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清单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621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23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2023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2023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2023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地理部分】一、地球与地图1.经纬度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数减小的为西经。由南向北,度数增大的为北纬,度数减小的为南纬。2.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两地的季节相反。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但纬度相同,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2小时(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都具有此性质)。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3.两点间最短航线,即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三种特殊情况的“大圆”:赤道、经线圈、晨昏圈;非赤道的同纬度上两点所在“大圆”: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南半球大圆向南

2、极方向倾斜。4.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大洲大洋位置、国家位置、相邻位置等)、其它位置(经济位置-所处经济区,其经济地位;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政治位置)。5.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1)水库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2)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3)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4)气象站:应选在坡度适

3、中、地形开阔的地点。(5)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6)宿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平坦的高地上,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陡崖和沟谷底部扎营。(7)公路、铁路选线: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8)引水线路: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9)输油输气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6.等高线地形图:(1)特点:同线等高、同图等距、闭合曲线、疏缓陡密、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2)判读:看图名、图

4、例、比例尺、经纬线等构图要素;看等高线分布的疏密;看等高线的数值、走向;看等高线的弯曲、闭合。弯曲、闭合可以反映地表形态特征;看等高线的特殊分布(等高线相交处为陡崖;0米等高线代表海岸线;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则按“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其数值和地形特征)。(3)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及海拔,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分布;典型地貌(海岸线曲折、喀斯特地貌发育等)。7.等值线:(1)特征: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数值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等值距;递变趋势-由小到大,越来越大,由大到小,越来越小;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值线凸向数值大的区域,其数值比两侧小;凸向数值小的区域,其数值比两侧

5、大);同线等值、同图等距、疏小密大。(2)等值线分布特征描述:总体情况(等值线所反映的数值情况);疏密情况;凸凹变化;变化趋势;极值分布。8.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2)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一条线: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

6、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多条线: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总体分布及疏密状况:通过观察闭合线数值,说出最大区和最小区的位置在哪;通过观察等值线疏密,说出疏密分布位置。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说出凸点沿线数值高低的情况。(3)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

7、(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9.太阳辐射(1)影响因素: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获得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我国太阳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地势高);贫乏区四川盆地(多阴雨和云雾天气)。(3)太阳能发电(光发电、热发电):优势:清洁;可再生;受地域限制小;能源质量高。劣势:能量分散,难收集;能量不稳定,受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影响大;设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成本高;占地广;改变小区域生态环境。10.地球自转(1)自转线速度影响因素:纬度(负相关);海拔(正相关)。(2)航天发射基地选址

8、的条件: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3)航天回收场地选择的条件: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有利条件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4)晨昏线的判别: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9、),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晨线上可以看日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上可以看日落,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5)地方时、区时计算:东加西减。东向东,西向西。1501h,104min。(6)日期变更判别: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新一天到旧一天为1800经线,由旧一天到新一天为0时经线。(7)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判断:身位法:面向物体运动方向,左手为左,右手为右。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纬度越高,偏转幅度越大。手掌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外,四指由高值指向低值,或顺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则大拇指为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的实际运动

10、方向;大拇指与食指呈300-450夹角。11.地球公转(1)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分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了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如太阳直射20N,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70S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另一半球相反。特殊纬度的昼长最值赤道全年昼长为12小时;200N昼最长13小时13分,最短10小时47分;400N昼最长约为14小时51分,最短9小时9分;600N昼最长18小时30分,最短5小时30分;极圈及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注:由于大气散射、折射作用,实际白昼时间比理论更长,如日出前的曙

11、光、日落之后的暮光(晨昏朦影)。(2)昼夜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则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纬度越高(主要指赤道与极圈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区间为024小时;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3)昼长计算:昼长时数24-夜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弧所跨经度数/150(4)正午太阳高度计算:H90a。(a为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差值)(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空间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6月

12、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12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6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年变化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到2326),极圈上

13、为4652,极点上为2326。(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确定地方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计算楼距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必须保证北楼一楼居民在冬至日(H最小)正午能看见阳光。tanH=h/L,h为南楼楼高,L为南北楼楼间距。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

