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448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全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全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全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全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安徽省全椒县安徽省全椒县 20222022- -20232023 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一、语文积累与运用(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分) 1.默写(10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峨眉山月半轮秋, 。 ” (李白峨眉山月歌 ) (3)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4)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5)曹操观沧海中描绘出海岛上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是 , 。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通过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白帆高悬的画面,表现了

2、诗人乐观昂扬的精神。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尽了沦落异乡的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 分) 【甲】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 l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 y 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 , “小儿完姻” , “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乙】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 ;死了人,生了孩子

3、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l令( )帖子() 抵 y( ) 竹竿( ) (2)“烦琐之至”中“至”的意思是() (3 分) A.到 B.最好的,达到极点的 C.最,顶极 D.至于 (3) 【甲】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4 分) 奉陪 舍妹 小儿 光临 敬辞: 谦辞: (4) 【甲】 语段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 , 【乙】 语段中的 “元

4、旦的古怪仪式” 指的是 (2分) 3.复兴初中开展“秋意正当时不负好时光”实践活动,请你参与组织宣传。 (12 分) (1) 【多彩活动我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3 分) (2) 【活动参与我动员】小刚同学写了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秋游活动,请你帮他修改。 (6 分)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须臾之间,光阴悄然而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甲】金秋的十月,被大自然悄悄地换上彩衣。秋,也许藏在金灿灿的稻穗里,也许藏在红彤彤的柿子里,也许藏在清亮亮的菊花里秋天你最想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秋游”! 【乙】秋天,一笔一划皆是情,

5、秋景,一字一句皆是意。 【丙】我们要追寻秋的足迹,感受秋的情意。 【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2 分) 【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2 分) 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2 分) (3)10 月 8 日上午,学校让你去邀请本地农民诗人赵建国,请他 10 月 9 日下午三点在学校阶梯教室参加本次活动并作主题报告,要求你补写下面的邀请函。 (3 分) 邀请函 复兴初中 10 月 8 日 二、阅读(二、阅读(55 分)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22 分)我的小学 薛晋文 印象中,我没有上过真正的幼儿园,上世纪 70 年代

6、末的晋西北吕梁山村里也没有幼儿园可上,升入一年级前需要在小学的识字班打基础,大概就是今天的学前班。在识字班同样能学到不少东西,许多有趣的启蒙知识令人难忘,一些基本的拼音字母常常被老师编成顺口溜,现在我还能随口背诵两句,比如, “像个小姑娘,辫子朝后扬” “jq三兄弟,见了眼就挖去” 。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阿拉伯数字,老师领着我们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木棍 1,鸭子 2,耳朵 3” ,充满童真童趣。 我的小学曾是一座小庙,屋檐下是麻雀和其他一些小鸟的家。上课时它们经常扑腾起来,进进出出自由自在地玩耍,按捺不住的同学会跳起来去抓麻雀,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有时动静太大,墙壁上的尘土都震落下来,于是将书本

7、抖一抖,呼吸着泥土味和书香味混杂的空气继续上课。 那时,教室里没有像模像样的桌椅板凳,村口的老树砍倒后,木匠们用大锯锯开,取中间最平整的板材,老师搬来红砖垒成小砖垛,将板材横在上面,于是大通铺式的课桌就安装好了。桌子有了,但是小板凳没有,需要自己从家里带。下课时,顽皮的同学将小板凳翻过来当马骑,一路横冲直撞,好不热闹。为了防止小板凳丢失,常常是早晨带来,晚上带走,有的家长不放心,怕半路丢了,索性拿绳子将小板凳拴在孩子腰间,走起路来就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荡,成为蜿蜒山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冬天里,同学们要轮流值日看好用来取暖的碳炉子,有时候隔夜起来炉火灭了,要自带玉米芯和柴禾再次点上。遇到柴禾难着

8、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浓烈刺鼻的烟扑面而来,眼泪和 清鼻涕会扑簌簌地流下来。烟火的气息在教室上空缭绕着,弥漫着,许久才随风散去。 那时候家里实在是穷,买不起书包,娘就用粗布和针线自己缝一个,不大不小挎在身上正合适。每当有了新书包,就想四处炫耀一番,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 六一儿童节到来时是最快乐的,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戴在了胸前,乡村小学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老师借来了秧歌队的锣鼓,一边教我们,一边给村民表演,滚铁环、踢毽子、猜谜语、丢手绢等趣味活动能让我们开心好几天。当然,少不了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会。作为三好学生得到的铅笔、橡皮和文具盒,我一直舍不得用。崭

9、新的奖状领回来总要高兴好几天,就像过年贴画一样,要贴在窑洞里最醒目的位置。 村里小学有一片自留地,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春天,我们一起将地里的玉米或高粱茬子整理干净,将农家肥均匀撒开,学着大人的样子将种子埋入土中,似乎满眼都是收获的景象。夏天,校门口的庄稼长势喜人,走过路过总要回头看几眼,就像惦记自己的亲人一样,人和土地的感情就这样在我们心里扎了根。秋天,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百吃不腻。 小学快毕业时,村里在东川河两岸建了一座石拱桥,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命题作文。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

10、子。在老师眼里,学生的进步比自家粮食丰收了还要高兴。当时我理解不了老师的心情,斗转星移,没想到长大后我就成了她。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慢慢明白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份深情。现在我勉强能写点东西,和老师当年的鼓励和付出分不开。 再后来,语文老师突然说要走,临别前,她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眼里嗡着泪水说不出话来,那一天我们都哭了,闻讯赶来的爹娘们也哭了。听说老师嫁到了邻近的县里,之后就断了联系,再也没有见到她。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忘记那所小学,从未忘记那些老师。 ( 光明日报2022 年 4 月 22 日,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11、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画线句子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孩子们走在山路上腰间小板凳左右晃荡的情形,令人难忘。 B.第段画线句子说“现在我勉强能写点东西” ,不足以表现老师的鼓励和付出对“我”写作的帮助之大,损害了文意。 C.从选材看,文章主要回忆了我小学难忘的事,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回味无穷。 D.从主题看,文章表达了“我”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第段围绕“师生之间”回忆了哪些事(4 分) 6.请根据提示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6 分) (1)烟火的气息在教室上空缭绕着.弥漫着,许久才随风散去。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2)秋天,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

