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4174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焦作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3030 分)分) 1.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加拼音。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 )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 )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 )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 bn( )临绝望的边缘。 (1) ( )制 bn( )临 (2)飓( )风 肆( )意 2. 请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古诗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描写景物 (1)树树皆秋色,_。 (王

2、绩野望 ) (2)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3)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瑰奇雄伟的海天一色图的句子是: “_,_。” 游子思乡 (4)崔颢在黄鹤楼中自问自答抒发思乡愁情绪的句子是:“_,_。”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故乡水的深情,含蓄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北岸

3、。 D. 饮酒(其五) 的作者是陶渊明,名潜,东晋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 4.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槽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面的一个高潮。 A. B. C. D.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 4 分)分)

4、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中等个子,身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1)本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是_,选段中的“他”是_。 (2)本书中,除了以上印象外,作者对“他”还有哪些印象?请写出两点。 6. 法国著名戏剧家罗丹曾经评价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请任选一个角度,以蝉为例,结合你阅读昆虫记的体会,谈谈你的理解。 7. 阅读下面材料,按

5、要求答题。 央视新闻 2021 年 8 月 5 日讯:在今天的东京奥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中,中国梦之队刮起了青春风暴。其中,只有 14 岁,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全红婵,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书写新的少年传奇。 今年 14 岁的全红婵在 7 岁前都没有接触到跳水,幸好,她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天赋被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发现。由于父母都是农民,且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清贫的家庭让全红婵从小就比较懂事,当她知道跳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地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跳出个名堂。在其他小队员都忍受不住训练艰苦偷懒时:全红婵总是默默加练的那一个。极致的刻苦让并不是很早接触跳水的全红婵跳出了成

6、绩。仅仅 4年的训练,由于成绩优异,全红蝉被输送到广东省跳水队,并有了进入到国家队的机会。2020 年 10 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首站比赛上,13 岁的全红婵以领先亚军 28 分的明显优势脱颖而出,爆冷夺冠。在一共三站的奥运选拔赛中,全红婵两度收获冠军,成为妥妥的黑马,成功入选跳水“梦之队”,为自己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门票,赢得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1)请给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 26字) (2)学校文学社成员准备去采访全红婵的父亲或教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采访对象,帮助他们完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 月 20日下午三点 家里或办公室 采访对象 A 采

7、访目的 B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 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C 采访问题 (1)D (2)E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2828 分)分) (一) (共(一) (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冬夜里的灯火 几场秋雨后,北方的冬天终究还是来了。在这个初冬的夜晚,温度已降到冰点,而暖气仍未有消息,很久未曾晒过的被子早已告别了阳光的温暖。这夜着实太冷了,让我无暇顾及这周遭的一切,我唯独蜷缩在冰冷的被窝里,翻开记忆的书页,长久地徜徉,试图找寻一丝丝温暖的灯火。 幼年里,江南的冬夜是那么冷。村外结冰的河道上总是升浮起霭霭的冰雾,村里一片死寂,寒冷让狗吠都冻结在了茅屋里。那年

8、我睡在小屋的铁床上,褥子是三层棉花絮,被窝里头盖一床丝被,中间覆一层驼绒,外头再压一床母亲当年出嫁时的八斤织锦棉被。我床边还生着一个火盆,盆里的锯木碎屑能燃烧到午夜过后,燃杉木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小屋,勾着我的睡意。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母亲就端张竹椅坐在火盆旁,一边哼着乡间催眠曲,一边点着蜡烛赶制全家人过冬的棉鞋。母亲这一坐就是整个上半夜。等到火盆熄了,她鼻尖渗出了汗珠,方才放下手里的活去休息,临走前还不时望几眼熟睡中的我。 我的记忆还要在这冬夜里,循着温暖的火苗游走。母亲站在灶台边,我蹲在灶口添着柴火。锅里煮着刚从东坝买来的山羊肉,我看着母亲切了好多水灵的白萝卜, 旁边还搁着茴香,花椒等各种各样的

