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取得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
2、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
3、了原创性贡献。(节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20世纪入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的,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精美的玉石器、
4、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一直到公元前3300年之前、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现”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更加先进的样貌。然而,到了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破了。一方面,各区域文明持续发展,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以及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群等,在社会组织规
5、模、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编作农业区更加凸显出来,里现出更繁荣发达的文明形态。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的局面。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使得良渚成为迄今能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显而易见,这个时期中国文前区域文明的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后,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龙山时代,出于尚未确知的原因,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尤其是黄河中
6、游开始达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又一个高学,以陶寺、时峁古城为代表的社会集团,很可能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最富集权性,同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表达等各方面成就最高的早期国家社会。其形成背景,则是从西亚、中亚传播而来的牛、羊等大型家言,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一种新的生产力,使得原来的较稻作农业文化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而促使“黄土文明”开始崛起。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容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
7、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固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此后接续发展起来的商周王朝,更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顶峰。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平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导力量。(摘编自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必要前提之一。B. 我国以及国际学术界潜心研究的中华文明探源课题,证实了我国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
8、明史。C. 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从而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贡献。D.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辽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区,这与当时农业的发展成熟密不可分。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等级建筑和墓葬精美玉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步的表征。B. 在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形成期,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也开始了萌芽、生长。C. 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说明此时中国史前区域文明的发展重心在长江中下游。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3. 下列选项,与材料
9、一中我国对于西方文明理论的态度最相符的一项是( )A.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B. 请经小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2020-2024)启动后,在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测年技术、古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有此成就的原因。5. 复兴中学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据写实践报告时,需要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总结,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
10、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藏”孙犁清晨,高粱叶、黑豆叶滴落着夜里凝结的露水,田野看来是安静的。可是就在那高粱地里豆棵下面,掩藏着无数的妇女,睡着无数的孩子。他们的嘴干渴极了,吸着豆叶上的露水。如果是大风天,妇女们就把孩子藏到怀里,仄下身去叫自己的背遮着。风一停,大家相看,都成了土鬼。如果是在雨里,人们就把被子披起来,立在那里,身上流着水,打着冷颤,牙齿得得响,像一阵风声。浅花的肚子越发沉重了,她也得跟着人们奔跑,忍饥挨饿受惊吓。她担心自己的生命,还要处处留神肚里那个小生命。像这样整天逃难,连个炕席的边儿也摸不着,难道就把孩子添在这潮湿的大洼里吗?浅花心里明白
11、,现在她不能去麻烦丈夫新卯,他现在正忙得连自己的命也不顾。只有她一个人知道新卯藏在小菜园里,每天下午情况缓和了,浅花还得偷偷给他送饭去。和丈夫在一块儿的还有一个年轻人,浅花不认识。从浅花眼里看过去,丈夫和这个外路人很亲热。外路人说什么,丈夫很听从。这天,浅花又用布包了一团饭,揣在怀里,在四外没有人走动的时候,跑进了对面的高粱地,从一人来高密密的高粱里钻过去,走到自家的菜园。高粱地里是那样的闷热,一到了井边,她感觉到难得的舒畅和凉快。这小小的菜园,就做了新卯和那个陌生人退守的“山寨”。他们在井台上安好了辅辘,还带了一把锄头,将枪掖在背后的腰里,这样远远看去,他们是两个安分的农夫,大大的良民。虽然
12、村子广大的土地都因为战争荒了,这小小的菜园却拾掇得异常出色。太阳光强烈地照着,园子里散发着黑豆花和泥土潮热的香甜味道。几畦甜瓜快熟了,懒懒地躺在太阳光下面。人还没有露面,这沉重凸胀得大肚子先露了出来。新卯嘴唇动了动,不知道因为是喜爱还是心痛。“那边没事吗?”他问。浅花说:“没有。”新卯和那人吃着饭,浅花坐在一边用褂子襟扇着汗,那个人问:“这几天有人回家去睡觉了?”“家去的不少了,鬼子修了楼,不常出来,人们就不愿再在地里受罪了。”浅花说。“青年人有家去的吗?”那人着急地问。“没有。”新卯说,“我早下了通知。”那个人很快吃完饭,站起身来,望望浅花的肚子笑着说:“大嫂子,快了吧,还差多少日于?”浅花
13、红了脸,看着丈夫。新卯跑去摘了几个熟透了的大甜瓜,塞到浅花怀里。“还是这玩艺儿省事,熟透了不用摘,一碰自己就掉下来了。”这一晚上,敌人包围了他们,指名要新卯,人们都说他早跑了。敌人在人群里乱抽乱打,要人们指出新卯家的人,人们说他一家子都跑了。那些女人们,跌坐在地上,身子使劲往下缩,由前面的人把自己压在下面。在灯影里,她们尽量把脸转到暗处,用手摸着地下的泥土涂在脸上。敌人把能找到的东西放在人们的手里,把一张铁犁放在一个老头手里,把一块门扇放在一个老婆婆手里,令她高高举起,不准动摇。他们在周围散步、吸烟、详细观看。浅花托着一个石纯子,肚子里已经很难受,高举着这样沉重的东西,她觉得她的肠子快断了。脊
