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3938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一、基础运用(共14分)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等节气会接踵而至,初三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活动。1(6分)下面是一组同学收集的一部分资料,请回答问题。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经历cng()海桑田,斗转星移,它们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立春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春寒料峭,风力仍劲。虽然立春名字带“春”,可实际上并不像春。按照气温标准计算,此时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有大约67万平方公里是春,只占总面积的

2、7%左右,可见立春是徒有虚名。但人们仍然把立春当做节日来庆祝,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然后,春天就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召唤,在某一个夜晚,声势浩大的春风忽然从苍苍草原,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突然某一天,河冰开裂了,麦苗返青了,山桃鼓苞了,春天来了。(二)立夏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看看下面丰子恺描绘立夏情景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兴趣盎然,引人xi()想。(1)(2分)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风力仍劲

3、”中,“劲”的意思是“坚强有力”,应读为“jn”。B“cn海”在此处表示阔大深远的海,应写作“苍”。C“引人xi想”意为勾起人们的想象,xi应写作“暇”。D“聒噪”在此处的意思是“声音杂乱”,读为“u”。(2)(2分)下面对材料中词语使用的理解或修辞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处使用“春寒料峭”,意思是在立春这个节气,春寒已去,春意渐浓。B处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描绘了春天不期而至的景象,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感。C处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夏日已至,万物忙碌、热闹非凡的景象。D处使用“兴趣盎然”,意思是人们对丰子恺画作的高超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2分)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

4、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反映春季和夏季的一组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依次填在横线上。东风软系桃花雨 红莲翘指蜻蜓吻 雁语无题桂就章 闻香转角梅方露 碧水吟歌蛙鼓合 含笑迎春雪已红 菊香不散枫生色 西柳轻堆翡翠烟 春季:_夏季:_2(6分)二组同学准备在班里布置文化墙,介绍二十四节气,请帮助他们解决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惊蛰“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就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想象 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然后它们不约而同地睁开惺忪的双眼,迎接阳光的爱抚。这个节气

5、也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甲】 清明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乙】 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处暑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 到了处暑,收割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丙】 (1)(2分)文化墙的标题要从以下三幅字中选择一幅,要求能够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请你选择陈述有误的一项( )【甲】 【乙】 【丙】 A选择甲,因为二十四节

6、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总结,灵动又有智慧,与草书的飘逸狂放相符合。B选择乙,因为我国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气源远流长,与隶书古朴厚重的历史感相近。C选择丙,因为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份责任,与楷书的端庄大气相符合。(2)(2分)在【甲】【乙】【丙】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人们幸福感最强的节气了。看吧,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曼舞。这就像一个乡村客店的老板,在凌晨轻摇他有要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3)(2分)在两处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

7、是( )A。B: 。C:,D,3(2分)三组同学在周记中写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其中划线句子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改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七言的节气歌,用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人们的自然启蒙。这不是一种智慧的结晶,而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它带着生命的密码和丰富的信息,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如果我们顺着节气的根脉追溯,最早显现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头,而是残冬瑞雪。白雪是写满春讯的素笺,草地是生命萌动的家园。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个角色,迎来送往,相互守望,在运转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轮回。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8、共4分)4.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6.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弘扬以爱家爱国为主要特征的家国情怀。看完展览后,请你选用古诗文表达你对“家国情怀”的理解“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文除外。)(二)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2分)“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在全词有什么作用或特点?8.(3分)这首词想象丰富、

9、奇特,将梦境、天上、人间融为一体,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三)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共8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四通八达精通业务B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旗帜鲜明C香远益清老当益壮精益求精D水陆草木之花取而代之君子之交10.(2分)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

10、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理解:这句话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美德,也寄寓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渴望避开污浊的现实,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11.(4分)爱莲说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你分别说说它们是怎样托物言志的。【链接材料】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

11、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注释:丛薄丛生的草木。芳花草的香气。见表示被动,译为“被”。蔼然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三、名著阅读(共5分)12(本题5分)在品味小说魅力的分享会上,你准备选择“曲折情节成就经典人物”这一话题和同学们分享。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的具体经历,加以阐述。(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本题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

12、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

13、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材料二: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

14、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材料三: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

15、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13(2分)

16、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14(2分)小王和小李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你认同谁的观点?请根据材料一阐述理由。小王: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小李: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15(3分)下面是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患拖延症的类

