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年 1010 月自考月自考 0370903709 马马克思主克思主义义基本原理概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论试题 单选题 第 1 题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 )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阶级基础 D、理论基础 B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只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不会自动地产生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P36 第 2 题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
2、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点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历史学 C、政治经济学 D、哲学 D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 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P44 第 3 题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主要看它( ) A、是否形式新奇
3、B、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 C、是否新近出现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P73 第 4 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 B、世界万物具有共同的本原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P74 第 5 题 现象可以分为真相和假象,假象是指( ) A、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与本质一致的现象 C、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A
4、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叫作真相;有些现象与本质似乎不一致,这种情况通常叫作假象。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P90 第 6 题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A、规律是无法认识的 B、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规律是无法利用的 D、规律是不在人类思维领域起作用的 B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不是认识到、是不是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不仅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而且
5、由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P92 第 7 题 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世界 B、把活生生的认识过程凝固化 C、否认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D、把多方面认识过程片面化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不可知论是一种错误的、消极的理论,它怀疑人的认识能力,不承认人类知识的客观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P108 第 8 题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面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深入调查研
6、究 B、理论付诸实践 C、分析具体情况 D、掌握基本原理 B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至此认识运动并未完结,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有非常重要的另一半没有完成,这就是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所以第二次飞跃是理论付诸实践。P112 第 9 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 A、可以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 B、可以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 C、可以从认识主体自由判断 D、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
7、进到认识论中来,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119 第 10 题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B、它是对社会规律的正确反映 C、它应社会生活的需求而产生 D、它随着社会生活发展而变化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
8、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先进的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变成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题干中说的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所以答案选 B。P133 第 11 题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主要是看( ) A、它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B、它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 C、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D、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
9、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促进与阻碍的程度,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所以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主要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P137 第 12 题 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社会改革具有(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
10、普遍性 D、特殊性 C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P153 第 13 题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这是一种( ) A、机械决定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P62
11、第 14 题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 ) A、货币经济 B、商品经济 C、产品经济 D、自然经济 B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交换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就是商品交换。而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所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P169 第 15 题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D、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 C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得到体现的,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
1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73 第 16 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对立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的对立 A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资本发生价值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P181 第 17 题 工作日长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
13、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C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P183 第 18 题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国家制度 B、政党制度 C、选举制度 D、民主制度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P197 第 19 题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会走向垄断,而
14、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到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则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自由竞争的驱动 C、市场体系的完善 D、法律制度的规范 B 资本主义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来扩大规模,从而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也就是说,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P211 第 20 题 垄断利润不可能来源于( ) 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D、垄断本身创造的商品价值增殖 D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P21
15、6 第 21 题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在于( ) A、国内劳动力供给过剩 B、国内商品需求过剩 C、存在大量过剩资本 D、存在激烈金融竞争 C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可以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来看。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P223 第 22 题 新殖民主义在对外经济侵略形式上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做法是( ) A、对外输出商品 B、对外输出资本 C、进行“对外援助” D、进行
16、 “颜色革命” C 二战以来,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过去的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过去那种对他国进行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疯狂奴役、剥削和掠夺殖民地的方式有所改变。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P227 第 23 题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B 1871 年的巴黎公社的实践,它是在一个国家的一个城市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个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在国
17、际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下很快就失败了。P245 第 24 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民主集中制 B、集体领导制 C、个人领导制 D、群众监督制 A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P268 第 25 题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是(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C、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D、人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 D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
18、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本题问不属于,故选 D。P273-281 问答题 第 26 题 简述运动的含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
19、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P64 第 27 题 说明人与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第二,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第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第四,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P158 第 28 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是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P178 第 29 题 资本主
20、义国家如何在私人企业外部进行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 (1)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私人企业的市场行为,使其运行符合国家垄断资本的要求。 (2)可以用经济手段来间接地调节私人企业的经济活动,诱导私人企业向国家希望的方向发展。如通过财政政策,以增税、减税或是补贴的方式,可以引导私人企业增加生产或是减少生产; (3)也可以通过货币金融政策,如放松还是收紧银根,实行差别利率等方式,引导企业的行为和发展方向; (4)还可以通过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5)通过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引导私人企业的发展;等等。P220 第 30 题 空想社会主义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
21、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但因为他们的唯心史观,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P242 第 31 题 如何正确认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客体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客体具有对人有用或对主体有意义的属
22、性。(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P128 第 32 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2)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特点:商品生产过剩。(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4)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
23、之间的矛盾。P196 第 33 题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生产的全球化。这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活动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它的全球化则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发展得更快,绝大多数年份国际贸易的增长率都大大高于各国的经济增长率。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P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