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482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207 大小:3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概述】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课文编排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语文要素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

2、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单元核心目标】1.在阅读的引领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2.在活动实践中,能介绍一种植物或写写自己的植物朋友,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写清楚。【单元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3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29个词语。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

3、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3.朗读并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忆江南。默写绝句。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2.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3.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4.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5.能交流、总结关于优美生动的语句的阅读体会。6.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7.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推荐阅读:海燕(郑振铎)。2.实践活动:(1)观察一种植物

4、,做简单的记录卡。(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1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学习古诗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思维能力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前两首描写的是春景,第三首描写的是夏景,展现了一幅幅轻快明朗的画面。绝句一句一景,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景象。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由眼前之实景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

5、人遐想。三衢道中“添得黄鹂四五声”以动衬静,为三衢山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关注写作背景:苏轼和惠崇都是宋代的名人。惠崇能诗善画,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擅长绘画和书法,他们志同道合,常常在一起切磋。有一天,苏轼去惠崇住处,这时惠崇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苏轼便在身后悄悄地观看。只见惠崇聊聊数笔就画出了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茂盛的蒌蒿,新生的芦芽,还有几只在水中嬉戏的鸭子。苏轼不由得大声称赞。惠崇邀请苏轼题诗一首,苏轼稍加思索便提笔在画的空白处写下了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关注汉字文化:中国汉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美,其表意特征更使其具有极其深远的内涵和意蕴。形声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是由表示字

6、的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字的读音的声旁组成的合体字。如“蜘、蛛、蜻、蜓、蚯、蚓”是左形右声的字,虫字旁的字大多与昆虫有关。“露、霜、雪”是上形下声,雨字头的字大多与水或者天气有关。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共有12个,可以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或字理识字等方法识记字形。注意“鸳鸯”的“鸯”读yn,其中“融”“燕”“鸳鸯”“溪”等字容易写错,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

7、的景象。【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5个字,会写“融、燕”等8个字。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绝句惠崇春江晚景。3.能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景象。进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兴趣1.教师播放课件中有关春日美景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2.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这春天的美景有没有让你感到陶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的殿堂去欣赏美丽的春天吧!这节课,让我们一

8、起追随诗人杜甫的脚步,去感受美丽如画的春光。3.教师出示诗题并板书:绝句,学生齐读诗题。设计意图通过春光烂漫的图片,既能具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吸引学生兴趣,又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感受古诗意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学习古诗绝句(一)走近作者,初知诗文1.教师提出问题:二年级下册我们学过杜甫的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预设1: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预设2: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2.了解作者:杜甫,唐代诗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创作诗歌约1500首,其中描写春天的诗有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被后世尊称为“诗圣”。3.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1)学生用自

9、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2)教师指名读古诗,并相机正音。(3)全班齐读古诗,读出节奏。(二)品读诗句,感悟诗境1.教师提出问题:在学习古诗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之前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吧!预设:借助注释法、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书中插图。2.学生小组合作,研读“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教师提出要求。要求一:再次朗读古诗前两句,圈一圈:诗人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说一说:看到这些景物,诗人的心情怎么样?要求二: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和小组成员交流。(2)学生根据要求圈画古诗,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活动:圈出诗人描写的春天的景物,交流圈画的景物和诗人的心情。(

10、3)汇报交流。教师提出问题:诗人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看到这些景物,诗人有什么感觉,用诗中的文字表示。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丽,香教师相机板书: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教师提出问题:“迟日”是什么意思呢?你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预设:迟日是春日的意思。我是结合注释了解的。教师拓展讲解:迟日的含义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缓慢的样子。迟日,就是指春季太阳落山渐晚,白天变得长了。教师提出问题:谁来说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的意思?预设: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4)师生交流:结合图片,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11、12)预设:阳春三月,

11、日光柔和,微风徐徐。站在春光中,我们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沐浴着柔柔的春风,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花草的淡淡芳香。青山绿水,柳绿花红,到处生机勃勃,真是一派好春光,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5)教师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诗人,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预设:喜悦这幅春景图多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读出诗人的喜悦吧。朗读指导: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句尾的“丽”和“香”要读得饱满而充分,可以适当延长。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利用之前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3.迁移学法,学习“

