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57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9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2- -20232023 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物体做功的过程是物体能量减少的过程,物体做功越多,本身能量就越少。 3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 越大。 5比较动能大小的方法: (1)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速度,速度大的动能大; (2)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动能大。 6物体由于被举高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7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

2、有关,物体的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8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高度,高度大的重力势能大; (2)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质量,质量大的重力势能大。 9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10影响同一物体弹性势能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11一个物体同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机械能。即:动能+势能=机械能。 12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3在分析能量间的转化时,要明确哪种能量减少了,哪种能量增加了,然后再确定它们的转化关系:肯定是减少的那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形式的能量。 14机械能守恒定律:

3、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 (2)减少的能一定等于增加的能,但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3)上升或下落的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都是守恒的,即:动能+势能=定值。 二、内能 1所有物质都是有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组成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都在运动。 3扩散现象: (1)两种物质彼此自发的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 扩散是分子的行为, 而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分子团的行为。 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凡是能被看到的现象都不是扩散现象,但能闻到的都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分子自发的行为,而不是人为因素造成掺和现象; (4)扩散能说明两个现象: (1)分子在运动

4、; (2)分子间有空隙。 (5)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温度再低,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运动,只不过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5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扩散得越快。 6分子间作用力: (1)物体不容易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压缩物体要用力,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7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1)固体既有一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 (2)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体既没有一定的形状又没有一定的体积。 8分子间此时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9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0分子由

5、于在运动,分子的动能不可能为 0,所以,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内能。 11内能又叫热能。 12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1)压缩气体可以使气体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瓶内气体膨胀推出瓶塞的过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3物体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1)不同点: 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整体运动时所具有的宏观的能量,与物体整体的速度、高度、形变等有关,与内部无关;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与整体运动情况无关。 机械能可能为 0,内能不可能为 0。 物体有机械能时,一定有内能,而有内能时不一定有机械能。 (2)联系: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4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

6、有温差。 15 热传递的方向: 内能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 16内能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是由内能多的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17在热传递过程中,被转移的那部分能量叫做热量,热量与能的单位一样,也是 J。 18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19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 20物体只具有内能,不具有热量。 21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热量(内能) ,而不是温度。 2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做功和热传递

7、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1)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2)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却不一定升高,特例:晶体熔化过程;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却不一定降低,特例:晶体凝固过程。 24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1)温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质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状态:同一物体的内能,气态时最大,固态时最小; (4)材料: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5)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质量、状态和材料。 三、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方法一:用两

8、个相同的加热器(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给两种质量相同的物质加热,当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的那种物质吸热能力强(盛热能力强) ,与比较盛水能力方法一类似。 (1)实验过程:取两个相同烧杯,甲乙烧杯里装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他们加热,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2)实验方法: 转换法:利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控制变量法:控制的是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观察的是加热时间。 方法二: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给两种质量相同的物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升高少的那种物质吸热能力强,与比较盛水能力方法二类似。

9、 (1)实验过程:取两个相同烧杯,甲乙烧杯里装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他们加热,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2)实验方法: 转换法:利用升高的温度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相同实现吸收相同的热量) ,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观察的是升高的温度。 (3)实验过程:取两个相同烧杯,甲乙烧杯里装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他们加热,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2比热容: (1)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1kg 物质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

10、量与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相同,都等于物质的比热容; (3)温度升高 1与升高 1K 是相同的,只不过表示方法不一样; (4)比热容的物理意义:c水=4.2103 J/(kg)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J; (5)比热容的大小表示物体吸热能力的大小,比热容越大,表示吸热能力越强。 (6)比热容小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变化较快(多) ;比热容大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变化较慢(少) ; (7)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对于同种物质,比热容是定值,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等都无关,与物体是否吸热无关,与物体吸热多少无关,与密度特

11、点相同; (8)比热容的国际单位是:J/(kgK) ,常用单位是:J/(kg) 3比热容公式: 比热容公式 热量公式 温度变化公式 质量公式 Qcm t Qcm t Qtcm Qmc t 对于c、Q、m、t四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三个,就可以求出第四个。 4比较物体吸热能力的方法(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 (1)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越多,吸热能力越强; (2)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温度越少,吸热能力越强; (3)直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比热容大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小的吸热能力弱。 5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 6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常用水做加热和

12、冷却的工作物质。 7白天和黑夜海风的风向: (1)白天的海风一般都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2)夜晚的海风一般都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四、热机和火箭 1将由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 2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为:燃料的化学能首先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由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4 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5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 (1)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吸进去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汽油从进气门进入; 该过程是靠惯性完成的。 (2

