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395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浙江省舟山市浙江省舟山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一、 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综合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2121 分分) ) 1. (21 分) 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回答问题。 (江苏文明网)9 月份以来,东台三位驴友(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等的爱好者)勇救被困深山10 天的陌生女孩的事迹从陕西一路传回江苏,并通过网络在全国网友中传颂。在 11 月 30 日公布的“中国好人榜”中,常勇、何明、崔蓉蓉这三位 70 后青年,成为 11 月份的“见义勇为好人” 。 9 月 14 日,三人所在

2、的“腾龙户外团队”一行五人在鳌太线上行进,他们遇见了被困深山长达五天之久的北京女孩果果。在腾龙团队已有人产生严重高原反应、果果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常勇、何明、崔蓉蓉三人毅然决定将果果带出鳌太线。在 4 天的艰难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带着果果走出深山。面对陕西电视台的跟踪报道,面对果果的衷心感谢,面对网友们的热情赞誉,他们却说,谁遇到这事都会这么做,我们真的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3 个字) (2) 东台“驴友”的善举引发了网友的高度评价,请你也跟上一帖。 二、二、 情景默写情景默写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7 7 分分) ) 2. (

3、7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无可奈何花落去,_。 (晏殊浣溪沙 ) (2) 万籁此都寂,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3) 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_,_” 。 (5) 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 。 _,_。 _?_。 三、三、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1010 分分) ) 3. (10 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 “烟笼

4、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四、 对比阅读对比阅读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2121 分分) ) 4. (21 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5、 秋水时至 ( ) 河伯欣然自喜 (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2) 下列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B . 于是焉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 C . 而轻伯夷之义者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 D . 河伯始旋其面目 其真无马邪( 马说 ) (3) 翻译下列句子。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 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设喻,那么从贻笑大方、望洋兴叹两则成语中,从整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五、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 (共共 2

6、 2 题;共题;共 4040 分分) ) 5. (15 分) 阅读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有删改) ,完成题。 我挂掉电话就后悔了。 今天第一次接到父亲电话是在报刊编辑的课堂上,看到来电显示出“俺爹”两个字,我犹豫了一下,这是上大学以来父亲第一次用他的手机给我打电话,但最终还是挂掉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咳嗽,胸里老是闷闷的,即使已经按照医嘱喝水喝得一到下课就往厕所冲。上周莫名其妙的发起烧来,一直在 39 度左右徘徊,最终咬咬牙第一次走进了校医院。等到输完三次点滴后,我才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简单地说一句: “大三了,终于感冒了。 ” 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从为什么不注意,到一定要再打几个星期点

7、滴,再到让大夫多开点药云云。我在电话这头一个劲儿嗯嗯嗯。 母亲依然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唠叨着。我就跟母亲打哈哈,说要不你来看我呀! 结果母亲并没有来,父亲却要来了。 下课后又收到了父亲的第二个电话。 父亲在电话那头喘着粗气,我在火车站呢,下午六点半的车票,晚上十点多到,到了北京南站后怎么走? 我就那么在清华熙熙攘攘的主干道上怔住了。我仿佛看到了父亲拿着大包小包里装满了感冒药和各种吃食,父亲那矮小的身材在十月一日前火车站里一定显得局促而又焦急。 父亲只来过一次北京,送我来清华报到的时候,他和母亲两个人认真研究了好久才学会了如何坐地铁。为了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俩人在火车站的候车厅里硬是坐了一个晚上。这

8、些都是后来他们当笑话讲给我的,还补充说北京的饭菜好贵,在火车站吃一碗泡面要 5 块钱,加满开水还要再加 1 块。 而此刻父亲又要来北京了,只是为了看一下刚得了感冒的儿子。父亲在电话那边讲着,早上母亲开 车去县城买菜,也没跟他商量一声就去买了一张来北京的动车票。中午的时候,母亲催着父亲去理发,父亲说,又不过节怎么那么着急理发?母亲说,有好事儿!于是,父亲才知道了自己要来北京看我。家里忙,必须有人守着,母亲便决定留下来。 我眼里一阵酸涩。 但所谓的理智马上让我回到了现实,我嗫嚅着跟父亲说,还是不要来了吧!这两天太忙。父亲说,没事儿,我一个人四处溜达就行。我说,那怎么行,还是改天我陪你吧,再说来一趟

