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690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卷 一、书写(一、书写(3 分)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二、积累(20 分)分) 1.阅读语段,完成任务。(3 分) 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之旅已行至一半。回顾这半段旅程,美丽的颜色让我们看到居里夫妇在 zo 热的环境下依然执着科学研究的工作热忱;“飞天”凌空让我们领略了观众对吕伟精彩跳水的由 zhng 赞赏;藤野先生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对清国留学生庸俗混沌生活的深恶(A. B. w)痛疾; 列夫托尔斯泰带着我们走进一位长相平庸但内心高尚的伟人的世界。 (1)根据

2、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zo 热 由 zhng (2)加点字“恶”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 B. w C. 2根据表格提示填写古诗文。(10 分) 3. 物候是大自然的一张张明信片,请根据诗歌中的物候判断选择相应的节气。(3 分) (1)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宋赵友直)( ) (2)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唐刘长卿) ( ) (3)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进冰出。(唐罗隐) ( ) A立春 B清明 C惊蛰 D立夏 4.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 分) 实 词 文言现象 例 句 通假字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古今异义 (2)月色入户 古义:

3、 今义:窗户 词类活用 (3)互相轩邈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一词多义 (4)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不是 三、阅读三、阅读 (43 分)分) (一)(一)名著阅读(名著阅读(5 分)分) 【任务一:点评红军人物】 5. 下面是对红星照耀中国中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请结合阅读体验,指出匹配不当的一项(填角度 名句 内容内容 山水 三峡水之美:其间千二百里,(1) ,不以疾也。 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2) , 。 乡愁 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李白抒发的是“(3) ,万里送行舟” 的思乡之情;面对空悠悠的黄鹤楼,崔颢抒发乡愁,(4) ? 。 状物 庭中有奇树, (5) 。 庭

4、中有奇树 ;亭亭山上松, (6) 。赠从弟 写法写法 议论 (7)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序号),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2 分) 【A】彭德怀他是一个统帅大军却不失活泼天真的人,是一个率真的大滑稽家。 【B】徐海东他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也是个接地气的“辣粉”。 【C】周恩来一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选 ,正确的评价对象是 。 【任务二:感受红军精神】 6.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

5、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3 分) 我认为红军是 ,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1-14 题。 梦痕 丰子恺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 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 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

6、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粘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挟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 样子很是好看。 大家一边做, 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 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 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 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像个塌饼。 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一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

7、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吵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味道就是很好的。 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后来我们争执起来,他逃我追,追到排门旁边,我跌了一跤,额骨磕在排门槛上,磕了眼睛大小的一个洞,便晕迷不省。等到有知觉的时候,我已被抱在母亲手里,外科郎中正在用布条向我的头上重重叠叠地包裹。 讲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我的回想中印象最清楚的人物,莫如五哥哥。而五哥哥的种种可惊可喜的行状,

8、与我的儿童时代的欢乐,也便跟了这回想而历历地浮出到眼前来。暮春的时候,他领我到田野去偷新蚕豆。 把嫩的生吃了, 而用老的来做“蚕豆水龙”。 其做法, 用煤头纸把老蚕豆荚熏得半熟,剪去其下端,用手一捏,荚里的两粒豆就从下端滑出,再将荚的顶端稍稍剪去一点,使成一个小孔。然后把豆荚放在水里,待它装满了水,以一手的指捏住其下端而取出来,再以另一手的指用力压榨豆荚,一条细长的水带使从豆荚的顶端的小孔内射出。制法精巧的,射水可达一二丈之远。他又教我用洋蜡烛的油作种种的浇造和塑造。用芋艿或番薯镌刻种种的印版,大类现今的木版画。诸如此类的玩意儿,亦复不胜枚举。 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

9、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蓬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像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 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节) 【注释】本贯,意思是原籍。 7.梳理文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 分) 为了“打送”,全家一起做米粉包子

10、, (1) “我”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再故意吵闹吃个包子,无上欢乐为求自由, (2) 。相面先生说这疤痕是缺陷,我却不以为意,因为 (3) 。 8.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加点词语表达效果。(2 分) 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挟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 9.这篇文章与社戏一样,都是作者成年后回忆童年生活所作,因此叙事也带有双重视角,请你结合文章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 分) 10.下面是对文章主旨的两种理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谈谈。(4 分) A.思乡之情,还乡之愿。 B.对童年的眷恋,对童真的向往。 (三)(三)非文学性作品非文学性

