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顺序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519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江苏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顺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江苏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顺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江苏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顺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江苏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顺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江苏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知识点(顺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清单顺序版考点 1正确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也可以促进与他人交往。要求:(多方面认识自己)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途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但必须牢记: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2)做更好的自己:要接纳与欣赏自己; 要扬长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能够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考点 2生命的思考(1)感受生命的特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是短暂的。(2)懂得敬畏生命必须坚持生命至上,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能

2、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关怀、珍爱他人的生命。(3)懂得珍视生命的要求:一方面要守护生命。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还要养护我们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发掘生命的力量,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培养坚强的意志。 牢记:发掘生命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4)体会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活出生命的精彩,要拒绝贫乏,让生命得到滋养,变得充盈;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活出生命的精彩,要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的生命;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活出生命的精彩,要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不平凡的社会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

3、、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考点 3青春时光(1)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正视身体的变化,不自卑,也不嘲弄同伴的身体变化;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2)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3)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4)青春飞扬,需要增强自信,因为: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坚定信心和希望,激发潜能和活力。需要自强,因为: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5)青春有格,需要行己有耻,(必须有知耻之心,提高辨“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止于至善,(为此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

4、积善成德;善于向榜样人物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等。)考点 4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关于情绪: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情绪反应强烈、情绪的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情绪的闭锁性、情绪的表现性等,正确对待情绪: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感受;并学会合理调节情绪。之所以要学会调节情绪,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其关乎人际交往。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改变认知评价法、转移注意法、合理宣泄法、放松训练法等。(2)关于情感:情绪和

5、情感有区别(如“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中的“情”指代情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中的“情”指代情感。),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而情感则是相对稳定的。情绪和情感又是紧密相连的,情感是由情绪积累和发展而来,随着时间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但负面情感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生活中,我们要传递情感正能量,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主动影响环境,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考点 5梦想、学习、劳动与畅想未来 (1)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中学时代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基础,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6、。(2)懂得青少年要编织人生梦想,梦想的重要性: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如何确立梦想: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如何实现梦想: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坚持,把努力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努力,也有方法。(3)关于学习:重要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点亮生命。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

7、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一种必备能力。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没有终点,我们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要求(正确对待学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只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坚持诚信学习,不弄虚作假;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等。(4)职业规划:做好职业准备,规划职业生涯的原因: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个人为

8、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要求)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5)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敬业精神: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就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就参加劳动的现实意义而言,有利于在实践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坚强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等。劳动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

9、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培养敬业精神,发扬实干精神,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6)畅想未来:原因: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展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要求:畅想未来需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需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畅想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等。踏上新征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10、核心的民族精神;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锤炼品德修为,增强法治观念;发扬实干精神,辛勤劳动;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韧性;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树立全球视野等。考点 6朋友交往 (1)友谊的力量(重要性):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2)友谊的特质(特点):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 、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3)友谊的澄清(认知误区):友谊不是一层不变的,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4)建立友谊(要求):建立友谊需

11、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掌握一定的方法。 (5)呵护友谊(要求):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6)网上交友新时空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网上交往(友)的利弊:(利)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可以满足我们一些心理需要;(弊)有时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虚拟的网络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网上交友须谨慎,要注意:a.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b.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要学会依法求助;c.将网上

12、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d.遵守法律、法规;e.要学会与现实中的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考点 7异性交往 (1)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2)青春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见证了我们的美好青春;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有助于我们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实现优势互补。(3)青春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要求: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异性同学交往的原则)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异性情感。【注意:萌发一些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期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

13、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考点 8师生交往 (1)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教学相长、亦师亦友。(2)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原因):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3)如何尊重老师(要求):尊重风格不同的老师,承认并接纳老师之间的差异;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对待老师的批评,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多些理解和宽容,注意沟通方式等。考点 9亲子交往 (1)孝亲敬长:原因:“孝”是中国家庭文

14、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要求: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尊敬,学会倾听,懂得感恩。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体会父母的辛劳,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2)亲子冲突:原因: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影响:亲子冲突处理不好,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化解策略:a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通过与父母互动沟通来解决;b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c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d可以