13、)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 活塞由下向上运动; 陆地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该过程是靠惯性完成的。 (3)做功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 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该过程不是靠惯性完成的; 燃料燃烧方式为点燃式。 (4)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活塞由下向上运动; 该过程是靠惯性完成的。 6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也包括 4 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7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1)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吸进去的只是空气(与汽油机不同); 该过程是靠惯性完成的。 (2)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

14、闭; 活塞由下向上运动; 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该过程是靠惯性完成的。 (3)做功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 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柴油由喷油嘴喷入; 点火方式为压燃式; 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该过程不是靠惯性完成的。 (4)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活塞由上向下运动; 该过程是靠惯性完成的。 8工作循环、做功次数、冲程、曲轴(飞轮)转的圈数间的关系: 工作循环个数 冲程个数 做功次数 曲轴(飞轮)转的圈数 1 1 4 4 1 1 2 2 9火箭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 10 原理: 燃料在燃烧室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种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

15、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 11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 (1)喷气式发动机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简称火箭) ; (2)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的区别:空气喷气发动机只携带燃料,不携带氧化剂(氧气) 。空气喷气发动机飞行的高度受到限制,不能飞出大气层。火箭喷气发动机不但要携带燃料,还要携带氧化剂(空气) 。 12火箭的燃料: (1)火箭多为液体燃料; (2)液体燃料火箭主要由燃料箱(装载燃料) 、氧化剂箱(装载氧化剂:如氧气) 、输送装置(输送燃料和氧化剂) 、燃烧室(燃料燃烧的地方)和尾部喷口(用以喷出高压气体)组成。 五、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能够燃烧的物质叫做燃料。 2热值

16、: (1)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 (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1m3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主要对于气体) (3)能量转换: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4)单位:J/kg(对于固体) ,J/m3(对于气体) (5)物理意义: 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 物理意义是: 1kg酒精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天然气的热值为 7.1107J/m3, 物理意义是: 1m3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7.1107 J。 (6)物质的热值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与物质质量、体积等无关,其特点与密度、比

17、热容相同。 3热值的计算公式: 固体燃料 气体燃料 热值公式 热量公式 质量公式 热值公式 热量公式 体积公式 Qqm Qmq Qmq QqV QVq QVq 4炉子的效率: (1)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 (2)公式: 100%QQ有效放 5效率一定小于 100%。 6提高炉子效率(燃料利用率)的方法: (1)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如:粉碎、吹风等; (2)尽量减少各种热量的损失,如:加大受热面积、改进技术等。 7效率和功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 1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叫电路。 2电路的基本

18、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 3各部分的作用: (1)电源: 电源是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装置; 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给蓄电池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放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流都是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外部电路,流回负极。 (2)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3)用电器: 概念: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炉、电扇等;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能量转换: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4)导线: 在电路中起到连接元件的作用; 在电路中起到输送电能的作用。 4三种电路: (1)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 (2)某处断开的

19、电路叫做断路,此时,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3)用导线把用电器绕过去的电路叫做短路。短路有两种情况:部分短路和电源短路。 电路的一部分被短路的现象叫做部分短路; 把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电源短路。 5电路图: (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电路图。 (2)画电路图的原则: 必须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得自创符号; 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元件不能画在角上; 元件标上相应的符号; 交叉并连接导线的交点处要点点,表示交叉相连。 二、组装电路 1串联电路的特点:

20、 (1)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2)任何一个开关都能控制整个电路; (3)有一处断路,整个电路都不工作; (4)开关的作用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2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中有分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流路径; (2)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各支路的开关分别控制该支路的通断; (3)各支路间互不影响(短路除外) 。 三、电荷 1原子核带的正电数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数是相等的,对外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规律总结: (1)摩擦起电的过程实际上是打破原子正负电荷均衡的过程; (2)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转移的是负电荷(电子) ,不是正电荷; (3)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

21、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 (4)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5)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6)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7)得到电子的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失去电子的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 (8)相互摩擦的物质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9)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带电物体的特点: (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验电器: (1)用途:实验室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排斥; (

22、3)物体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大。 5中和: (1)两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2)中和不是电荷的消失,而是电荷的转移; (3)中和的分类: 完全中和: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接触后都不再带电的现象叫做完全中和。 部分中和:两个带不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接触后都仍然带电的现象叫做部分中和,在这种情况下,哪种电荷多,两个物体就都带这种电荷。 6如何判断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 (1)若两个轻小物体相互排斥,则两个物体必然都带电,并且带同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者都是负电荷; (2)若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有两种可能: 带异种电荷;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四、电流 1电流: (1)自由

