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人口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2题。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2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解析:第1题,图中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2题,甲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答案:1.C2.A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农业密度是指单位农田面积
2、上的农民人数;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单位:人/ km2)统计表。读表,回答34题。国家人口密度农业密度生理密度埃及792091 475荷兰396341 642美国311118日本3381352 3803.与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相比,人口密度未考虑()土地类型土地面积农业生产技术人口总数AB CD4根据材料可知()A生理密度大的国家农业密度大B荷兰的农业技术水平比日本高C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D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解析:第3题,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面积,农业密度农业人口总数/农田总面积,生理密度人口总数/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
3、土地面积。所以人口密度未考虑土地类型和农业生产技术,选B项。第4题,农业用地比重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土地面积;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人口总数/生理密度;土地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所以,农业用地比重人口密度/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故C项正确;表格中的信息不能体现生理密度与农业密度呈正相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比较荷兰与日本的农业技术水平高低,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给出相关国家的农田总面积,故无法计算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D项错误。答案:3.B4.C 读重庆巫溪县望坪村人口现状统计表和该村人口迁往地区统计图,完成56题。年龄人口总数(人)常住人口(
4、人)014岁14111559岁49760岁及以上1614合计79325导致该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B经济发展C政府政策D宗教信仰6人口迁移可能对该村产生的影响是()A生态环境问题加剧B城市化加快C公共设施负担增加D留守儿童增多解析:第5题,根据图表可知,该村迁出最多的是1559岁人口,即青壮年人口,而这部分迁出人口,主要迁入珠三角、重庆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故导致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排除A、C、D,故选B。第6题,人口的迁出使该地生态环境问题有所缓解,城市化速度减慢,公共设施负担减少,A、B、C错误。青壮年人口的迁出使当地留守儿童增多,D正确。故选D。答案:5.B6
5、.D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7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解析: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答案: C 外出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
6、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为我国近几年农民工数量增长情况分析。读图,回答810题。82012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回落的原因可能是()农村人口数量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农业收入迅速增加ABCD 9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增多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D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支出快速增加,净收入少10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仍然超过本地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那么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会给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最可能是()A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压力仍然很大B城市交通更加拥堵C农村出现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加D社会治安问题严重解析:
7、第8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导致农民工总量增速回落;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加,而城市的就业机会不会减少,农业的收入不会高于第二、三产业。第9题,外出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导致“倒吸”现象的原因为随着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就近就业机会增多。第10题,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春节期间流动人口数量大,会导致交通运输压力增大;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对城市交通拥堵影响不大;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是对城市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多,不一定带来社会治安问题。答案:8.A9.
8、B10.A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1112题。11关于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指广州市的人口合理容量B与生活消费水平呈正比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反比D是一个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1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市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解析:第11题,“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
9、及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B、C错误。由于在不同时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该指标数值是确定的,因此答案选A。第12题,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错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能够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B正确;广泛接纳移民,会使广州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C错误;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会加剧该区域的环境污染,D错误。故答案选B项。答案:11.A12.B下图为我国某市某校学生根据其所住社区某年不同年龄的人口迁
10、出、迁入数量所绘的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人口迁移使该社区()A人口密度上升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人口出生率下降D城市人口比重下降14该社区及附近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基础设施是()A医院B养老院C商场D中小学校解析:第1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社区的人口以迁入为主,该社区人口密度上升,A项正确;60岁及以上人口主要是迁出,B项错误;C、D项所述内容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第1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发现迁入的人口中少年儿童数量较多,那么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基础设施应该是中小学校,D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是该社区及附近迫切需要增加的基础配套设施。答案:13.A14.D日本人口数量自2011年出现
11、负增长以来,人口总数不断下降,老龄化形势严峻,社会负担加重,但首都及附近地区人口却呈现增加趋势。现在,日本政府一方面鼓励生育,一方面准备推迟退休年龄。下图为日本人口走势图。据此完成1517题。15日本人口增速最快的时期应是()A18801920年B19511980年C19812010年D2011年以后16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区人口呈现增加趋势的原因是()A养老设施完善B教育水平提高C环境质量优越D就业机会多17根据预测,20502100年日本人口()A老龄化加剧B儿童数量增加C出生率提高D劳动力增多解析:第15题,区域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人数、死亡人数等有关,由图可知,选项涉及的四个时段
12、中,19511980年时间段内儿童人口数多、老年人少,且曲线斜率最高,人口增速最快,选B。第16题,现代人口迁移多是因为经济因素,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且越发达地区,一般出生率越低,但2011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区人口呈现增加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人口迁移因素导致,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人口的流入,据此选D。第17题,根据预测,20502100年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减弱,劳动力人口比重也即适龄婚育人口占比增多,可能会导致出生率的增加,选C。儿童人口占比增加不等于数量增加,同样道理,劳动力占比增加不等于劳动力增多,实际上,根据预测,该时段日本总人口数是下降的,这意味着即使占比在增加
13、,儿童人口和劳动力人口也不一定会增加。答案:15.B16.D17.C读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的季节性变化图,回答1819题。184月份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较高,主要是进城从事()A电子装配业B机械制造业C纺织业D建筑业1910月份,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出现最高峰的原因是()A因秋收往返于城乡之间B为春季开销积攒资金C工业旺季劳动力需求大D天气温和,适宜工作解析:第18题,4月份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较高,主要是进城从事建筑业,因为冬季气温较低,4月份气温回升,可以进行工程建设,故D项正确;电子装配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在室内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故A、B、C项错误。第19题,10月份是秋季,