15、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3)构建和谐家庭的要求: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信任、体谅和包容;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养成劳动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以良好心态面对家庭的变化等。考点 10在集体中成长 (1)集体的力量: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我们扩大视野,健康成长;个人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品格,发展个性。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辨析题)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集体利

16、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集体主义,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应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3)正确处理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4)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就会沦为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应当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5)共建美好集体:美好集体的特征:美好集体有共同的愿景;美好集体有良好的氛围。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是善于合作的,是充满活力的。建设美好集体的要求: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

17、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内容,发扬自治精神,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等。考点 11养成亲社会行为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启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启示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考点 1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表现在: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

18、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表现在: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2)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容易造成恶劣影响;沉溺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3)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传播网络正能量等。考点 1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辨析题)(1)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的正常运

19、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2)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3)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4)自觉遵守规则:自觉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自觉遵守规则也需要自律,即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遵守规则,需要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5)维护和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链接: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考点 14社会生活讲道德考点 15积极承担责任 (1)责任的来源:责任来源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

20、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等。(2)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承担责任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3)责任与角色同在: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着不同的责任。(4)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同时牢记: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5)不言代价和回报:承担责任既有付出,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承担责任应不言代价与回报;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我承担,我无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考点 16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 (1)

21、关爱他人 原因:关爱他人能赢得他人尊重,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要求(启示):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如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2)服务社会 原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不断提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要求(启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担当责任;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等。考点 17法律在我们身边 (1)法律与

22、生活: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2)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考点 18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法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原因:(特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

23、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地位)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基础),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主体责任),司法保护。 除以上六道外在的特殊保护防线外,更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_;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会依法办事:因为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树立法治意

24、识:因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考点 19预防违法犯罪,善用法律 (1)法不可违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法行为违反法律的类别,可把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前两者统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又称“犯罪行为”)。(2)预防犯罪 犯罪的基本特征(判断某人行为是否犯罪的三个依据):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的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必然法律后果)。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

25、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可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预防犯罪的要求: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善用法律:一要,遇到侵害,学会依法求助;二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考点 20坚持宪法至上 (1)宪法的原则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性质与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

26、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2)宪法的原则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4)宪法设置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其他

27、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7)加强宪法监督,知道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8)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增强宪法意识,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综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表现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等。考点 21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及其关系(1)公民的基本权利(2)公民的基本义务(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其要求(启示) (辨析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

28、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行使自由和权利有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还要自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基本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考点 22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 (1)国家制度A. 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B. 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29、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链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2)我国的国家机构考点 23崇尚法治精神(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1)正确理解自由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30、 (辨析题)珍视自由的要求: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2)正确理解平等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要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践行平等的要求: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3)正确理解公平公平的

31、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公平的价值: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坚守公平的要求: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4)正确理解正义正义的价值: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

32、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守护正义的要求: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考点 24厉行法治(1)法治的重要性:(七下):法治是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九上)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3、(2)法治的要求: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3)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链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重要保障。(4)厉行法治的要求: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国家治理需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5)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

34、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6)建设法治政府:原因: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法治政府也要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总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考点 25改革开放与创

35、新驱动 (1)现状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这十年中国腾飞的表现:(图表信息题)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 GDP 增速减缓,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综合国力增强;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我国坚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长,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形势有所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36、不断提高,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等。 (GDP 与居民收入)经济发展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基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GDP 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GDP 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创新型)国家存在差距;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综上,可以感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

37、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的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考点 26发展民主政治 (1)发展民主政治

38、(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2)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与独特优势)。(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

3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保证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留意材料中城市的居委会与农村的村委会),还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经济制度,它们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证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形式参与民主生活。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法治体现和保障民主。考点 27守望精神家园 (1)系统梳理(2)多角

40、度分析爱国的理由: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爱国也是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准则之一。(3)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原因(依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求: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

41、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4)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其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考点 2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系统梳理(2)三对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规律,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

42、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线。考点 29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梳理初中道德

43、与法治教材中强调“人民至上”的观点:【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党的性质与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2)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44、(3)多角度总结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举措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此外,还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发展教育事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等。考点 30实现中国梦,做自信中

45、国人 (1)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与个人梦】必须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接力奋斗】

46、(原因、依据)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发扬实干精神,辛勤劳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党的中心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链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做自信中国人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固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自信的中国人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考点 31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政治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