2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定向运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的定向运动方向相反; (3)可以自由运动的电荷叫做自由电荷; (4)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5)在电源外部电流都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6)电流的符号是“I” ; (7)电流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简称“安” ,符号是“A” 。其他单位还有毫安(mA) 、微安(A)等。1A= 103mA,1mA =103A 2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A 量程和 03A 量程。 (1)00.6A 量程: 用来测小于 0.6A 的电流; 该量程的分度值为 0.0

24、2A; 用该量程时应接 “-” 和“0.6”两个接线柱, 并且让电流从“0.6”接线柱流入, 从 “-”接线柱流出; (2)03A 量程: 用来测大于 0.6A 小于 3A 的电流; 该量程的分度值为 0.1A; 用该量程时应接“-”和“3”两个接线柱,并且让电流从“3”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使用电流表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调零; (2)串联使用; (3)尽量使用小量程; (4)在不知电流大于或小于 0.6A 的情况下,用“试触法”选择量程; (5)在连接电流表时务必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6)读数时,视线要垂直表盘; (7)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

25、 (8)同一刻度,大量程的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 5 倍; (9)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忽略其电阻。 4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5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五、电压 1电压: (1)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2)电压用符号“U”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简称“伏” ,用符号“V”表示。其他单位还有千伏(kV) 、毫伏(mV) 、微伏(V)等,它们间的关系为: 1kV=103V,1V=103mV,1mV=103V。 2需要记忆的常见电源的电压: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 (2)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

26、3)一块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2V (4)动力电路电压是 380V (5)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6)电池串联后,总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 3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 量程和 015V 量程。 (1)03V 量程: 用来测小于 3V 的电压; 该量程的分度值为 0.1V; 用该量程时应接“-”和“3”两个接线柱,并且让电流从“3”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015V 量程: 用来测大于 3V 小于 15V 的电压; 该量程的分度值为 0.5V; 用该量程时应接“-”和“15”两个接线柱,并且让电流从“15”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4使用电压表注意事项

27、: (1)使用前要调零; (2)并联使用; (3)尽量使用小量程(03V) ; (4)在不知电压大小的情况下,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5)在连接电压表时务必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6)读数时,视线要垂直表盘; (7)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 (8)在导线上不降落电压,只有在用电器上才降落电压; (9)同一刻度,大量程的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 5 5 倍; (10)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 5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6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7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1)如果电压表中间只有电源,或电压表的两端通过导线直接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28、则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2)如果电压表中间有电源和用电器,则电压表测的不是电源和用电器的电压,反而是“除该用电器之外”的电压。 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导体。 2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3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自由电荷多,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内部自由电荷较少(不是没有) ,没有绝对不导电的物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5同一物体的导电情况也可能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6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好的电工材料。 7电阻: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用符号“R”表示;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欧姆” ,简称“欧”

29、,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兆欧(M)等。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M =103 k,1k=103 (4)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 ; (5)在不考虑温度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是由物体本身条件决定的,与两端电压的大小、有无电压、电流大小、有无电流均无关; (6)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玻璃和石墨却相反。 8半导体: (1)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叫做半导体; (2)主要特点: 自由电荷的多少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受压、热、光等以后,导电能力发生变化。 (3)主要用途:半导体材料一般用来制作智能设备,较好的半导体材料

30、有锗和硅。 9超导体: (1)超导是指导电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电阻转变为零的性质; (2)主要特点:电阻为 0。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长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石墨和玻璃相反)。 2一般情况下,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会升高,电阻变大,但石墨和玻璃相反。 3导体电阻的特点: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条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所决定的(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 ,与导体中是否通过电流、电流的大小、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的大小,甚至是否连入电路都无关,对于每个确定的导体来说,电阻的大小是

31、一个定值,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八、变阻器 1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2滑动变阻器正确的连接方法是:一上一下,关键在下;移动滑片,近小远大;同上同下,没有变化;同上为 0,同下最大;接入电路,拨到最大。 3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50 10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10A。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保护电路。 5电阻箱的读法: 将各旋钮指示点对应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 再将它们相加,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6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异同: 项目 滑动变阻器

32、 电阻箱 不同点 可以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但不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可以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的数值,但不能连续改变电阻值。 相同点 1都是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都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电阻不变,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来改变R两端的电压。 (2)实验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的是电阻,

33、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来控制R两端的电压不变。 (2)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在本实验中,为了维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在由小电阻更换大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需变大;在由大电阻更换小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需变小。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电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注意:与前者不同) 。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两个实验的比较: 项目 电阻 电压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不变 改变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1.保护电路 2.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改变

