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017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图为日本京都周边地区出土秦汉文物分布图。据此推断,秦汉时期( ) A中国文化远播海外 B中日民族交流开启 C日本成为中国附属 D朝贡贸易体系确立 2日本学者山鹿素行(16221685)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 ,目的是把武士子弟培养成正行正知,符合武士道标准的有用人才,并强化武士实践道德的自觉性。这反映出日本( ) A强化武士忠君观念 B善于学习先进文化 C重视国民小学教育 D以理学为正统思想 3有专家指出:“21 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异质文明之间,这些关系依然

2、严峻地关系着人类命运能否和谐共荣。 ”面对这些挑战,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新的中国风范是 ( ) A兼济天下 B和合共生 C为政以德 D天人合一 4 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作者在 152 个重要的情节中融入了 131 处节选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句。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 90 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由此表明( ) A 源氏物语是一部诗歌总集 B 源氏物语作者曾久居长安 C 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 D 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 5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

3、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 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 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6下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周礼” “周礼”源远流长,继往开来 B 3 一 5 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

4、学经典作为教科书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包容性 C 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思想 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莱布尼茨在阅读中国的易经后,发现易经图可以用来解释二进制数表 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AA BB CC DD 7习近平在与博鳌亚洲论坛董事的会见中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段讲话蕴涵了中华文化(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C以和为贵的道德观 D厚往薄来的义利观 837

5、2 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8 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 汉书 礼记 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 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 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91811-1911 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译书活动( ) 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 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 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101601 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

6、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 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 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11 中古时期。 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 如韩国有襄阳、 扬州、 江陵等地、 朝鲜有江西郡、 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 ) A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 B王朝更替的传统惯例 C周边国家的生搬硬套 D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 12下图的洛阳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记是“龙门四品”之一,记载了名将杨大眼南征凯旋,途经龙门时发愿为北魏孝文帝刻记造像。据此可知,此碑

7、( ) A印证三教并行政策推行 B表明北魏统一说汉语 C受到外来文化传播影响 D体现佛教完成本土化 13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 20 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 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142015 年 2 月到 6 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

8、 67 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 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 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 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15明清时期基督教入华,不仅具有宗教传播的意义,而且也是中西文化双向交通的肇始。而当时传教士的文献不只是翻译,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一一译述。这 A体现了弥合文化差异的努力 B反映了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化 C推动了基督文化在华的普及 D冲击了广大民众的传统意识 1619 世纪中叶,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不包括 A招揽传教士来华传播西学 B设立京师同文馆 C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9、D引进和翻译西方书籍 17鲁迅在介绍汉译的百喻经时这样评价:“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文艺,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在可见。”由此可见 A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佛教内容全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C佛教的翻译成为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 D佛教传入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成分 1817、18 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将儒家经典如大学 、 礼记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 周易 、 书经 、 孝经 、 诗经 、 春秋 、 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 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B促进了儒学在西方的传播 C使 18 世纪的欧洲成为“中国之欧洲” D催生了大批的启蒙思

10、想家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 (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 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 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新唐书 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 167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 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 44 个国

11、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 7 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它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此后虽然历

12、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打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第一卷) 材料二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机器制造的军事工业。1876 年,李鸿章又派唐廷枢以官督商办形式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一家大型新式采煤企业。洋务派后期,少数官督商办企业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的民族贵本主义企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 等改编 材料三宋代的毕弄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13、术。15 世纪 40 年代,德国工匠谷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谷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1455 年,谷登堡用他的活字印刷方法印刷了第一批拉丁文圣经 ,这个事件标志着西方进入了一个信息迅速、廉价传播的时代。 摘编自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贡献,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谷登堡的技

14、术成就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A 6A 7B 8C 9C 10B 11A 12C 13D 14A 15A 16A 17D 18B 19(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 20(1)特点:连续性;多元一体;包容性;凝聚性(或完整性) 。 (2)贡献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为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生产方面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经营方式上采用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股票走向市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原因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 (3)成就:采用金属活字印刷将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印刷机。 意义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保护;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