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上科学9.《认识液体》教案第一课时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3058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9.《认识液体》教案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9.《认识液体》教案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9.《认识液体》教案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9.《认识液体》教案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1 9.认识液体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 3 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 2 课。本课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液体,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常见性质,引发学生对液体种种性质的认识。教学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教科书第 27 页提供了一个场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而且越多越好。课文还提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常见的液体:食用油、水、蜂蜜、牛奶,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了解它们的性质。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调

2、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进一步发现液体的性质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各种性质,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第 28 页的第一幅图是比较四中液体的性质,把三种不同的液体倒入斜放的板上,通过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说明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通过对四种液体的比较,发现它们的颜色也是不相同的。第二幅图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并重点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第三幅图是量出 50 毫升的水和50 毫升的油,在天平上比比看,谁轻谁重?称量与水体积相同的油和蜂蜜的重量,通过比较说明同样多的水和油,油比水轻。这里暗含着“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的知识。第二、三幅图都是通过让学生探究得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3、但是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实验所用仪器比较多,难度也较大。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归纳研究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中低年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于科学研究也有着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实验。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水知道了水的基本特征,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感官认识物质,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

4、重等性质。 2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科学探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2 1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粘稠度、体积等方面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认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了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5、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量筒、天平、等。 学生材料:沙漏、火柴、香、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托盘、抹布等。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液体认识液体 一、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做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水。 2师:对了,就是水。咱们以前就研究过水,还记得水有哪些性质吗? 生: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 3师:像水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液体,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液体。(板书课题:9.认识

6、液体)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将液体的性质谜语化,既激发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将液体的性质谜语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水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水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二、辨别分析,明确液体的概念二、辨别分析,明确液体的概念 1(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咱们来找一找,看看图中哪些是液体? 生:汗水、针筒里的药水、雨水、牛奶、酱油、食用油、自来水汽油等都是液体。 师: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液体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3 生: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2师:哦,会

7、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就是液体呀。那咱们来看看,流动的沙子是液体吗?(不是) 师:请大家拿出沙漏仔细地观察。流沙是液体吗?(收沙漏) 生:流沙虽然会流动,但也不是液体,而是固体颗粒。 师:沙子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是固体和液体很大的不同。 3师:那烟雾呢,是液体吗? 生:也不是,是气体。 师:刚刚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你们的猜测对吗?要怎样来验证呢? 生: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香和火柴,待会可以点燃香,认真观察烟雾。不过在使用火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烫到手了,观察好了,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将香熄灭,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和香开始实验。 学

8、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 生:烟雾是气体。 生:烟雾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质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 师小结:你说得非常正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烟雾和流沙都不是液体,因为液体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辨析这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辨析这些物些物质为什么是液体,既复习了固体相关知识,又明确液体的概念。质为什么是液体,既复习了固体相关知识,又明确液体的概念。 三、活动体验,借助感官认识液体性质三、活动体验,借

9、助感官认识液体性质 1师:(教师出示四种液体,装在中号烧杯里)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水、牛奶和蜂蜜,先用你们的感官去看一看,这四种液体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呢? 生:颜色不同。(板书:颜色) 生:水是无色的,牛奶是乳白色的,油是金黄色的,蜂蜜是深黄色的。 师:还有什么不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4 生:气味不同。(板书:气味) 生:我闻气味知道的,水是没有气味的,有点奶香的是牛奶,有点大豆香的应该是油,有点甜甜的应该是蜂蜜。 师:还有吗? 生:味道不同。(板书:味道) 生:水是没有味道的,蜂蜜是很甜的,牛奶有点甜的,食用油。(板书:透明度)

10、 生: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食用油和蜂蜜是半较透明的。 师:(板书:透明度)透明度也不同。 生:他们的质量也不同。 师:(板书:质量) 2师:看来不同的液体很多性质是不一样的。那同一种液体呢?它们装大大小小的瓶子里有不同吗? 生:质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师:哦,质量不同,多少的情况不一样。那到底装了多少呢?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呢? 生:可以用有刻度的杯子来量。 设计意图:突出研究方法的设计意图:突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事物是复杂的,因此认识事物需要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样性。事物是复杂的,因此认识事物需要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不同的液体,学生通过看、闻、摸

11、等方法对首先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不同的液体,学生通过看、闻、摸等方法对这几种液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液体的黏稠度和流动性有了这几种液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液体的黏稠度和流动性有了认识。认识。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液体的性质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液体的性质 (一)活动:测量液体的体积(一)活动:测量液体的体积 1师:孩子们真聪明!在科学上,我们使用量筒或者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量筒上都有什么? 生:有刻度,有数字,有英文字母。 师:这个英文字母 ml 表示毫升,毫升是一个体积单