14、阳高度的余角。H90,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倾角。(7)太阳方位判断:方位方位角;春秋分日,全球(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南半球极昼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正午太阳的位置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位置关系,如太阳直射10N,则10N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方,10S以南地区,太阳在正北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上午太阳在东南方天空,下午在西南方天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上午太阳在东北方天空,下午在西北方天空

15、。二、大气1.大气受热过程(1)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热量层层向上传导对流层内,越往高空,气温越低),大气还大地。(2)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仅白天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全天有,夜晚更突出)。(3)影响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天气阴雨天气,云雾多,大气的反射作用越强,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洁净度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洁净度高,散射越少,大气削弱作用越弱。(4)影响大气保温作用因素:天气阴雨天气,云雾多,大气保温作用强;大气的洁净度大气杂质越多,空气越浑浊,大气保温作用越强;干燥度大气湿度越大,所吸收和辐射的热量越多,大气保温作用越强。(5)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现实应用:

16、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6)昼夜温差大小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地势高低:地势高

17、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7)逆温现象:概念: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是,有些时候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称为逆温现象。成因与类型: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平流逆温、乱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出现时间:地形逆温出现在夜晚;锋面逆温出现在锋面过境时;辐射逆温在黎明前最强。就冬季和夏季而言,逆温多出现在冬季;就盆地和山地而言,逆温多出现在盆地;就白天和晚上

18、而言,逆温多出现在夜晚。影响:利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发生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弊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8)等温线走向(弯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依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地形、地势。依据海陆等温线弯曲判断季节:陆地上等温线向南

19、弯曲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即1月陆南,7月陆北,海洋相反,其影响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依据海洋上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海洋上只要发生等温线弯曲,一般是受洋流的影响,且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相同。依据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判断地形:陆地上等温线向高值弯曲该处气温偏低,地貌类型是山地。 陆地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该处气温偏高,地貌类型是谷地(或冷空气影响的背风坡,如冬季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气温偏高)。 陆地上等温线是闭合状态:线内温度高(无论冬夏季)盆地(或城市热岛);线内温度低山地;闭合等温线内气温的高低依据等值线判读方法

20、判断。(9)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2.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1)原理:近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推论:近地面的气压始终比高空大;上凸高压,下凹低压;先

21、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流动;在相同高度范围内,气压差越大,则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在同一幅高空等压面图上,海拔越高,气压越高(了解)。(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应用:海陆风白天近地面吹海风,夜晚陆风;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湿润,夜晚的陆风使陆地凉爽。山谷风白天近地面吹谷风,夜晚山风;由于夜晚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出现著名的“巴山夜雨”现象;夜晚,当冷空气在谷底集聚时,容易出现上热下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逆温现象。城市风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小,如夏季城郊温差大,热岛效应最显著,热力环流最强。有污染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并布局在绿化带以外,避免

22、热力环流中污染物进入市区。工业区和卫星城要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之外,绿化带要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之内。(3)巴山多夜雨的原因:“巴山夜雨”是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四川盆地潮湿,云层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容易升温,加之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可以拓展至宽谷地区)(4)狭管效应原理: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风速大的成因之一)(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直接成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的受力分析(高空的风

23、受两种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三种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夹角);风向判断用手掌法则(高空大拇指与食指呈900夹角,近地面大拇指与食指呈300-450夹角)。(6)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大气环流常年盛行风向; 距离风的源地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下垫面(摩擦力)地表粗糙程度,植被密集程度,地形(影响风向和风速);位于河谷(峡谷),狭管效应强。风电站选址:风能资源丰富; 盛行风向稳定; 自然灾害少; 地形起伏小,地质条件好,施工便利; 交通便利; 尽量少占耕地,减少生态破坏; 远离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人口密集区等。(风电不稳定,通常需要其他电站调节,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风能资源开

