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793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鲁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1. 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2.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十分有利于人类居住 世界各地的植物大多可以在我国生长3.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兼备,便于陆上和海上与世界各国联系 东部广大地区受海

2、洋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4. 我国的最北端:漠河,最南端:曾母暗沙5. 我国的路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6.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7. 我国南北温差大,影响因素:海陆位置8. 我国东西时差大,影响因素:纬度差异(地球自转)9.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局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十四个国家相邻10.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11. 我国与

3、朝鲜、越南既路上相邻,又隔海相望12. 我国的内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13. 我国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14.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15.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成分16.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7.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湖南省湘长沙天津市津天津广东省粤广州河北省冀石家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山西省晋太原海南省琼海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庆市渝重庆辽宁省辽沈阳四川省川或蜀成都吉林省吉长春贵州省贵或黔贵阳黑龙江省黑哈尔滨云南

4、省云或滇昆明上海市沪上海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江苏省苏南京陕西省陕或秦西安浙江省浙杭州甘肃省甘或陇兰州安徽省皖合肥青海省青西宁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江西省赣南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山东省鲁济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河南省豫郑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湖北省鄂武汉台湾省台台北18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北极圈穿过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19.巴西:赤道穿过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20.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5500km,东西跨经度近62,5200km,约4小时21.我国最早看到太阳的省份:黑龙江,最晚看到太阳的省份:新疆2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份:云

5、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23.面积最大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节 人口1. 特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战乱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迅速增加3. 人口过多好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4. 人口过多坏处: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5. 人口过少的坏处: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压力大6. 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 计划生育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8. 影响: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加速度大幅度降低,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每年新增的人口

6、数量依然很大9. 延长人口生育周期,增加代际年龄差,从而减少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10. 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11. 如果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则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12. 原因: 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第二节 民族1.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2.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3. 傣族泼水节(相互泼水) 藏族雪顿节(赛耗牛)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7、) 苗族苗年(跳芦笙、赛歌) 高山族丰收节(秋收季节,台湾原住居民高山族)汉族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4.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5.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藏族)、西北(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东北(朝鲜族)地区6. 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居民居住,没有一个县或者市是由单一民族构成7. 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少数民族分布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8.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置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政区域,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9. 日本的民族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族站绝对优

8、势,此外只有阿伊努族和琉球族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1.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 识图3. 山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4. 山区的劣势: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地质灾害频繁 耕地资源不足5. 可以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6. 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7.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8. 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天山山脉的南麓(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吐鲁番盆地)

9、9.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最干旱的盆地,原因:距海远四周被山脉环绕10. 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11. 印度炎热的原因:纬度低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12. 欧洲西部地形南北高,中间低,有利于大西洋的湿润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13. 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间低,西部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因此西部沿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分布,东部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深入内陆,因此美国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14.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

10、盆地,四川盆地15.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好处: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第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第二节 气候1. 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2.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特别大,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3.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海拔高,气温低)4.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旱田、水田的分界线 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0等温线 800mm年等

11、降水量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的原因: 地势低,气温高 秦岭阻挡了冬季风6.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气候影响)实际,从北向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8. 我国降水的特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9.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10.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季节分配: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

12、0月,这期间的年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东南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11.熟制作物水果寒温带一年一熟小麦(春小麦,春种秋收)、土豆中温带一年一熟小麦(春小麦)大豆、甜菜暖温带两年三熟小麦(冬小麦,秋种夏收)棉花、苹果、梨、葡萄亚热带一年两熟水稻柑橘、橙子、油菜热带一年三熟水稻香蕉、橡胶、椰子、菠萝、荔枝青藏高原区一年一熟青稞高原油菜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13.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降水量少,蒸

13、发旺盛):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14.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应该地区气候的干湿情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情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我国东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15.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的重要牧区16.半湿润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旱地(小麦,种植业)17.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远离海洋(影响因素:海陆位置),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荒漠)广布18.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

