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19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卷 一、一、书写(书写(3 3 分)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同学们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二、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818 分)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6 分) 10 月 1 日 10 时整,举国翘(A.qi oB.qi o)首以盼的新中国成立 73 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隆重举行,随着国旗 A A 冉冉升起冉冉升起,礼地声响彻云霄,全城齐声高唱国歌,随后,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深情 B B 缅缅怀怀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殚精竭虑的英烈们, 以及 C C 百

2、废俱兴百废俱兴建设新中国并带来沧桑巨变的先辈们, 他指出,只要全党上下不忘 D D 初衷初衷,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必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讲话可谓振聋发ku (),紧接着,总书记驱车检阅我们锐不可当(A.dn B.dn)的人民军队,战士们屏息敛声,英姿挺拔,回应间候时震天动地,zhn()显了新时代部队的英雄气概。 (1)根据拼音,在空缺处填写恰当的汉字。(2 分) 振聋发 ku ( )zhn( )显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分) 翘( )(A.qi o B.qi o)锐不可当( )(A.dnB.dn)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冉冉升起

3、 B缅怀 C百废俱兴 D初衷 2. 古诗文名句默写与运用。(8 分) (1)八方各异气, 。(曹植梁甫行)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游子远游在外,故乡永远是他心目中的牵挂,是他精神上的家园。李白路过荆门一带时写下了“ , ”,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之意;崔颢登上黄鹤楼,写下了诗句“ ? ”,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绪。 (4)结合阅读过的名著,你会用以下哪一句来形容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呢?( )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每个汉字都有它的生命密码,了解“绝”字的前世今生,请你用文字给例句中加点的“

4、绝”字注释含义。(4 分) 说文解字说:绝,断丝也。甲骨文字形是一束丝被三把利器切断的样子,绝的本意是断的意思,本义 例:空前绝后 例: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 如: 绝缘; 引申义有: 【1】 尽, 穷尽: 境。【2】极,极端的:壁。【3】独特的, 少有的, 没有人能赶上的: 枝。【4】一定的,肯定的:对。【5】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 引 申 义 例:赞不绝口 例: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2)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简化字 例:会当凌绝(3)顶 例:绝巘多生怪柏 例:巧妙绝(4)伦 例: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我的注释:(1) (2) (3) (4) 三、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5、4949 分)分) (一)名著阅读(6 分) 4.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积累,完成以下表格。 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记录表 人物 事迹 共同特点 他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很复杂的人,南京悬赏20 万买他的人头,而他却时常在大街上和农民聊天、身边最多有一位警卫员。 他原是著名将领蔡锷的军官,却毅然放弃荣华富贵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 彭德怀 他 9 岁离家闯荡世界、17 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对待士兵胜似兄弟,长征途中的马常让给部下骑。 (二)文学作品阅读(14 分) 腊月腊月 光其军 日子被脚步撵着,一转眼就是腊月。在腊月的每一天,心头晃悠的年关影子一天比一天短。等影子完全消失,年也就来了。但现在的

6、日子过得天天如年一样,腊月就只是一种存在了。可在腊月里,细数着时光,我倒经常想起以前的腊月和腊月里忙碌的母亲来。 那年月,腊月里的母亲,每天总是用眼角的余光,丈量一下窗前时光的长短。那是日子渐长的季节, 却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分。当寒气威逼着母亲不住地呵气时,那些为过年准备的东西就齐齐地摆满了老屋的一角,门轻轻地一关,年味就从木门缝里飘了出来。 那时,忙碌是腊月的代名词。一跨进腊月的门,空当了整整大半年的老屋,突然变得东西的拥挤和气味的芜杂起来。中堂前的八仙桌下,一个老旧的瓷坛子里,被摆放进了满满的一坛腐乳,淡淡的清香氤氲着整个老屋。大柜的顶上,几只洋铁箱里装满了新年招待来客的米糖、花生、瓜子等零

7、食。那老式的木格窗子底下,有一个大龙缸,那些在冬至前腌上的大白菜,早已遍体通黄,整天都散发出一种酸酸的味道,它们将是吃油腻食物后餐间最可口的菜肴。 紧挨着的是小一点的缸, 里面是腌制的腊肉、 咸鸭和咸鱼等等,有太阳的日子,母亲总是将它们从缸里拿出来,拿到院落里晾晒。每当此时,邻家的花猫就咪咪叫着慕味而来,有时也对这些腊物跃起来,可总也够不着。院落里,也总有一些筛子,上面晾晒的是由石磨磨出来的淀粉,淡淡的发出糯米的香味,阳光下白得耀眼,它们将用来做汤圆和糯米粑等食物。觅食的麻雀们常常不请自来,母亲很不安,就在旁边放一竹竿,上面系上红布条,以此吓唬麻雀。自由的院落,麻雀总在上空飞来飞去,有时趁母亲