1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学生运用前两句的学习方法,学习诗歌的第三、四句。(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诗人描写了泥、燕子、沙、鸳鸯这几种景物。预设2:结合注释,我们知道了泥融在这里指泥土变湿软。预设3:这句话的意思是: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教师相机板书:泥融、燕子飞;沙暖、鸳鸯睡。(3)教师提出问题:读完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抓住两个关键词去想象画面,(预设:飞,睡)一动一静,你脑海中有画面了吗?预设: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一边唱着歌儿,一边忙着筑巢。太阳出来后,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几只鸳鸯正在沙

13、滩上悠闲自得地休息。(4)教师指导朗读:燕子和鸳鸯一动一静,一上一下,这画面真是太生动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朗读指导: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读“燕”,轻读“子”;读出燕子轻巧灵动的感觉。轻柔舒缓,要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4.回忆二年级下册找春天片段。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教师提问:春天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春天来了,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1:春天给大地带来勃

14、勃生机。预设2:春天来了,作者满心喜悦。教师板书:喜爱春天,赞美春天。(三)诵读古诗,尝试背诵1.指导朗读,尝试背诵。(1)学生自由朗读,老师指导。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预设1:我觉得读前两句诗时,语速可以稍微缓慢一点,读出春天的气息。预设2:第三句可以语调上扬,读出小燕子飞来的欢快。教师指导朗读:让我们用轻快愉悦的语调,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2)教师指导背诵:我们可以借助图画,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关键词,聚焦“飞”“睡”两个动词,想象画面进行背诵。2.教师总结:通过绝句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好春光中美丽生灵带给我们的

15、美好感受。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三、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一)走近作者,初知诗文1.教师出示诗题并板书:惠崇春江晚景,学生齐读诗题。2.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3.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2)教师指名读古诗,并相机正音。(3)全班齐读古诗,读出节奏。(4)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的?预设1: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

16、的题画诗。预设2:结合注释。(二)品读诗句,感悟诗境1.小组合作,研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和小组成员交流。(2)学生根据要求圈画古诗,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活动: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3)汇报交流。教师提出问题:诗人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看到这些景物,诗人有什么感觉?预设1:诗人描写了竹、桃花、江水、鸭这些景物。预设2:诗人看到这些景物有暖的感觉。教师相机板书:竹子 桃花 水暖 鸭教师提出问题:谁来说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这两句诗的意思?预设: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知道春天江水已经变暖。师生交流:结合图片,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26、27)预设:春天来了,竹林外的桃花已经绽开了两三枝,一群鸭子在江中嬉戏,它们感受到了江水也已经开始变暖。教师总结:从江岸到江面,诗文逼真地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勃勃的生机。2.迁移学法,学习“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学生运用前两句的学习方法,学习诗歌的第三、四句。(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交流诗意预设1:诗人描写了蒌蒿、芦芽、河豚这几种景物。预设2:蒌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芽指芦苇的嫩芽。河豚是一种肥

18、而味美的鱼,有毒。教师相机板书:蒌蒿 芦芽 河豚预设3:结合“满地”“短”以及插图可知,这句诗写岸边长满了刚长出的蒌蒿和刚刚发芽的芦苇,由此作者联想到春天河豚由海入江产卵,逆江而上。预设4:这句话的意思是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根据诗句想象画面,描述想到的景象教师提出问题:读完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教师引导:齐读全诗,抓住景物布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预设:江岸(竹、桃花),江面(江水、鸭),水边(蒌蒿、芦芽),水中(河豚)。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描写的景象吗?预设:在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刚刚(绽放),(鸭子)

19、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在水中(游戏)。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这真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水乡早春)图。(三)诵读古诗,尝试背诵1.(出示课件32、33、34)教师提出问题:边读诗句边体会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师生交流:色彩分明、动静结合、虚实结合。2.师生共同欣赏历代名家画的春江水暖图。3.根据提示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有感情地读出这美丽的画面呢?预设1:读“花”“三两枝”速度放慢。第二句“春江水暖”可以略拖长一点,读出江水温暖的感觉。预设2:读第三句时语速可以加快。读“欲上时”语调上扬,节

20、奏放慢。教师总结:读出大地一片生机的感觉。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吧。教师相机板书:生机勃勃的春景(2)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多种方式朗读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味。4.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关键词背诵。背诵指导:从江岸、江面、水边、水中的布局,有序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背诵。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教师重点指导“燕、惠”等容易写错的字。(出示课件3940)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345)2.课后作