9、香料,然后就都掺和在了一起。我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看着锅里的羊肉在翻滚着,茴香味渗进了肉香味,我都忘记了吃时大快朵颐的样子,只记得那味道老在脑子里飘着飘着, 消散不去。还有母亲用大瓷盆盛起羊肉时,随手揩掉碗沿汤汁的场景,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吸吮她留有羊汤的手指, 。 再过几天,母亲又该给我寄各种各样的家乡冬季吃食了。老街上的芙蓉糕和董糖,庙会上的花生酥和泡米团,栗园里的瓜子炒货,天河市场里的蒜菜香干,桠溪瑶池的吊瓜子,东坝酱园的香鹅她到时候肯定还会叮嘱,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记得多分点给外头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和和气气的。 我母亲十岁就过继给了她大姑,从小洗衣做饭,割草喂羊,端茶送水。姑家公好酒,常年和

10、姑婆斗嘴吵架,母亲自然也不好过。熬到去县城上学了,冬天路远天冷,就留宿县府路的同学家,同学父母待她客气,她每天早上都跑去乾隆古井去挑水,上学前把两口大水缸给灌满,此后几十年里跑去拜年,年年不落。 县城刚建大楼那会,她十四岁就跑去工地挑砖,一个下午从一楼往六楼挑了八百块砖,拿回了三块钱,一块给了她三叔,一块给了她的奶奶,一块留给自己。她说叔叔和妈妈小时候待她最好,她要报恩。直到我老嘎嘎也就是她奶奶在九十四岁去世时,她都在服侍左右,从不离步。 这就是我朴实善良的母亲,每次聊天,跟会跟我念叨曾经对她有恩的人。我在县中上学那些年,她老叫我把离家远的同学接回家吃饭过夜。等我出门上学了,她又一次次塞钱给我

11、,让我请跟我一样在外求学的同学吃饭。她是永远也忘不了她上学那几年受过的恩惠。 假如说,我从我打过仗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勇敢坚毅和能屈能伸,那么我母亲则用她慈悲的人生教会了我感恩和宽容。我常念叨一句话,诚如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悲悯,人生的最高境界应是慈悲。在这冬夜里,在我行走的路上,我母亲热是一盏最温暖的灯火。 (作者:远方。有删改) 8. 作者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9. 联系上下文,任选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10.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11. 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文章题目的作用。 (二) (共(二) (共 1010 分)分)

1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600 多年前,陈王廷在秉承家传长拳的基础上,参考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拳经 、道家的黄庭经 、中医的经络学 ,创编了太极拳。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 此后的 300 多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陈王廷后代陈长兴将太极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陈长兴还打破了“太极拳不传异姓”的家规,教出了第一个异姓徒弟河北杨露禅。之后杨露禅开创了河北杨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开始走向全国,并逐渐演化成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

13、1978 年,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双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功,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深受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道法自然,人们习练时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生命与大自然静持交流,在喧嚣的世界里,体会一份独特的恬淡与宁静。 几百年

14、来,极具丰厚文化底蕴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太极拳也正用它那特有的艺术性的语言,把我们的生活演绎得更精彩、更富有诗意。 12. 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太极拳特点? 13. 文中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 文中第段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共三、古诗文阅读(共 1414 分)分) (一) (共(一) (共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15、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奇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15.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夏水襄陵 襄:_ (2)晓雾将歇 歇:_ 16.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康乐

16、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7. 动静结合是甲乙两文写法上的共同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二) (共(二) (共 4 4 分)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8.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9. 请分析诗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四、作文(5050 分)分) 20. 题目:清除心中的雾霾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焦作市 202

17、12021- -2022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3030 分)分) 1.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加拼音。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 )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 )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 )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 bn( )临绝望的边缘。 (1) ( )制 bn( )临 (2)飓( )风 肆( )意 【答案】 (1) . 遏 . 濒 (2) . j . s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遏制

18、:阻止,禁绝;制止。遏,读作 ; (2)濒临:接近,临近。读作 bn。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给加点汉字注音。 (1)飓风:读音 j fng,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热带气旋。 (2)肆意:读音 s y ,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2. 请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古诗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描写景物 (1)树树皆秋色,_。 (王绩野望 ) (2)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3)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瑰奇雄伟的海天一色图的句子是: “_,_。” 游子思乡 (4)崔颢在黄鹤楼中自问自答抒发思乡愁情绪的句子是:“_,_。”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