34、 不变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1.保护电路 2.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4欧姆定律: V A R R1 P S (1)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电流公式:UIR,电压公式:UIR,电阻公式:URI。 在U、I、R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5同一导体不同时刻间的联系是电阻阻值不变,电压和电流变化,但电阻不变。 6串联电路计算题中两点常用规律: (1)通过所有用电器的电流都相等,电流相等是串联电路计算是桥梁;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7并联电路计算题中两

35、点常用规律: (1)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电压相等是并联电路计算的桥梁; (2)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8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分压原理)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少,并且各导体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U1:U2= R1:R2。 9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分流原理)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电阻越大,分的电流越少,即:I1:I2= R2:R1。 10电阻的另一种计算方法:URI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测导体的电阻实验: (1)本实验是测定值电阻的方法。 (2)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即:URI

36、(3)实验方法:伏安法。 (5)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应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但在测灯泡的电阻(变化的电阻)时,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是无意义的,因为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 (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方法: (1)用外接法测电阻,电压准确,电流偏大,结果偏小。 (2)用内接法测电阻,电流准确,电压偏大,结果偏大。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1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当有多个电阻串联时,123RRRR总 3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比每一个电阻都大。 4 在并联电路中,

37、等效电阻 (总电阻) 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即:12111RRR 5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每一个电阻都小。 6当两个电阻并联时,1212R RRRR总 7当有多个电阻并联时,1231111RRRR总 8当三个电阻并联时,123123R R RRRRR总,只能用1231111RRRR总进行计算。 9 不管是并联电路还是串联电路, 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变大,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都变大。 10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U1 : U2 = R1 : R2,即电阻越大分的电压越多。 1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电流大小与其电阻成反比,I1:I2 = R2:R1,即电阻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少。

38、12当有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时,总电阻应为:R总=R+R+R+=nR。 13当有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时,总电阻应为:RRn总 。 专题 1 电表类型判断 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则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则: 1电压表必须并联使用,电流表必须串联使用,所以串联使用的电表必是电流表,并联使用的必是电压表。 2电压表与用电器串联则该路不通,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则该用电器短路, 3干路中的电表必定是电流表; 4与用电器并联的必定是电压表。 专题 2 图像问题 1如何通过图像算电阻阻值:通过图像算电阻阻值时,首先在图线上找到一个有电压和电流值的关键点,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电阻值。 2如何通过图线比较电阻

39、阻值的大小:通过图线比较电阻阻值的大小时,首先要在图像上选取电压相等或电流相等,然后再比较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同时注意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2)距离电压轴越近的直线表示的电阻越大,距离电压轴越远的直线表示的电阻越小。 3 电阻大小的变化当图线向电压轴弯曲时, 电阻变大, 图线向电流轴弯曲时, 电阻变小。 专题 3 故障电路 1短路: (1)串联:被短路的元件不工作,其它元件工作; (2)并联:只要有一个元件短路,与其并联的元件也被短路,都不工作。 2断路: (1)串联:所有元件都不工作,但与其并联的电压表有读数; (2)并联:只有该支路中的所有元件不工作,其它支路元件正常工作。 3在用

40、电压表测量电路故障时: (1)电压表有读数,说明电压表的两端到正极和负极间的电路是通路,没有断路; (2)断路处必在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两点间。 专题 4 欧姆定律 1分压原理: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上分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电压的分配是按照电阻的比例来分配的,电阻越大,分的电压越多,这就是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公式:U1:U2 =R1:R2。 2分流原理: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电阻越大,分的电流越少,这就是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公式:I1R1 =I2R2。 3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和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应与用电器中最小的额定电流相等;在并联电路中,电路两端

41、的最大电压应与用电器中最小的额定电压相等。 专题 5 电学实验 1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分为寻找普遍规律和数据测量两类。 2寻找普遍规律实验: (1)属于验证规律的实验有: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等等; (2)此类实验的特点是:要多做几次找出普遍规律。 3数据测量实验: (1)属于数据测量实验的有: “长度的测量”、 “用欧姆定律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等; (2)数据测量实验又分为两类:定值的测量和变值的测量。 定值的测量:属于定值测量的实验有:“长度的测量”、“用欧姆定律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42、等。定值测量实验的特点是:要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 变值的测量:属于变值测量的实验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变值测量实验的特点是:不同条件下的值不同,求平均值无意义。 V A L R P S 4电学实验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初中阶段电学实验的电路大同小异,几乎一样,电路故障判断也 是重要内容,下面以图示电路说明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故障 原因 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电路断路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灯泡短路 电压表短路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被测电阻断路 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放反 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刻度 电路中出现短路 量程选小了 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反偏

