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355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庆市九龙坡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2分)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轮胎爆炸C. 金属锈蚀D. 玻璃破碎【答案】C【解析】【详解】A、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和液态,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气压增大所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金属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 化学是一门以

2、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A. 滴加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量取液体D. 称量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A、滴加液体:胶头滴管要垂直于容器的正上方进行滴加,不可伸入容器内,也不可接触容器壁,操作错误;B、点燃酒精灯,用火柴引燃,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操作错误;D、称量固体:要做到“左物右码”,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操作错误。故选B。3. 某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

3、大量白色烟雾C.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答案】C【解析】【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色烟雾,故说法错误;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会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说法正确;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故说法错误。故选C。4. 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B.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C.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

4、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中信息知,A. 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 硫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B正确。C.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获得2个电子。故C错误。D.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周期表的信息。5. 现有 X、Y、Z 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 X 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把金属 Y、Z 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 Y 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金属 X 不可能是金(Au)B.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Y、Z、XC. 金属 Z 可能是

5、银(Ag)D. 金属 Y 放入金属 Z 的盐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 X 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不可能是金。正确。B、X、Y、Z三种金属,其中只有金属X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故X金属活动性最强,把金属Y、Z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金属Y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说明Y金属活动性大于铜,Z金属活动性小于铜,金属活动性XYCuZ。错误。C、金属 Z 的活动性比铜弱,所以 Z 可能是银,正确。D、活动性YZ,金属 Y 放入金属 Z 的盐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正确。故选:B。6. 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归纳正确的是A. 液氧、空气、果汁都属于混合物B. SO2、

6、NO2、C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C. NO、KClO3、MnO2都属于氧化物D. 铜、氩气、氢气都属于单质【答案】D【解析】【详解】A、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液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果汁中含有维生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归纳错误;B、SO2、NO2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CO2是空气中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归纳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NO、MnO2属于氧化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归纳错误;D、铜、氩气、氢气均是由同种元素组

7、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归纳正确。故选D。7.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用途性质A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硬度大B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质软,深灰色CN2用作保护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CO2用作气体肥料参与光合作用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可做钻探机钻头,A选项正确;B、石墨质软,又为深灰色,可用来制作铅笔芯,B选项正确;C、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性质,可作为保护气体,氮气在雷电作用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C选项错误;D、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其可作为气体肥料,D选项正确;故选择C项。8. 以下有关燃烧和灭火的一

8、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釜底抽薪”灭火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B. “火上浇油”增加了更多的可燃物C. “煽风点火”增加了更多的氧气D. “水火不容”,水能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详解】A、“釜底抽薪”灭火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正确;B、油是可燃物,“火上浇油”增加了更多的可燃物,正确;C、“煽风点火”增加了更多的氧气,促进燃烧,正确;D、“水火不容”,水能灭火是降低了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故选D。9. 构建知识网络可提高学习效率。下图是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9、. 物质具有可燃性B. 物质可能是金刚石C. 物质物质的转化可能为分解反应D. 物质和物质生成物质可放出热量【答案】D【解析】【详解】A、物质是甲烷,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物质的化学式为C,可以为金刚石或石墨,故选项说法正确;C、物质物质,可以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和物质生成物质,即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0.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蜡烛组成中一定

10、含有碳、氢元素B. 铝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则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也可起到保护作用C.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答案】A【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元素,反应物中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故正确;B、铝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则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故错误;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

11、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错误;故选:A11.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B.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试管,后固定加热C. 制备气体时,先向装置中加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CO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答案】C【解析】【详解】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为防止底部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C、

1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D、CO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CO,防止红热的铜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 下表列出了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及除去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B铜粉铁粉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C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D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

13、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稀硫酸,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可得铜,不符合题意;C、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与铜不反应,可得氮气,不符合题意;D、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和铜,可得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故选A。13. 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有效灭菌杀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氧乙酸由11个原子构成B.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C. 过氧乙酸

14、属于化合物D. 过氧乙酸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6【答案】C【解析】【详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说法错误;C、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说法正确;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4+163=76,故说法错误。故选C。14. 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丁可能是化合物C. 该化学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

15、比为1:8D. 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1:3【答案】B【解析】【分析】甲、乙、丙、丁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分数及变化如下: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17%10%25%48%变化质量分数+2%0%+16%-18%反应后质量分数19%10%41%30%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化学反应为。【详解】A、由分析可知: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说法正确;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多变1”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则丁一定是化合物,不是可能是化合物,说法错误;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说法正确;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丁的质量之比为,说法

16、正确。故选B。15.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5【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结合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碳原子和10个氧原子,反应后4个丙分子包含4个碳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2个丁分子中共包含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每个丁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得丁的化学式是H2O,正确;B、由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C2H2分