9、花上五六百块钱还没玩儿好,多不值啊。父亲弱弱地说,那我去退票?我说,还有回家的公交车吗?父亲说,不知道啊,这里雨下的挺大的。 我说不下去了,压抑着疯狂想要咳嗽的胸膛,说,我打电话问问娘吧。 退就退吧,母亲说,我待会儿去车站接他。 我把母亲的电话挂了,挂掉电话我就后悔了。我有一堆理由去拒绝父亲的到来,却没有想想我也可以有无数的方法去迎接父亲的到来。我忽然为自己的心狠而感到悲哀和厌恶,脑子里却乱成了一片了。 我掏出手机,找到位于通讯录最上端的“俺爹” ,拨了过去。几声忙音过后,父亲接起了电话:我把票退了,手续费只要十块钱,我现在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呢。 游子的心真是天底下最硬又最软的啊!我可以靠所谓理

10、性把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整天的希冀用一句话浇灭,我可以在电话这头抑制着咳嗽说病就快要好了,我可以想象到父亲望着车窗上雨水支离破碎的线条心境几多凄凉,我可以回到寝室后埋头在电脑前又开始大学的无聊和虚妄。 这一切我似乎都改变不了,只有神经在被触动的一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结结实实地大哭一场。哭完了蓦然发现:在父母眼里,我依然是个孩子,但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1)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我“因父亲来看望我”心情发生变化的词语。 (2) 联系具体语境完成下列两小题。 体会“父亲弱弱地说,那我去退票”一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自然段画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3)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第段的作用。 (

11、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可耻”一词的理解。 6. (25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你要做什么呢 王安忆 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終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 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 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 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

12、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 最后,他帮助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记不得了。 “每天练四个小时才好。 ”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 ” “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 “你要做什么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 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 写一只娃娃, 写隔壁的男孩子 一切都写尽写完了, 却还要写。 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你要做什么呢!” 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

13、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10 “你要做什么呢?” 11 后来,不知不觉地写起小说,被叫做“作家” 。深感終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找情感来排解了。倒是充实。 12 然而,眼看着偌多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切实可见的物质财富,科学家实践着新的技术革命,运动员赢得锃亮的金牌,让全世界抬头仰望五星紅旗开起看到自己忙来忙去为了一张白纸,真觉得空洞得可 以,不着天又不着地。忽又茫然起来,想洗手

14、不干。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候又会想起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微笑着转过头对我说: 13 ”你要做什么呢?” 14 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15 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来。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态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16 我再记不起那是一条什么马路, 一弯什么样的楼梯, 一间什么样的亭子间。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现在怎样,还好吗?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

15、这样一句话; 17 “你要做什么呢? 18 是啊,我要做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 (选自广州日报2017 年 6 月 1 日有删改) (1) “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2) 阅读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莫名其妙”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请分析妙处。 “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 ,如何理解“见不得人”? (3) 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 11 12 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找出矛盾的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 (4) “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何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六、六、 作文作文 ( (共共 1

16、 1 题;共题;共 5 5 分分) ) 7. (5 分)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 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浙江省舟山市浙江省舟山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一、 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综合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2121 分分) ) 1. (21 分) 语言运用。

17、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回答问题。 (江苏文明网)9 月份以来,东台三位驴友(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等的爱好者)勇救被困深山10 天的陌生女孩的事迹从陕西一路传回江苏,并通过网络在全国网友中传颂。在 11 月 30 日公布的“中国好人榜”中,常勇、何明、崔蓉蓉这三位 70 后青年,成为 11 月份的“见义勇为好人” 。 9 月 14 日,三人所在的“腾龙户外团队”一行五人在鳌太线上行进,他们遇见了被困深山长达五天之久的北京女孩果果。在腾龙团队已有人产生严重高原反应、果果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常勇、何明、崔蓉蓉三人毅然决定将果果带出鳌太线。在 4 天的艰难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带着果果走出深山。面对陕西

18、电视台的跟踪报道,面对果果的衷心感谢,面对网友们的热情赞誉,他们却说,谁遇到这事都会这么做,我们真的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3 个字) (2) 东台“驴友”的善举引发了网友的高度评价,请你也跟上一帖。 【分析】【分析】 本则新闻介绍了东台三位驴友勇救被困深山10天的陌生女孩的事情经过, 表达了作者的赞许之情。 【解答】【解答】(1)(1)给新闻拟标题时,只需要关注导语部分即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据此可拟题为:东台人(东台驴友)深山勇救落单女孩。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谓跟帖,就是对东台驴友的这