14、背上流着冷汗,一阵头晕,她栽倒了。敌人用皮鞋踢她,叫她再高举起那东西来。夜深了,灯光照着人们,照在敌人的刺刀上,也照在浅花的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流着冷汗。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眼里冒着金星。在眼前飞,飞,又落下,又飞起来。一群青年人在新卯的小菜园集合了,由那外路人带领,潜入了村庄,趴在房上瞄准敌人脑袋射击。敌人一阵慌乱,撤离了村庄。他们把倒在地上的浅花抬到园子里去。不久,她就在洞里生产了。洞里是阴冷的、潮湿的,那是三丈深的地下,没有一点光,大地上的风也吹不到这里面来。一个女孩子在这里降生了,母亲给她取了个名,叫“藏”。在外面的大地里,风还是吹着,太阳还是照着,豆花谢了结了实,瓜儿熟了落了蒂。人
15、们为了未来的光明,正在田野里进行着斗争。(有删改)文本二:荀子在乐论中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取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女主人公在送饭过程中,趁四处没有人走动的时候跑进高粱地,最后走到自家菜
16、园时感觉到难得的舒畅和凉快,暗示完成任务后,她的内心得到暂时放松。B. 浅花挺着沉重凸胀的大肚子来送粮,丈夫新卯嘴唇动了动,不知道因为是喜爱还是心痛,表现出丈夫矛盾的心理:既希望看见妻子,又不忍心看到要子受苦。C. 文中写女人们跌坐地上,身子下缩,由前面的人把自己压在下面,摸着地下的泥土涂在脸上等情节,凸显出抗战时人民相互救助,团结一致,不向敌人屈服。D. 浅花在阴冷的、潮湿的洞中生下孩子,而这时候外面的大地里,风还是吹着,太阳还是照着,豆花结了果实,体现了抗战时军民强烈的自我觉醒和革命斗争意识。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描写“高粱叶、黑豆叶滴落着夜
17、里凝结的露水”,营造出安宁优美的环境氛围,和下文的紧张氛围形成反差。B. 文章语言质朴不乏清新,简单不失诗意,多用对话和心理直白的方式,塑造了浅花、新卯、外路人等鲜活的人物形象。C. 文章情节看似波海不惊,实则有曲折波动,比如浅花偷偷送饭、敌人折磨百姓、青年人在外路人带领下营救百姓等。D.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否定了单顾“全”或者“粹”一面,认为要牌证统一,既要“全”还要“粹”才能称之为“美”。8. 中国人取名往往有一定讲究,给女孩取名常这用鲜花美玉等物象,表达出家人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本文结尾处却用“藏”给新生女孩命名,请结合文本一,试从结构、主题等方面谈谈你的理解。9. 请结合文本二关于“全”或
18、者“粹”的观点,谈谈文本一中作者是如何处理景物描写的。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元年,闰三月,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贞观四年,七月,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
19、。”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且曰:“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又曰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
20、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固多愧矣。汝无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贵,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且成迟败速者,国也;失易得难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惜哉!(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改动。)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又A曰B汝C当D更E求F古G之H哲I王J以K为L师M如N吾O不P足Q法R也1
2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部设,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更,文中指轮流,与琵琶行中“莫辞更坐弹一曲”的“更”字意思不同。B. 日昃,指太阳偏西的时候。“昃”与成语“昃食宵衣”中的“昃”意思不同。C. 中,文中指合乎、符合。与劝学中“木直中绳”的“中”字意思相同。D. 致,文中是罗致之意。与过秦论中“以致天下之士”的“致”字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 唐太宗从工匠对良弓的解释中认识到了自己对良弓认识的不足,并由此推想到对国家事务认识的不足,从而加大了问政于臣的力度。B. 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到了第二代就灭亡,是因为隋文帝“不明而喜察”的性格,让
22、他独揽大权,凡事专断,以致群臣阿从。C. 唐太宗注重以史为鉴,汲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于是知人善任,并奖惩分明,对阿谀奉承,不让自己满意的人,都要求上奏朝廷。D. 唐太宗告诫太子要多学习以前贤明的君主,并且设身处地地分析了太子和自己的不同境遇,告诫太子戒奢为善,谨慎治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2)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14.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请结合材料,具体说说唐太宗是如何厚德治国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慢滁
23、州送范倅辛弃疾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泥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注】范倅: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临安。倅,副职。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承明,汉代有承明庐,为朝官夜值住宿的地方。视草:为重命起草制诰。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首句一“老”一“怯”,抓住词人心理描写,写出词人对时光流透的哀叹、始终不得重用的失意和悲痛心情。B. 上阕的后两句运用想象与列锦手法,强化江上
24、品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从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C. 上阕写景造境思路清晰,词人从酒宴饯别写到归船远行再到儿女团圆,三个场景由虚入实,层层推进。层次分明。D. 上阕运用了直抒胸臆、侧面烘托、化用典故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质朴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蕴藉之美。16. 辛弃疾善于借送别、饮宴等社交题材来抒写胸襟。下阕先写他人,后写自身,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请结合下阕内容,概括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难忘轩中读书场景,文中描写“明月”和“桂影”的两句是“_,_”。(2)韩愈在师说中感慨弟
25、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是一定要比弟子贤明之后所写的两句是“_,_”。(3)古代诗歌中常通过脸色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如蜀道难中人们听闻蜀道之难的反应“_”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时“_”。三、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间四月,芳菲争艳。星期天,我们也去看花。不错,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着哩。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_,人就更多了。向高处看,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大家都一口气地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
