、甲烷、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夹持仪器未画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已知:(假设该实验过程中甲烷只发生此反应)。(6)检验该气体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_(填字母)。(7)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被D、E吸收,装置D、E分别增重4.5g、4.4g,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2023年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1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石蜡熔化C. 酒精挥发D. 水的电解【答案】D【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是固体变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石蜡熔化是固体变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酒精挥发是液体变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 铁丝B. 木炭C. 红磷D. 硫粉【答案】A【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A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4、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不符合题意;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3.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生铁B. 羊毛C. 塑料D. 棉花【答案】C【解析】【详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非人工合成,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C.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合成材料;故正确;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故选C。4. 制作景泰蓝的轴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

15、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子数是27B. 元素符号是CoC. 属于金属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7,表示原子序数为2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7,而不是中子数为27,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Co,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钴,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

16、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5. 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测稀硫酸的pHC. 倾倒稀硫酸D. 滴加稀硫酸【答案】D【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

17、,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 将下列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会变红的是A. NH3B. O2C. NO2D. SO2【答案】A【解析】【详解】A、氨气溶于得到氨水,氨水能解离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错误;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错误;D、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错误。故选

18、A。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A. Ne表示氖气B. C60表示60个碳原子C. Fe3+表示亚铁离子D. 2N表示2个氮分子【答案】A【解析】【详解】A、 由原子构成物质,物质符号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Ne应表示氖气,故选项A正确;B、 C60表示1个C60分子,故选项B错误;C、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Fe3+应表示一个铁离子,故选项C错误;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N应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D错误;故选:A。8.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蜡烛降低石蜡

19、的着火点B.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C. 木柴架空增大空气中氧气浓度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解析】【详解】A、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B、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C、木柴架空,可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能增大空气中氧气浓度,不符合题意;D、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氧气,使其燃烧更旺,不符合题意。故选B。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 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C.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

20、水垢D. 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答案】D【解析】【详解】A、用活性炭不可将硬水软化,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热将硬水软化,故A错误; B、不可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甲醛有毒,故B错误;C、用食醋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食醋与水垢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食盐与水垢不反应,故C错误;D、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故D正确。点睛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可吸附钙镁离子,不可将硬水软化。食醋与水垢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可以除垢。10. 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受热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

21、的构成不同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D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不能混用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水银为金属汞,由原子直接构成,故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是因为受热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酸是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C正确,符合题意;D、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不能混用是因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降低

22、肥效,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 CO2气体(HCl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B. CuO固体(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D.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Cu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

23、铁粉能与CuCl2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D、Ba(NO3)2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把杂质除去的同时又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转化是氧化反应B. 甲、乙、丁属于氧化物C. 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 转化中,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答案】D【解析】【详解】A、据图可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转化是氧化反应。A正确;B、据图可知,甲的化学式NO,乙的化学式NO2,丁的化学式H2O。氧化物指的是由

24、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甲、乙、丁属于氧化物。B正确;C、据图可知,乙的化学式NO2,NO2中氧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知NO2中氮的化合价为+4价。C正确;D、据图可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NO2+2N2H4=3N2+4H2O,即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1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条件探究燃烧条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硝酸铵溶解吸热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左侧试管中铁钉与水、氧气接触,中间试管中铁钉

25、只与水接触,右侧试管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试管中铁钉生锈,中间与右侧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则对比得出结论铁钉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实验设计可以达到目的;B、该实验中对比铜片上红磷与白磷可知,两物质温度相同,且都与氧气接触,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则对比得出结论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对比烧杯中白磷与铜片上白磷可知,两物质的温度相同,烧杯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烧杯中白磷不燃烧,则对比得出结论燃烧时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则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故选项实验可以达到目的;C、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装置不

26、密闭,燃烧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无法称量,则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锥形瓶中的空气遇冷收缩,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中液位左侧升高右侧降低,则该实验可以探究硝酸铵溶于水后的热量变化,故选项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故选C。14.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pH传感器分别插入三只盛有相同体积蒸馏水的烧杯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同时采集数据,再向三只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适量的柠檬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表示氢氧化钠溶于水,说明OH-浓度越大pH越大B. 表示氯化钠溶于水,pH=7说明溶液中无自由

27、移动离子C. 表示柠檬酸溶于水,说明H+浓度越大pH越小D. 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能发生中和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曲线可知溶液的pH7,且逐渐的增大,则溶液呈碱性,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为NaOH,碱溶液中OH-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曲线溶液可知的pH=7,则溶液一直呈中性,烧杯中加入的物质为NaCl,NaCl的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C、曲线可知溶液的pH7,且逐渐的减小,则溶液呈酸性,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为柠檬酸,酸溶液中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柠檬酸溶液含有H+,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OH-,则两溶液

28、混合后能发生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5.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炽热的焦炭;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与反应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气体中一定含N2,还含有CO2和O2中一种或两种B. 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C. c点气体中CO2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D.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炽热的焦炭,没有说明焦炭量的多少,故可能发生以下反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C

29、+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碳和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Cu+CO2,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气体为纯净物,则剩余气体为氮气,分子数为n;ab段分子数增加n,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气体,则混合