19、,_”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故乡水的深情,含蓄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答案】 . 山山唯落晖 . 大漠孤烟直 .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星河欲转千帆舞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解析】 【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唯、落晖、帆、舞。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20、骚”。 C. 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北岸。 D. 饮酒(其五) 的作者是陶渊明,名潜,东晋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A.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选项中“浪漫主义”不正确,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选项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不正确,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是国语 ; C.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岸,选项中“指汉水的北岸”不正确; 故选 D。 4.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

21、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桥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槽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面的一个高潮。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

22、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 通读语段,句点名叙述对象是汴河上的拱桥,为首句;承接写桥的两端;点名细节描绘的是槽船准备过桥;先写围观的人,再写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的反应;是小结。排序为:; 故选 C。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 4 分)分) 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中等个子,身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1)本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是_,选段中的“他”是_。

23、 (2)本书中,除了以上印象外,作者对“他”还有哪些印象?请写出两点。 【答案】 (1) . 埃德加斯诺(斯诺) . 周恩来 (2)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态度温和,平易近人:轻松愉快,充满活力;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 (任选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和人物形象识记。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自 1936年 6月至 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根据“他中等个子,身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尽

24、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可知,选段中的“他”指的是周恩来。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由原著中描写周恩来的句子,如“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的准确”,可见周恩来头脑冷静;根据“他确乎有一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可见周恩来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根据“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可知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根据周恩来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可知周恩来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6. 法国著名戏剧家罗丹曾经评价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

25、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请任选一个角度,以蝉为例,结合你阅读昆虫记的体会,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一: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在昆虫记中,作者将科学观察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他观察昆虫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却只有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蕴含着对生命的礼赞:无论生命多么短暂,都要勤恳生活,全力拼搏,活出自己的价值。 示例二:像美术家一般地看:作者对自然界的各种小生命充满好奇,兴趣盎然,他像美术家一样细致地观察它们,生动地描摹它们,字里行间洋溢着由衷的欣赏和喜悦。他长时间细致观察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并像写生一样详实而生动地记录下来,给我们描绘出蝉

26、美妙而真实的生命画卷。 示例三: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昆虫记不仅是科普典范,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蝉用文艺化的笔调描绘蝉的习性和生长,拟人化的语言生动传神;对蝉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像讲故事一样情节连贯,引人入胜;说明中间有议论抒情,语言饱含感情,表现对蝉和昆虫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要认真阅读原著,了解内容,梳理思路。根据题干要求,可从“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三个角度选择其一作答。要注意这三个角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蝉为例,“像哲学家一般地思”侧重蝉一文蕴含的作者的哲学思考;“像美术家一般地看”侧重作者

27、细致地观察、描绘蝉的生长过程和习性,如同画家写生;“像文学家一般地写”侧重作者对蝉形象生动地描写。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央视新闻 2021 年 8 月 5 日讯:在今天的东京奥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中,中国梦之队刮起了青春风暴。其中,只有 14 岁,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全红婵,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书写新的少年传奇。 今年 14 岁的全红婵在 7 岁前都没有接触到跳水,幸好,她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天赋被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发现。由于父母都是农民,且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清贫的家庭让全红婵从小就比较懂事,当她知道跳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地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跳

28、出个名堂。在其他小队员都忍受不住训练艰苦偷懒时:全红婵总是默默加练的那一个。极致的刻苦让并不是很早接触跳水的全红婵跳出了成绩。仅仅 4年的训练,由于成绩优异,全红蝉被输送到广东省跳水队,并有了进入到国家队的机会。2020 年 10 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首站比赛上,13 岁的全红婵以领先亚军 28 分的明显优势脱颖而出,爆冷夺冠。在一共三站的奥运选拔赛中,全红婵两度收获冠军,成为妥妥的黑马,成功入选跳水“梦之队”,为自己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门票,赢得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1)请给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 26字) (2)学校文学社成员准备去采访全红婵的父亲或教练,请你

