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文明与家园》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461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文明与家园》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文明与家园》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文明与家园》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文明与家园》学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明与家园(一)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影响(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 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 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影响:(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2、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 传承发展(2)要求: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 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要性和要求(1)必要性(原因)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 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 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2)对青少年的要求(践行)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个人品 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 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

4、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6.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国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继承和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民族精神方面的演讲比赛(3)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自觉接受民族精 神教育;积极参加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7.社会主

5、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8.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二)建设美丽中国9.我国的人口国情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

6、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10.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目的(作用):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2)计划生育的变化: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 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 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 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1.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怎样?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

7、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12.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 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13.为什么要重视环境问题?(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

8、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3)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4. 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15. 怎样坚持走绿色

9、发展道路?(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16.如何处

10、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考向一 文化自信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 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 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影响:

11、(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文化自信(1)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

12、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典例1】让中华文化在激荡多样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我们必须(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文化趋同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警惕文化的安全隐患ABCD

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解。:依据教材知识,让中华文化在激荡多样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警惕文化的安全隐患,故说法正确;:说法没有体现出让中华文化在激荡多样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发展,不应该趋向同一,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考向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和要求(1)必要性(原因)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2)对青少年的要求(践行)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14、、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典例2】著名文学家梁晓声说,真正的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句话最适宜描述( )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依据题文描述,“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体现了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故符合题意;与题文无关;故本题选B。考向三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15、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重要性:(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国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继承和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面对外

16、来思想文化的影响;(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民族精神方面的演讲比赛(3)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自觉接受民族精 神教育;积极参加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典例3】近百年来、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到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是( )A内涵丰富B博大精深C与时俱进D源远流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把握。ABCD:依据

17、教材知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考向四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3)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典例4】新华社北京电: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

18、为0.53%,略低于上一个10年0.57%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材料体现了我国人口特点中的( )人口基数大 人口素质偏低 老龄化加剧 总人口增速趋缓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依据题文描述,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略低于上一个10年0.57%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平稳增长,这表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总人口增速趋缓,故说法正确;:老龄化加剧 ;人口素质偏低 ,在题文中未体现,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9、考向五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必要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内涵: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3)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

20、、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典例5】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流域各地的重点水域也相继进入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时期长江流域休渔( )可以预防和减少对鱼类资源的利用 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长江流域各地的重点水域也相继进入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时期长江流域休渔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故说法正确;:可以预防和减

21、少对鱼类资源的破坏,而不是利用;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考向6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

22、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典例6】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分类利国利民。生活中,垃圾分类虽是小事,却不是易事。要将“小事”变成“易事”,公民应该( )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 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常识 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ABCD【答案】D【解析】依据题文描述,生活中,垃圾分类虽是小事,却不是易事。要将“小事”变成“易事”,公民应该在思想上,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常识 ;在行动上,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故说法正确;: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都是国家的做法,而不是公民

23、的做法,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2020年4月,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人舞蹈教师彭艳获得第二届“乐山市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彭老师身残志坚,以赤子之心献身特教事业,将无悔青春播撒三尺讲台,是老师更像妈妈,把深情厚爱倾注残障孩童,一路走来,虽小如苔花,却执着地散发出全部的芬芳。她的事迹体现了(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B勤劳敬业、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C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22021年5月以来,我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东昌葫芦雕刻、高唐麦秸画技艺等传承人先后走进市实验幼儿园、高唐县第六实验小学等十余所学校,让学生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直观感受非

24、遗技艺之美。非遗进校园活动( )A有利于延续文化血脉B使非遗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C是培养文化自信的最重要渠道D能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3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下列对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现状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成效B劳动力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上升C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4“简体字、繁体字,都是中国字。从今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峡两岸同胞用诗歌

25、表达了浓浓的骨肉亲情。诗歌体现了( )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ABCD52020年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20周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重要内容 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推广普及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ABCD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这反映我国人口状况新特点之一的是( )A人口基数大B人口素质偏低C老龄化加剧D总人口增速趋缓7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

26、和影视化的表达使晦涩难懂的典籍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带动了“读典热潮”,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体现出( )文化具有包容性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应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BCD8“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25000多座小水电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域或缓冲区、严重破坏生态坏境的电站3500多座,累计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616 座。这表明( )A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环境问题无法改变B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经解决C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实现可持续发展D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1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

27、近平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表明我国( )将减缓经济发展步伐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效化解国际危机,显示中国智慧ABCD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右图体现出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B大量的人口流动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D人口老龄化加剧3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下列诗句或古语

28、能体现这一精神核心的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BCD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启示我们(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ABCD5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当想袁公(袁隆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于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这启示我们要( )自给自足,挥霍无度 增强文化安全危机意识饮水思源,厉行节约 坚决制

