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原卷+答案解释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35850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原卷+答案解释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原卷+答案解释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原卷+答案解释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原卷+答案解释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原卷+答案解释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 姓 名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忌惮(dn) 行辈(hng) 凫水(f) 戛然而止(ji)B脑畔(bn) 眼眶(kung) 喘气(chun) 米酒油馍(m)C亢奋(kng) 晦暗(hu) 羁绊(j) 奇伟磅礴(b)D斡旋(w) 静穆(m) 争讼(sng) 夜深星阑(ln)2(2分)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踊跃 姣洁 撺掇 马前卒B恬静 严峻 缈远 风萧萧C拘束 震撼 辐射 暖融融D退色 燎原 思慕 熙熙然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

2、确的一项是() A在刘老师有趣的语文课上,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踊跃地发言。B2018年元旦假期期间,除1月1日照例闭馆外,杭州图书馆及各分馆均照常开放。C他还是个孩子,还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如果可以,我宁愿他永远如现在这般天真。D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4(2分)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3、)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5(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B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C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D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6(2分)下列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A小薇说:“老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B小明不小心踩了小军一脚,小明马上表示歉意。小军说:“

4、没关系,你又不是有意的。”C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D小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二、综合题(共1题;共9分)7(9分)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1分)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1分)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

5、不变的艾香。人物事件: 节日习俗: (3)(5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及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简要论述。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4分)古诗文阅读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邮馆:驿站旅馆。砉(hu)然:象声 词。

6、阍(hn):守门的人。良:很。8(1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余问故 不胜惊错 鼠何名老虫 不寡矣 9(2分)用“/”给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10(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城中安得有此兽? 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11(2分)“余惊错欲走 ”是因为什么? 12(2分)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8题;共35分)文学作品阅读消失的年声肖复兴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

7、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日“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

8、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了一种奢侈。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

9、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

10、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13 (5分)文章开头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 14(5分)本文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15(1分)仔细阅读全文,仿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出处情感表达方式相关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例:安塞腰鼓赞美抒情“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安塞腰鼓让世界变化之快、之大,语势充沛、节奏鲜明,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消失的年声

11、 “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 16(5分)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感冒了为何没胃口?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炎症,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痛、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当然,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大约一半的感

12、冒是由它引起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每季节交替时,也是感冒多发的时候。感冒虽然是小病,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相当的不便。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痒、咽喉痛、咳嗽、声音沙哑、打喷嚏、流眼泪、头痛、头昏、疲乏等,除了这些症状外,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茶饭不思的现象,即使面对平时最爱吃的美食也丝毫没有兴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人在感冒尤其是发烧时,体内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的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紊乱。胃肠消化减慢,我们感受不到饥饿,自然就不太想吃东西。此时可进食一些清淡的粥和汤,可少食多餐;可适当进食鸡肉、鱼肉、蛋类、牛奶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尽量避免食

13、用芹菜、韭菜、茼蒿、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甜食可生痰,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应少吃。其次,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炎性病变,不仅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使黏膜上的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敏感性减退;更有某些病毒感染会直接引起嗅觉神经受损,阻碍大脑对香味信号的接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最后,人体的嗅觉和味觉是协同工作的,感冒导致的嗅觉灵敏度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味觉。患者味觉变迟钝后,会觉得食物不够有味道,进而失去胃口。尽管没有胃口,患者仍需要规律饮食以提供机体对抗疾病的能量。材料二 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非

14、常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咳嗽的烦恼,尤其是寒冬季节,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敢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咳嗽是呼吸道黏膜清除外界物质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机制。有些人感冒后一直咳嗽,可以持续8周,甚至更长,这种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而是因为感冒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机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所致。咳嗽虽然是感冒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存在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一咳嗽就用药等几方面的误区。在正确用药的同时,我们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适当

15、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同时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7(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说明了感冒没有胃口的原因。B材料一以问句为题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了说明对象。C“感染后咳嗽”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D材料一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18(5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痛、头痛、发烧等

16、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19(5分)体会材料二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 20(5分)由于天气原因,你的同学李明感冒了,主要症状是咳嗽,请你运用材料二的知识给李明一些建议。 五、写作题(共1题;共50分)21(50分)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00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

17、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忌惮(dn) 行辈(hng) 凫水(f) 戛然而止(ji)B脑畔(bn) 眼眶(kung) 喘气(chun) 米酒油馍(m)C亢奋(kng) 晦暗(hu) 羁绊(j) 奇伟磅礴(b)D斡旋(w) 静穆(m) 争讼(sng) 夜深星阑(ln)【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B 脑畔(pn)。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汉字读音。做此类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四

18、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踊跃 姣洁 撺掇 马前卒B恬静 严峻 缈远 风萧萧C拘束 震撼 辐射 暖融融D退色 燎原 思慕 熙熙然【答案】C【解析】【分析】A“娇洁”应为“皎洁”;B“缈远”应为“渺远”;C没有错别字;D“退色”应为“褪色”。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形。写错的原因是由于习惯性误写、多音字误写和形近字误写等。学习和复习时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同时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便查缺补漏。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刘老师有趣的语文课上,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踊跃地发言。B2018年元旦假期期间,除1月1日照例闭馆外,杭州图书馆及各分馆均