29、选择其中一个采访对象,帮助他们完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 月 20日下午三点 家里或办公室 采访对象 A 采访目的 B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 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C 采访问题 (1)D (2)E 【答案】 (1)中国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 10 米跳台比赛中喜获冠军(或全红婵 10 米跳台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书写少年传奇) (意思对即可) (2) (注意学生提问与“采访目的”的关联性) 时间、地点 1 月 20日下午三点 家里或办公室 采访对象 A全红婵的教练 采访目的 B了解全红婵在跳水队的训练和生活情况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C纸、笔、相机或手机 采访问题 (1)

30、D能请您介绍一下全红婵在跳水队的训练情况吗? (2)E除了训练,她在跳水队里给您印象最深的有哪些事?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 根据导语“在今天的东京奥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中,中国梦之队刮起了青春风暴。其中,只有 14 岁,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全红婵,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中国队再頃一金,书写新的少年传奇”可知,人物是:中国小将全红婵;事件是:在东京奥运会 10 米跳台比赛中喜获冠军,据此可拟写为:中国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 10 米跳台比

31、赛中喜获冠军(或:全红婵 10 米跳台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书写少年传奇) 。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提纲的完善。 采访提纲是记者在采访前所草拟的任务大纲,其涵盖了在采访活动的目的、采访过程的操作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对记采访任务起到辅助性作用。注意提问与“采访目的”的关联性。言简意赅,采访问题有针对性,不要“跑题”。任意选择一个采访对象,根据自己的采访要求,选择恰当的采访目的即可。 示例:采访全红婵的教练。 目的:了解全红婵的训练强度以及他的技艺成长过程、一些难忘的经历。 采访问题: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全红婵跳水技艺进步过程吗? 除了训练,在平时的生活中,全红婵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让您记忆深刻

32、?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2828 分)分) (一) (共(一) (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冬夜里的灯火 几场秋雨后,北方的冬天终究还是来了。在这个初冬的夜晚,温度已降到冰点,而暖气仍未有消息,很久未曾晒过的被子早已告别了阳光的温暖。这夜着实太冷了,让我无暇顾及这周遭的一切,我唯独蜷缩在冰冷的被窝里,翻开记忆的书页,长久地徜徉,试图找寻一丝丝温暖的灯火。 幼年里,江南的冬夜是那么冷。村外结冰的河道上总是升浮起霭霭的冰雾,村里一片死寂,寒冷让狗吠都冻结在了茅屋里。那年我睡在小屋的铁床上,褥子是三层棉花絮,被窝里头盖一床丝被,中间覆一层驼绒,外头再压一床

33、母亲当年出嫁时的八斤织锦棉被。我床边还生着一个火盆,盆里的锯木碎屑能燃烧到午夜过后,燃杉木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小屋,勾着我的睡意。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母亲就端张竹椅坐在火盆旁,一边哼着乡间催眠曲,一边点着蜡烛赶制全家人过冬的棉鞋。母亲这一坐就是整个上半夜。等到火盆熄了,她鼻尖渗出了汗珠,方才放下手里的活去休息,临走前还不时望几眼熟睡中的我。 我的记忆还要在这冬夜里,循着温暖的火苗游走。母亲站在灶台边,我蹲在灶口添着柴火。锅里煮着刚从东坝买来的山羊肉,我看着母亲切了好多水灵的白萝卜, 旁边还搁着茴香,花椒等各种各样的香料,然后就都掺和在了一起。我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看着锅里的羊肉在翻滚着,茴香味渗进了肉

34、香味,我都忘记了吃时大快朵颐的样子,只记得那味道老在脑子里飘着飘着, 消散不去。还有母亲用大瓷盆盛起羊肉时,随手揩掉碗沿汤汁的场景,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吸吮她留有羊汤的手指, 。 再过几天,母亲又该给我寄各种各样的家乡冬季吃食了。老街上的芙蓉糕和董糖,庙会上的花生酥和泡米团,栗园里的瓜子炒货,天河市场里的蒜菜香干,桠溪瑶池的吊瓜子,东坝酱园的香鹅她到时候肯定还会叮嘱,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记得多分点给外头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和和气气的。 我母亲十岁就过继给了她大姑,从小洗衣做饭,割草喂羊,端茶送水。姑家公好酒,常年和姑婆斗嘴吵架,母亲自然也不好过。熬到去县城上学了,冬天路远天冷,就留宿县府路的同学家,