21、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绝句。(2)选择其中一首古诗,用诗配画的形式描绘诗句意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并能背诵。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并说出三衢道中描绘的景象。3.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中和谐美好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自觉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不断增强积累古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作者1.师引导:梅雨时节不能出去玩耍,多烦恼啊!现在阳光明媚,梅子熟了,溪水潺潺,小朋友们,快放飞心情,跟随诗人一起去浙江三衢道中游玩吧!2.教师出示诗题并板书:三衢道中,学生齐读诗题。3.走

22、近作者曾几(j),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著有茶山集。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2)教师指名读古诗,并相机正音。(3)全班齐读古诗,读出节奏。2.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题目什么意思吗?预设:走在三衢这个地方的路上。三、读古诗,寻“三衢”美景1.小组合作,研读“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试着体会诗人的心情,和小组成员交流。(2)学生根据要求圈画古诗,并进行小组交流;

23、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活动: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心情。(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教师提出问题: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预设:梅子,小溪。教师提出问题: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从“黄时”这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夏季游三衢山的。教师板书:梅子黄教师提出问题:“梅子黄时”本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诗人曾几游三衢山正好碰上了怎样的天气呢?预设:日日晴。教师点拨:日日晴就是天天晴,因此诗人的心情也愉快了起来,要出门游玩了。教师相机板书:日日晴教师提出问题:谁来说说“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自主结合注释说诗意。预设: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很

24、晴朗。乘小船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教师相机板书:溪泛 山行2.迁移学法,学习“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学生运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第三、四句。(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第三、四句中,诗人描写了绿阴、黄鹂这两种景物。第三、四句的诗意: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之路,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3)教师提出问题:在回来的路上,诗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预设:诗人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浓郁的绿荫,听到了几声黄鹂的鸣叫声。师生小结:诗的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绿阴不减”和“黄鹂四五声”写出了诗人游玩归途中三衢山带给他惊喜,也写出了山林的有声有色,静中有动。教

25、师相机板书:绿阴黄鹂四五声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个性的阅读体验。因此,迁移学习方法,以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3.朗读指导。教师提出问题:黄莺清脆的叫声给山林增添了生机,绿阴、黄莺使诗人出游的兴致更浓。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读这首诗呢?预设1:重点读好“日日晴”,“日”稍长,稍重;“晴”语调上扬,读出意外之喜。预设2:“却”字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读“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话应该读出诗人的开心。预设3:读“路”字时加快语速,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充满期待的感觉。教师指导朗读:第四句可以带着轻松稍快的节奏,读出静中有动的韵味。教师相机板

26、书:山中游玩 乐趣无穷4.结合诗句,说诗中美景。教师提出问题: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吧!预设:梅子(黄了)的时候,诗人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5.学生活动:借助图画和关键词背一背这首诗。背诵指导:抓住“梅子”“日日晴”“小溪”“却山行”“绿阴”“黄鹂”等关键词展开背诵。6.教师提出问题:快来做一回小诗人吧。如果你和诗人同行,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预设:儿童牧牛日日晴,泛舟小溪却山行。鲜花不减来时路,添得燕子四

27、五声。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给内容,借助画面,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文补白,想象去时所见景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梅、溪、泛、减”4个字。师生交流: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重点指导“溪”。教师提示:左窄右宽。右部紧凑,第六笔、第八笔和第十二笔都从竖中线起笔,第十一笔横要写得长一些。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主题概括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63、64)教师安排学生积累描写春天,并且含有动物的诗:绝句江畔独步寻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

28、读古诗的同时,感受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春天。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6567)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背诵三衢道中。(2)搜集带有动物的古诗,和同学交流。【教学后记】2 燕子【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描写燕子活泼可爱的句子,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语言运用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体会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思维能力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过目。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试着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画面,体会春天的勃勃生

29、机。关注教材:燕子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所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关注语言: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有生动的比喻,有形象的拟人,有优美的长句。如:第一段以“一身一对加上”的长句形式描绘了小燕子的样子,整句话内涵丰富却有重点有强调,读来朗朗上口。本课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感悟作者对燕

30、子的喜爱之情。关注词语:通过词意区分“杆”。“杆”读gn时,表示长棍子的意思,如“旗杆、木杆”;读gn时,表示某些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或者用作量词,如“烟杆、几杆枪”。【教学目标】1.认识“伶、俐”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3个字,会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一至三自然段。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伶、俐”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