8、不注意,从空中扎下来,啄一点就跑。母亲并不生气,一脸慈祥地望着麻雀飞走后那高而阔的天空 冬天的院落,本是凄清和贫乏的,寒冷让它冰冷,草枯萎,树骨感,而有了这些腊货,就有了冬日的充实和自满。暖阳下,母亲眯着眼看着这些动物的胴体、白白的淀粉、飞来飞去的麻雀,嘴角总是掠过一丝微笑。 街上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车如流,人如织,四乡八镇的人汇聚其间,让整个腊月都充满着喧嚣,母亲也来了,仿佛是一个微小的标点。她挤在人流中,一手抹着额头的汗,一手拿着商品问价格,母亲认真和专注的样子仿若一幅画。有时,我偷偷跟在母亲身后,一看到摊上有好吃的,就冷不防从人缝里钻出来,拉着母亲的衣襟吵着要买。母亲似乎一点也不生气,总

9、是买上一些,以满足我的嘴馋。 逢着连日的晴天,院落里就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单和换洗的衣物,就像是在开着万国博览会。阳光淡淡地飘过,上面就浸染了阳光的味道。晚间我钻进被子,竟是非常地温暖,隐隐地就明白,这不是被子的暖和,而是这暖和里浸润着母亲的辛勤汗水。 雪花飘了,腊味浓了,屋子打扫干净了,年货也备齐了,远归的人也就被年的灵魂招回家了,这时,年就真的来了。腊月里,我放假回家,在桌前做作业,看着忙碌的母亲,鼻头往往一酸:腊月里的母亲真是太辛苦了!是的,母亲在一天天不知疲倦的忙碌中,走过一个个的腊月,看着我一天天的成长,自己却被岁月将皱纹刻得深深。 母亲,在腊月,是辛苦也是幸福的。她用辛勤的汗水,在腊

10、月的一个个日子给家和我酿出过年浓酽的香甜和喜悦!因而,我要说,母亲的腊月,是一首诗,风格简洁,把哲理韵在骨子里;它是一道风景,色彩斑斓却又朴实无华,辉映着老屋和院落,点亮着我心头的明灯。 又到腊月,也就自然想到腊月里的母亲,它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在愈来愈近的年味中,腊月里的母亲,也愈来愈清晰在心中。 (选自南京日报) 5通读全文,一起来认识“以前的腊月里忙碌的母亲”。请按序号完成以下表格。(3 分) 腊月的忙碌 母亲的样子 准备腊货 充实满足、慈祥微笑 购买年货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 分) (1)阳光淡淡地飘过,上面就浸染了阳光的味道。(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1、(2 分) (2)街上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车如流,人如织,四乡八镇的人汇聚其间,让整个腊月都充满着喧嚣,母亲也来了,仿佛是一个微小的标点。(从修辞、句式或其它角度赏析语句)(2 分) 7题目是“腊月”,但是作者在文章第三、四两段描写外出觅食的麻雀,这是否多余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3 分) 8本文发表于 2011 年 12 月 25 日南京日报副刊雨花石。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思考本文能被录用的原因。(4 分) 链接材料: 南京日报副刊雨花石征稿要求:1. 作品体裁为记叙性散文或小说;2. 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反映幸福美好的生活场景或优秀的人物品质;3. 作品情感真实,感人。 (三)非文

12、学类作品阅读(11 分)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全记录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全记录 6 月 20 日上午, 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 300 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10 时 11 分,神舟十号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大屏幕上。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00 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 王亚平鱼一般向舱内摄像机游来,她是本次授课的主讲。指令长聂海胜则当起了助教,负责配合主讲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在失重环境下不易保持自身平衡,他要先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再用手特摄像机保持长

13、时间稳定拍摄。 为了更好地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掌声和欢笑声在地面课堂响起。 航天员的表演给同学们带来了疑问: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等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该怎么办呢?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把自乙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的质量是 74千克。 王亚平解释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

14、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T 型支架上,用细绳栓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 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 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 T 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人大附中早培班学生除海博提问道:航天员老师,您在太空中有没有上下方位感? 在聂海性的帮助下,王亚平以一套杂技动作解答了同学的疑惑:先是悬空横卧,紧限着又倒

15、立起来。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调,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楼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城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王亚

16、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 王亚平笑着说: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 接着,她把一个全属图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全属图,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全属图,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引起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连声惊叹。 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

17、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淮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触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晶莹剔透的水球变成了红灯笼。 奇妙的太空实验结束后,航天员开始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问题。三位航天员一一对问题作出解答后,一堂神奇的太空授课接近尾声。在距地 300 多千米的太空上,航天员为同学们送来了寄语 聂海胜说: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说: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选自人民日报) 9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交代了时间 、 地

18、点 、 人物航天员、事件 。(3 分) 10航天员的上课内容有:失重表演、 、神奇单摆、 。(2 分) 11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3 分) 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12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班级正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完成以下小题。(3 分) 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补全下联。(1 分)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下联: 科学梦 结合本文内容,回忆你观看太空授课时的感想,向班级同学阐述你的“中国