35、同学父母待她客气,她每天早上都跑去乾隆古井去挑水,上学前把两口大水缸给灌满,此后几十年里跑去拜年,年年不落。 县城刚建大楼那会,她十四岁就跑去工地挑砖,一个下午从一楼往六楼挑了八百块砖,拿回了三块钱,一块给了她三叔,一块给了她的奶奶,一块留给自己。她说叔叔和妈妈小时候待她最好,她要报恩。直到我老嘎嘎也就是她奶奶在九十四岁去世时,她都在服侍左右,从不离步。 这就是我朴实善良的母亲,每次聊天,跟会跟我念叨曾经对她有恩的人。我在县中上学那些年,她老叫我把离家远的同学接回家吃饭过夜。等我出门上学了,她又一次次塞钱给我,让我请跟我一样在外求学的同学吃饭。她是永远也忘不了她上学那几年受过的恩惠。 假如说,

36、我从我打过仗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勇敢坚毅和能屈能伸,那么我母亲则用她慈悲的人生教会了我感恩和宽容。我常念叨一句话,诚如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悲悯,人生的最高境界应是慈悲。在这冬夜里,在我行走的路上,我母亲热是一盏最温暖的灯火。 (作者:远方。有删改) 8. 作者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9. 联系上下文,任选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10.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11. 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文章题目的作用。 【答案】8. 勒劳(冬夜里,火盆旁就着蜡烛为家人做鞋到深夜) ;关爱子女(给我寄各种各样的家乡冬季吃食,嘱托我对同学要互相帮助,和

37、和气气) ;朴实善良(叫我把离家远的同学接回家吃饭过夜;给我钱让我请在外求学的同学吃饭) ;知恩图报(上中学时,同学父母待她客气,她每天早上挑两大缸水,此后几十年里跑去拜年,年年不落) 。 (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9. 示例一:这句话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冬夜的寒冷。 示例二:一个“总”字,表明结冰河道上冰雾升浮经常性。 示例三:“寒冷让狗吠都冻结在了茅屋里”运用夸张(通感)的手法写出寒冷让狗躲在屋里不再叫唤,突出寒冷的程度。 (意思对即可) 10. 母亲朴实善良、懂得感恩和宽容,她的品质对我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我的成长点起一盏最温暖的灯火。 (意思对即可) 11. 内容上:

38、把母亲比作灯火,给我带来温暖、指明方向,点明中心;结构上:是全文的素材线索,把母亲的许多事串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与第一段、结尾形成呼应。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 根据第段“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母亲就端张竹椅坐在火盆旁,一边哼着乡间催眠曲,一边点着蜡烛赶制全家人过冬的棉鞋。母亲这一坐就是整个上半夜。等到火盆熄了,她鼻尖渗出了汗珠,方才放下手里的活去休息,临走前还不时望几眼熟睡中的我”可看出:母亲勤劳能干; 根据第段“再过几天,母亲又该给我寄各种各样的家乡冬季吃食了”“她到时候肯定还会叮嘱,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记得多分点给外头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和和气气的”可看出:母

39、亲关爱子女; 根据第段“熬到去县城上学了,冬天路远天冷,就留宿县府路的同学家,同学父母待她客气,她每天早上都跑去乾隆古井去挑水,上学前把两口大水缸给灌满,此后几十年里跑去拜年,年年不落”可看出:母亲知恩图报; 根据第段“我在县中上学那些年,她老叫我把离家远的同学接回家吃饭过夜。等我出门上学了,她又一次次塞钱给我,让我请跟我一样在外求学的同学吃饭。她是永远也忘不了她上学那几年受过的恩惠”可看出:母亲朴实善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此类题,可先整体感知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通常情况下,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在修辞、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等方面富有特色