11、作品阅读阅读(1 11 1 分)分) 【材料一】 疫苗 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菌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 556 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 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 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 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 “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

12、200 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 20 多种。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有删改) 【材料二】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1796 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 8 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为什么它是有效的? 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 细胞和 T 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

13、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杭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 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 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杭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

14、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 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 还有另一种疫苗, 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类型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选自 2016 年第 12 期读者,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新华社北京 5 月 26 日电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日前发表

15、论文,介绍了中国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 这项临床试验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教授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 参与试验的 108 名成年志愿者被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陈薮指出,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据悉,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专家们强调, 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加快新冠疫苗攻关至关重要, 不应将新冠疫苗研

16、发视作一场竞赛。现在有很多关于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的争论,各方压力很大,但“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 年 5 月 27 日) 【材料四】 新冠疫苗别人都打了,我就不用打?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苗是目前人类可以彻底控制某一传染性疾病的唯一武器,预防接种不但保护了个体免受传染病病原体的侵袭,而且也在群体中限制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接种疫苗后, 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但是发病风险会大大降低。而且,接种疫苗后即便是感染了,也能阻止发展成为重症。 “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 已经

17、打过疫苗的人, 需要看抗体能不能中和新发现的病毒。 ”闻玉梅说,虽然个体情况不同,但是不能就此对疫苗失去信心。 她指出,现在是接种新冠疫苗比较好的时期。因为中国尚未疫情流行,而且大多数人身体健康,接种能对大家起到很好的保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针对有些人认为“等别人都打完了疫苗,我就可以不用打了”的心态,闻玉梅表示,这是一种误区。人群形成免疫屏障(按照新冠病毒传播系数计算,一般需要约 70%至 80%的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但不代表个体不会感染。“他人打疫苗是他人有了保护,你没打疫苗,依然有被感染的风险。” (摘编自山西日报2021 年 4 月 5 日) 11

18、.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在此后 200 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 20 多种。”说明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到目前为止,有 20 多种,在未来还可能有更多。 B“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说明我国新冠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可先期生产,投入市场给全球新冠肺炎患者使用。 C“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专家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现在争论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没有意义,要有耐心等待,以确保研制的新冠疫苗真正安全有效。 D“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

19、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说明减毒活疫苗对一些个体(如免疫缺陷者)可能诱发严重疾病,灭活疫苗则比较安全。 12.材料二介绍了疫苗起效的原理,请简要概括其过程。(3 分) 13.材料二的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4.新冠疫苗可以免费打了, 但是隔壁张大伯一方面觉得国内疫情非常平稳, 非常安全, 没必要接种,认为大多数人群接种就可以,自己不接种也不会被感染,另一方面又觉得疫苗保护效果有限,觉得接种也有可能感染。阅读【材料四】,作为社区宣传员,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 分) (四)文言文阅读(四)文言文阅读(1111 分)分) 甲甲 记承天寺

20、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乙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丙丙 游沙湖游沙湖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

21、,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注释】元祐:宋哲宗年号。馔(zhun):饮食。一行:一回。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 【句子翻译】【句子翻译】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庭下如积

22、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比较品味】【比较品味】 16.苏轼与张怀民“欣然”赏月漫步,与米芾“大笑”对饮挥毫,与庞安常“作歌”游清泉寺,你能发现这三位朋友与苏轼各有什么共同点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4 分) 17.“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3 分) (五)古诗阅读(五)古诗阅读(3 3 分)分) 送万巨 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万巨:人名。 18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 、 的天气状况

