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452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第一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u) 谎言(hu n) 灰烬(j n) B珊瑚(shn) 偎依(wi) 鱼鳞(l n) C酿酒(li n) 勤俭(jin) 恳请(kn) D搅拌(jio) 矛盾(d n) 执拗(y u) 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顾影自怜 惊天动地 气状山河 满腔怒火 B孤芳自赏 昂道挺胸 舍身取义 悬崖峭壁 C作鸟兽散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排山倒海 D居高监下 迎风招展 千钧一发 震天动地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他正想坐下来时,管理员对

2、他说:“先生,这是马克思先生的座位。”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儿来读书。”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话刚说完,马克思就跨进门来。 一天清早,伦敦博物馆里,有位读者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去。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5下面句

3、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微睡时, 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我醒来时, 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D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忽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B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D

4、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七律 长征是由王愿坚创作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豪迈诗作。 B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文中依次写了草原风光、主客欢聚、远迎客人、依依话别四个部分。 C 狼牙山五壮士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既关注了人物群体,又分别描写了五位壮士。 D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与“说”有关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毛主席向全世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2) 法官当庭 了判决书。 (3)这人大肆 封建迷信

5、,破坏社会安定。 (4)统计完选票,老师当场 选举结果。 A宣告 宣读 宣扬 宣布 B宣布 宣读 宣扬 宣告 C宣扬 宣布 宣告 宣读 D宣读 宣告 宣布 宣扬 二、二、填空题填空题 9按原文填空或联系语境填空。 (1)默写一则你积累的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 _ (2) 在古代诗人笔下, 祖国的山川湖海是那么迷人, 有“卷地风来忽吹散, _”的西湖水, 有“_清风半夜鸣蝉”的明月清风,还有“绿树村边合,_”的绿树青山。我还知道“_,_”的美丽春景。 (3)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诗人) ,诗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 10请你用“幽”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1)那儿的白丁香有淡淡的_的

6、甜香。 (2)每到傍晚,我总爱到文化公园_的小路上散步。 (3)他是个_的人,常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4)光线很_,我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楚。 11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一填。 高( )一( ) 一( )千( ) ( )立四望 ( )色欲( ) 襟( )带( ) ( )古长青 上述词语中,_是描写绿的状态的,_是描写绿的生命的,_是描写绿的范围的。 12看拼音,写词语。 bn zhu ( ) dn b ( ) zh o y o( ) f n( ) ch u yu n( ) hung r n ( ) m hu ( ) h n zhu ( ) 13依据课文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 看

7、到:璀璨灯光 ( 现 实 )引起回忆 广场灯光 听到:( ) 战斗前:看书憧憬 ( )往事重现 插图灯光、战场火光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战斗中:( ) ( )怀念英烈:致敬先驱者 广场华灯 14 七律 长征共八句,两两成联,从前到后依次为分为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请把颌联和颈联补充完整。 五岭逶迤腾细浪,_磅礴_。 金沙水拍云崖暖,_。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丁香结片段,回答问题。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分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

8、,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

9、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5细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_ 16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第段引用古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_。 17“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

10、谈谈你的理解。 _ 18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一种你喜欢的鲜花。 _ 读短文,回答问题。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们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们,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头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要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

11、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9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带孩子挖

12、笋子。 B“我”带孩子挖笋子,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C“我”给孩子讲述竹子和竹笋的特点。 20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很多。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列诗句“(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胖”用得非常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_ 2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 课内阅读。

13、 开国大典(节选)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

14、,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24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欢喜( ) 次序( ) 光明( ) 25文中第自然段写了_,第、自然段写了_。 26检阅时,最能表现群众激动和欢喜的句子是:_ 27用“ ”画出第自然段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 28“两股红流”指的是_。 29“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这“光明”象征新中国成立,使北京城全中国永远摆脱黑暗,获得光明。 B群众的灯笼很亮,照亮了北京城。 四、书面表达四、书面表达 30快乐习作。 如果你会变