26、喜悦。“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真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你不要乱跑,你静下来,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_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风声,天籁人籁,就如同海
27、上午夜的潮声。大家都是来看花的,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_,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有人很大方,只是驻足观赏;有人贪心重,伸手牵过一枝花来摇摇,或者干脆翘起鼻子一嗅,再嗅,甚至三嗅(本文作者李广田,发表于1962年,有删改)18. 请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除了引用之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 文中写“大家”到公园里看花,画横线的句子却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雨纷纷的清明
28、时节,黄山茶氤氲着春日气息,勃然而生,嫩绿欲滴,清香鲜醇。中国是茶的故乡,黄山茶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家时代。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黄山茶制作工艺既简朴又细致,共分为采摘、杀青、揉捻、烘焙四道工序。为了保质保鲜,要求当天采当天制。杀青时,要求翻拌快,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这时,茶叶的叶质变软,( ),呈暗绿色。揉捻则是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揉捻后的茶叶,水分较之上个阶段变化不大,颜色却呈现出微微的白色。烘焙一般四个烘灶并列,火温逐个逐次降低,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焙,待又有茶叶
29、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直至全干。黄山人善制茶,也喜饮茶。注重一个“品”字,不但有领略饮茶情趣之意,而且有鉴别茶叶优劣之功。在忙碌之余,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得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因而,黄山人热衷于制茶、饮茶,不仅是喜爱茶的味道,( )。21. 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四、作文(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潮是自然现象,唐代徐
30、坚在初学记中说,“水朝夕而至曰潮。”后来演化出更加丰富的含义:潮是时尚,新潮、潮范儿代表着某个时代的审美方向;潮是勇气,把握时代风尚、勇立时代前沿的人,被称为“弄潮儿”。潮是一时一地的运动,来时惊天动地,去时一片狼藉;潮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每个时代都有人顺潮而行,有人逆潮而动,有人任凭潮起潮落而遗世独立,从而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
31、)(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取得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
32、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节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
33、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20世纪入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的,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精美的玉石器、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一直到公
34、元前3300年之前、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现”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更加先进的样貌。然而,到了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破了。一方面,各区域文明持续发展,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以及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群等,在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
35、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编作农业区更加凸显出来,里现出更繁荣发达的文明形态。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的局面。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使得良渚成为迄今能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显而易见,这个时期中国文前区域文明的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后,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龙山时代,出于尚未确知的原因,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尤其是黄河中游开始达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又一个高学,以陶寺、时峁古城为代表
36、的社会集团,很可能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最富集权性,同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表达等各方面成就最高的早期国家社会。其形成背景,则是从西亚、中亚传播而来的牛、羊等大型家言,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一种新的生产力,使得原来的较稻作农业文化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而促使“黄土文明”开始崛起。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容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固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
37、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此后接续发展起来的商周王朝,更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顶峰。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平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导力量。(摘编自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这是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必要前提之一。B. 我国以及国际学术界潜心研究的中华文明探源课题,证实了我国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 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探