17、型并给出对策。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自律监督师的分析和对策拖延症的类型(1)_(2)_对策(3)_(二)(本题10分)阅读三峡放歌,完成各小题。三峡放歌轮船拍打着长江的水流,不舍昼夜地向下游驶去。重庆这个喧闹的大城市,已经被远远地抛在我的背后了。我常常站在舱外的甲板上,俯视着浑浊

18、的波涛。这波涛永远在轻轻起伏着,往遥远的东方,往看不见尽头的水天相接之处涌去。耳畔传来惊涛拍岸的巨大声响,这蕴含着丰富情感的声响,怎么能不使我思考我们民族的命运?长江的声响,像一阵阵呼喊,多么急促和猛烈,因为它想要讴歌我们民族征程的刚毅不拔。长江的声响,也像一阵阵哭诉:有几千年了,专制君主们从未停止过鞭打和屠戮,折磨和蹂躏,有百多年了,西方侵略者凭着枪炮和子弹,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然而这些都未能征服质朴和坚强的中华民族。华夏在挣扎和搏战,在积聚着意志和力量,就像汹涌澎湃的长江,在凝结着水珠和巨浪。长江的声响,正像是震耳欲聋的呐喊!我低着头,闭着双眼,默默地倾听长江的声响,直听到两座高入云霄

19、的山峦,突然竖立在自己的身旁,还弄不明白是怎么被夹在万丈绝壁底下这滚滚的波涛里。原来轮船已经进入瞿塘峡,这儿就是闻名于世的夔门。为什么在大江的南北两岸,都挺立着高高的悬崖峭壁,壁立的悬崖像是被谁挥起宝刀削平了似的。这两座巨大的岘岩,肩并着肩,面对着面,一起迎接着金黄色的阳光。只见铁青的岩壁上,布满了凸凹不平的石块,在那光秃秃的顶部,都长着碧绿的青草,而在许多条石缝中,一株株矮小的松树,顽强地从石缝间挺身出,昂首向上,向上,丝丝缕缕的阳光,从高高的崖顶掉下,在当暗的峡谷里,闪烁着彩虹似的光芒。原来是宽敞的江面,夹在这两座悬崖中间,顷刻间就变得狭窄了。轮船也像是从巨大的城门口,陷入了低洼的底层,头

20、顶上的那两座峭壁,却像是坚固的堡垒和连绵的城墙,永远要将我们包围在里面了。轮船鸣响了汽笛,像是决心要冲开悬崖的重压,越过无数的激流和漩涡。我仰视着两岸的悬崖,真惊叹于它的雄伟与浩瀚,崖顶跟天空只有咫尺之遥了,我们被扔在谷底的水流中。四川人爱说“夔门天下雄”,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懂得了这谚语的分量。可是轮船依旧在乘风破浪地前进,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可以超越一切雄峻和惊险的境地。不知不觉间,巫峡来到了 我们的脚下。两岸绵延的山脉,渐渐地分散开来,各自都往天空里耸去,渐渐地,巫山十二峰就在眼前了。云雾里,一座座隽秀的山峰隐约可见,尖尖的,弯 弯的,显得分外的玲珑与晶莹。朵朵白云,轻轻飘荡,缭绕着参差的

21、群峰,那最苗条的一座,披上了用云霞织成的纱巾,更显得俊俏和轻盈,怪不得会有许多赞颂神女峰的传说呢。我凝视着北岸的上空,在茫茫的云雾里,竟看不清她窈窕的影子,总是没有相见的缘分吧。轮船在曲折平缓的江流中行进,阳光弥漫在峡谷中,比起刚才的峭壁激流,巫峡真让人感到幽静秀美。轮船又曲曲折折地航行了许久,江面逐渐开阔起来,放眼两岸:奇石嶙峋,古木森然。在粼粼的波纹上面,露出了一堆堆大大小小的礁石,江水旋转着,冲撞着,倒流着。我们的船儿从容地绕过礁石,在泡沫和浪花中向前方驶去,这就是滩险水急的西陵峡了。听船。上的旅人说,曾经有多少木船,一阵风似地撞着了礁石,立即被折成了碎片,西陵峡的险峻真是够可怕的。不过

