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447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2022 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刚学习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酒精的热值为 3.0 103J/kg B. 冰的比热容为 2.1 103J/(kg) C. 家用电冰箱的电流为 5A D. 电子手表所用电池的电压为 10V 2. 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

2、确的是( ) A.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 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 凝胶暖手宝美观小巧、方便安全,深受同学们喜爱。首次使用前,用热水烫几分钟,使里面的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当气温降低需要使用时,只需用于掰动几下里面的小铁片就能取暖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 B. 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要放出热量 C. 暖手时,通过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 D. 凝胶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较多 4. 如图所示,是

3、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 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 A.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 B.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大 C.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 D.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5. 如图四个实验中,其能量转化方式与图示汽油机对应冲程类似的是( ) A. 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 B. 滚摆向下运动 C. 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 D. 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 6. 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 ) 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

4、 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 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 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 7. 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司机或工人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金属球清除身体上的静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B. “除电”时,人体、金属球、大地连通 C. 若人体带有负电“除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流向大地 D. “静电”消除后,人体的正负荷载全部消失 8. 下列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压的作用下,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 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5、越小 D. 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当只增加导体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如图是某学校为加强疫情监控,在校园入口安装的红外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若识别人脸通过,则开关S1闭合;若红外测温测得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则开关 S2闭合。只有同时满足人脸识别通过和体温正常这两项条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则下列电路原理图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1. 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方式连接,将开关 S1和 S2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灯泡是串联的 B. 电流表 A2测灯泡 L2的电流 C. L

6、1端电压大于 L2两端电压 D. 电流表 A1的示数是 A2的两倍 12. 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 S,小灯泡 L 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线吹气时,小灯泡 L 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 L 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 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 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 小灯泡 L 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 L 的电流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3. 电影 上甘岭 主题曲 我的祖国 中有这样

7、的一句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桥两岸”表现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大好河山。实际上无风时也能闻到稻花香,这属于物理学中的_现象。 14. 某柴油机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其中内能输入为 1kg 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那么,从能量流向图可以得出,该柴油机的效率为 _,柴油的热值为 _J/kg。 15. 国庆期间,菏泽环堤公园一棵树上的节日彩灯串联着 20 只小灯泡,当将其接入电源时,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 300mA,那么通过第 10 只彩灯的电流是 _A。环堤公园附近学校的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0A,每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 300mA,则学校里最多可安装 _盏这样的日光灯。 16. 如图所

8、示电路,当 S闭合后为使两灯都能发光,甲、乙两处分别接入_和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如果 L2的灯丝断了,则会影响_(选“甲”或“乙”)表的读数。 17. 如图,在鳄鱼夹 M、N间接入塑料尺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尺是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 把塑料尺换成铅笔芯后小灯泡发光, 向右移动鳄鱼夹 M。 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变_(选填“亮”或“暗”) ,请根据这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小红同学将小灯泡换成电流表,她的做法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理由是_。 1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 3V 且保持不变,S 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 1V,

9、则灯 L2两端电压为 _ V; 若断开开关,电压表示数将 _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小题,19题题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9 分)分) 19. 按照实物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热值的大小是通过 _来反映的;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应选择 _两图进行实验; 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

10、加热时间”) ; 关于该实验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_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使用相同的烧杯 C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物质 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 A、 B 两种液体用相同热源加热, 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若 A的比热容是 cA,B的比热容是 cB,则cA=_cB; (3)另一小组使用相同装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 a、b、c 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戊,则 _和 _有可能是同种液体,原因是 _,但二者图像也有不同之处,原因可能是 _。 21. 在探究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小东用如图甲所

11、示的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目的是 _; 在测 L1两端的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_(填出一种即可) ; 处理好故障后,小东把电压表接在 ab 之间重新测量,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分度值是 _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小东应该:断开开关 _; (2)小方用如图丙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小方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_ 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并联的小灯泡,一个很亮一个发光微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 A.较亮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 B.发光微弱的灯泡的灯丝断了 C.发光

12、微弱的灯泡被短路 D.两个灯泡的规格不同 四、计算与应用(本题包括四、计算与应用(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解答应写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只写出最后答震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步,只写出最后答震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 中国首次火星探索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如图所示是某火箭发射时的场景,目前运载火箭一般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液态氧作为助燃剂。火箭燃料的发展如表 1所示,表 2是一些燃料的热值。 表 1

13、 第1代 第 2代 第 3代 第 4代 燃 料 氧气偏二甲胼 煤 油 液态氢 氧化剂 四氧化二氮 液态氧 液态氧 和汽油混合 表 2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 汽油 74.6 10 J/kg 煤油 74.6 10 J/kg 柴油 74.3 10 J/kg 氢 81.4 10 J/kg (1)使用氢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和_; (2)某火箭发射时携带了43 10 kg液态氢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最多能将多少千克初温为20 C的水加热至沸腾_?3=4.2 10 J/(kgC)c水,当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3)氢能源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将液态氢转化为氢气在气缸中燃烧。某次测试中,一辆氢能源车以