24、发条件评价:可行性风能资源丰歉;地形、地质条件,施工难度;输电距离;风电优势(清洁、可再生等)。 必要性能源需求; 意义: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条件可反推。开放性试题:赞同可行,有必要,积极意义;不赞同不可行,没必要,不利影响。3.气温与降水(1)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年温差大与小以15为参考值);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

25、况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堆积);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26、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2)影响蒸发的因素:温度;湿度(即空气的干湿程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越高,所能容纳的水汽含量越多,越湿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等。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3)降水(或者雾)形成的条件:要有充足的水汽; 水汽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有较多的凝结核。其中,海洋、湖泊、河流、湿地、植被等都有利于水汽蒸发蒸腾;影响水汽冷却的形式有气流上升冷却、遇山地抬升冷却、暖气团

27、遇冷气团冷却等;城区较郊区有更多的凝结核,气流又上升,因此,城区降水量多于郊区,称为“雨岛效应”。(4)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海陆分布):近海地区(湿地),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大气风向:海风(湿地)降水多,陆风降水少,迎岸风降水多,离岸风降水少;风带:由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降水多(西风带),由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信风带);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赤道对流雨)。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锋面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高压反气旋空气下沉,干燥少雨。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山腰处形成地形雨,降水最多;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

28、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洋流: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水汽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人类活动:城市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降水比郊区多(城市雨岛效应)。(5)根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首纬度因素影响,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海陆分布)角度去分析。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4.海

29、陆分布气压中心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如右图。 (2)不同海陆气压分布的应用利用同一时期同纬度海陆气压分布的差异判断季节。冬季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压高于同纬度海洋,出现高压中心;夏季相反。利用海陆气压分布差异判断季风环流方向(风向),进而判断降水分布状况:如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则风为从海洋吹向陆地,陆地所在区域进入多雨期,河流进入丰水期,反之则为枯水期。(2)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成因: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右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右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

30、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分析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4)气压带风带形成教材逻辑结构:A高低纬之间受热不

31、均;B地转偏向力;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D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的影响。单圈环流:形成条件A; 三圈环流:形成条件:AB。形成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近地面形成了非常“七夹六”。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条件:ABC。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夏季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条件:ABC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分布,冬季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块状;夏季陆地上的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块状。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5.气候(气温、降水及其组合)(1)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 纬度位置

32、决定了热量带,影响气温。 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和气团,主要影响降水。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2)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气流上升形成的热低压,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空气堆积下沉的热高压,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湿):暖轻气流爬升形成的冷低压,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为温和多雨或低温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

33、空气冷却收缩形成的冷高压,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干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气温升高,降水少。中纬西风带(温湿):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气温降低,降水多。高纬极地东风带(冷干):由较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气温升高,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迎岸风),降水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离岸风),降水少。山地降水,由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多,再减少;即山地降水,山腰最多。(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山地降水,由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多,再减少;即山地降水,山腰最多;在山地的不同部位,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情况不同,

34、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分异。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例如,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地形类型对气候的影响: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非洲赤道东侧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同纬度非洲刚果盆地则形成热带

35、雨林气候。山坡方向对气候的影响: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干热风,气温高于迎风坡),向阳坡比背阳坡(阴坡)气温高。其它影响:A.高大地形如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夏季海拔高,气温低;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 B.地形凹凸气温日较差:山顶谷地。 C.对风的影响影响风向;影响风速(狭管效应)。 D.对气温封闭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冷空气堆积,加剧冷害;暖空气堆积,加剧高温灾害)(4)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4+2+3+1)温度带名称形成原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

36、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

37、岸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6)特殊地区气候的分布及成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纬度低终年高温,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位于西风带内,但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8、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分布如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区南北延伸、东西狭窄是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北部降水由夏季(1月)西北季风带来;东部降水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雨影区);南部降水由冬季(7月)西北风带来。北欧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暖湿西风+北大西洋暖流。(7)气候特征:包括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及气温降水组合状况。气温特征:最冷(热)月出现在几月;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夏季温和,冬季温和,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小(与15比较,大则大陆性强,小则海洋性强)。气温日较差(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四季的长短。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大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夏季多雨、冬季多雨

