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主旨)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28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主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主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主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主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诗歌鉴赏(情感主旨)诗歌鉴赏(情感主旨) 1阅读【甲】 【乙】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居易说: “彭城刘梦得, 诗豪者也”。 【甲】 【乙】 两诗画线句所描绘的画面不同, 但都体现了刘禹锡的豪情,请简要分析。 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释】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刘禹锡在同宋同辈兄弟之间排行为第二十八,所以称他为刘二十八。国手:指国内最优秀的人才。蹉跎:受控折,这里指失意贬官。 【甲】诗“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乙】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抒怀方式有何不同?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甲】 【乙】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

3、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甲】【乙】 两首诗都写到“秋”,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们借秋天的不同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阅读下面两首绝句,完成小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两首绝句中,“最爱东山晴后雪”一句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5请结合画线句中的意象,简析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西溪独泛 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

4、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6阅读 【甲】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乙】分题得渔村晚照 宋徐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顶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释】分题: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谓之分题。又称探题。徐照: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布衣终身。醉:渔夫卖鱼得钱少,借酒消愁。 两首古诗都描写了渔人生活的场景。渔翁的形象不同,心境也不一样。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他们不同的心境。 7阅读下

5、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蒹葭:芦苇。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请抓住待征,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景象,并写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绝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注咸阳桥:又称西渭桥,架于渭水上,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钓船:渔船。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交代遇雨地点“咸阳桥”,写出雨丝密密麻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B第二句中“隔”字描绘出渔船在雨幕里若隐若现、似有

6、似无的景象。 C第三、四句指出咸阳雨景与洞庭春日烟波浩渺云雾蒸腾之景极相似。 D全诗表达出诗人对偶然遇雨的不快之意及对洞庭湖春色的向往之情。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甲】 【乙】两诗中的“日”有什么不同?诗人借“日”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0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 ,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 【南宋】王十朋 钱清地古思刘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

7、能无愧二贤风? 【注释】钱清:在绍兴市西北。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11选文爱莲说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注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浮香:荷花的香气。曲岸:曲折的堤岸。圆影:圆圆的荷叶。华池:美丽的池子。飘零:坠落,飘落。 12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8、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在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划线内容分析。 13下面两首诗都写到峨眉山,但诗句中流露的情感有所不同,那么“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与“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

9、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听蜀僧濬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绿绮(q) :琴名。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挥手:这里指弹琴。万壑(h )松:指万壑松声。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客:诗人自称。余响:指琴的余音。“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秋云:秋天的云彩。 14赞 莲 周敦颐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晓出净慈

10、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上面两首诗都写到了莲花,所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15阅读崔颢黄鹤楼一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有人认为诗歌标题为赠从弟 ,

11、但是内容却是写松柏,二者似乎没有联系。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17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甲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望岳 唐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释】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崚嶒(l ng c ng) :形容山势高峻。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箭栝(gu) :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人生好似

12、攀登。甲乙两首望岳先后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诗人笔下的“岱宗”和“西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18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西归: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五年后,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书:友人李复言、白居易的书信。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说你是如何读懂诗人心情的。 19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根据你对“征

13、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的理解,请谈谈诗人借“蓬草”“归雁”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山亭夏日 【宋】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两位

14、诗人都写到了“蔷薇”“风”,他们所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报路长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对“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当时王安石任北宋神宗的宰相,力主改革,推行新法,虽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仍

15、然锐意改革,毫不犹豫,坚决推行新法。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斫: (zhu )用刀斧砍,这里指做成。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简要概括本诗中“孤桐”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尾联化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说林训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5欧阳修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

16、到滁州,期间曾作有画眉鸟一诗如下: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思考:诗中写了哪两种画眉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甲】诗描绘了沉舟侧畔千舟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乙】诗描绘了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的画面,表现诗人积极昂扬、奋发振作的豪情。 (意对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甲】诗画线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描绘的是沉舟侧畔千舟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