12、。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百吃不腻。 (从加点词语运用角度) 7.文中语文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第段分析。 (4 分) 8.今年教育部正式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结合文章第段内容, 说说劳动有哪些现实意义 (至少三点) ?(5 分) 【二】 (17 分)冬月看戏 夜色中的南方冬野,远远地,出现了一片灿亮之境。我猜想,那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正唱夜戏的鄱阳县芦田乡徐家村。 果然,车拐向路边的小道,穿过田野、参差排列的房屋,隐约有戏音缭绕而至。 戏音渐渐

13、清晰,转过一处屋角,眼前霎时亮堂起来。虽然来之前对都阳的乡村戏曲生态已有耳闻,但真正到了现场,还是心神一震。这被四下里暗寂的田野紧包围着的小小区域,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徐家村今年唱的是开谱戏。在有着悠久唱戏传统的那阳县,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头年唱破台戏,次年唱开谱戏,最后一年唱平安戏。村民对生活的大小祈愿,都安放在这接续三年的大戏中。每一场大戏,足足唱响三天四夜,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家家享受。每到哪一村唱大戏时,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凑一份热闹,饱饱眼福与耳福,村民则会乐呵呵地招待着四方宾朋。 鄱阳,这片紧邻古代彭蠡大泽的古老土地上,水泽的丰沛和水路的

14、通达,引来了弋阳高腔、昆腔、弹腔,也漫流来南词、北词、榔子、浙调的屑羽片音。它们化合乡音,形成独特的饶河调,被一代代都阳人守护着,至今藏蕤繁盛。在鄱阳,几乎找不到没有戏台的村庄,近五百个村,拥有七百四十六座戏台,其中十二座从明、清两代延续至今。那些木制的翘角飞檐,精描细刻的雕梁画栋,呈现在时光的尘沙中,想来,须得多少人的用心呵护,才能葆有今天鲜亮如初的面貌。 那满场的摊贩,多是跟着戏班跑的。他们清楚哪个乡哪个村在唱大戏。也有的是某一剧团或戏班的忠实“粉丝” ,他们跟着剧团或戏班四处转场,既过足了戏瘾,又赚到了养家安生的钱。不知这是否是痴爱看戏的都阳人独有的智慧,由遍地的戏班而衍生出了这种“流动

15、经济” 。还有附近乡镇的,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一天戏。饿了就地嗦一碗粉,吃一碗面,吃完接着看戏。夜半戏散,再骑着摩托车回家,路上还忍不住回味戏音,伴着耳边呼呼而过的风声哼几句戏词。 这是有“戏窝”之名的都阳对戏的滋养。不只建戏台时唱大戏,也不只大事时请戏班唱戏,村中,若有老人同过五十九或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岁的寿辰,那也会成为唱大戏的理由,家人们会联袂请来戏班,唱上三天四夜的“祝寿戏” 。许是民风浸润,如今,一些在外地工作、腰包鼓起来的三四十岁年轻人,也兴回乡合请戏班唱一场“同庚戏” 。年轻一辈借助戏音,回报生养自己的家乡及父老乡亲。 那晚,后台的箱笼已大半归置妥当,冠饰、纱帽摆放在累叠多层的

16、柜子里,戏服悬垂一旁,刀剑、马鞭等道具一字列开悬在架子上,几只敞开的箱子里堆放着小衣和家常衣物,官靴、朝靴、绣鞋与运动鞋、皮鞋躺卧一旁。候场的演员散坐在箱子上。当中年长的,已过七旬。年龄最大的那位扮老生,还有一位拉胡琴的乐师,他们与戏台缠绵了一辈子,老来依然无法割舍。 戏台一角架设着一部手机,原来正在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这是去年抗击疫情期间他们想出的一招借助网络平台推广饶河戏之美。大半年时间,就收获万余“粉丝” ,其中不少是在外工作的都阳人。对他们 而言,熟悉的戏音里,有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哪怕路途迢远,那戏音也会跨越远途,让眼前的时光变得柔软起来,因为,

17、那是来自故乡的深情馈赠。 (王芸 人民日报2021 年 1 月 30 日,有删改) 9.请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数字起到了什么作用?(4 分) 在都阳,几乎找不到没有戏台的村庄,近五百个村,拥有七百四十六座戏台,其中十二座从明、清两代延续至今。 10. 用自己的话概括饶河调的形成过程。 (3 分) 11.概括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 (4 分) 哪怕路途迢远,那戏音也会跨越远途,让眼前的时光变得柔软起来,因为,那是来自故乡的深情馈赠。 12.文中戏班借助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推广饶河戏之美,根据你所了解到的知识,你认为进行戏曲传播还有哪些创新方式?(6 分) 三(三(16 分)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18、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甲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 ) 【注】王戎晋朝人。诸众。游玩。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信然真是这样。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尝 (2)太丘舍去期 (3)尊君在不 (4)尝与诸

19、小儿游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5.王戎凭什么断定“此必苦李”?从故事中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 分) 16.【甲】 【乙】两个语段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它们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 分)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 分) 家庭是温暖的,亲情是可贵的。一家人可以互敬互爱、关怀支持,也可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请以“我们这一家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3)不少于 6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