31、会写“凑、拂”等13个字,会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燕子的。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夺目。背诵第1、2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教师出示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打一动物)预设:燕子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燕子,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燕子的外形特征有初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音

32、。2.学习字词(1)出示词语:拼凑 伶俐 翼尖 荡漾 飞倦 闲散 纤细 木杆 几痕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2)(出示课件6、7)读准多音字“散”“杆”,明确先理解字在词中的意思,再根据意思确定读音的方法。预设1:“闲散”“松散”“散装”中的“散”读“sn”,表示没有约束、松开或者零碎。预设2:“解散”“散会”“散步”中的“散”读“sn”,表示由聚集而分离。预设3:“木杆”“旗杆”“标杆”中的“杆”读gn,表示长棍子的意思。预设4:“笔杆”“枪杆”“几杆枪”中的“杆”读“gn”,表示某些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或者用作量词。(3)识字小游戏:拼凑 赶集 聚拢 吹拂 纤细 偶尔教师指名

33、读词语,学生读正确后点击相应词语。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交流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再由字到词,步步深入。三、整体感知,想象画面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圈画关键词,试着给每个画面取个名字。学生活动:找出课文描写的画面,圈画关键词,并试着给每个画面取个名字。预设1: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等关键词,可以把第一自然段取名为燕子外形图。预设2:抓住“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小燕子”等关键词,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取名为春光燕子图。预设3:从“斜飞、横掠”两个词中,可以看出第三、四自然段讲的是燕子飞行的画面,可以给画面取名为燕子飞行图。预设4:抓住“

34、休憩”,可知第五自然段展现了燕子休息的画面,可以取名为燕子休息图。2.感受“燕子外形图”教师提出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1)交流语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学生活动: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眼前浮现的画面师生交流:我看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它身上的羽毛是(乌黑)的,像(墨水)一样,一双翅膀看上去(轻快有力),它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特别(灵巧)。(2)教师指导背诵:借助图画和关键词背一背预设:一身 乌黑的 羽毛,一对 轻快有力 的翅膀,加上 剪刀 似的

35、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 小燕子。(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下面的图画,仿照课文中对小燕子的描写,用优美、生动的词语写一写天鹅。预设: 一身(雪白)的羽毛,一对(宽大有力)的翅膀,加上(修长的脖子),凑成了(优雅美丽)的天鹅。3.想象“春光燕子图”教师提出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了画面?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师生交流:抓“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等关键词语想象画面。(1)教师提出问题:这幅美丽的春光图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活动:思考交流想到的画面教师提出要求:请你围绕图中的景物,试着一起来想象画面。教师结合图片

36、指导想象: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细雨?如毛的细雨怎么样?师生交流: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让画面更加具体生动。教师提出要求:运用刚才学到的“加一加”的方法,同桌互学其他景物吧!学生汇报交流:由“柳”想到“柔柳”,再想到“千条万条的柔柳”,“加一加”的方法让我仿佛看到了千条万条的柔柳在微风中飘拂的画面。(2)教师提出问题:找一找:作者在风、草、叶、花前面加了哪些形容词,用这样的方法读句子想画面吧!预设:(微微吹拂)的轻风;( 青 )的草( 绿 )的叶;(红的黄的白)的花设计意图 使用“加一加”的方法,让学生想象画面,能让画面更加具体,同时,加上形容词来体会各种事物的特征,逐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7、(3)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赶集”?“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意思?预设1:赶集是人们定期到集市上买卖货物。预设2:本课形容轻风、细雨、柔柳等美好的事物都集中在一起。教师小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更能体现出春天万物生长、百花争艳的生趣。(4)教师引导:这幅画面真美啊!我们该怎样朗读这部分呢?预设1:读“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这句话时读得舒缓、轻柔些。预设2:读“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要加快语速,读出热闹和欣喜。教师相机指导:是啊,我们在读最后一句还需要语速放慢些,读出欣喜。(5)教师提出问题:古人笔下的

38、春天,不仅有植物,还有动物。细细品味,郑振铎笔下的春天有了小燕子的加入,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学生活动: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预设1: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预设2:因为有了燕子,春天更有活力,更加富有生趣,更加光彩夺目。预设3:春天已经是春光烂漫,有了燕子的加入,春天更加呈现出勃勃生机。(6)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背诵第二段。教师指导背诵:先记住春天美丽的景物,再记住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学生活动:借助提示,尝试背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尝试背诵,抓关键词进行记忆,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知道“凑、拂