38、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从而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贡献。D.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辽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区,这与当时农业的发展成熟密不可分。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等级建筑和墓葬精美玉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步的表征。B. 在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形成期,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也开始了萌芽、生长。C. 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说明此时中国史前区域文明的发展重心在长江中下游。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3. 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我国对于西方文明理论的态度最相符的一项是( )A. 魏源
39、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B. 请经小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2020-2024)启动后,在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测年技术、古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有此成就的原因。5. 复兴中学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据写实践报告时,需要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总结,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答案】1. B 2. D 3. B 4. 积淀深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经过
40、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科技发展:将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运用到古代遗存的分析之中;学科融合: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5. 重视农业发展,积极提高生产力,是文明进步、繁荣发达的第一要务(基础);各区域文明体之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多元融会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与优秀传统相结合,是文明主导力量形成的重要手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国际学术界潜心研究的中华文明探源课题”错误。“国际学术界”只是持续关注研究课题而不是潜心研究,且实证我国文化史、文明史的是“中华文明探
41、源工程等重大工程”。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高等级建筑和墓葬精美玉石器和陶器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步的表征”错误。根据材料二第3段“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中化发明的曙光初现的形成期”可知,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还没有形成,更淡不上进步,“高等级建筑”只能说明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性社会组织。B.“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也开始萌芽、生长”理解有误,文中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指中国的多个区域。C.“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错误。原文是“良渚成为迄今能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故选D。【3题详解】本题
42、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3段的观点是:合理借鉴西方文明理论以补充发展自身。B.最符合借鉴的含义。AC.都体现学习他人是为了制服他人的意味,不符合材料一的相关态度。D.是说要向有德行的人学习,与国家间文明理论的借鉴无关。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取得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分析可知,积淀深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经过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由“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
43、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分析可知,科技发展:将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运用到古代遗存的分析之中;由“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分析可知,学科融合: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
44、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由“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分析可知,重视农业发展,积极提高生产力,是文明进步、繁荣发达的第一要务(基础);由“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分析可知,各区域文明体之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
45、多元融会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容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固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分析可知,科技创新与优秀传统相结合,是文明主导力量形成的重要手段。(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藏”孙犁清晨,高粱叶、黑豆叶滴落着夜里凝结的露水,田野看来是安静的。可是就在那高粱地里豆棵下面,掩藏着无数的
46、妇女,睡着无数的孩子。他们的嘴干渴极了,吸着豆叶上的露水。如果是大风天,妇女们就把孩子藏到怀里,仄下身去叫自己的背遮着。风一停,大家相看,都成了土鬼。如果是在雨里,人们就把被子披起来,立在那里,身上流着水,打着冷颤,牙齿得得响,像一阵风声。浅花的肚子越发沉重了,她也得跟着人们奔跑,忍饥挨饿受惊吓。她担心自己的生命,还要处处留神肚里那个小生命。像这样整天逃难,连个炕席的边儿也摸不着,难道就把孩子添在这潮湿的大洼里吗?浅花心里明白,现在她不能去麻烦丈夫新卯,他现在正忙得连自己的命也不顾。只有她一个人知道新卯藏在小菜园里,每天下午情况缓和了,浅花还得偷偷给他送饭去。和丈夫在一块儿的还有一个年轻人,浅
47、花不认识。从浅花眼里看过去,丈夫和这个外路人很亲热。外路人说什么,丈夫很听从。这天,浅花又用布包了一团饭,揣在怀里,在四外没有人走动的时候,跑进了对面的高粱地,从一人来高密密的高粱里钻过去,走到自家的菜园。高粱地里是那样的闷热,一到了井边,她感觉到难得的舒畅和凉快。这小小的菜园,就做了新卯和那个陌生人退守的“山寨”。他们在井台上安好了辅辘,还带了一把锄头,将枪掖在背后的腰里,这样远远看去,他们是两个安分的农夫,大大的良民。虽然村子广大的土地都因为战争荒了,这小小的菜园却拾掇得异常出色。太阳光强烈地照着,园子里散发着黑豆花和泥土潮热的香甜味道。几畦甜瓜快熟了,懒懒地躺在太阳光下面。人还没有露面,这沉重凸胀得大肚子先露了出来。新卯嘴唇动了动,不知道因为是喜爱还是心痛。“那边没事吗?”他问。浅花说:“没有。”新卯和那人吃着饭,浅花坐在一边用褂子襟扇着汗,那个人问:“这几天有人回家去睡觉了?”“家去的不少了,鬼子修了楼,不常出来,人们就不愿再在地里受罪了。”浅花说。“青年人有家去的吗?”那人着急地问。“没有。”新卯说,“我早下了通知。”那个人很快吃完饭,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