12、位。这个数字表示量程和单位,表示一次最多测量 500 毫升的液体。 师:如果没有标注量程,我们又怎么知道量筒最多测多少呢? 生:可以看最高处的数值。 师:那这个量筒最少测多少呢?(50 毫升) 师:对。孩子们你们看,这里还有一些刻度,你知道一个大格表示多少毫升吗?(50 毫升)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5 师:每一大格里面还有很多小格,一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我们来数一数。(10 个) 师:每一小格又表示多少毫升?(5 毫升) 师:(出示量筒)怎样正确使用量筒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 师:谁再来说一说使用量筒要注意什么? 生: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

13、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出保持水平。 2 师: 明白了吗?好, 那咱们现在来量一量这些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记得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如果液体洒落桌面,请用毛巾擦拭干净。开始! 3教师巡视指导。 4师:都测量完了,咱们来听一听你们量出的结果。 学生汇报: 5师:通过刚刚的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 师:你真是一位小科学家。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动脑过程。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思维在前,行动在后。在设计上每项活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动脑过程。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思维在前,行动在后。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

14、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设计研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设计研究方案。 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 有效性, 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 去动手。究方案。 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 有效性, 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 去动手。 (二)活动:观察比较液体的粘稠度(二)活动:观察比较液体的粘稠度 1师:孩子们,你们刚刚测量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一种液体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生:蜂蜜。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蜂蜜很黏,流得慢。 2师:哦,也就是说这些液体的粘稠度和流动速度也不一样。咱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这四种液体谁流动得快,谁

15、流动得慢? 师:怎样才能比较他们流动的快慢呢? 生:我们可以做液体流的快慢的比赛。 师:在做液体流的快慢的比赛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生:液体的要一样多。 生:要同时开始流。 3师:你认为哪种液体会流的比较快,哪种液体流的比较慢呢为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6 学生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对吗?咱们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才行。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下实验材料,有托盘,水槽,和相同体积的四种液体,待会咱们每个组的四个同学合作实验,让这些液体同时从起点流向终点,同时请大家记录下实验结果。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谁跑得最快?谁最慢?

16、生:水最快,蜂蜜最慢。 师:为什么蜂蜜最慢呢? 生:因为蜂蜜很粘,粘稠度最高。 师:哦蜂蜜的流得最慢,粘稠度最高,那就说明粘稠度越高的液体流动速度越慢,粘稠度越低的物体流动速度越快。 6师:孩子们,想一想:如果我们选用的蜂蜜比今天的还要粘稠得多,你觉得会怎么样? 生:流得更慢。 师:如果它都粘稠得都流动不了了,那它还是液体吗? 生:不是。 师:正是因为蜂蜜粘稠(ppt),所以生产厂家在蜂蜜包装上标注的都是蜂蜜的质量。孩子们,蜂蜜有质量,其他液体也有质量吗? 生:有。 设计意图: 科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能根据假想答案, 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 科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17、“能根据假想答案, 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本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为最终解决问题服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为最终解决问题服务。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务。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 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 有效性, 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 去动手。的猜想。 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 有效性, 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 去动手。 (三)活动:比较液体的质量(三)活动:比较液体

18、的质量 1师:这些液体的质量相同吗? 生:不同。 师: 咱们在天平上比一比, 让相同体积的水和油来玩跷跷板的游戏, 看看它们谁轻?谁重呢? 2师:(介绍天平)孩子们,这是天平,咱们在使用之前需要将这个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左端的 0 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使横梁平衡。然后咱们将同体积的水和油分别放在天平两端的托盘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7 师:谁愿意来做质量检测员呢?(找 2 个人)观测一下,里面有多少毫升? 生:50 毫升。 师:都是 50 毫升,也就是体积相等。现在请这两位同学同时将两种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其他孩子认真观察

19、,并做好实验记录。 3学生到台前操作,老师指导。 4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水的质量更重。水有质量,食用油也有质量,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孩子们,液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却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这是液体的共同性质,几乎每一种液体都同时具备这些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液体有确定的质量,感受同体积的不同的液体质量不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液体有确定的质量,感受同体积的不同的液体质量不同。同。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通过多种方法探究了液体的性质,其实要想全面的认识一个事物,就是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研究。希望大家在以