22、在岸边依旧有许多拉纤的人们,大声地吆喝着,拖住了浮在江上的木船,往下游走去。这些屈原和王嫱的同乡们,正为着生存而艰苦地搏斗。我忽然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浩荡奔腾的长江啊,你见证了华夏子孙跋涉和求生的历程,我多么期待你能唱出一支完全是喜悦之情的歌啊!我多么想侧着耳朵,倾听你唱出一曲气势磅礴的欢乐颂。(1989年9月有改动)注王嫱(公元前52年一公元前19年)字昭君,出生于长江三峡中的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和屈原是同乡:汉元帝时肩负和亲重任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16.(4分)请你根据第段内容,概括出三峡的特点

23、,补全下列表格。山水总特征瞿塘峡悬崖峭壁,连绵不绝雄伟巫峡江流曲折西陵峡奇石嶙峋,古木森然险峻17.(3分)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你结合第段划线语句进行赏析。18.(3分)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说说文章结尾段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本题7分)阅读和而不同,完成下面小题。和而不同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承认、包容、尊重

24、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 。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

25、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

26、,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19(2分)阅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0(2分)根据文意,下面句子不能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只填序号)【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乙】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丙】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21(3分)在学习和生活中,朋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面对分歧该如何处理?结合自己与同学交往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做到“和而不同”的。五、作文(共40分)22(本题40分)按要求

27、作文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对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倾诉各自的心声,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请你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可以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2)一、基础运用(共14分)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等节气会接踵而至,初三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活动。1(6分)下面是一组同学收集的一部分资料,请回答问题。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

28、、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经历cng()海桑田,斗转星移,它们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立春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春寒料峭,风力仍劲。虽然立春名字带“春”,可实际上并不像春。按照气温标准计算,此时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有大约67万平方公里是春,只占总面积的7%左右,可见立春是徒有虚名。但人们仍然把立春当做节日来庆祝,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然后,春天就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召唤,在某一个夜晚,声势浩大的春风忽然从苍苍草原,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突然某一天,河冰开裂了,麦苗返青了,山桃鼓苞了,春天来了。

29、(二)立夏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看看下面丰子恺描绘立夏情景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兴趣盎然,引人xi()想。(1)(2分)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风力仍劲”中,“劲”的意思是“坚强有力”,应读为“jn”。B“cn海”在此处表示阔大深远的海,应写作“苍”。C“引人xi想”意为勾起人们的想象,xi应写作“暇”。D“聒噪”在此处的意思是“声音杂乱”,读为“u”。(2)(2分)下面对材料中词语使用的理解

30、或修辞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处使用“春寒料峭”,意思是在立春这个节气,春寒已去,春意渐浓。B处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描绘了春天不期而至的景象,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感。C处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夏日已至,万物忙碌、热闹非凡的景象。D处使用“兴趣盎然”,意思是人们对丰子恺画作的高超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2分)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反映春季和夏季的一组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依次填在横线上。东风软系桃花雨 红莲翘指蜻蜓吻 雁语无题桂就章 闻香转角梅方露 碧水吟歌蛙鼓合 含笑迎春雪已红 菊香不散枫生色 西柳轻堆翡翠烟 春季:_夏季:_2(6分)二组同学准

31、备在班里布置文化墙,介绍二十四节气,请帮助他们解决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惊蛰“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就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想象 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然后它们不约而同地睁开惺忪的双眼,迎接阳光的爱抚。这个节气也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甲】 清明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乙】 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处暑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

32、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 到了处暑,收割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丙】 (1)(2分)文化墙的标题要从以下三幅字中选择一幅,要求能够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请你选择陈述有误的一项( )【甲】 【乙】 【丙】 A选择甲,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总结,灵动又有智慧,与草书的飘逸狂放相符合。B选择乙,因为我国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气源远流长,与隶书古朴厚重的历史感相近。C选择丙,因为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份责任,与楷书的端庄大气相符合。(2)

33、(2分)在【甲】【乙】【丙】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人们幸福感最强的节气了。看吧,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曼舞。这就像一个乡村客店的老板,在凌晨轻摇他有要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3)(2分)在两处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B: 。C:,D,3(2分)三组同学在周记中写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其中划线句子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改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七言的节气歌,用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人们的自然启蒙。这不是一种智

34、慧的结晶,而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它带着生命的密码和丰富的信息,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如果我们顺着节气的根脉追溯,最早显现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头,而是残冬瑞雪。白雪是写满春讯的素笺,草地是生命萌动的家园。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个角色,迎来送往,相互守望,在运转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轮回。【答案】1 D C 2 A C B3这不仅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更(而且)是一种智慧的结晶。【解析】1(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劲jng:坚强有力,猛烈。劲jn:力气,精神,神情,兴趣。应该是“风力仍劲jng”故错误;B.沧cn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错误;C.引