17、画面。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抒发了诗人积极进取的情怀。 【乙】诗画线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意为: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描绘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中,一只白鹤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的画面。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 所以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2 【甲】诗:借景抒情。抒发乐观的情绪,豁达的

18、襟怀,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 【乙】诗:直抒胸臆。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 【详解】本题考查抒情方式和思想感情理解。 【甲】诗“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表面写的是舟和树,实则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因此属于借景抒情,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抒发了乐观的情绪; 【乙】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这两句直接写出了现实的情况,

19、称刘禹锡“长寂寞”“独蹉跎”,属于直抒胸臆;这二句含着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 3 【甲】诗颂秋, 【乙】诗伤(悲)秋; 【甲】文通过鹤飞冲天抒发了诗人虽屡遭贬谪却乐观向上的豪迈之情; 【乙】文则通过巴山夜雨抒发对亲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详解】考查对诗歌的比较鉴赏。 第一问, 甲诗“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 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可知是赞秋或是颂秋。 乙诗,“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点名了季节,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

20、的夜。烘托了诗人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可知是悲秋或伤秋。 第二问,甲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以秋日睛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诗人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屡遭贬谪)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乙诗夜雨寄北中描写的秋景是“巴山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渲染沉痛情绪,把凄清寂寥的情调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却话巴山夜雨时”,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

21、人对于归期的向往,与妻子团聚的温馨。抒发对亲友深深的思念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4第一首直接表达对东山天晴后雪景的喜爱之情,第二首再次强调对东山之雪的喜爱,同时表达出可以远观而不可登攀近赏的失望之情,也隐含着对白雪消融的惋惜之情。 【详解】考查诗句情感的比较理解。 诗歌大意: 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 东山的积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湿润的泥土少许成冰。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发愁适合观赏而不适合攀登。 第一首中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 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 第二首诗描写了阳光照耀下东山积雪消融的景

22、象。 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在前首同样的位置就出现了, 而再写一次就进一步表现了对东山之雪的喜爱,这样的情感是非常有力的。但略不同于前首,这句话的是带有些许愁意的。第四句直接点出了愁,作者所愁的是“宜看不宜登”,可以远观而不可登攀近赏,对于作者来说却是十分失望的,而且其中又隐含着对白雪消融掉的可惜。 5通过“高鹤”“野山”这些意象,营造(写出了) (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闲适、宁静(安闲自得、超然物外) (对大自然的向往)的心情。 【详解】此题考查诗句赏析。 诗中划线句“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这两句诗通过描写“高鹤”“野山”这些意象营造了宁静淡薄的意境,烘托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23、。诗人虽然孤身一人,但并不因此寂寥落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心情。据此回答即可。 6 宿渔家的前两句描绘渔家生活的苦乐、突出其生活的贫寒,后两句则写出他们乐观开朗的襟怀。 分题得渔村晚照是一首反映渔民生活的小诗,作者告诉人们:渔家的生活,并不都像前人诗歌中描绘的那样美好;他写的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贫苦的渔民,表达了渔民生活的清苦和内心的辛酸。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情感理解。 宿渔家“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意思是渔民世代傍海而住,以海为生,只有两三间小草屋,屋顶上盖的也只是生在水边的芦花。写出渔家生活的贫寒。 后两句“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意思是夜晚归来,在灯前笑

24、着告诉留宿的客人:“是明月一路跟随着小船,把我直送到家里的啊!”渔民脸上的笑容和话语说明,他出海捕鱼,虽然很辛苦,但苦中有乐,表现出渔民的乐观开朗。 分题得渔村晚照为我们描述了一幕让人泪酸的渔家生活场景:渔夫打鱼归来,把小舟横系,担渔去溪边的渔市叫卖,柴门外,渔娘手忙脚乱地晾晒着蓑衣,脚边鸡飞狗跳,膝下小儿嘤咛,渔娘回头拍拍小儿的脑袋:“乖仔莫哭,阿爹一会买米回来就有香喷喷的米饭吃了”渔夫卖鱼所得买酒后剩一点余钱,一路喝得醉了回家倒地酣眠。小儿子煮饭声声询问米在哪里,白鹤飞向烟雾弥漫的芦花那边。多么让人泪酸的一幕啊。全诗不用一典,明白如话,却又含义未尽:渔人迎风斗浪一叶漂流的艰辛没有着墨,渔人

