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答案解析:单元质量检测四(第八至十单元)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3697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答案解析:单元质量检测四(第八至十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答案解析:单元质量检测四(第八至十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答案解析:单元质量检测四(第八至十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答案解析:单元质量检测四(第八至十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含答案解析:单元质量检测四(第八至十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四 ( 第八至十单元)(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巩固(20 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 潦:雨水大B无稽之言,剿袭之说 稽:根据C究其所以纷纶 究:探究D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豪:豪爽解析:豪:豪迈。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上称帝喾,下道齐桓B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使署,公度自序C马牛而襟裾D朱陆异同,干戈门户解析:A 项为名词作状语,往上。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写序言;穿衣服;动干戈,攻击。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

2、是(3 分)( )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煤炭居十七C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解析:C 项, “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A 项,行事:古义指“具体的历史事件 ”,今义指“做事” 。B 项,十七:古义指“十分之七” ,今义指 “十七”这个数字。D 项,人事:古义指“社会现实” ,今义指“人员的升迁任免等” 。答案:C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 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 目击之而身历之 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 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 其谁信之哉 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 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A

3、/ B/C / D/ 解析:助词,的;代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 A。答案:A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 分)(1)泪眼问花花不语,_。(2)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3)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4)衣带渐宽终不悔,_。答案:(1) 乱红飞过秋千去 (2)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昨夜西风凋碧树 (4) 为伊消得人憔悴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2 分)译文:_(2)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3 分)译文:_答案:(1) 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根据文章提拔奖掖后生,所以外表好看,内容

4、空虚。(2)然而像我这样匆忙以这种意思解释这几首词,恐怕不会被晏殊、欧阳修诸位先生允许。二、阅读鉴赏(55 分)(一) 课内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15 分)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

5、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 ,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或问:事功气节,果可与著述相提并论乎?曰: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经,同出于孔子,先儒以为其

6、功莫大于春秋 ,正以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7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切:切合B知春秋之将以经世 经:治理C而面目迥殊 殊:不同, 差别D果可与著述相提并论乎 果:果敢解析:果:果真。答案:D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而 为 经 世 之 书 而 空 言 义 理 以 为 功 )B. 故 善 言 天 人 性 命 以 其 各 有 事 事 故 也 )C. 知 有 史 而 不 知 有 经 而 讲 学 者 必 有 事 事 )D

7、. 正 以 切 合 当 时 人 事 耳 以 其 即 三 代 之 史 耳 )解析:A 项,动词,写;动词,作为。B 项,连词,所以;名词,缘故。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因而。D 项,都为连词,因为。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首先从“天人性命之学”切入话题,以“不可以空言讲也”立论,由此展开全篇议论。B作者认为,肇自朱熹、陆九渊的学术之争,到后世愈演愈烈,实在是治学的桎梏,学术的荆棘。究其根本,还是空言鼎沸,不食人间烟火之故。C第二段中作者用三个排比句,连贯而下,再次叙述了史学的渊源及其意义,认为“史学之本于春秋 ”。D文章结尾一段,作者

8、以一问一答的反问方式,通过对质疑的辩驳,进一步批判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风气,再次申明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解析:D 项,作者以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3 分)译文:_(2)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3 分)译文:_答案:(1) 我要把我的思想托付于空洞的理论,倒不如在叙述具体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深切明显啊。(2)是因为他们只是空话沸腾而不切合世事罢了。(二) 课外阅读(4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9 分)吏 道邓 牧

9、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

10、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节选自伯牙琴)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11、项是(3 分)( )A以日夜窃人货殖 货殖:财物B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固:固然,虽然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 蕃息:繁衍D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才:人才解析:D 项,才:有才能的。答案:D1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3 分)( )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A BC D解析:是发生在古代的事,是作者对盗贼之祸的看法。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

12、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鱼肉百姓,比强盗还要厉害。D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作乱,是因为“吏” “夺其食” “竭其力” ,作者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解析:A 项因果关系颠倒,而且不肯出山做官的“才且贤者”并非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 。答案:A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2 分)译文:_

13、(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3 分)译文:_(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3 分)译文:_答案:(1) 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2)百姓的作乱,是由于( 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3)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 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参考译文: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内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县令,其次是佐、史、胥徒。像这样的人,(虽然) 地位尊卑不同,(但 )都属于官吏。古时候君主与百姓之间相安无事,固然不能够没有官吏,但是人员不多。陶唐氏、虞氏(曾经)设置官职,这(是)可

14、以考查的,(是) 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选拔有才学而且品行高尚的贤士(做官) ,然而贤士又不愿意。因此,上古时的贤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国君的使者来求访他们,诚恳相待唯恐他们不肯出来做官。所以为官的人常因无可奈何(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 后世(之所以) 让危害百姓的人治理百姓,( 是) 因为害怕(百姓)作乱,防范不得不严密,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来越无法治理了。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户,小到即使没有采邑的奉养,却也能相互依附勾结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