19、种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因为 是跟帖,所以语言一定要简短,表达自己的赞扬之意即可。 答案: (1)(2 分) 示例:东台人(东台驴友)深山勇救落单女孩(1 分),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 11 月份“见义勇为好人”)(1 分)两点意思达到即可。 (2)(2 分)东台驴友的行为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难得的正能量,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点评】【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二、二、 情景默写情景默写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7 7 分分) )

20、 2. (7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无可奈何花落去,_。 (晏殊浣溪沙 ) (2) 万籁此都寂,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3) 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_,_” 。 (5) 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 。 _,_。 _?_。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解答】答案: (1)似曾相识燕归来 (

21、2)但余钟磬音(注意“磬”的书写) (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注意“渐”的书写)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注意“鉴”的书写) 【点评】【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三、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1010 分分) ) 3. (10 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22、。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分析】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解答】【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及重点字词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某句诗的画面。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和适当的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句意: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

23、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这句诗句为人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如烟的雾气, 朦胧的月色, 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一个 “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抓住重点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句意: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表达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分析得当,意近即可。 答案: (1)作者巧妙地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融为一体

24、,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的画面。 (2)全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联系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认真体会诗中的画面和情感,即可作答。 四、四、 对比阅读对比阅读 ( (共共 1 1 题;共题;共 2121 分分) ) 4. (21 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

25、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秋水时至 ( ) 河伯欣然自喜 (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2) 下列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B . 于是焉 苛政猛于虎也

26、( 捕蛇者说 ) C . 而轻伯夷之义者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 D . 河伯始旋其面目 其真无马邪( 马说 ) (3) 翻译下列句子。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 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设喻,那么从贻笑大方、望洋兴叹两则成语中,从整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分析】参考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的边。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

27、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解答】【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句意为: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时:按时。 句意为: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喜:高兴的样子。 句意为: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旋:旋转、掉转。 句意为: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少:贬低、轻视、看不起。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28、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A.相同。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B.不同,前一个“于”是“在”的意思,后一个“于”是“比”的意思。 C.不同,前一个“而”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后一个“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D.不同,前一个“其”是代词,代河伯;后一个“其”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和意思,再初步翻译,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以,认为;为,是;已,同“矣”。句意为:(河伯)认为天下的美景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重

29、点词:至,到;殆,危险。句意为: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 重点词:鼓,击鼓;作,振作;衰,衰落;竭,枯竭。句意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 士气就衰减,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枯竭了。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望洋兴叹”原义为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的意思是被道德修养高的人笑话。联系文本中的河伯,当看到河水汹涌之时,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而看到大海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从中可得到启示如: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答案: (1)按时;高兴

30、的样子;旋转、掉转;贬低、轻视、看不起。 (2)A (3)(河伯)认为天下的美景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枯竭了。 (4)示例: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乎勇。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 【点评】【点评

31、】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

32、、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五、五、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 (共共 2 2 题;共题;共 4040 分分) ) 5. (15 分) 阅读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有删改) ,完成题。 我挂掉电话就后悔了。 今天第一次接到父亲电话是在报刊编辑的课堂上,看到来电显示出“俺爹”两个字,我犹豫了一下,这是上大学以来父亲第一次用他的手机给我打电话,但最终还是挂掉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咳嗽,胸里老是闷闷的,即使已经按照医嘱喝水喝得一到下课就往厕所冲。上周莫名其

33、妙的发起烧来,一直在 39 度左右徘徊,最终咬咬牙第一次走进了校医院。等到输完三次点滴后,我才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简单地说一句: “大三了,终于感冒了。 ” 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从为什么不注意,到一定要再打几个星期点滴,再到让大夫多开点药云云。我在电话这头一个劲儿嗯嗯嗯。 母亲依然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唠叨着。我就跟母亲打哈哈,说要不你来看我呀! 结果母亲并没有来,父亲却要来了。 下课后又收到了父亲的第二个电话。 父亲在电话那头喘着粗气,我在火车站呢,下午六点半的车票,晚上十点多到,到了北京南站后怎么走? 我就那么在清华熙熙攘攘的主干道上怔住了。我仿佛看到了父亲拿着大包小包里装满了感冒药和各种吃