39、、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降水年际变化大小;雨季的长短。气温降水组合状况。(有气温、降水数据图表,按以上要点作答;若无则按规律作答)。光照特征: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6.气候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位置:纬度位置决定了温度的高低,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位置的差异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类型的气候带;海陆位置决定了降水的多少,一般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的气候;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3)下垫面:下垫面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地面

40、状况不同,如陆地和海洋、平原和山地、裸地与植被覆盖地,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4)生物:气候影响植被的类型、覆盖率,同时植被的类型、植被覆盖率又影响气候;气候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动物的分布。(5)水文:气候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降水强度影响含沙量大小等;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气候的降水量。(6)农业:气候影响农业的分布、复种制度及产量,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种植业、牧业及渔业等不同农业类型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7)工业:工厂的建设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恶劣的气候条件(高温、高湿、干旱、洪涝等);同时工厂产生的温室气体会影响气候。(8)交通:交通运输建设受恶劣气候影响(高温、高

41、湿、干旱、洪涝等),路基高低,桥梁涵洞的大小受降水量的影响。7.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包括风、云、雾、雪、霜、冰雹、晴朗、温度等。(1)锋面天气:冷锋一场秋雨一场寒;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半年的寒潮、沙尘暴。暖锋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半年我国由南向北推移的雨带。准静止锋4、5月华南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6月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和天山准静止锋(地形阻挡冷空气深入)。(2)气旋与反气旋:气旋近地面气流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云雨天气。反气旋近地面气流北顺南逆;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3)锋

42、面气旋:出现在低压槽,左冷右暖;降水都出现在冷气团一侧,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全部在锋前;冷锋雨区窄,暖锋雨区宽。北半球:如右图。南半球:如右图。(4)天气特征:气温高低;阴晴状况(晴朗、多云、阴天等);光照强弱;风向,风力大小。(5)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大气运动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运动旺盛,冬季大气较稳定;植被情况夏季植被生长茂盛,吸烟滞尘能力强;污染物排放北方冬季燃煤、汽车尾气排放等;雨水淋洗等。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燃料,改进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

43、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绿化造林,保护植被;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三、水1.陆地水(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决定河流水文特征,我国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决定河流水文特征,如东北地区,有春汛。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在夏季);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如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夏汛。 湖泊水补给(全年);影响因素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地下水补给(全年);影响因素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2)河流特

44、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外流河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季节变化)、水位高低、有无汛期及长短(汛期出现的季节)、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有无凌汛、流速快慢(流速快则水能资源丰富,流速慢适合航运)。 答题术语受影响,流量大/小;地形落差大/小,流速快/慢;受影响,汛期长/短;河流低纬流向高纬,冬季气温低,有凌汛;结冰期长/短/无结冰期;受影响,含沙量大/小。内流河水文特征(以塔里木河为例):流量较小,且越往下游流量越小;夏季流量日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有春汛和夏汛,冬季断流;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水系特征: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发源地与入海口、支流

45、数量及其形态(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水系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3)河流水文特征影响因素:(水文河流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流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降水量大,一般河流流量大)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水位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人类活动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

46、沙量就越大。 流量、流速与含沙量的关系: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侵蚀和搬运作用越强,堆积作用越弱,含沙量越大;流量越小,流速越慢,侵蚀和搬运作用越弱,堆积作用越强,含沙量越小。结冰期、凌汛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最冷月均温0(时间越长,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水体结冰的影响因素:A.气温气温越高,越不易结冰;B.盐度盐度越高,越不易结冰;C深浅水体越深,比热容越大,越不易结冰。融冰与结冰相反。(4)地形对河流特征影响:影响河流的流向、落差、水系的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流经山区的河段比较窄深(V型),而平原区河段往往比较宽浅(槽型),曲流发育。如,横断山脉对河流的影响: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 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 河流含沙量大; 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河流流域面积小。(5)湖泊水文特征:水位高低及季节变化(湖泊补给方式); 结冰期(气温、水温); 含沙量(入湖泥沙、当地风沙情况); 盐度(水与盐的多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