39、、掠、偶、沾”等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右半部分要舒展,左右两部分要安排得紧凑一些。2.重点指导“聚、倦、痕”等容易写错的字。(出示课件2628)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9、30)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1)背诵第1、2自然段。(2)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三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在飞行和休息时的画面美。背诵第3自然段。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教师导入:请同学们回忆第1、2自然段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0、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它身上的羽毛是乌黑的,像墨水一样,一双翅膀看上去轻快有力,它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特别灵巧。预设2:春光燕子图教师总结:春天来了,河水解冻,花儿分外美丽,柳树发芽,鸟儿展开歌喉歌唱,真是一派美丽的春景图。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感受可爱的燕子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吧!二、再读课文,想象燕子飞行图1.教师提出问题:品读第3、4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1:“斜飞”“横掠”“沾”这样的词让我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盈、灵活。预设2:从“叽的一声”,我知道了燕子飞的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飞过去了。预设3:从“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

41、高柳下了。”“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两句话中,我感受到了燕子飞得迅捷、轻盈。2.体会“横掠”“沾”。(1)教师提出要求;把“横掠”和“沾”换成其他词,再读一读句子吧!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2)教师提出问题: 把“横掠”和“沾”换成其他词“横飞”“碰”,好不好?师生交流:“横飞”指单纯地描写动作,而“横掠”则是指速度快、灵活;“碰”说明动作大,“沾”说明了燕子飞行时只是轻轻点了一下水面。从“横飞”“沾”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燕子飞行的轻快灵活。教师小结:作者抓住“斜飞”“横掠”“沾”等词语写燕子的飞行特点,给人一种轻快、敏捷的美感。写出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教师板书:斜飞 横掠 沾 动

42、态美3.理解“小圆晕”。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说“圆圈”与“圆晕”的不同吗?预设:“圆晕”的波纹不明显,更能体现出燕子轻触湖面的快捷、灵活。教师点拨:在作者的眼中,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环一样美丽。4.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师指导背诵:回顾画面,想象燕子的形状,想象燕子飞行的姿态,抓住关键词背诵这一自然段吧!学生活动:抓关键词,借助提示自由背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让他们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感受燕子飞行的轻盈、灵活。三、品读课文,感受燕子休息图1.教师提出问题:燕子飞行时姿态真优美,那么它飞行累了会在哪里休息呢?请同学阅读第5自然段,说

43、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吧!预设1:从“飞倦了的几对”“纤细的电线”“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这些词语中,我仿佛看到了燕子休息的画面,可以把这个画面取名为“燕子休息图”。预设2:我看到了小燕子在电线上休憩时的有趣画面。预设3:我看到小燕子在电线上休憩时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2.交流“几痕细线”“几根细线”教师出示对比的句子,学生交流。(1)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根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2)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学生活动:读一读两句话,并和同桌交流不同之处。师生交流:“几根细线”比较平淡,缺少美感;

44、“几痕细线”写出了电线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到就是模模糊糊的细细痕线。表现了燕子休息时的优美恬静。3.抓关键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一个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哪些词语,构成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预设:“嫩蓝的春天”“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教师小结:用“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构成旷远的背景,“几个小黑点”则是这幅画的主角,呈现出恬静、悠闲的静态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赞美。教师相机板书:嫩蓝 木杆 几痕 小黑点 静态美 对燕子的喜爱设计意图从文本出发,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引导学生对优美词句的理解,逐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45、四、积累优美词语1.教师提出要求: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吧!学生自由朗读识记。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词语多有画面感啊!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画,运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填空吗?预设:瓜果飘香的秋天、干净整洁的校园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主题概括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6、47)教师安排学生阅读燕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文段的同时,感受不同作家笔下不同的燕子。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8-50)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1)背诵第3自然段。(2)摘抄文中优美生

46、动的语句。【教学后记】3 荷花【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描绘的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段落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荷花的角度,展开想象,感受荷花姿态。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有感染力。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的词语,比如“白荷花、嫩黄色、大圆盘”使荷花变得具体而有生命力;想象自己变成荷花随风摇曳的情景描写得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下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