30、气中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氧气会和生成的铜反应,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小);cd段分子数减小,说明bc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详解】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b点气体一定含有氮气、一氧化碳,且两者分子数分别为n、2n,不含有氧气;如果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原混合气体中除氮气之外的分子数为n的气体就得不到2n分子数的一氧化碳气体,故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cd段分子数减小2n,为二氧化碳分子数;根据化学方程式CO+CuOCu+C

31、O2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2n,需要一氧化碳分子数为2n,则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n:n=2:1,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 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填字母)。A B C D(2)用高锰酸

32、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请设计实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答案】(1) . . AC (2) (3) . 将两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瓶气体中 . 一瓶中木条熄灭,另一瓶中木条燃烧更旺 . 使木条熄灭的一瓶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燃烧更旺的一瓶是氧气【解析】【小问1详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或,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或 。故选AC;【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

33、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将两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瓶气体中,现象是一瓶中木条熄灭,另一瓶中木条燃烧更旺,可得出结论:使木条熄灭的一瓶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燃烧更旺的一瓶是氧气。17.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_。(2)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不

34、正确的是_(填字母)。A. 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B. 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C. 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 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海洋吸收: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碳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4)工业上用氢氧化钙实现“碳捕捉”,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3.7g,要使该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沉淀,

35、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ABC (3) . H2O . . (4)解:设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2.2g答: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解析】【小问1详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均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具有很大差异;【小问2详解】A、原子在不断运动着,说法错误;B、“T碳”与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不属于同一种物质,说法错误;C、“T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说法错误;D、“T碳”是一种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说法正确;

36、故选:ABC。【小问3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相同,反应前不含6X含有2个硼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硼原子、6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故6X中含有6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X的化学式为H2O;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见答案。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8. 某实验室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三种溶质,为减少水污染并节约成本,回收硫酸锌、金属铁和铜,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1)步骤14的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

37、器是_。(2)固体a的成分是_。(3)Y是_(写名称)。(4)步骤1和步骤3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玻璃棒 (2)Cu Fe Zn (3)稀硫酸 (4)【解析】【小问1详解】步骤1、2、3都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步骤4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是蒸发结晶的过程,都用到了玻璃棒;小问2详解】从滤液c中可得到硫酸锌晶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硫酸锌,步骤1中加入过量的X,可得到硫酸锌溶液,则X为锌,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亚铁,故固体a中含有锌、铜、铁;【小问3详解】固体a中加入过量Y,分离出铜,则Y为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硫酸和铁反应生成

38、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则滤液b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酸;【小问4详解】向滤液b中加入适量锌,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与步骤1中的反应相同,故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1)生理盐水的溶剂是_。(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D.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

39、示,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是_(填“甲”或“乙”),烧杯B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加水_mL(水的密度为1g/cm3)。完成稀释的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_、混匀。现有t2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30gB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分别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乙的质量D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1)H2O#水 (2)BC (3) . 乙 . 饱和 . 350 .

40、量取 . B【解析】【小问1详解】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小问2详解】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但并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故A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C、只要是被溶解的物质就是溶质,溶质可以是多种,也可以是一种;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故C正确;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D错误。故选BC。【小问3详解】由图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乙溶解的更多,A烧杯中完全溶解,B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故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是乙。烧

41、杯B中固体已不能再溶解,故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t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50g100%=(150g+x)10%,x=350g,则需加水的体积为350g1g/cm3=350cm3=350mL。完成稀释的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A、未指明饱和溶液质量,故无法计算溶质质量,选项错误;B、由图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t3,溶质、溶液质量均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选项正确;C、未指明饱和溶液质量,故无法比较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选项错误;

42、D、未指明饱和溶液质量,故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错误。故选B。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0. 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为单质,B、C为氧化物,组成D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H可用作干燥剂,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D_。(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F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Fe (2)# (3)# (4)【解析】【分析】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

43、见的物质,其中A、D为单质,组成D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D是铁,B、C为氧化物,B可以转成D,B是氧化铁或一氧化碳,D可以转化成A,A是金属活动性排在铁后面的金属元素或氢元素组成的单质,A可以和B反应,故A是氢气,B是氧化铁,C是水或二氧化碳,C可以和F反应,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F是氢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E可以和铁、氧化铁、氢氧化钙分别反应,E是酸,H是常见干燥剂,可以由酸或氢氧化钙转化成,则H是氯化钙,E盐酸,G可以和铁、氯化钙分别反应,G是硝酸银,I可以和氯化钙、氢氧化钙分别反应,I是碳酸钠或碳酸钾;【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D是铁,化学式为Fe;【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B是氧化

44、铁,C是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F是氢氧化钙,I是碳酸钠或碳酸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分析可知G是硝酸银,H是氯化钙,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21. 硫酸铜及硫酸锅晶体(CuSO45H2O俗称胆矾,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结构与类别(1)构成硫酸铜的微观粒子是_(填符号)。(2)硫酸铜属于_(填字母)。A. 化合物B. 氧化物C. 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