15、够奉养他们,致使不正派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混入官吏的行列。带领虎狼来放牧猪羊,却希望猪羊滋生繁衍,怎么能够实现呢?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担忧安乐而渴望危难呢?像这样应该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为什么呢?(如果官吏)强夺(百姓)的食物,(那么百姓)不得不愤怒;(如果官吏)使(百姓的)气力耗尽,(那么百姓)不能不仇恨(官吏)。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然而宣称要治理百姓的人,(却)耗尽了百姓的气力因而使他们处于危难之中,夺取了百姓的食物因而使他们作乱。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上天生

16、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如今为人民做事的官吏不能够自食其力,日夜窃取百姓的财物,搜刮捞取,不也是与盗贼的心思一样吗?盗贼戕害百姓,随时发生,随时(因为百姓的反抗而)败灭,(因此盗贼的祸患)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是(盗贼)有所回避与顾忌的缘故。官吏(却)没有回避和顾忌,日夜肆意横行,使天下的百姓敢怨恨却不敢说出来,敢发怒却不敢诛杀他们。难道是上天不仁义,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狼蛇虺一起成为百姓的祸害吗!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有人)说:“找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并任用他们。如果(一时)还办不到,废除专司,罢去县令,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

17、家安定、太平,不是还要好一些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21 分)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

18、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 ,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

19、、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 ,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 ,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 ,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20、分)( )A发言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B 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 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解析:A.“发言”意为开口说话。答案:A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果 足 以 充 儒 之 名 乎句 读 之 不 知 )B.于 其 外 则 不 光此 其 志 不 在 小 )C.卒 于 睢 阳从 径 道 亡 , 归 璧 于 赵 )D.将 犬 吠 所 怪为 巡 船 所 物 色 )解析:B.两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他。A 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C.第一个“于”是介

21、词,在;第二个“于”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D.第一个“所” ,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是虚指代词;第二个“所”与前面的“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 ,表示被动。答案:B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

22、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解析:C.张冠李戴。对照原文可知,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不是太初,太初对这种做法是“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剌之” 。答案:C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 分)(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6 分)_(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6 分)_解析:涉及一词多义、反问句、倒装句、省略句等。(1)“既 ”,已经, 以后。 “徒” ,只是,仅仅。 “夸诳” ,夸大欺骗。(2)“显 ”,显赫。 “夭” ,寿命短。 “

23、岂” ,难道。 “身不显于时”和“言立于后世”都是状语后置句。注意反问语气要译出。答案:(1)(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2)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参考译文:天下不崇尚儒者很久了。当今世上的士大夫,开口说话一定自称儒者。儒者究竟是怎样的呢?高高的帽子、宽大的衣带、宽大的衣袖,这样穿戴的称为儒者吗?手持书简,俯身苦读,吟咏不停的称为儒者吗?又何况醉心文辞、苦心构思,写出华丽文章的人称为儒者,( 这和儒者) 也差得太远了。除去上述种种不说,至于西汉的

24、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这些)世人所说的大儒,果真足够符合儒者的名称吗?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对这种情况很气愤。(他) 读先王的文章,不研究章节句子,一定要探究其中的义理才行。(颜太初) 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只诵读先王的文章)对他自己来说与邻里相比也就没有突出的地方,对他之外来说就不能发扬光大(先王的义理) 。不能发扬光大,先王之道就遮蔽起来了,于是(他) 探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的得失,创作诗歌和文章来宣扬倡导它。景祐初年,青州牧以荒废政务、逸乐过度、恣意放任为能事,( 他) 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

25、时各地的士大夫喜欢他不受礼教的束缚,一致效仿他,渐渐形成风气。太初厌恶他,认为他是使风俗大乱的根源,作了东州逸党诗来讽刺他。诗最终传到皇上那里,皇上立即追究青州牧的罪过。又有郓州牧因为下属的县令清廉正直与自己不同而生气,就诬陷他犯罪,将他在狱中拷打致死。他的妻子和孩子弱小不能自己去告状,太初平日与这个县令交好,怜悯他冤死,写了哭友人诗,郓州牧也因此而被罢免了。这时有人举荐太初博学有文采,天子下诏任用他为国子监直讲。恰逢有个平日不喜欢太初的御史,上书说太初放纵而不遵礼法,不可以担任学官。诏书就要到了,又改任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其实宽厚、善良、有政绩,不是放荡不羁的人。从临晋又改任应天府户曹

26、,主管南京学校方面的事,死在睢阳。先前的制度规定,判、司、簿、尉四个官职的考核,没有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的,照例按县令录用。就算愚笨、懦弱、昏惑、老迈没有可用之才的人,凭年数积累,也一定能得到。而太初才华见识如此,中进士做官近十年,到死都没能摆脱判、司、簿、尉的行列,他死时大概四十多岁。唉,这是上天要毁灭儒者,使他们一定达到这么坏的地步啊!将会像狗对自己奇怪的事吠叫一样,品行正直、与众不同的人一定要被铲除吗?怎么他的仕途和寿命两者都如此困厄呢?世人看到太初官职不能震动人,又加上他的文章多指责批评,有缺点毛病的人讨厌听到,即使得到他的文章,也不很重视它。所以丢弃遗失的占多数,我只得了他的两卷