29、止餐饮浪费行为ABCD6从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杨靖宇,到新中国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再到新时代把生命献给脱贫伟业的黄文秀这些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褒扬英烈事迹。这说明( )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回报的权利 养成亲社会行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BCD7眉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故乡。行走在眉山的大街小巷,你不时会看到街边的公益宣传栏里、身边驶过的公共汽车上的Q版“苏东坡”公益广告漫画。漫画中,Q版“苏东坡”分别去到三苏祠、远景楼、瓦屋山等地,为文明“代言”。此举意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丰

30、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开发眉山旅游资源,发展网红经济ABCD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光芒。以下对应不合理的是(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B“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C“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需要精心养护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推动绿色发展 践行绿色生活“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国能耗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1、40%,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重点在监测监管执法能力、环境市场化投入机制、全民绿色行动等方面取得突破;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1)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资源国情?(2)结合材料,请你为“推动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活”建言献策。(从三个角度作答)(3)你校准备开展以“敬畏自然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10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党史

32、学习教育。遵义作为红色革命圣地,转折之城,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将“青春长征”这粒种子根植在红色遵义的热土上,根植在遵义青年的信念中,在全市青少年中掀起了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感受红军长征伟大力量的热潮。材料二 2021年6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 000万,中文国际地位不断攀升,2021年起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1)作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你身上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至少写出两点)(2)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33、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请你写出中华文化的组成。(3)材料二体现了关于文化的哪些观点?(至少写出两点)【参考答案】【考点冲关】1B【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美德的认识。ABCD:依据题文描述,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人舞蹈教师彭艳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事迹,体现了勤劳敬业、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故ACD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2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A:依据教材知识,非遗技艺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活动进校园有利于延续文化血脉,故A符合题意;B: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美德,故B说法错误;C:“最重要渠道”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C;D:非遗进校园与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无关,故排除D;

34、故本题选A。3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现状。ABCD: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成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等,故A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4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题干的诗歌说明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薪火相传,表明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正确;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错误;: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正确; :依据课本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

35、发展的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不是发展两岸关系, 错误;故本题选A。5B【解析】本题考查对延续民族文化的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故说法正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故与题不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C:根据题文、结合所

36、学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说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剧,所以C说法符合题意;ABD:在题干中未涉及,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该节目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使晦涩难懂的典籍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带动了“读典热潮”,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抵人心的力量,启示我们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故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D【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把握。D:根据题文描述,“十三

37、五”期间,长江经济带25000多座小水电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域或缓冲区、严重破坏生态坏境的电站3500多座,累计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616 座,这说明了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所以D说法正确;A: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环境问题无法改变,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文明可以改进环境问题,故A说法错误;B: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还没有解决,故B说法错误;C: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但还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直通中考】1B【解析】本题考查共筑生命家园方面的知识。: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宣布,中国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

38、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正确;:没有认识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说法错误,排除;:说法和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2D【解析】本题考查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和把握。D:根据题文饼状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60岁以上的人口上升5.44%,而1-14岁的人口增强仅有1,35%,这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加剧,所以D说法正确;ABC: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大量的人口流动;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在题文中均未体现,故AB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3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民族精神核心的认识和理

39、解。:抗美援朝精神使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体现了爱国情感,说法正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说法与题不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说法正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学业由勤奋而精通,由戏乐而荒废。德行由独立的深思熟虑而成功,由任意妄为而毁。说法与题不符

40、;故本题选B。4C【解析】本题考查对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解。: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一切外来文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材料启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故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5D【解析】本题考查节约资源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于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启示我们要饮水思源,厉行节约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故说法符合题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不能挥霍无度,故说法错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没有涉及文化安全意识,故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6D【解析】本题考查对向榜

41、样人物学习的意义的理解。:依据题文描述,各级政府积极褒扬英烈事迹。这说明了我们要善于向榜样学习,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养成亲社会行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故说法正确;:这不是为了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故说法错误;:承担责任不能以获取回报为目的,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7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益广告漫画的内容中,以及图片中的“富强、民主、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看出该举措有助于增强市民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培育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法正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应排除;:开发眉山旅游资源,发展网红经济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A。8A【解

42、析】本题考查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是我的心是有主人的。我能控制我的内心,不去做这样的违背君子之道的事情,君子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正直。故A说法错误;B:“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说明了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故B说法正确;C:“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告诉我们友谊需要精心养护,故C说法正确;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说明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故D说法正确;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A。9(1)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

43、、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2) “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重点在监测监管执法能力、环境市场化投入机制、全民绿色行动等方面取得突破;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以说,推动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活需要:国家: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

44、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政府: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社会: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研究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要树立法制观念,减少燃煤使用,注意工地扬尘等。个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宣传节能环保知识,节约水、电、粮食,绿色购物、低碳出行等。(3)绿色出行,人人参与;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析】背景材料:“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考点考查:资源国情、绿色发展能力考查:分析运用和描述能力核心素养:公共参与、理性精神(1)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材料,需要调用资源国情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我国能耗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第三步:整合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政治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