15、,变成一棵树,你会做什么呢?你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你以“一棵开花的树”为题,发挥想象,创作属于你的故事吧。 要求:发挥想象,可以虚构故事;书写认真,5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辨析,仔细分析不同的汉字的读音,注意积累正确的读音即可。在本题中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B 项。 A 项:谎言 hu nhung C 项:酿酒 li nni ng D 项: 矛盾 d nd n 执拗 y uni 2C 【详解】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状壮 B:道首 C:正确 D

16、:监临 故答案为:C 3B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一天清早,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有位读者看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来。”接着写“他正想坐下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坐在这里,这里是马克思的座位。”紧接着写“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再写“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最后写“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了。”故选 B。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辨

17、析即可。 A 项: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B 项: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两株紫色的花比作印象派的画。 C 项: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 D 项: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把小鸟当成人来写。 5A 【详解】考查对标点的运用和辨析。 A 项,正确。 B 项,错误。出自老舍的草原 ,原句为: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其中“河”是对“明如玻璃的带子”的解释,应该用破折号。 C 项,错。出自宗璞的丁香节 ,原句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 平淡无味了么? 其中两句话属于并列关系,此时停顿需要用分号。

18、 D 项,错。句号应在引号外。 6A 【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搭配能力。 襟飘带舞:意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不耻下问: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出自论语 公冶长 。 差强人意:原意是吴汉勉强使人满意,能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振奋其部下的意志。现指大体上尚能令人勉强满意。词性偏褒义,包含满意的意思。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出自赠放烟火者 。 A 项,正确。 B 项,错误。结合“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来看搭配不当。 C 项,错误。结合“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来看搭配不

19、当。 D 项,错误。结合“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来看搭配不当。 7C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课文知识的综合掌握。 A 项文学常识错误。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主席的作品,王愿坚是灯光的作者。 B 项是内容顺序错误。 草原依次写了草原风光、远迎客人、主客欢聚和依依话别四个部分。 D 项是文学常识错误。“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8A 【解析】略 9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望湖楼下水如天 明月别枝惊鹊 青山郭外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孟浩然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

20、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白雨跳珠乱入船、明月别枝惊鹊、青山郭外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幽雅 幽静 幽默 幽暗 【解析】略 11 歌 曲 碧 里 久 翠 流 飘 舞 万 翠色欲流 万古长青 一碧千里 【解析】略 12 笨拙 单薄 照耀 伏案 愁怨 恍然 模糊 浑浊 【解析】略 13 “多好呀” 回忆 烧书指路 现实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识记。 灯光主要内容是对往事的回忆,写的是解放

21、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

22、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14 乌蒙 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诗词默写能力。 七律 长征作者毛泽东,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全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5作者从丁香的形

23、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16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17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就因为有了这永远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这就是作者从容、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8我最喜欢荷花,盛开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态,红的像火炬,白的像雪。有的已经完全盛开,花瓣粉嫩的像婴儿的笑脸,吐露着嫩黄的花蕊,有的含苞欲放,还有的是绿绿的小花苞。早开的荷花已经开始凋谢,花瓣零散的落下来,露出圆鼓鼓的小

24、莲蓬,真可爱。 【解析】1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短文从丁香的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形状:星星般的小花;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颜色: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 透出参差的绿。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香气直透毫端。 16本题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 “芭蕉不展丁香结”的意思是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丁香空结雨中

25、愁”的意思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也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作者面对丁香,一反古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味地哀愁,更没有产生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作者认为,人生中的问题永远存在,是解不完的;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当身处困境,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既然人生中的问题解决不完,何不乐观豁达一些呢?再者,人

26、生的意义或乐趣也许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乐。 1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短文第三段“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写了丁香的颜色;“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写了丁香的气味;“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写了丁香的形状。 本题从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将自己喜欢的花介绍即可。如:我最喜欢的是梅,没有华丽的衣裳,没有昂贵的身价,没有蜂蝶的衬托。只是默默地在寒冬的一角怒放,与纯洁的雪花溶为一体。也许,淡雅的色彩,古朴的枝干在风雪飘零的深冬并不起眼,然而,人们总能在白雪茫茫的世界中找