27、。在同州又得到他写的题名记 ,现在集在一起,为它作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他日有见到它的人,看到他的后车诗,就不会忘记借鉴警诫了;看到他的逸党诗,礼义就不会衰败了;看到他的哭友人诗,残酷的官吏就会心生惭愧了;看到他的同州题名记地方长官就了解政治的腐败了;看到他的望仙驿记 ,地方长官就不经营驿站了。由此来说,带来的益处不也很多吗!三、语言运用(15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920 题。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着一段古潭般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

28、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来。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19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o)无声息 盘垣(hun) 澄澈(ch)B蓊(wn )郁 虬(qi)藤 柔曼(mn)C披拂(f) 参差(c) 倔拗(o)D偃(yn)卧 兀(w)立 睥(p)睨解析: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 qio。 “悄”在叠用的时候读 qio,如 “静悄悄、悄悄话” ;其他时候读作 qio,如“悄然、悄寂” 。 “盘垣(hun) ”,根据词义应写作“盘桓” ,这里

29、形容河湾“回环旋绕” 。B.“ 蓊郁”的“蓊”应读 wn。 “柔曼”应写作“柔蔓” ;又因与“蔓”相对应的字是“藤” ,所以“蔓”应读 wn,指细长不能直立的茎。C.“倔拗”的“拗”应读 ni,意思是固执、不随和、不驯顺。答案:D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 蜿蜒 荒疏B幽邃 蜿蜒 稀疏C深邃 曲折 稀疏D幽邃 曲折 荒疏解析:“深邃”侧重指深。 “幽邃”指幽深,侧重指幽,即深而幽静。此处语境强调河湾的“悄无声息” “古潭般” ,都有幽静的意思,故“幽邃”更合适。 “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 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曲折”意为弯曲。此处形容“流水”的形态,

30、“蜿蜒”更符合语境。 “稀疏”指(物体、声音等 )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此处形容枝叶数量少,显得相隔远。 “荒疏”则指(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显然与语境不符。答案:B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 100 周,30 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

31、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解析:本题从结构混乱、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角度设误。A.结构混乱。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 ”的主语是“尤瓦尔赫拉利 ”, “一经上市长达 100 周” 的主语是“人类简史 ”。可以修改为“尤瓦尔赫拉利写作的人类简史 ,一经上市” 。B.搭配不当, “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 “解开”与“本质”动宾不搭配,可以把“解开”改为“揭开” 。D.“无论还是”这一组关联词所关涉的内容应该形成并列关系, “天津”和“比赛现场”可能是交叉关系,故而不当。 “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该是“一批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球迷” 。答

32、案:C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王国维的这段话由三层意思组成。第一层意思是“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第二层意思是“入乎其

33、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第三层意思是“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在构思时,也可以分别就这三层意思来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还可以阐明为人处世、读书治学既要“入乎其内” ,又要“出乎其外”的辩证关系;或描绘某处名山胜水,揭示只有“入乎其内” ,才能“出乎其外”的道理;或是记叙世事,刻画人物,反映他们“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质一句话,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必须把揭示与阐明“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两者的辩证关系作为写作的重点。同时,一定要讲究写作技巧,开口要小,挖掘要深,议论要精,结构要新,眼光要与众不同。参考例文:外表与内在茫茫宇宙,在一

34、片黑色背景上,繁星点点,很美。可是当你称赞繁星的美丽、月亮的皎洁时,你能了解它们的真实情况吗?眼前的繁星如此之小,你会想到小星星的体积大于月亮甚至大于地球吗?当你了解到这些后,当你再次观看星空时,你一定会为宇宙的玄妙而赞不绝口,那时你的评价也许就不会再局限于某种外表了!当然,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外表并不代表本质。有人外表美丽,内心却很污浊;有人肢体残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高位瘫痪的张海迪,凭借着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毅力,在病床和轮椅上依然抒写着自己璀璨的人生,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我想,任何事物的内涵都需要去分析,像茶一样去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志趣、风格和精神,品出其内在的生机、兴旺和

35、顽强。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一朵美丽的花,必定有健康的内部结构;一个人的思想、意志,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次行动表现出来。所以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无须过分在意他精致的五官,或高挑的身材,请你去观察他的行为动作吧!这有利于你认清眼前到底是值得欣赏的真美,还是败絮其中的空壳。“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我们认识事物,必先入其内,这样才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素材。试想,没有见过马的人,怎知骏马奔驰如风?没有吃过葡萄的人,又怎知葡萄的酸味?只有深入鲜活的大千世界之中,才有对万事万物的感性认识。

36、当我们有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后,还应“出乎其外” 。置身于万物之外,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别,才能真正了解生活的真谛。“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用心去品味属于我们的世界吧!点评:这篇议论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命题意图,其思路层次十分清晰。 “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外表并不代表本质” , “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 ,“入手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 ,这些观点都显示出作者的认识是层层深入的,一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用心去品味属于我们的世界吧”收结全文,明旨扣题,意味深长。可贵的是,作者在论证分论点时还选择了人们熟悉的事例来论证,张海迪的经历、马与葡萄的论说,都使得道理明确而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