43、 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表示数无变化 滑动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到了上面或下面 最后一根导线接通,灯就亮 连线时开关没有断开 开关闭合,灯很亮 连线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放在阻值最大处 调不到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能和电功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一些用电器的能量转换关系: 实例 能量转换 电炉 电能就转化为内能 灯泡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蓄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蓄电池供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功公式: 电流所做的功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和通电

44、时间成正比,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公式:WUIt 5电功的推导公式:22UWUIttI RtR(后两个公式的使用是有条件的) 。 6无论串联还是并联电路,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有两种求法: (1)分别求出各导体消耗的电能,然后相加,即:12WWW总; (2)用电源电压乘以总电流乘以通电时间,即:WUIt(U取总电压,I取总电流)。 7电能表: (1)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一般装在用户所有用电器之前; (2)一般最后一位是小数; (3)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千瓦时” ,符号是“kWh” ,日常生活中又叫“度” ; (4)61kW h3.6 10 J; (5)用户在某段时间内

45、消耗的电能,就是这段时间结束和开始时电能表计数器所显示的数字之差:68W4374.4kW h4267.8kW h106.6kW h106.6 3.6 10 J3.8376 10 J。 开始示数 4 2 6 7 8 结束示数 4 3 7 4 4 (6)电能表转动圈数与消耗电能的关系: 电能表的铭牌上一般都标有“R/kWh”字样,它表示每消耗一度电(1kWh)铝盘转动圈。 铭牌 1 圈消耗的电能 n圈消耗的电能 3000R/ kWh 13000 kWh n13000 kWh (7)消耗电能的计算方法: 该电能表铝盘转动 300 圈消耗的电能W为: 651W300kW h0.1 kWh0.1 3.6

46、 10 J3.6 10 J3000。 (8)铝盘转动圈数的计算:电能表消耗 200kWh 的电能,铝盘转动的圈数为:2003000=6105圈。 (9) “220V”表示正常工作电压; (10) “10A”表示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二、电功率 1电功率: (1)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也就是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公式:WPt,其中W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单位为 J;t为用电器工作的时间,单位为 s;P为用电器的功率,单位为 W。 (3)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也就是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 (4)推导公式:WPt,WtP (5)电功率的推导式:P=UI,用电

47、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电流的乘积。由电功率的推导式PUI得:PUI,PIU (6)电功率其它的推导式:22UPUII RR (7)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瓦(W)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3W 2用电器的有关数据: (1)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关系:实际电压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额定电压。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电压才等于额定电压。 (2)实际电流与额定电流的关系:实际电流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额定电流。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电流才等于额定电流。 (3)实际功率与额定电功率的关系:实际功率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额定功率。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

48、定功率。 (4)对某个用电器而言,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的值只有一个,实际电压、实际电流、实际电功率有无数个。 (5)对于同一个用电器,在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下的电阻是相同的(没有特别说明时) 。 (6)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和电阻中,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则可以计算出另外两个物理量。 (7)在实际电压、实际电流、实际功率和电阻中,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则可以计算出另外两个物理量。 (8)在计算过程中,电阻是额定条件和实际条件的桥梁。对于同一个用电器,在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下的电阻是相同的。 (9)由额定物理量求实际物理量或由实际物理量求额定物理量时,电阻是计算的桥梁,要先算出

49、电阻,然后求解。 3灯泡的额定功率决定灯泡正常发光时的亮度,额定功率越大,正常发光时就越亮;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灯泡的实际亮度。 4两灯泡串联时,电阻较大的较亮;两灯泡并联时,电阻小的较亮。当把它们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时的亮度正好相反。 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功率 (1) 无论在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之和。 (2)电路总功率的求法: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之和,即:12PPP总 电路的总功率等于电源电压与电路中总电流的乘积,即:PU I总总 总 6电能表的最大测量功率:PU I最大额最大 即:电能表的最大测量功率等于额定电压与允许通过

50、的最大电流的乘积。也就是说,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得超过该乘积值。 7串联电路中的各种物理量的比值: (1)电流之比:串联电路中通过各导体的电流之比为 1:1,12:1:1II 。 (2)电压之比:串联电路中各导体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1212:UURR。 (3)电功率之比:串联电路中各导体电功率之比也等于电阻之比,1212:P PRR。 (4)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之比:串联电路中各导体消耗电能之比也等于电阻之比,1212:W WRR。 【规律总结】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的电功率和消耗电能(相同时间内)之比都等于电阻之比。 8并联电路中的各种物理量的比值: (1)电压之比: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北师大版 > 九年级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