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提纲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3908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届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届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届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届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提纲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1.1 国家是什么1.全面理解国家内涵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条件的是主权。从国家的性质看,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2.专政和民主的关系(1)区别: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民

2、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2)联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3.国体与政体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1)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2)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

3、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取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4.为什么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所以,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2)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

4、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2、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1)划分标准: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2)民主共和制遵循的原则: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主要表现: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当代主要国家美、俄、中、法、德、印等都是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成为他们维护资产阶级

5、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和有效地管理国家形式。(3)君主立宪制产生方式: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君主地位: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产生的历史原因: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 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3、议会制和总统制(1)划分标准: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2)议会制国家 特征(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在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

6、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会议,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成果成立新的政府。代表国家: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3)总统制 特征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依宪法规定,一般有任期限制。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代表国家: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4)半总统制特征: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政体,既有议会制

7、特征,又有总统制特征。代表国家:法国、乌克兰分类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的称谓总统、主席女王、天皇、国王区别国家元首产生办法总选举产生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形成的原因在资本主义国家,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主要分类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联系(

8、1)都实行代议制,都是现代国家所采用的基本管理方式。(2)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1.3 政党和利益集团1、政党(1)产生: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地位: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3)作用: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目标: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这些往往体现

9、在其政纲或党章中。(5)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新型的政党制度2、利益集团(1)含义: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2)地位: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目标: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4)影响政府决

10、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5)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6)利益集团的类型:根据其诉求性质的不同,利益集团可分为自利型利益集团和公益型利益集团。自利型利益集团:主要关心本团体及其成员的经济利益,这类团体往往是职业性、专业性、功能性的组合,如商会、医生协会、教师协会等。公益型利益集团:主要争取非经济性的共同理想,如绿色环保组织、妇女权益保障组织等。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一、国家主权1.含义: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

11、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重要性: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权利关键词独立权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平等权“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

12、“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二、中央与地方1.中央政府: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2.行政区划(1)目的: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2)考虑因素: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3.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

13、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4.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2.2 单一制和复合制1、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单一制和复合制(包括联邦制和邦联制)2、单一制(1)组成单位: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2)特征: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

14、行使职权。(3)分类: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3、复合制:(1)联邦制组成单位: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特征:在联邦制国家,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都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联邦各组成单位的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2)邦联制含义: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组成的国家联盟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4、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

15、对的基本问题。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意义: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反对单边主义,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长期性: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2、世界主要力量(1)世界若干个力量中心: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

16、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3.2国际关系1、认识国际关系(1)含义: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4)主要方式:包括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等(5)国际法: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发展处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当前,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

17、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6)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注意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2)中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为什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8、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怎样做:-从国家角度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国际法。顺应时代潮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19、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4.1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1)和平问题含义: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现状: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2)发展问题含义: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特点: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

20、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护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3)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4.2挑战与应对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个别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

21、”“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2)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3)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当今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4)解决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

22、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国际关系民主化(1)内涵: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2)为什么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面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尊重国际社会多样化的事实,保护和尊重各国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

23、观念上的差异性。(3)怎样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

24、旨。4、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外交战略的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2、习近平外交思想地位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3、

25、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外交方面的贡献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5、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5.2 构建人类命运共

26、同体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一)必要性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三)具体内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

27、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四)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二、中

28、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了解1、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中国的具体做法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际项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

29、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1、含义: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3、载体: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作用:积极: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消极: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

30、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4、影响因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5、影响:(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2)消极影响

31、: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5、应对措施: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6、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什么、怎么做)1.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32、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3.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4.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5.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7.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8.要有规则意识,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9.顺应经济全球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二、中国是世界经济

33、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的表现?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P73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有利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P74中国减贫成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市场、资本、产品、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持续强大的

34、推动力,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平衡,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我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第四单元

35、 国际组织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8.1)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类型:按成员性质,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按地理范围,分为世界性和区域性;按职能范围,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机构:议事和决策机构: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执行机构;秘书处;司法机构特征:国际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 P86作用: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个别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36、治的工具。(二)区域性国际组织(8.3)1、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地位: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最高决策机构: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最大的特点: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请。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2、亚太经合组织地位: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

37、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方式:通过独特组织方式推进成员国的合作。即: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3、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地位: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中国与东盟的

38、关系: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4、非洲联盟地位: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最高权力机构:首脑会议中国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重大国际问题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非洲向非盟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三)新兴国际组织(9.2)1、二十国集团地位: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特点: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1)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

39、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2、金砖国家地位: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作用: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近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关系:1)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展,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3、上海合作组织地位: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作用: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

40、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地位: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原则: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精简、廉洁、绿色作用: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通信、电力、环卫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联合国 (8.2+9.1)1、性质地位: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3、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各会员国应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

41、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4、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大会关于重要问题,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其他问题则以简单多数通过。(2)安全理事会主要责任: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中、美、俄、英、法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一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决策原则:程序性问题(例如:通过议事规则)以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同意通过;实质性问题(例如:解决争端)也需9票通过,并不得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体现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所拥

42、有的这种权力通常被称为“否决权”。(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4)托管理事会;(5)国际法院: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主要司法机构。(6)秘书处:行政机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5、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为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联合国发展系统长期从事开发活动,向有关国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

43、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6、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