23、衬托了这种心情。(1 分) 19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2 分) 四、写作(四、写作(3434 分)分) 20.在刚刚闭幕的校运会上涌现了许多精彩感人的瞬间,请你用“新闻特写”的手法描述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场景。(100字左右)(4分) 21.根据要求写作。 (1)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 (3)有人浮起来,有人沉下去。楼顶的风景与楼底的风景,永远不会一样,谁也别羡慕谁。 (几米) (4)只有在伤口中盛开的花朵,才是陪伴我们默默前行的风景。(佚名) 上面的名言警句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4、。要求:(1)联系生活,自定立意。(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5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校名、地名、人名等。 知识卡片:知识卡片: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书写(一书写(3 3 分)分) 二积累(二积累(2 20 0 分)分) 1. (3 分)燥 衷 B 2.(10 分) (1)虽乘奔御风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3)仍怜故乡水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5、(5)绿叶发华滋 (6)瑟瑟谷中风 (7)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一句 1 分,每句错一字扣 0.5 分,错 2 个字不给分) 3(3 分)D C A (1)“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意思是:天越来越长,越来越热,翠绿的麦子长势喜人;阵阵雨儿催熟了园子里的黄梅。江南地区的春小麦在夏季长势喜人, 黄梅在夏季就要成熟了。 这个节气是立夏,故选 D。 (2)“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意思是:忽然听到打雷的声音,地下蛰伏着的昆虫,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这个节气是惊蛰,故选 C。 (3)“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进冰出”意思是:南方的大雁向北飞,眼前的鱼儿在泛着冰凌的河水里游动着。这个节气

26、是立春,故选 A。 4.(4 分)阙同缺,缺口; 户,门; 向远处伸展; 从 三阅读(三阅读(4 43 3 分)分) (一)5.【任务一】B 毛泽东(毛泽东喜欢吃辣,被斯诺成为“辣粉”。)(2 分) 6.【任务二】 “人”的角度,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疯子”的角度,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

27、的情形下过桥。 “神”的角度,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3 分) (二)(12 分) 7.(3 分) (1)欢声笑语(2) “我”拿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3)这是我儿时欢乐的佐证 8.(2 分)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一个“藏”字,从孩子的视角观察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本性,烘托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表现出作者童年回忆中的快乐与趣味。 9.(3 分)(1)社戏以第一人称叙述,人从儿童和成人的双重视角回忆了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经历的美好往事。本文同样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从儿童和

28、成人的双重视角回忆了童年往事。(2)以童年视角回忆往事,表现了儿时充满童真与趣味的生活,表达了童年生活的快乐。(3)以成人视角审视童年生活,童年的天真有趣和现在的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之情。 10.(4 分)我同意 A 理由如下:(1)文章结尾,卒章显志直接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希望还乡的心愿。(2)本文回忆了在故乡时全家一起用米粉做包子,以及我和五哥哥的故事,表现了故乡生活的美好和 欢乐,从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希望,还乡的心愿。 我同意 B 理由如下,(1)本文回忆了童年时,全家一起用米粉做包子,以及我和五哥哥的故事表现了充满欢乐和纯真的童年往事,表达了对

29、童年的眷恋和童真的向往(2)文章通过几个充满童趣的场景的描绘和童年时带给我快乐的五哥哥的描写, 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童真和童趣,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儿时欢乐时光的眷恋。 (三)(11 分) 11. (2 分)B 12.(3 分)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使人在染病之前即已拥有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确保人体不再被病原体感染致病。 13.(3 分)分类别。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三类,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疫苗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14.(3 分)张大伯,您好!我是社区宣传员,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平稳,相对国外比较安全,但是世界疫情依然很严重,不能掉以轻心。即使大多数接种了,

30、你还是有被感染的风险,接种了疫苗,发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空闲的时候,不要忘记去接种疫苗哦。(问候语 1 分,劝告内容 1 分,得体 1 分) (四) (11 分) 15.(4 分)(1)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 分) (2)用纸写字,写不了几个字,(他)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2 分) 16.(4 分)与张怀民身份相同,均为贬谪之人; 与米芾志趣爱好相同,均为书法大家; 与潘安常均为异人;随性洒脱,豁达不羁,聪颖绝人。 17(3 分)(需结合诗歌分析情感)兰芽溪水,沙路无泥,潇潇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流水尚能西”给作者以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五) (3 分) 18.(1 分)无风 不雨 空阴(写出两个即可) 19(2 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之情;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写出两点即可) 四写作(四写作(3434 分分) 20.(4 分) 21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