14、70kW 的功率匀速行驶 0.5h,消耗了 2kg 燃料,求该发动机的效率_。 23. 如图甲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后,灯泡 L1和 L2都发光,这时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均为图乙所示。求 (1)L1和 L2两端的电压; (2)若将 L1和 L2改接为图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灯泡 L1和 L2都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 0.3A,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1.5A,求此时通过 L1的电流和 L2两端的电压。 2021-2022 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详

15、解】A酒精的热值约为 3.0 107J/kg,故 A不符合题意; B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水的比热容为3J4.2 10/ kg,冰的比热容为 2.1 103J/(kg) ,故 B 符合题意; C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 0.5A,故 C不符合题意; D电子手表所用是氧化银电池的电压为 1.5V,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A 错误; B很小的水珠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的,故 B 错误;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故 C 错误;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

16、水珠,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才会聚集成一个大水珠,故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 D正确。 故选 D。 3.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固态的凝胶也具有内能,故 A 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凝胶由固态变成液态,是一种熔化现象,物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故 B错误,B 符合题意; C 暖手时, 凝胶暖手宝与手之间存在温差,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故 C 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凝胶的比热容较大,根据Qcm t,质量相同的凝胶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故 D 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17、】 【详解】A加热器相同,说明加热器相同的时间内释放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 A 错误; B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同的时间内,a 升温快,说明 a的比热容比较小,故 B错误; C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b 的比热容大,故 C 错误; D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升温比较慢,故 b 的比热容大,故 D正确。 故选 D。 5.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示汽油机两气门关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此时燃气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 A 符合题意; B滚摆向下运动,速度变大,动能增加,重力势

18、能减小,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 B不符合题意; C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外界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仪器内部空气的内能,故 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 【答案】B 【解析】 【详解】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其用途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A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这是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缘故,故 A 不符合题意; B冬季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摩擦,即头发也带电,且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相互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 B 符合题意; C 用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

19、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头发随梳子飘起,故 C 不符合题意; 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这是由于摩擦起电后的放电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答案】B 【解析】 【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除电”时,人体所带电荷经金属球流向大地,若人体带负电,则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流向金属球,当“静电”消除后,是人体所带的正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详解】A.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发生了电荷的转移,A 错误不符合题意; B.“除电”时,人体、金属球、大地连通,人体所带电荷

20、经金属球流向大地,B 正确符合题意; C.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若人体带有负电,“除电”时,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流向金属球,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 “静电”消除后,是人体所带的正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而不是人体的正负荷载全部消失,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故 A 错误; B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故 B 错误; C导体的电阻表示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小,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 C 正确; D导体的电阻与导线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若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

21、导体的电阻减小,故 D错误。 故选 C。 9.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 A 错误; B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 B 错误; C电流从正极出发,分别经过两灯后回到负极,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故 C 正确; D开关闭合后,形成电源短路,故 D 错误。 故 C 正确。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只有同时满足人脸识别通过和体温正常这两项条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说明开关 S1闭合,和开关 S2闭合同时满足,电动机才工作,故两开关只有串联,同时都闭合,电动机才开始工作,故A 符合题意。 故选 A。 11. 【答案】D 【解析】 【详

22、解】A图中将开关 S1和 S2闭合,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流过两只灯泡,所以两灯泡是并联的,故 A错误; B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 A2测通过灯泡 L1的电流,故 B 错误; C图中两灯泡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故 C错误; D 图中两灯泡并联,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两灯泡规格相同, 因此支路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 A1的示数是 A2的两倍,故 D 正确。 故选 D。 1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 L 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 L 的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

23、故 AC 不符合题意; B 闭合开关 S, 小灯泡 L 发光, 钨丝不发光, 向钨丝吹气时, 小灯泡 L 变亮, 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的电阻减小,故 B 符合题意; D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3.【答案】扩散 【解析】 【详解】闻到稻花香,是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到了空气中被我们闻到,是扩散现象。 14. 【答案】 . 50% . 6.02 107 【解析】 【详解】1由上图,该柴油机的效率 7773.01 10

24、J1001003.01 10 J3.01 10 J%50%WWQWW机机内放机 21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W机+W内=3.01 107J+3.01 107J=6.02 107J 根据 Q=mq,则柴油的热值为 776.021kg6.02 10 J10 J/kgQqm放 15. 【答案】 . 0.3 . 66 【解析】 【详解】1由题知,20 只小灯泡串联,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 300mA=0.3A 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故通过第 10只彩灯的电流也是 0.3A。 2家庭电路中日光灯是并联的,学校的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0A,每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 300mA=0.3A

25、学校最多可安装这样日光灯盏数 20A66.70.3A 根据实际情况,应取 66 盏,若取 67 盏,干路上的电流会大于 20A。 16. 【答案】 . 电流表 . 电压表 . 甲 【解析】 【详解】12由电路图可知,当 S闭合后,要使灯泡均能发光,两灯泡是并联连接。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开始分支,一路经过灯泡 L1,另一路经过甲、灯泡 L2,然后两路汇合共同经过开关回到电源负极,由于甲与灯泡 L2串联,乙与两灯泡并联,所以甲处为电流表,乙处为电压表。 3如果 L2的灯丝断了,灯泡 L2所在的支路上没有电流,则会影响甲表的读数。乙表测量电源电压,没有影响。 17. 【答案】 . 绝缘体 . 亮 . 导