19、照常开放。C他还是个孩子,还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如果可以,我宁愿他永远如现在这般天真。D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答案】D【解析】【分析】A踊跃: 1.向上跳起,2.欢欣奋起的样子,使用正确。B照例:照样;遵照常例。使用正确。C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使用正确。D叹为观止: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痛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

20、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4(2分)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

21、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CD:正确。B:有误,这句话是重复多余,“刚强不屈”和“倔强”重复,去掉其中一个。故选:B。故答案为:B。【点评】病句的判断和修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整个句子多读几遍,借助语感查找病因,2用几种常见病因对句子进行逐一检查,找出具体病因。3提取句子主干、看与其相搭配的成分是否恰当。4寻找关联词或同类型句子比较的方法查找病因。5(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B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C越是笨

22、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D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答案】B【解析】【分析】 ACD.正确。B.有误,运用比喻修辞。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和对比等,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6(2分)下列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A小薇说:“老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B小明不小心踩了小军一脚,小明马上表示歉意。小军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有意的。”C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

23、衣服都不适合你。”D小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答案】B【解析】【分析】A项,小薇的语气不礼貌;B项,正确;C项,营业员说顾客太矮了,不礼貌;D项,“信口开河”是贬义词,用来介绍老师不得体。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得体” 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各种情境条件,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等,要符合语境的各种要求,还要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二、综合题(共1题;共9分)7(9分)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1分)很多古诗句包

24、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 (2)(1分)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人物事件: 节日习俗: (3)(5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及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简要论述。【答案】(1)春节;重阳节(2)屈原自沉汨罗江或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草(3)示例一:全球

25、一体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社会现象,所以有人喜欢过圣诞节、母亲节等也未尝不可。 示例二:作为中国人,要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外国的食品与节日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好的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丢失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传统节日。根据第一联中的:“新桃“和“旧符“可知,这是春节。根据第二联中的“登高“和“茱萸“可知,这是重阳。本题考查的是对节日习俗的了解程度。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生活在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耳闻目睹之间,便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民风民俗,既是生活的积累,也是文化的

26、传承。像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佩戴五彩线这样的事情,就应该是同学们应该掌握的。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才有了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大致上就是吃粽子,插艾叶,但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活动,比如南方矩形赛龙舟,等等。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能力。表达观点类的题一般比较灵活,即根据材料或题目要求针对某一现象、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本题围绕着重视传统文化的意义来阐述观点即可。故答案为:春节;重阳节;屈原自沉汨罗江或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草;示例一:全球一体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社会现象,所以有人喜欢过圣诞节、母亲节等也未尝不可。 示例二

27、:作为中国人,要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外国的食品与节日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好的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丢失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中传统节日的判断。答题的关键是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积累;答题关键是对节日习俗的了解和积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生活在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耳闻目睹之间,便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民风民俗,既是生活的积累,也是文化的传承。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弄清题意,注意要求。首先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句式或使用修辞等准确作答,以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合理发挥,见解独特。这类表达观点

28、的题答案不局限于一个,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出独特的答案。语言精炼,简洁明了。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4分)古诗文阅读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邮馆:驿站旅馆。砉(hu)然:象声 词。阍(hn):守门的人。良:很。8(1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9、余问故 不胜惊错 鼠何名老虫 不寡矣 9(2分)用“/”给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10(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城中安得有此兽?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11(2分)“余惊错欲走 ”是因为什么?12(2分)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8原因,缘故;能承受(能承担);取名(命名);少9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10城里怎么会有这种野兽? 然而现在天下假冒虚名以欺世的人也真不少。11因为方言的差异,把老鼠当成老虎了。12讽刺了那些假冒虛名来吓唬世人的人。【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

30、对常见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启示的表达,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

31、含义,结合中心作答,结合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 引发感悟,注意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成语。偷梁换柱把作者的在该文章中的观点、体验换成自己的话再重新演绎一遍。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句意为:我问为什么会这样?故:原因。句意为:感到惊惶失措。胜,能承受,能承揽。句意为:老鼠为什么要叫作老虫?名,取名,命名。句意为:不是少数。寡:少数。9本题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句意为:老鼠冒充老虫的名字,以致使我惊惶想要逃跑,平静下来想一想,真是足以使人发笑的了。故断句为:鼠冒老虫之名

32、/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10本题考查翻译语句。句中重点词:安,怎么;此,这种。句意为:城里面怎么会有这种野兽?句中重点词:然:然而;冒:假冒;寡:少。句意为:然而现在天下假冒虚名以欺世的人也真不少。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据文中内容“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楚人也”“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可知,是由于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12本题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根据文中语句“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可知,这篇文章是讽刺那些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四、现代文阅读(共8题;共35分)文学作品阅读消失的年声肖复兴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