19、梦”。(2 分) (四)文言文阅读(13 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金山夜戏两文,完成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金山夜戏金山夜戏 明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

20、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 僧以手背擦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兖:兖州,位于山东省。日晡 b:傍晚时分。舣 y:停船。噀 x n:喷洒。韩蕲王:韩世忠,南宋名将。 13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 分) 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14根据两文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两文在交代时间时都用了年号纪年法。 B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形象描绘月色之美。 C两文所记之事都发生在寺庙里,都

21、主要表现了赏月的欣喜。 D两文都写了作者在夜里所经历的事,一是“游”,一是“戏”。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16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自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金由夜戏中,张岱借山僧的感受来评说自己夜戏的行为:“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闲人”一词包含着苏轼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作一评析。(2 分) 你如何看待和评价张岱的行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阐述。(2 分) (五)古诗阅读(5 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22、。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17. 这首诗记述了诗人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第一句诗中,诗人以“ ”一词点题,用“黄鸟”“辛夷花”“杏花”等意象渲染了 的氛围。(2 分) 18. 通过“炼词炼句”可以揣摩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选择“怜”的义项并阐述理由。(3 分) 怜:怜爱,疼爱;同情,怜悯。 四、四、作文(作文(3030 分)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

23、求: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五、五、书写(书写(3 3 分)分) 六、六、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818 分)分) 1(6 分)(1)聩 彰(2 分)2B A(2 分) 3C(2 分) 2. (8 分)千里殊风雨 。大漠孤烟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句各 1 分) D(2 分) 3. (4 分)(1)断(2)尽,穷尽(3)极,极端的(4)独特的,少有的,没有能赶上的(每空各 1 分) 七、七、阅读理解(阅读理解(4949 分)分) (六)(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6 分)

24、分) 4. 毛泽东;(1 分)朱德;(1 分)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答出任意两点可得 4 分) (七)(七)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阅读(14 分)分) 5. (3 分)认真专注、温柔耐心 晾晒衣物 充满温暖,饱含辛勤 (每空各 1 分) 6. (1)(2 分)“浸染” 是指阳光渗入棉被,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被子带给我的暖和,我感受到母亲带给我的温暖,表现了母亲的辛勤、贴心与慈爱。 (2)(2 分)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以“车如流”“人

25、如织”整齐的句式,生动形象地写出腊月街上热闹与喧嚣,衬托出母亲的平凡微小。 7. (3 分) 不多余。因为麻雀是为了觅食而来的,天上飞来飞去的麻雀,表现了腊月里食材准备得丰盛和 香甜,与冬日原本的凄清形成对比,侧面烘托了母亲勤劳能干的形象。母亲对待麻雀的啄食,并不生气,反而“面带微笑”,表现了腊月里的母亲是很温柔善良的,丰富了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8. (4 分)本文属于记叙性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紧紧围绕“腊月”“母亲”进行叙述、抒情;本文内容和谐、美好,作者通过描绘腊月里老屋内食物的丰盛、街上的喧嚣等,从而表现了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场景;作者记叙了腊月里母亲晾晒腌制食品、置办年货、换洗被单衣物等

26、场景,刻画了一位忙碌、勤劳、朴实、慈祥的母亲;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令人动容,情真意切。(围绕任意两点解答到位即可) (八)(八)非文学类作品阅读(非文学类作品阅读(11 分)分) 9. (3 分)6 月 20 日上午、“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太空一课(每空 1 分) 10. (2 分)太空称重(质量测量) 魔幻水球(制作水球)(每空 1 分) 11. (3 分) “足够”指达到应有的或能满足需要的程度。 “较大”是比较大的意思。在地面的对比实验中,正是有了应有的力和比较大的初速度,小球才能绕轴旋转。体现了太空实验与地面实验的不同,也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2. (1)(1 分

27、)无尽好奇点燃科学梦 (言之有理即可) (2)(2 分)围绕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科技强国,努力报效祖国等话题展开阐述,语言通顺,观点明确,即可得分。 (九)(九)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3 分)分) 13. (2 分)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14. (3 分)C 15. (4 分)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16. (4 分) 表面上是自嘲是清闲的人, 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 实际上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在内心深处他也不

28、愿做一个“闲人”,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我排遣的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 分) 张岱去兖州途中,因月光之美而一时兴起,带人在寂静的金山寺,锣鼓震天地唱了一夜的戏。这种只为尽兴而不顾世间礼法、不顾别人看法的行为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体现了他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的个性,山僧的反应说明了张岱特立独行的行为在当时是不为世人所理解与接受的。(2 分) (十)(十)古诗阅读(古诗阅读(5 分)分) 17. (2 分)春残 悲凉、空寂(每空 1 分) 18. (3 分)选择;本诗中“怜”的意思为“怜爱、疼爱”。本诗先写了春鸟、春花之“稀”“尽“飞”,以此反衬出翠竹之青葱盎然,突出了虽为暮春,但翠竹依旧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由物及人,体现出诗人清高正直的人生追求。 八、八、作文(作文(3030 分)分)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