14、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稻,种植业)19.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最为显著20. 季风气候的影响: 利于多种农作物的 生长 雨热同期 旱涝灾害频繁21.我国有5种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22.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纬度位置)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种类齐全2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位置);青藏高原地形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地形)23.影响熟制的主要因素:气温第三节 河流1. 特征:以外流河为主2. 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界线

15、: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西南地区有些河流自南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注入北冰洋,这些河流最终流入海洋,称为外流河(水源来源于降水)4. 在我国内陆,有些河流流入内陆湖泊,有些河流沿途蒸发、渗漏,最终消失于荒漠中。这些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水源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气温高,雪融化的多)5.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中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6. 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于枯

16、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水文特征。7. 外流河:我国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8.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也会有短暂的汛期(两个汛期:春季和夏季,其中夏季水量大)9.长江黄河汛期长(6-10月)短(7-8月)水量大小结冰期无有含沙量大小9. 长江的治理方法: 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中游: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下游:加固大坝、疏通河道10. 长江流域: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海市入海-东海11. 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赣江(位于江西,注入

17、鄱阳湖),湘江(位于湖南,注入洞庭湖),汉江(位于湖北)12.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13. 长江水量大的原因: 长江流域支流众多 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 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长江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14. 长江的开发: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湖泊、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淡水养殖,农业发达,航运 下游:农业、航运发达16方法总结:水能资源丰富要求:水量大落差大航运价值高要求:水量大地势平缓15.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建起大型水电站(上游流经横断山脉,落差大)16. 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人们把长

18、江称为“黄金水道”17. 长江出现的问题: 上游:生态脆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中下游:旱涝灾害18. 长江在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之间的河段称为川江,长江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航运价值等综合效益19. 荆江(主要位于湖北): 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 夏季降水集中,支流众多(流量大,旱涝灾害频繁)20.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祁连山脉(经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2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山东),是我国的第二大长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集中在夏秋季,与长江相比,黄河的含

19、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从低纬流向高纬)22. 塑造地形: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宁夏)和河套平原(内蒙古),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着之一23.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24. 黄河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25. 黄河的支流:汾江(山西省)、渭河(陕西省)26. 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桃花峪(河南省)27. 黄河的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28. 黄河出现的问题: 上游:生态脆弱,水土流失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0、下游:泥土淤积,地上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发生洪涝灾害)29. 治理措施: 上游:退耕还草,合理放牧 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大堤30.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众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1.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缓慢,河水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32. 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33. 黄河和长江都流

21、经的省份:青海省、四川省34. 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形成凌汛第三节 自然灾害1.性质: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3.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4.干旱:主要分布在北方华北平原(春旱)和长江中下游(伏旱)5.洪涝:主要分布在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6.台风: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好处:带来降水;坏处: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7.寒潮:剧烈降温现象,伴有大风、雨雪、冰冻,主要分布在春季、秋季、冬季,好处:减少病虫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8.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高9.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

22、火山地震带10.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11.泥石流、滑坡:受地形(山区)、降水(夏季风)影响12.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谷(地势低洼,积水)13.影响我国最广的自然灾害:寒潮14.洪涝灾害多发区:东南长江中下游流域15.干旱多发区:主要位于北方华北地区16.台风:东南沿海17.青藏高原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地势高18.海口不受寒潮影响原因:纬度低,受海洋(海陆位置)的影响19.泥石流:降水多且集中,地形以山区为主20.大地震:集中在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21.防震减灾: 学会预报灾害 学会预防自然灾害(防护林-防风沙)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23、22.当地震发生时,有序撤离,抛弃财物,多在小开间的墙角,双手抱头11. 当发生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2.分类: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成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成为非可再生资源3.对可再生资源,利用合理,保护和培育,对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