25、日常生活的艰窘也没有交待,但却又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日日经风斗浪,却不能哺儿饱家,买得一醉,暂求片刻解脱一幕日常生活之景,寓含了多少渔人的酸辛之泪。 7水乡的芦苇在夜色中披上了秋霜,凄清落寞;寒冷的月色笼罩着远山,苍茫一片。全诗写出了诗人对友 人的相思之苦和想念之凄,表达了送别友人后孤寂、落寞与忧伤的心情。 【详解】第一问:本题考查诗文描绘的画面。诗文画面是对诗文内容深刻理解,应在理解诗文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文描绘的意象意境用诗化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可多用形容词来描绘。 示例: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 第二问:本题考查诗文中

26、寄寓的作者情感。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 根据诗题“送友人”可知,此诗是为送别友人所作;第四句诗“离梦杳如关塞长”的意思是:可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这句话把“离梦杳”比作“关塞长”,形象地写出了离别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苦和想念之凄,表达了送别友人后孤寂、落寞与忧伤的心情。 8D 【详解】D.“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意思是: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

27、帷帘;渭河对岸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联系“绝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可知,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描写了雨的形态及雨中的景象, 展现了一幅清旷迷离而富于动感的山水图景,表达了诗人闲适舒心的雨趣;“表达出诗人对偶然遇雨的不快之意”表述有误; 故选 D。 9 【甲】诗中的“日”是指初升的太阳。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

28、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乙】诗中的“日”是黄昏的太阳。表达了作者无尽的离愁和感叹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情。 【详解】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甲诗第二句中的“日升”一词可知,这里说的“日”指的是初升的太阳。联系最后两句可知,诗人不怕那些浮云遮住自己远望的眼睛,因为他已经站在最高的一层。古人多用“浮云”比喻生活中的奸邪小人。诗人在第二句中点明“日升”,最后两句提到了自己不怕那些小人,表达了作者改革的决心与朝气,对自己和改革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联系乙诗的写作背影可知,此时作者辞官,离开京城。“白日斜”中的“斜”字点明了时间,正是白日西斜的日暮时分,这里的“日”指的落日。结合第三句中的“落红”一词可知

29、,作者此时年老,所以才会辞官离开京城,所以诗人借落日表达了自己离开多年生活的京城的惆怅与时光易逝的感慨。 10作者在清白堂,联想到命名者范仲淹和会稽太守刘宠,赞美他们清正为民的风范;勉励自己,也告诫后继者应该秉承二贤遗志,以清白自律,教化百姓。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先理解“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的句意:会稽的郡守更换比较频繁,哪个能和范仲淹和刘宠二贤相比?再结合注释“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并联系岳阳楼记 中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还有清白堂记中“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可知诗人“思刘宠”“忆

30、范公”的目的是赞美他们清正为民,既是勉励自己,也是告诫后继者应该秉承二贤遗志,以清白自律,教化百姓。 11周敦颐笔下的莲是“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洁的贤能之士。借对莲花的赞美,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情感。 卢照邻的诗,先写荷花溢香、荷叶田田的景象,暗喻自己才华卓著;又写荷花对秋风零落的恐惧,暗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虑。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周敦颐高尚的情操。根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知: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操守;根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知:作者要保持正直的品德;根据“牡丹之爱