20、后学习中,多动脑,运用各种方法去研究科学,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对于不认识的液体千万不要随意研究,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整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知识为载体,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个尝设计意图:整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知识为载体,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个尝试:摆脱了教师试:摆脱了教师教学生的传统模式的束缚,让学生自觉建构关于液体的知识,学生是真正意教学生的传统模式的束缚,让学生自觉建构关于液体的知识,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任务和角色也由“指挥”变成了“伴奏”。教师是真正的参义上的学习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任务和角色也由“指挥”变成了“

21、伴奏”。教师是真正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凸显了学生在真正地、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体现出了科学探究的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凸显了学生在真正地、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体现出了科学探究的真实本色。真实本色。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8 9. 认识液体-水平面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 3 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 2 课中的第 2 课时。本课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水平面,指导水平面的定义,认识水平仪,学会用水平仪测量物体是否水平。教学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水平面,认识水平仪。教

22、科书的第 29 页通过观察两个瓶子里的水认识水平面,知道人们利用水平面制作了水平仪。这一环节为后面学生如何测量物体是否水平做铺垫。 第二部分,这部分课本中有两幅图,第一幅图是学生测量窗台是否水平,第二幅图是学生测量课桌是否水平。第一、第二幅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并学会使用水平仪测量物体是否水平。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水平仪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中低年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于科学研究也有着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实验。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的学

23、习兴趣。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水,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感官认识物质,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水平面,了解水平面的定义。 2学会用水平仪测量物体是否水平。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水平仪测量课桌、窗台等物体是否水平。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渗透水平仪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水平面,掌握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9 【教学难点】【教

24、学难点】 认识水平面,掌握水平仪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是否水平。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水平仪。 学生材料:水平仪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认识水平面一、新课导入,认识水平面 1师:孩子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液体,你们还记得咱们讨论了液体哪些方面的性质吗? 生: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体积 2. 师:非常棒!上节课咱们讨论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体积方面的性质。 3. 师:接下来咱们来欣赏一些生活中常见液体的照片。孩子们你们看:(教师播放 PPT)飞流直下的瀑布、奔流不息的河水,波涛汹涌的大海,

25、瓶子里的液体,静静湖面,像湖面这样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出示书上两个瓶子里的液体图及水平面的概念)(板书:水平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液体性质的知识,利用有关液体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水平面,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液体性质的知识,利用有关液体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水平面,引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水平面知识的欲望。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水平面知识的欲望。 二、感知水平面二、感知水平面 1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里面各装了大半瓶蓝色的水,现在老师分别往瓶子里放一根牙签,然后将两个瓶子竖直放在桌面上,请孩子们仔细观察静止的水面。 生:两个瓶子里水面一样,平平的。 2.

26、 师:现在我再将一个瓶子倾斜,待静止后再来观察这两个瓶子中的水面 师: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瓶子倾斜了,但是两个瓶子里的水面还是这样平平的,牙签也静静地躺在水面,只不过倾斜的那一个水平面要大一些。 3. 师:是呀。不管瓶子怎样,水面都一直保持水平,这就是水平面。 4师: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你们看(教师出示水平仪),这就是水平仪。我们可以用水平仪判断物体是否水平,测量时,只需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判断所测物体是否水平。(教师演示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瓶子里的水并不陌生,但并不一定就水面进行过观察。因此,从学生的设计意图:学生对瓶子里的水并不陌

27、生,但并不一定就水面进行过观察。因此,从学生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液体 - 10 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水平面,了解水平面的定义,知道水平仪的来历及使用方法。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水平面,了解水平面的定义,知道水平仪的来历及使用方法。 三、测量物体是否水平三、测量物体是否水平 1现在就请各小组拿出桌盒里的水平仪来测量一下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 2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和广度,体

28、现科学的价值。广度,体现科学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师:孩子们,刚才咱们动手测量了我们的课桌、讲台、窗台是否水平。 2.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的水平仪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呢? 3. 师:你们看(教师出示图片),我们的水平仪主要运用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可以用在家庭装修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庭地板铺设、墙面施工、门窗装修方面,可以利用水平仪看地面或墙面是否水平。 4. 师: 第二是用于检验各种机床和工件的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及设备安装的水平位置等。 特别是在测垂直度是,磁性水平仪可以吸附在垂直工作面上,不用人工扶持,减轻了劳动强度,避免了人体热量辐射带给水平仪的测量误差。 5.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了解什么是水平面,如何使用水平仪测量物体是否水平,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多动手去实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9认识水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苏教版 > 三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