24、量丰富,人均不足(资源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第二节 土地资源1.特点: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从地形分析,我国地形以山区为主,平原面积狭小)1.农业用地:耕地(种植业)草地(畜牧业)林地(林业)2.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3.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较高的高原和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新疆和西藏)戈壁(沙漠)二、地区分布不均匀1.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2.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2.耕地、林地(降水多):东部季风区;草地(降水少):西部季风区 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3.区分:我国草地:畜牧业

25、(降水少) 中东:畜牧业(降水少),种植业分布在两河流域(灌溉水源丰富) 欧洲西部:畜牧业(光照不足)4.土地利用类型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水田东部湿润区平原、丘陵旱地东部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平原、高原、低缓的丘陵草地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高原、山地林地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山地、丘陵难以利用的土地半干旱区、干旱区高原、山地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耕地面积小、质量下降(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尤为严重第三节 水资源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兴修水库,打机井,植树造林时间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污染严重利用

26、率低人均不足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合理利用,节约,保护2.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3.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致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4.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原因: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消耗大,人均水资源量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5.河流处于丰水期:a.水源比较丰富 b.利于航运 c.利于发电 d.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6.河流处于枯水期:a.水资源相对不足 b.不利于航运 c.不利于发电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10. 解决水

27、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情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该工程分东(华北)、中(华北)、西(西北)三条调水线路1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显著,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田为主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2. 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

28、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13. 解决方法:(1农业: 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降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工业: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家庭: 家庭用水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交通运输1.人们通常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运输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 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3.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出行的目的 货物本身的性质 运输价格的高低 速度的快慢 运

29、量的多少4.水路运输(河运&海运):运量最大,价格最低 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门到门),价格较高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运量小5.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6.铁路:东密西疏 原因:地形平坦,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 东部:北方比南方密集 原因:南部水路运输分散了一部分压力7.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8.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小、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特点9.南北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排列)东西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京哈-哈大线滨州-滨绥线京沪线京包-包兰线京九线陇海-兰新线(最长,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

30、”)京广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14. 铁路枢纽:北京(最大)、兰州、郑州、徐州、株洲第二节 农业1.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3.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冬耕西牧,南水北旱)4.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邻区5.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6.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南北差异明显7.东北地区: a.耕地多为旱地 b.小麦、玉米 c.大豆 d.一年一次 华北地区: a.全国三大棉区(新疆、华北、长江流域)之一

31、 b.耕地多为旱地 c.小麦、玉米 d.花生 e.两年三次 长江中下游地区: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水稻 c.油菜 d.一年两次8.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平原9.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在山麓地带的平原 : 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水资源不足(因此发展畜牧业)10.山地和陡峭的丘陵林地-林业 平原、高原、低缓的丘陵耕地-种植业 高原、山地草地-畜牧业 河、湖渔业11.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光热充足12.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政策鼓励13.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

32、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第三节 工业1.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铁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2.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3.影响工业的因素:资源、交通、科技、资金、环境、市场、劳动力4.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沿交通线分布5.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鞍山) (1)资源:煤、铁、是由 (2)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鞍山、本溪-钢铁工业 沈阳-机械工

33、业 大连-造船、石化工业 沈阳-化学工业 (3)工业布局靠近原料产地6.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天津、唐山) (1)资源:煤、铁、石油 (2)工业部门: 钢铁、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 (3)综合性工业基地7.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资源缺乏 (2)工业部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造船和食品等 (3)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8.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广州、深圳、珠海) (1)资源缺乏 (2)工业部门: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 (3)以轻工业为主9.铁路线:京哈-哈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10.黄河中游(陕西、山西等):煤炭工业基地 黄河下游:煤、石油11

34、.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凭借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生产发展速度加快12.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13.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起步晚,发展迅速),蓬勃发展,成功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知识、人才)14.我国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好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增加就业机会15.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 这里有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大学,研究和教育人才密集 经过30多年的创业积累,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补充:识图16.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被形象地成为“中国光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地理 > 鲁教版(五四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