40、,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村外结冰的河道上总是升浮起霭霭的冰雾,村里一片死寂,寒冷让狗吠都冻结在了茅屋里”这句话从听觉“狗吠”和视觉“霭霭的冰雾”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冬夜的寒冷。 “村外结冰的河道上总是升浮起霭霭的冰雾”中的“总”字,有一直都是的意思,表明结冰道上冰雾升浮是一直都是的,突出江南冬夜的冷; 一句“寒冷让狗吠都冻结在了茅屋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狗吠不是用听的而是感受,这是运用了通感手法,真切地写出天气寒冷到让狗躲在屋里都不再叫唤,突出天气的寒冷之极。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

41、析。 结合文章人物的事件来看,开头由寒冷的冬夜,想寻找一丝温暖的灯火引出母亲就着灯火为家人做鞋,在灶台煮羊肉;然后深入一层,母亲嘱托“我”对同学要互相帮助,和和气气,叫“我”把离家远的同学接回家吃饭过夜;给“我”钱让“我”请在外求学的同学吃饭,上中学时,同学父母待她客气,由关心家人到感恩帮助过她的人们,教导“我”要帮助同学,学会感恩,母亲的勤劳、朴实善良和知恩图报的品质对“我”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给“我”带来温暖、指明方向,因此“我”把母亲比作一盏“我”成长路上最温暖的灯火。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的内容或写作对象(人或物) ;点明文章主旨;作

42、为文章线索;奠定感情基调;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在文中反复出现,推进故事发展,彰显人物形象,突出主旨等等。 内容上,标题“母亲,冬夜里的灯火”,把母亲比作灯火,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她的品质对“我”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我”的成长点起一盏最温暖的灯火,点明中心; 结构上,文章由寒冷的冬夜,想寻找一丝温暖的灯火引出母亲就着灯火为家人做鞋,在灶台煮羊肉;然后深入一层,由关心家人到感恩帮助过她的人们,教导“我”要帮助同学,学会感恩,她的品质对“我”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此表现母亲就像是一盏“我”成长路上的灯火。所以文章以“母亲,冬夜里的灯火”为线索,由母亲关心

43、“我”穿衣、吃饭,到关爱引导“我”心灵成长结构全文,同时,照应开头和结尾。 (二) (共(二) (共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600 多年前,陈王廷在秉承家传长拳的基础上,参考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拳经 、道家的黄庭经 、中医的经络学 ,创编了太极拳。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 此后的 300 多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陈王廷后代陈长兴将太极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陈长兴还打破了“太极拳不传异姓”的家规,

44、教出了第一个异姓徒弟河北杨露禅。之后杨露禅开创了河北杨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开始走向全国,并逐渐演化成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1978 年,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双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功,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深受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道法自然,

45、人们习练时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生命与大自然静持交流,在喧嚣的世界里,体会一份独特的恬淡与宁静。 几百年来,极具丰厚文化底蕴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太极拳也正用它那特有的艺术性的语言,把我们的生活演绎得更精彩、更富有诗意。 12. 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太极拳的特点? 13. 文中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 文中第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 13. 举例子具体说明“太极拳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的特点。 (意思对即可) 14. 不能

46、。“之一”说明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不止太极文化一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除,与事实不符。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根据题干“太极拳的特点”的提示,找到段“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可得答案。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段画线句“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双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中的“例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太极拳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的特点。 【14 题详解】 本题考

47、查说明文语言。 第段“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句中加点词“之一”是其中的一个,这里说明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不止太极文化一种;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因此,不能删掉。 三、古诗文阅读(共三、古诗文阅读(共 1414 分)分) (一) (共(一) (共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8、。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奇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15.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夏水襄陵 襄:_ (2)晓雾将歇 歇:_ 16.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7. 动

49、静结合是甲乙两文写法上的共同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答案】15. . 冲上、漫上 . 消散 16.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7. 甲文示例一:写山静态描写,突出其连绵、高峻;写夏水迅疾,充满动态之美; 甲文示例二:写春冬之水时,“素湍”“回清”是动态,写出水的明净轻快,“绿潭”“倒影”是静态,突出潭水的宁静。 乙文示例:写高峰、石壁、青林翠竹是静态描写,突出其秀美:写猿鸟乱鸣、沉鳞竞跃是动态描写,突出其生机勃勃。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

50、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襄:冲上、漫上; (2)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不以:不如。疾:快。 (2)重点词语:自:从。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复:又。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法理解。结合具体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