34、食,父亲那矮小的身材在十月一日前火车站里一定显得局促而又焦急。 父亲只来过一次北京,送我来清华报到的时候,他和母亲两个人认真研究了好久才学会了如何坐地铁。为了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俩人在火车站的候车厅里硬是坐了一个晚上。这些都是后来他们当笑话讲给我的,还补充说北京的饭菜好贵,在火车站吃一碗泡面要 5 块钱,加满开水还要再加 1 块。 而此刻父亲又要来北京了,只是为了看一下刚得了感冒的儿子。父亲在电话那边讲着,早上母亲开车去县城买菜,也没跟他商量一声就去买了一张来北京的动车票。中午的时候,母亲催着父亲去理发,父亲说,又不过节怎么那么着急理发?母亲说,有好事儿!于是,父亲才知道了自己要来北京看我。家

35、里忙,必须有人守着,母亲便决定留下来。 我眼里一阵酸涩。 但所谓的理智马上让我回到了现实,我嗫嚅着跟父亲说,还是不要来了吧!这两天太忙。父亲说,没事儿,我一个人四处溜达就行。我说,那怎么行,还是改天我陪你吧,再说来一趟花上五六百块钱还没玩儿好,多不值啊。父亲弱弱地说,那我去退票?我说,还有回家的公交车吗?父亲说,不知道啊,这里雨下的挺大的。 我说不下去了,压抑着疯狂想要咳嗽的胸膛,说,我打电话问问娘吧。 退就退吧,母亲说,我待会儿去车站接他。 我把母亲的电话挂了,挂掉电话我就后悔了。我有一堆理由去拒绝父亲的到来,却没有想想我也可以有无数的方法去迎接父亲的到来。我忽然为自己的心狠而感到悲哀和厌恶

36、,脑子里却乱成了一片了。 我掏出手机,找到位于通讯录最上端的“俺爹” ,拨了过去。几声忙音过后,父亲接起了电话:我把票退了,手续费只要十块钱,我现在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呢。 游子的心真是天底下最硬又最软的啊!我可以靠所谓理性把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整天的希冀用一句话浇灭,我可以在电话这头抑制着咳嗽说病就快要好了,我可以想象到父亲望着车窗上雨水支离破碎的线条心境几多凄凉,我可以回到寝室后埋头在电脑前又开始大学的无聊和虚妄。 这一切我似乎都改变不了,只有神经在被触动的一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结结实实地大哭一场。哭完了蓦然发现:在父母眼里,我依然是个孩子,但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1)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我“

37、因父亲来看望我”心情发生变化的词语。 (2) 联系具体语境完成下列两小题。 体会“父亲弱弱地说,那我去退票”一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自然段画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3)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第段的作用。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可耻”一词的理解。 【分析】【分析】本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因父亲来看望我”心情由犹豫怔住后悔厌恶愧疚(自责)。写出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却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心,觉得自己可耻;也突出了“我”善于反省,知错改错,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愧疚、自责之情。 【解答】【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犹豫”一词出现

38、在第自然段,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段以后,精读这部分文章找四个有关“心情”的词语,不难发现听说父亲要来时的吃惊,即段中的“我就那么在清华熙熙攘攘的主干道上怔住了”,阻止父亲后的后悔和对自己行为感到的悲哀厌恶,即段中的相关语句“挂掉电话我就后悔了”“我忽然为自己的心狠而感到悲哀和厌恶”,另外,课文结尾处是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本句是从用词的角度赏析。第一句赏析“弱弱”,放到句子中,结合上下文可知,此词是我在阻止父亲之后,形容父亲的一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被我阻止后的失望,也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体谅。本句考查句子的赏析。“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从为什么不

39、注意,到一定要再打几个星期点滴,再到让大夫多开点药云云”这个句子,妈妈“狠狠地骂”和一连串的话语,都是对“我”的爱。从全文来看,此句也为下文父亲要来北京看“我”作了铺垫。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选文第段是文章中间的一段插叙,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交待了父母第一次到北京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父母对“我”的关爱。 (4)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首先要找到文章中相关的语段,此题在文章结尾处再次出现,读结尾处的几段文字,可以看出,“可耻”是针对自.己“靠所谓理性把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整天的希冀用一句话浇灭”这一行为,觉得自己长大了却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心而感到愧疚、自责。 答案: (1)怔住;后悔;厌恶;愧疚(

