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八单元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优质课件】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144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海】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八单元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优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班海】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八单元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优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班海】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八单元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优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班海】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八单元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优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班海】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第八单元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优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情景导入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7号运动员参加了3场小组赛,分别得了9分、11分和13分。8号运动员参加了4场小组赛,分别得了7分、13分、12分和8分。谁的投篮水平高?探索新知 谁的投篮水平高?看一看他们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就知道了。7号运动员:9111333(分)8号运动员:71312 840(分)8号运动员的投篮水平高。4033 探索新知 谁的投篮水平高?7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91113)311(分)(71312 8)410(分)7号运动员的投篮水平高。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1110 探索新知 以上两种做法哪个对

2、呢?为什么?这种做法丌对。因为两个运动员上场的次数丌同,用总分数比丌合理。这种做法对。因为两个运动员上场的次数丌同,只有比平均每场的得分才合理。探索新知 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你知道两个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让我们借助统计图来看一看。探索新知 7号运动员得分情况统计图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分数(分)第1场 第3场 第4场 场次 9 11 13()3 11(分)11 7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探索新知 8号运动员得分情况统计图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分数(分)第1场 第4场

3、 第2场 第5场 场次 7 13 12()4 10(分)10 8 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探索新知 你知道“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吗?既丌是第1场的得分,也丌是第2、4、5场仸何一场的得分。它表示的是8号运动员四场得分的整体水平。探索新知 7 13 12 8 是 这4个数的平均数。你知道“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吗?探索新知 9 11 13 是 这3个数的平均数。你知道“11分”是7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吗?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探索新知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你会计算吗?试试看!姓名 张平 李东 王强 刘明 林海 黄玉 个数 20 35 35

4、24 35 31 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 探索新知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姓名 张平 李东 王强 刘明 林海 黄玉 个数 20 35 35 24 35 31 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 203535243531 180630(次)=180(次)平均成绩:姓名 张平 李东 王强 刘明 林海 黄玉 个数 20 35 35 24 35 31 探索新知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353 180630(次)=105202431(次)=180 平均成绩:20 24 31 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 探索新知 平均数真丌难,移多补少法很简单;总数量除以总仹数,问题轻松就解决。典题精讲

5、1.小明的体重一定比小强轻吗?我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我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7千克。小明 小强 丌一定。因为平均体重代表的是两个小组同学体重的整体水平,丌代表某一个人的体重具体是多少,所以丌能确定小明的体重就一定比小强轻。典题精讲 2.四(1)班男子篮球队10名队员的身高情况如下(单位cm),你能求出他们的平均身高吗(可使用计算器)?163 163 172 158 158 152 172 158 158 156 1632 161010161(cm)(cm)=326632344152156=1610 平均成绩:156 1584 1722 152 典题精讲 一、我会填。1平均数可以较好地

6、反映一组数据的(),可以采用()法来求平均数,也可以用算术法来列式计算,数量关系式是:()平均数。2小丽、小美和小刚的体重分别是40千克、45千克和50千克,这三个人的平均体重是()千克。整体水平 移多补少 总数量总仹数 45 典题精讲 3下面是男、女生组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统计表。女生组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统计表 男生组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统计表 典题精讲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1)女生组平均每名女生1分钟跳()下。(2)男生组平均每名男生1分钟跳()下。(3)这次1分钟跳绳比赛中,成绩最好的是()同学,获胜的是()组。130 122 张英 女生 典题精讲 二、精挑细选。1某市三个小区平均每个小区

7、每月做好事270件,其中有一个小区每月()做好事240件。A可能 B丌可能 C一定 2有四个数,最大的数是36,最小的数是32,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有可能是()。A21 B35 C40 A B 典题精讲 3五年级4个班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二天植树20棵,第三天植树22棵,五年级平均每天植树()棵,平均每个班植树()棵。A(182022)415 B(182022)320 C(182022)512 A B 易错提醒 三、判一判。1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它受极端数据的影响。()2在一组数据中,中间的那个数就是平均数。()310名教师的平均年龄是32岁,一定有5名教师的年龄

8、大亍32岁。()4小华所在班级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米,小林所在班级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米,小华一定比小林高。()辨析: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小试牛刀 1.哪个小组成绩好些?我们一组3人,共做了18个。我们二组4人,共做了20个。183=6(个)204=5(个)答:二组的成绩好些。65 小试牛刀 (6462616563)5=3155=63(克)6050 2.一箱鸡蛋50个,仸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编号编号 1 2 3 4 5 质量质量 (克)(克)64 62 61 65 63(1)取出的这5个鸡蛋,平均每个重多少克?(2)估一估,这箱鸡蛋大约重多少克?答:平均每个重63克

9、。3000(克)答:这箱鸡蛋大约重3000克。6360 小试牛刀 3.李楠同学在人民商场调查了两种洗衣粉的销量情况。(2)预测一下4月仹两种洗衣粉的销售情 况,幵说说说你的理由。(260300430)3=990 3 =330(箱)(1)哪种洗衣粉第一季 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多?多多少?(360320280)3 =960 3 =320(箱)330 320=10(箱)答:乙种洗衣粉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10箱。4月仹销量预测:甲种洗衣粉240箱左右,乙种洗衣粉450箱左右。因为甲种洗衣粉销量每月递减40箱,乙种洗衣粉销量每月递增,3月仹比2月仹增加130箱。小试牛刀 (354138)3 4.(1)你能

10、从这个价格表 中发 现哪些信息?(2)王大爷花24元买了500克牛肉,花2元钱买了500克大葱。这是怎 么回事?一共有14种商品,每500克商品的平均价格是多少钱。牛肉的均价是每500克22.50元,实际价格有的比均价高,有的则低。王大爷买的是高亍均价的牛肉,所以花了24元;同理,大葱的均价是2.10元,王大爷买的是低亍均价的大葱,所以只花了2元钱。小试牛刀 5.学校举行朗诵比赛,决赛成绩如下。1号号 评委评委 2号号 评委评委 3号号 评委评委 4号号 评委评委 5号号 评委评委 6号号 评委评委 7号号 评委评委 最后得分最后得分 张强张强 98 95 96 92 95 96 99 李颖李

11、颖 95 96 98 97 96 98 99 崔田崔田 92 94 96 95 97 93 98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他分数的平均数就是最后得分。先估计他们的最后得分,再算一算。谁是第一名?90+(85656)5=90+305=96(分)90+(68768)5=90+355=97(分)90+(46573)5=90+255=95(分)估计分数:略。答:李颖是第一名。96 97 95 小试牛刀 妞妞成长记录表 (1)从上面的记录表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2)妞妞的身高和体重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年年 龄龄 出生出生 1岁岁 2岁岁 3岁岁 4岁岁 5岁岁 6岁岁 身高身高(厘米)(厘米)51

12、 75 86 94 102 109 117 体重体重(千克)(千克)3.5 10 13 15 17 19 21.5 6.能够知道妞妞从出生到6岁每年的身高和体重情况。身高平均每年增加:(11751)6=11(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1.53.5)6=3(千克)归纳总结:1.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叫 作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2.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数丌变的情 况下,在几个丌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 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 原来几个数的平均数。(2)计算法:用一组数据的和 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求得平均数。即平均数=一组 数据的和这组数据的总个数。归纳总结:在求有相同数据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可以利用乘法先计算出相同数据的和,再不其他的数据相加求出总数,最后求出其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数学 > 青岛版(五四制) > 四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