26、体的电阻与长度有什么关系 . 不合理 . 当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容易损坏电源和电流表 【解析】 【详解】1在鳄鱼夹 M、N间接入塑料尺,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23把塑料尺换成铅笔芯后小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向右移动鳄鱼夹 M,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会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变亮,这表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什么关系。 45小红同学将小灯泡换成电流表,当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容易损坏电源和电流表,所以她的做法不合理。 18.

27、 【答案】 . 1 . 变大 【解析】 【详解】1由电路图知,当 S 闭合后,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的是灯2L两端的电压,故灯2L两端的电压为1V。 2断开开关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示数为 3V,故电压表示数将变大。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小题,19题题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9 分)分) 19.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实物图可知,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串联灯泡 L2、开关、灯泡 L1以及电流表,然后回到电源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 L1、电流表、开关两端,故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20. 【答案】 . 甲、 乙

28、 . 温度计示数 . 甲、 丙 . 加热时间 . C . B . 0.5 . a . b . 同种液体沸点相同 . 质量不同 【解析】 【详解】 (1)12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 (2)3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控制燃料的种类相同而被加热的液体不同,由图示可知,应选择 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4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物质加热,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5A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故 A正确,不符合

29、题意; B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使用相同的烧杯,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故 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C。 67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 A、B 两种液体,采用相同燃料供热,由图丁所示可知,吸收相等的热量, B升高的温度低, 由Qcm t可知, 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由图像知升高到 80时, A需要 10min,B需要 20min,故 B 吸收的热量是 A的 2 倍,即 B的比热容是 A 的 2倍,则 A的比热容是 B的 0.5 倍。 (3)891011沸点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同种液体沸点相同,因为 a

30、和 b沸点相同,所以 a和 b可能是同种液体,因为质量不同到达沸腾的时间不同。 21. 【答案】 . 不同 .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 灯 L1短路 . 0.5 . 换接电压表 03V量程 . . D 【解析】 【详解】 (1)12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3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 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压表可能测量导线两端电压, 则可能是灯泡 L1短路; 由电路图可知, 当 L2断路时, 电压表两接线柱不能与电源两极相连,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所以还可能是 L2断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电路故障可能为

31、 L1短路或 L2断路。 45处理好故障后,小明把电压表接在 ab之间重新测量,电压表选用大量程,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分度值是 0.5V,电压为 2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小明应该:断开开关,换接电压表 03V量程。 (2)6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需要测出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大小,根据图乙可知上面那只电流表需要测 L2的电流,所以将该电流表与 L2串联即可,如下图所示: 7由题知,发现两个并联的小灯泡,一个很亮一个发光微弱。 A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同,故 A不符合题意; B若灯泡的灯丝断了,则这个灯不发光,而不是发光微弱,故 B 不符合题意; C若

32、发光微弱灯泡被短路,则两灯泡都会被短路,两灯都不会发光,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两灯泡的规格不同,其电阻不同,根据2UPR可知,两灯的实际功率不同,其亮度不同,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四、计算与应用(本题包括四、计算与应用(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 )分。 ) 22. 【答案】 . 热值大 . 无污染 . 71.25 10 . 4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 氢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热值大、无污染。质量相同的燃料,热值大的燃烧后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2)3氢燃烧后释放的热量 82414.2=3 10 kg 1.4J100J

33、kg1Qmq放 水吸收的热量 124.2 10 J=Q =Q吸放 由0Qc m tt吸水()可知,水的质量 127304.2 10 J=1.25 10 kg4.2 10 J/ kg?C10020Qmctt吸水() (3)42kg氢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88112kg 1.4 10 J kg2.8 10 JQm q 汽车发动机做的功 38=70 10 W0.5 3600s=1.26 10 JW Pt 发动机的效率 8811.26 10 J=452.8 10 JWQ 23. 【答案】 (1)1.2V,4.8V; (2) 1.2A,6V 【解析】 【详解】解: (1)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

34、电压表 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 V2测 L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总电压大于部分电路电压,由图乙所示电压表可知,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则电压表 V1的量程为 015V,示数为 6V,电压表 V2的量程为 03V,示数为 1.2V;则灯 L1两端两端电压 U1=1.2V,灯 L2两端电压 U2=U-U1=6V-1.2V=4.8V (2)由图丙所示电路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 L2支路电流,电流表 A2测干路电流,通过 L1的电流 I1=I-I2=1.5A-0.3A=1.2A 灯 L2并联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为 6V,则 L2两端电压为 6V。 答: (1)L1两端电压为 4.8V,L2两端的电压为 1.2V; (2)通过 L2的电流为 0.8A,L2两端的电压为 6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