27、到它,那是因为它能散发出幽幽的清香。 19B 20C 21D 22“胖”写出了竹笋的肥硕丰满,也体现了孩子对竹笋的喜爱。 23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自强不息,甘于奉献,遇到任何困难也不气馁,不放弃。 【分析】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如何教孩子们挖笋,并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道理。 19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如何教我的孩子挖笋,并教导他其中蕴含的一些道理。AC 项概括的较为片面,笋子的特点也涵盖了一部分,但不是文章主要讲述的内容,故本题选 B。 20竹子的用途一般从人用的角度的去理解,ABD 三项从吃,看,用可以看出竹子对人的用途,而给小草遮阳,一般不作为其用途,故本题选 C。 21A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

28、辛苦为谁甜: 它们(蜜粉)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C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 ,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D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你千般狂风,我自巍然

29、不动。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表达了坚韧之情。同时兼顾深深的爱国心。 故本题选 D。 22“胖”写出了竹笋的肥硕丰满,同时也体现了孩子对竹笋的喜爱。使的笋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23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自强不息,甘于奉献,遇到任何困难也不气馁,不放弃。主要从短文最后一段中进行总结表达。 24 欢悦 顺序 明亮 25 检阅 群众游行 26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27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28游行队伍

30、29A 【分析】2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欢喜:指欢乐欣喜;喜欢、喜爱、高兴。 次序: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 光明:光亮,明亮。 25此题考查段落的概括能力,学生要结合段落的意思精练语言,第一段主要讲检阅时的情景。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群众游行。 26此题考查句子的检索能力,句子“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中“嗓子喊哑”、“手拍麻”都不能表达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句子可以看出群众非常的激动和欢喜。 27此题考查句子的检

31、索能力,题干要求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可以定位到第二自然段,句子“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中“探”、“挥”、“高呼”,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28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结合文段可以发现“两股洪流”是指的游行队伍。 29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表面意思,是指灯光照亮了北京城,第二个是引申义,是指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了,国家的前途充满光明。 30范文: 一棵开花的树 当我还是一株小玉兰树时,我就开始幻想,未来的你是什么模样,幻想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能遇见你。 冬去春来,仿佛

32、沉睡了一个世纪,幸运的是,一觉醒来便是这繁花似锦的春天。 当枝头的小花骨朵变成大花苞再悄然绽放,每一朵玉兰花就像我每一次的心跳。你听到了吗?那是等你到来的心跳。 人们都说,花开花落是一个轮回。对我而言,花开花落就是一生,再一轮回便是来生。 当你终于无视走过,风起雨落,那些开得灿烂的花朵,白色的花瓣片片掉落,留下的除了风和雨,一切都静止了,包括之前那轻快的跳动 可能是命运安排的吧,该历的劫一个也逃不过,人终究改变不了命运,更何况只是一朵花。 不过,我最终改变不了命运却改变了自我。我重拾那颗等待的心,并且送自己一句话:时间没有摧毁爱,原来所有的选择都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我们才会无怨无悔,才会得到真正

33、的幸福,就让时光重新流淌,就让一切重新开张。 又是一个轮回,又是新的一生,你终于停下了脚步,即使细雨蒙蒙,世界仿佛只有你我此刻,又重逢。 等待千万年,只为花开遇见那一刻,就算来来回回错过又擦肩,在你不知情的境况下,我早已记下了你的喜怒哀乐,三千繁华只为你一人留恋。即使你再一次无视,我也会用心去等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从题干中知道,需要发挥想象,以“一棵开花的树”为题,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想象变成一棵树后,会做什么,会有怎样的经历。要求:发挥想象,可以虚构故事;书写认真,500 字左右。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这种开头最能抓住读者的心,把读者一下子引入故事中。 中间:通过丰富的想象,交代清楚变成一棵树后神奇的经历。故事情节要生动有趣,语言描写尽量优美,做到形象化。 结尾:总结式或首尾呼应式结尾,照应主旨,点明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