40、自责). (2)“弱弱”指说话有气无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得知我千方百计找借口不愿意让他到北京的失望之情,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体谅与关爱。 从妈妈狠狠地骂我和一连串啰嗦的话语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地关爱,也写出了母亲的细致入微;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对父亲形象的回忆,引出下文父亲将到北京看望我的情节; 内容上: 插叙父母第一次到北京的情节,写出父母生活节俭的形象, 更加突出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4)“可耻”写出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却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心,觉得自己可耻;也突出了我善于反省,知错改错,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愧疚、自责之情

41、。 【点评】【点评】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6. (25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你要做什么呢 王安忆

42、 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終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 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 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 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 最后,他帮助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记不得了。 “每天练四个

43、小时才好。 ”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 ” “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 “你要做什么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 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 写一只娃娃, 写隔壁的男孩子 一切都写尽写完了, 却还要写。 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你要做什么呢!” 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

44、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10 “你要做什么呢?” 11 后来,不知不觉地写起小说,被叫做“作家” 。深感終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找情感来排解了。倒是充实。 12 然而,眼看着偌多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切实可见的物质财富,科学家实践着新的技术革命,运动员赢得锃亮的金牌,让全世界抬头仰望五星紅旗开起看到自己忙来忙去为了一张白纸,真觉得空洞得可以,不着天又不着地。忽又茫然起来,想洗手不干。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候又会想起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微笑着转过头对我说: 13 ”你要做什么呢?” 14 是呀,我

45、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15 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来。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态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16 我再记不起那是一条什么马路, 一弯什么样的楼梯, 一间什么样的亭子间。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现在怎样,还好吗?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17 “你要做什么呢? 18 是啊,我要做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 (选自广州日报2017 年 6 月

46、 1 日有删改) (1) “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2) 阅读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莫名其妙”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请分析妙处。 “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 ,如何理解“见不得人”? (3) 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 11 12 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找出矛盾的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 感受的原因。 (4) “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何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分析】【分析】本文记述了“我”学琴的时候,曾被朋友带去找一个拉琴的朋友指点,并记住了他说的“你要做什么呢”;后来考上了文工团,在“你要做什么呢”这句

47、话的鼓励下,放弃了拉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写作。告诉我们人应该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能无所事事;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人生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不管处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要乐观面对生活,做出一番事情来。 【解答】【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的作用。这简文章的题目就是“你要做什么呢”,因此这句话首先起到呼应题目(点题)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你要做什么呢”这是“我”去拜访一位拉琴的朋友时,这位朋友问“我”的一个问题,当时拜访的很多细节都忘记了,只有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写诗没什么可写的时候,无聊的时候,胡思乱想的时候,内心空洞的时候等都会想起这句话

48、,想起这句话生活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力量,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贯穿文章的始终,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它就像一条线一样把这些零散的材料串起来,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而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又起到回环往复及强调的作用。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文来分析即可。“莫名其妙”意为说不出其中的奥妙,理解不了其中之巧妙;泛指发生的事情很奇怪,说不出解释的道理来。结合语句内容可知,第一个“莫名其妙”强调的是不知道是什么让自己感到很奇怪;第二个“莫名其妙”强调的是不知道是什么情感;这个词语两次反复使用,表达了作者迷惘的青春期难以排遗又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本题考查文章

49、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结合语句内容可知,“见不得人”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这里表明作者当时写的内容很幼稚,不好意思让人看。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觉得充实”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心中不再有空处。“觉得空洞”是因为跟那些创造财富做出大贡献的人相比,自己的写作似乎看不到明显的价值,于是产生自我怀疑。所以两处并不矛盾。 (4)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感受即可。从“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啊。我要做

50、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深感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拽情感来排解了。倒是充实”等语句来谈,注意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呼应标题(点题);线索分明,脉络清晰;强调,回环往复。 (2)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前者强调原因复杂,后者强调情感复杂,两次重复,表达了迷惘的青春期难以排遣又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此处的“见不得人”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表明自己当时的写作很幼稚,羞于让人看。 (3)觉得充实,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