17、子和O2分子,反应后生成CO2分子和H2O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C、反应前有C2H2分子和O2分子,反应后生成CO2分子和H2O分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化合物,不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由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错误;故选A。16.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图: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B. 图: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C. 图: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D. 图: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

18、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B、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C、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由于消耗了氧气,最后气压低于原气压,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氮分子_。

19、(2)硝酸钠中的阳离子_。(3)两个碳酸根离子_。(4)标出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答案】(1)2N2 (2)Na+ (3) (4)【解析】【小问1详解】氮气属于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分子可以表示为2N2;【小问2详解】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为阳离子,符号为Na+;【小问3详解】碳酸根离子是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两个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小问4详解】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18. 我国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图二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

20、中第_周期。图二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2)铷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二粒子中的_(填序号)相似;铷元素与图二中的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答案】(1) . 五#5 . BD (2) . D . Rb2S【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由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二中B和D质子数相同,则BD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填:五(或5);BD;【小问2详解】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图一中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

21、子,图二中粒子D最外层也有1个电子,则铷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二粒子中的D相似;铷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化合物中化合价显+1价,C粒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 ,化合物中化合价显-2价,则铷元素与图二中的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b2S;故填:D;Rb2S。19. 创文创卫,你我有责,碧水蓝天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环境,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我区某学校一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雨后嘉陵江的江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操作1的名称是_。操作2主要除去液体B中一些异味和色素,选用的试剂C是_。操作3

22、是消毒杀菌,该过程一般是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注:的符号为HClO)(2)日常生活中检验净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3)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水的电解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该反应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 . 过滤 . 活性炭 . Cl2+H2OHClO+HCl (2)肥皂水 (3) . 氧气#O2 . 【解析】【小问1详解】操作1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操作2主要除去液体B中一些异味和色素,选用的试剂C是活性炭;水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O+HCl;【小问2详解】日常

23、生活中检验净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小问3详解】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完成水的电解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该反应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0.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铜块能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性。(2)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B. 铜的硬度比青铜大C. 青铜比铜更耐腐蚀(3)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能被压缩到钢瓶中,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是_。(4)工业上常用炼铁的原理是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延展 (2)AC (3)分子间有间隔 (4)【解析】【小问1详解】铜有良好的延展性可抽

24、成丝;【小问2详解】A、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青铜是铜的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B、合金的性能比组成它的金属好,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故B不正确;C、青铜是合金更耐腐蚀,故C正确;故选AC;【小问3详解】天然气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小问4详解】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 现有A、B、C、D、E、F、G、H、I九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固体,F、I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且具有相同组成元素,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

25、为_(2)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E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H2O2 (2) . . 置换 (3)H2O+CO2=H2CO3【解析】【分析】A、B、C、D、E、F、G、H、I九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固体,F、I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且具有相同组成元素,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G是碳酸钙,碳酸钙和气体I可以相互转化,所以I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水分解会生成氢气和氧气,

26、所以D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氧气和E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H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小问2详解】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E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小问3详解】反应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22.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1标号仪器名称:_。(2)实验

27、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二氧化碳做如图2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4)图3是进行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_。(5)如图4所示,由处的白磷不燃烧,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答案】(1)酒精灯 (2)2KClO32KCl+3O2 (3) . CaCO3+2HCl=CaCl2+H2O+CO2 . 水槽中的水变为红色,试管中的液面升高 (4)引流 (5)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解析】【小问1详解】标号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小问2详解】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由于试管口未放棉花

28、,应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小问3详解】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图2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于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导致试管内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会进入试管中,试管中的液面会升高。【小问4详解】图3是过滤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小问5详解】如图4所示,由处的白磷不燃烧,处

29、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根据所学实验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23. 我国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乙)。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30、【做出猜想】(1)红色固体的成分:全部是Cu;全部是Cu2O;_。【实验探究】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按图乙连接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时停止加热。(2)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红色固体,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验证:步骤现象结论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过量的_,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猜想_错误。b、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08g猜想正确【拓展与应用】(3)根据上述探究(2)的实验结果可知,2.88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

31、_g【答案】(1)Cu和Cu2O的混合物 (2) . 稀硫酸#稀H2SO4 . (3)1.44【解析】小问1详解】【做出猜想】由于Cu2O是红色固体,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有Cu还应有氧化亚铜(Cu2O)。所以猜想是Cu和Cu2O的混合物。【小问2详解】【实验探究】由于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所以步骤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结论:猜想全部是Cu,错误。【小问3详解】【拓展与应用】设:2.88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为。所以2.88g红

32、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是1.44g 。四、计算题(共6分)24. 为了测量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1)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_g。(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10g6.7g3.3g;(2)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由 解得:x7.5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解析】【分析】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最后用即可得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详解】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