31、,宜乎众矣”可知,牡丹在文中象征着功名富贵,特意点明喜爱牡丹的人众多,表现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世态的鄙弃。 卢照邻的曲池荷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浮香绕曲岸”写荷之香气,比喻诗人的高贵品格。第“圆影覆华池”意思是:美丽的荷花却被阴影覆盖,其妙质丽容得不到彰显,难为世人所知。比喻诗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第三层,“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最令人害怕的还不是这些美丽的事物被遮盖,而是担心无情的秋风提前到来。根据注释,可知卢照邻由于身体状况极差,长期仕途失意,面对人生,常常自悲。就像一朵亭亭玉立,艳压群芳,十分圣洁的荷花,其艳质丽容一直为阴影所覆盖,得不到世人的赏识。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并且所受到

32、的压抑,以及诗人欲向社会展露才华的忧伤。 12表现手法:都用典。情感: 【甲】诗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乙】词用了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感慨。 【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 甲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这里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委婉含蓄地表达

33、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乙诗“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本句运用典故。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自己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之情。 13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通过描写自己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 经渝州向三峡进发, 远离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通过描写蜀僧琴声的铿锵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蜀僧的倾慕与敬佩之情。 【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把握。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

34、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 不舍顺江去向渝州。写诗人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抒发了诗人离乡江行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意思是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 ,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这两句用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蜀僧的倾慕与敬佩。 14周诗写了莲花“不与桃李争春风”,赞扬了莲花特立独行的品质;杨诗用绿绿的 莲叶、红红的荷花写出了六月西湖特有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详解】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 赞莲主要

35、运用对比手法,在百花竞放之时,莲花独自在湖畔散发出清香。桃李在春风中摇曳,莲花却在如同流火一般的火热七月给人们带来清凉之意。全诗并没有描绘莲花的外在形态,而重在揭露其内在品质。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孤芳自赏、无私奉献的高尚节操,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颂之情,也暗含了作者意欲做一个像莲花一样的高洁君子的向往与追求之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前两句点明了西湖六月风光与四时不同。 后两句点明具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莲花。在此时,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以对比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莲花外在的美好风姿,表现了作者对西湖六月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

36、愁”字;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缠绵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愁。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感情的理解。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愁”。尾联中,“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烟波”一词写出了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联系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可知,这样的景象使人怀古伤今,暗含物是人非之感。此时江面

37、雾霭沉沉,遥想“乡关”,虚实相映,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愁。全诗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出作者缠绵的乡愁。 16诗歌通过“风声之盛”与“松枝之劲”的经比,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雪的美好品格,暗示从弟要做一个像松柏一样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作品歌颂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诗人以此自勉并勉励从弟要不畏险恶环境,保持坚定、端正的高贵品格。 起首四句,写松树在猛烈的寒风中坚强挺立的生命状态,反映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五、六句,写环境恶劣,但松树“常端正”;最后两句以

38、问答作结,揭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原因。 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17相同:高大雄伟;不同:甲侧重写秀丽,乙侧重写险峻。情感:甲意气风发/昂扬乐观,乙失意/彷徨/苦闷。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来理解表达诗人的情感即可。 第一问: (甲)诗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乙)诗“西岳岐增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首联紧扣诗题,切合仰望华山之意。“尊”字,写出了华山的崇高、险峻和尊严。

39、从这里可以看出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高大巍峨。甲“造化钟神秀(神奇自然会聚了干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侧重写秀丽,乙“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可进了车厢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侧重写险峻。 第二问:结合诗句的意思来理解表达诗人的情感即可。 (甲)诗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乙)诗从“车厢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写出了华山险峻难登,突出一个“险”字。“车厢”“箭”,以地名巧妙入

40、诗,天衣无缝,又可看出山路艰难车不能回。这两句实际上是计划未能实行,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体现了诗人彷徨,想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18诗歌表达了诗人奉诏回京途中的喜悦之情。诗歌首句忆昔日之愁。次句露今日之喜。一、二句用对比手法,以昔日被贬之忧反衬今日西归之乐。第三句叙开读友人书信情事,虽不言情,而情自见。末句以明丽活泼的春色透露诗人此时此地轻松愉快的心情,以景结情,余味无尽。 【详解】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分析理解。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次句“春风”显露今日之喜。“今日春风到武关”蕴含着双关的意思,一是指自然的春风