35、人遐xi想:让人忍不住的就是浮想联翩。错误;故选D。(2)本题考查成语和修辞。A.春寒料峭:形容初春时的冷空气,使人感到寒意。“春寒已去,春意渐浓”错误;B.“春天就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召唤”运用了拟人,但是没有运用比喻;结合“召唤”可知,不是“不期而至”;D.结合“兴趣盎然”前后句可知,这里指人们对夏天的景色产生兴趣,而不是对丰子恺高超的绘画技巧;故选C。(3)本题考查对联。东风软系桃花雨,“东风”是春风,是春季; 红莲翘指蜻蜓吻,“红莲”指荷花,是夏季;雁语无题桂就章,“雁语”“桂花”是秋季景物;闻香转角梅方露,“梅”是冬季景物;碧水吟歌蛙鼓合,“碧水”“蛙”是夏季景物;含笑迎春雪已红,“雪”

36、是冬季景物;菊香不散枫生色,“菊”是秋季景物;西柳轻堆翡翠烟,杨柳青青,垂下来的杨柳绿意浓,就像是碧绿的翡翠在冒烟。“西柳”指春季;故选春季是;夏季是。2(1)本题考查书法常识。A.【甲】不是草书,是行书,故错误;选A。(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排序。结合第一段“这个节气也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可知,体现被动性,句中的客人就是被动被叫醒的,故【甲】选;结合第二段“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可知,这里在具体描写春天的景物,突出雨后的美,故【乙】选;结合第三段“到了处暑,收割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可知,【丙】是总结句,突出了秋天收

37、获的幸福,故选;故选C。(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然后它们不约而同地睁开惺忪的双眼,迎接阳光的爱抚”是对“你可以想象”的具体描绘和解释,故处用冒号;“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和“到了处暑,收割基本完成”写两个不同节气的不同行动,两个都是表意完整的句子,中间用句号;故选B。3本题考查病句。“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和“是一种智慧的结晶”都是节气歌的效果、价值,而且二者呈现递进关系,“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把其改为“不仅而且(更)”。句子改成:这不仅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更(而且)是一种智慧的结晶。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4分)4.长

38、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6.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弘扬以爱家爱国为主要特征的家国情怀。看完展览后,请你选用古诗文表达你对“家国情怀”的理解“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文除外。)【答案】 直挂云帆济沧海 匹夫不可夺志也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4、5题注意:济、沧海。6题选择体现“家国情怀”的古诗文即可。

39、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二)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2分)“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在全词有什么作用或特点?8.(3分)这首词想象丰富、奇特,将梦境、天上、人间融为一体,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7.连接上下片,上片末两句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前两句写词人的对答使上下两片浑然一体,联系紧密,实现梦幻与现实的融

40、合。8.表达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详解】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这首词分上下两片,“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是上片末两句,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前两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写词人的对答,与上文衔接自然。这几句话由梦境过渡到抒情,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惊人句”是对自己才华的肯定,“谩有”是空有的意思,“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将梦幻与现实相融合。8.本题考查作

41、者情感的把握。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通过叙写梦中海天一色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其中“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用“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三)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共8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

42、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四通八达精通业务B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旗帜鲜明C香远益清老当益壮精益求精D水陆草木之花取而代之君子之交10.(2分)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理解:这句话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美德,也寄寓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

43、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渴望避开污浊的现实,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11.(4分)爱莲说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你分别说说它们是怎样托物言志的。【链接材料】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注释:丛薄丛生的草木。芳花草的香气。见表示被动,译为“被”。蔼然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答案】9.C10.B11.莲花:象征君子,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兰花:象征着作者坚持操守,追求个

44、性自由。【详解】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通;贯通/通达/精通;B.鲜:少/少/明丽;C.益:都是更加;D.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故选C。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和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A.重点词语:予:我。独:只,仅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淤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B.重点

45、词语:牡丹之爱:对于牡丹的喜爱。宜:应当。众:众多。B.翻译正确,理解有误。结合“莲,花之君子者也”“同予者何人?”可知,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可知“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理解有误。故选B。11.本题考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根据“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结合“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知,作者用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作比,更突出了莲花的君子形象,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根据【链接材料】中的“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冲刺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