14、秋收时节,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出现最高峰的原因是因秋收往返于城乡之间,故A项正确;为春季开销积攒资金不是流动指数高的原因,故B项错误;工业对劳动力需求没有季节性变化,故C项错误;天气温和,适宜工作与流动指数高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18.D19.A读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年人口迁入、人口迁出统计图,回答2021题。20图示信息显示,影响20052010年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自然环境差异C家庭教育D国家政策21人口迁入率最大的三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A都属于沿海省份B都属于南方地区C就业岗位比较多D逆城市化较明显解析:第20题,读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年人口迁
15、入、人口迁出统计图,可以得出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故影响20052010年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选A项。第21题,人口迁入率最大的三个省份是上海、北京、浙江,北京不属于沿海省份,属于北方地区,三地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工资水平较高,就业岗位比较多,故选C项。答案:20.A21.C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2223题。22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 300米以下地带B1 3001 9
16、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米地带23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第22题,20002008年,1 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显著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23题,20002008年,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显著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最有可能是1 900米以上地带的人口向海拔更低的地方迁移,所以人地矛盾缓解;开垦荒地可增加耕地,土地面积百分比的增大可能会使得人口耕地弹性系
17、数上升,但在海拔2 500米以上地带大量开垦荒地,不符合实际且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土地政策;大量退耕还林和人口迁入,都会使得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答案:22.A23.B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读图,完成2425题。24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D政策改变25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高解析:第24题,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
18、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25题,甲处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大于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可能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答案:24.B25.C二、综合题(4道大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总人口变化(含预测)图。材料二下面两图中图甲为某年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图乙为美国人口数量及部分消费品总量占世界比重图。(1)简析从目前到2048年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6分)(2)描述美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地区的分布特点。(2分)(3)2015年美国总人口约为3.214亿人,如果从201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普查日开始计算,那么全美人
19、口增加了4.1%。试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知识,分析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并不一定是好事情的原因。(2分)解析:第(1)题,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主要从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回答;在目前生产条件下,人口的急剧增长,会给资源、社会、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问题。第(2)题,结合图进行描述即可。第(3)题,美国人均消费水平很高,美国的人口增长会给全球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答案:(1)变化趋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这种变化可能带来资源供应紧张、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教育和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2)主要分布在东北沿海地区和五大湖周围地区。(3)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
20、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增长过快将消耗大量资源,给全球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7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我国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材料二这次监测结果显示,北京的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太原、成都以省内流动为主,比例分别为62.5%、87.0%。深圳的流动人口,省内流动占33.8%,14.8%来自湖南。(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4分)(2)在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为农业人口。试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4分)(3)目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请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1、解析:第(1)题,根据金字塔各个年龄段的比例判断青壮年人口流动数量大,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人口多就近流动。第(2)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并且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国家政策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了人口的流动。第(3)题,本题具有开放性,可结合农村人口技术水平低、安全保障缺乏等方面分析组织答案。答案:(1)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口,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少;呈现就近流动趋势。(2)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市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城市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要比农村高;国家流动人口政策的放宽;交通条件的改善等。(3)实行平等的就业政策,优化流动人口服务工作(清理和取消针对流动人
22、口不合理的规定和收费,取消对流动人口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加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对流动人口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加强社会保障政策宣传,依法要求各类用工单位为流动人口办理社会保险。28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16分)2011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流出省(市)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占总量比重/%16.110.610.68.68.36.1流入省(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占总量比重/%35.58.97.25.65.65.6(1)据图分析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
23、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2)据表分析2011年我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6分)(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主要有哪些?(4分)解析:第(1)题,读图甲可知,农村劳动力主要向第二(工业)、第三(餐饮业等)产业转移;读图乙可知,转移空间以乡镇内就地转化为主,同时向省外转移。第(2)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引起的,既有推力作用的影响,更有拉力作用的吸引。第(3)题,跨区域迁移的迁入地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迁入对工业化、城市化及产业优化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答案:(1)从产业结构看,劳动力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4、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从转移的空间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地转化的同时大量向外流动或迁移;就地转化是因为离土不离乡,可同时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向外流动或迁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主要是经济原因(或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3)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按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_年达到饱和。(2分)(2)我国人口容量是16亿,根据
25、我国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我国将在_年达到饱和。(2分)(3)当人口超过环境容量时,出现的后果有哪些?(3分)(4)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什么?(3分)解析:第(1)题,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大约是(19751987年)12年增长10亿,从1987年按照此速度从50亿达到100亿大约需要60年,也就是世界人口将在2047年达到饱和。第(2)题,我国人口容量为16亿,根据我国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大致需要2728年时间。所以我国人口将在20222023年达到饱和。第(3)题,当人口超过环境容量时,人口对资源的消耗会超过其更新再生速度,排放的污染物也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将导致资源出现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第(4)题,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较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我们对资源的消耗在不断增加,如耕地减少、淡水不足、地下水水位下降等问题。答案:(1)2047(2)20222023(3)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4)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造成资源短缺等。同时,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物的排放过量,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