41、,二是作者奉诏回京,途中又接到两位朋友的书信时的喜悦。可见,此句诗正是在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诗的前两句,直叙其事,运用对比手法,以昔日被贬之忧伤反衬今日西归之喜悦。三句写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 喜悦的情状, 跃然纸上。 结句不从正面写喜悦之情, 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以商山明丽活泼的春色,烘托出诗人此时此地轻松愉快的心情。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19诗人借“蓬草”“归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和孤独飘零之感。 【详解】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征蓬出汉

42、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抒发了自己的孤独飘零之感。 20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详解】本题考查诗人情感。 结合关键句子分析。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3、。”运用想象,写出了作者的壮志情怀,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1 山亭夏日写初夏景象,风吹来了蔷薇香气,芬芳了整个院落,充满生机,传递出诗人悠闲美好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感伤春天离去,写到一阵风吹过,黄鹂飞走,只留下蔷薇独自盛开,春天也悄然飞走,徒留诗人嗟叹惋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式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的画面,

44、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找出不同。 山亭夏日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全诗以写景见长,笔法多变。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清平乐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

45、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写到一阵风吹过,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22表达了词人晚年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情感。 “我报路长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联系词句内容分析。“嗟”指慨叹,反映了

46、词人晚年孤独无依而痛苦彷徨忧虑的神态,“路长”“日暮”指人生之路漫长邈远,词人在夕阳下茫然不知所措。“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词人在现实中因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身逢乱世,自己又无能为力,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谩”字,道尽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3特点:高大、粗壮、茂盛。 思想感情:对孤桐的赞美;借孤桐表达了诗人遭遇阻力仍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踏实谦虚的人生态 度;作为改革者不被理解的愁苦无奈;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不屈斗志;关心百姓疾苦,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之情。 【详解】第一问:考查诗中意象。根据“孤高几百

47、寻”可得:高大。根据“岁老根弥壮”可得:粗壮。根据“阳骄叶更阴”可得:茂盛。 第二问:“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为描述,写孤桐茂盛高耸,对应人格上的高大挺拔和自信,表明诗人对变法新政充满信心。 “凌霄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为议论, 孤桐向云霄伸展, 一心向上, 绝不屈服; 扎根大地,本着一颗坚定谦虚的心。引申为诗人为实施变法绝不屈服的坚定信念,因为变法新政是立根民间大众,是为普通老百姓谋福祉的富民之法。“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孤桐虽然年岁长久,但是根须更加强壮;太阳越发炙热,桐叶的荫庇也更为浓茂。引申为诗人年老愈坚,压力越大越奋勇变法图强的信念。“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这里有典故,桐木

48、常用来做琴,抚琴抒心,帝舜曾抚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此句的意思是政治清明时,思虑解决民间疾苦,愿意被斫做五弦琴,弹奏出忧国忧民的乐章。联系写作背景可知,王安石力推变法,在遭遇朝野上下层层阻碍下,内心深处的一种悲凉的心境。但从全诗来看,这种悲凉的心境被诗人为变法坚定的信念、绝不屈服的意志和为民众解决疾苦的浩然正气所压制,已然无所寻迹。 24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或“想做官却没有途径”) ,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帮助和引荐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 【详解】本题考查用典的手法及作者情感。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

49、功。诗人化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运用典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在此指张丞相,表现对张丞相主持国政的羡慕,“羡鱼情”则表现了诗人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希望能追随张丞相,得到其引荐、为国效力的政治渴望。 25诗中写了山林间和金笼里的画眉鸟;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以及诗人情感的理解。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

50、创作的风格流派;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根据“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可知作者在诗中写了山林间和金笼里的画眉鸟。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可知,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特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久居庙堂、羁鸟念林的愿望,但是多少表现出一点政治上失意的忧郁心情。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